1983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努力发展农业新局面

党的政策暖万家 户户盛开富裕花
左云县人均分配四年翻两番
编者按: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目标,明确规定农业是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重点之一。坚决贯彻十二大精神,进一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已经开创的农业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光荣的历史重任。
对于发展农业新局面,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地方有信心,有办法;有的地方还心中无数,信心不足,办法不多;还有不少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年间,各地都涌现出一些实现农业翻番或迈出大步的县,这些县取得了生产显著发展的物质成果,也取得了加快发展农业的丰富经验。看看他们是怎样改变农业面貌的,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信心。本报将陆续发表这些县的成就和经验。
近几年,左云县农业连年丰收,过去的贫困生活一去不复返了。1982年和1978年相比,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一点九倍,工业总产值增加一倍半。全县人均集体分配收入,由1978年的57元,提高到268元,加上社员家庭副业生产,人均收入达到346元。以前出外谋生的社员,现在都回来了。如今左云县农村唱起了新的歌谣:大囤满,小囤流,又有粮,又有油,吃不愁,穿不愁,党的政策暖心头。
左云县原是山西省最贫困的县之一。这里人少地广,风沙大,无霜期短,十年九旱,对发展粮食生产极为不利。解放前,这里曾长期流传一首民谣:“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糠菜半年粮,糊糊碗里照月亮。”说明当时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后,左云县的生产面貌和人民生活,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由于长时期受“左”的影响,把开煤窑、搞运输,当作资本主义倾向进行批判,单一抓粮食生产,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结果因早霜的危害,造成农业连年低产。生产上不去,上面就认为是没有学好大寨,左云县被指名为解剖的重点。县委在这种压力下,对社队也进行解剖、批判,批得干部对改变左云的落后面貌产生了悲观情绪。直到1978年,全县八万多农业人口,一年平均每人要吃返销粮一百多斤,成为有名的“三靠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云县干部通过学习中央两个农业文件,从不利的自然条件中,看到了左云的希望:土地辽阔,人少地多,可以植树种草,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无霜期虽短,但适宜种植胡麻;煤炭等矿藏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工、副业生产,以工促农,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
为了促进当年增产增收,左云县合理调整了农业经济内部结构。在发挥林业、畜牧、油料、工副业生产四大优势时,把发展煤炭和油料作物作为突破口。全县十四个公社,有煤炭的公社只有四个半,县委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组织、联合经营、统一分配收入的做法,实行县与社、社与社、社与队、队与队的四种联办形式,开办小煤窑44座,达到了社社队队出劳力,共同受益。
煤炭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农业扩大再生产积累了资金。为了改善生产条件,从县财政拨出资金,购置推土机100台,轮流为社员平整土地,一年可平整土地一万亩,推动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
全县推行“按劳承包”和“专业承包”两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生产积极性,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800多万斤,第一次突破人均生产粮食1,000斤的大关。
为了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发展搭桥铺路,县委对专业户、重点户通过垫支的办法,进行资金扶植。1982年全县涌现出的万斤粮、千斤油,三千株树的户,达到4,600多户,占农村社员总户数的20.5%。如今这个县的农村,社员盖新房的多,娶媳妇的多,向银行存款的多,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等高档商品的多,添制小平车、毛驴车、二马车等生产工具的也多。喜看左云大地,千家万户盛开了富裕之花。
本报记者 廖由滨 本报通讯员 郭策


第2版()
专栏:

因生活困难迁往外地的社员全部返回故乡
田庄欢庆大团圆
一向贫穷落后的河北省临西县大刘庄公社田庄大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短短几年时间,社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因生活穷困而迁往外乡的社员,现已全部重返故土。
田庄大队是个千余人的中等村庄。从1973至1976年间,每人每天平均口粮仅有5两3钱,每年人均收入仅27元。全大队几年间共吃国家返销粮32万多斤,欠国家贷款6.6万元。由于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社员纷纷外流。据统计,全村整家整户下关东、上山西、远走新疆的有27户、104人,零星外出找吃饭门路的达80多人,闹腾得村不象村,家不象家,一片荒凉破落景象。有人说:田庄要从临西地图上抹掉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田庄人民指明了一条治穷致富的金光大道。在县委领导下,他们从本村实际出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社员们平整土地,改造盐碱地,干得热火朝天,使粮棉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在搞好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大队又筹集资金,兴办了一座砖瓦厂,每年可获纯利润12万元。近几年,大队用这些收入打机井,扩大水浇地面积,给社员购买化肥14万多斤。还花了两万多元在村里拉上了电线,帮助各家各户安上了电灯。1981年全大队粮食自给有余,人均收入近300元。
党的好政策暖人心,田庄走上了富裕之路。大队党支部发信把村里的变化告诉了在外地的社员,他们纷纷回到故乡。常新瑞 杨建洲


第2版()
专栏:

湛江地区产粮跃居广东首位
新华社广州电 历史上低产的广东省湛江地区一九八二年粮食总产量跃居全省首位,超过了著名粮食高产区佛山地区。
湛江地区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在全省九个地区中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一九八二年,这个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本省先进地区的水平,总产量跃居全省第一位。
这一年,湛江地区的粮食产量在连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有提高。全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七十三亿八千多万斤,比前年增加十三亿斤。从一九七九年以来的四年中,这个地区粮食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八点四,是一个不低的速度。


第2版()
专栏:农村简讯

惠民县农民得到实惠
本报讯 通讯员韩克顺、王忠烈报道:1982年,山东省惠民县取得了连续第四个丰收年。群众粮满囤,油满缸,荷包里鼓囊囊。他们喜笑颜开地说:“党的好政策,使我们得到了实惠。”
惠民县1978年人均分配还只有48元,是全省有名的穷县之一。1980年人均分配为72元,1981年上升到150元,1982年又猛增到250元。群众形容现在的生活是:“盖新房,穿好衣,吃细粮,电视机安在炕头上。”


第2版()
专栏:

南宁的果市
本报记者 衡志诚
广西南宁杭州路水果市场,距南宁火车站不过百米之遥。不久前,一个星期天,我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在百米长的大街上来回观赏。啊!真是佳果荟萃:一串串翠绿的香蕉,饱满壮实,一摊连着一摊;浑身长着金鳞的菠萝,堆成一座座小山,散发着浓香;金色的沙田柚,一个个鼓鼓的,很是惹眼;一车车的良橙、蜜桔,鲜活红润,更受顾客青睐。还有那杨桃、柿子、板栗、果蔗……,应有尽有。一位来自郊区水果试验场的年轻人,正在向顾客夸耀他们的良种桔。我也禁不住选购了一斤,剥开一尝,无籽,爽口,一直甜到心里。水果行情平稳:一斤香蕉二角七八,一斤菠萝两角四五,柑桔不过四角多,其它的也不算贵。
果市上,我见到了工商所的老苏和小凌,他们向我介绍说:近两年,南宁的农贸市场由原来的5个发展到了25个,各处都有水果经营。不过专门从事卖水果的只有这一处。1981年上半年,南宁市人民政府为了方便群众购买水果,决定把杭州北路辟为果市。这个市场,地处市中心,离火车站、汽车站都很近,便于南来北往的外地人买果带走。现在,在这个市场上做生意的摊贩有88家,还有许多来自郊区的自产自销的果农。果市上,夏有荔枝、龙眼、芒果,冬有柚子、柑桔,香蕉、菠萝四季不断,一天的水果销售量一般都在万斤以上。遇到过节,就更加兴隆了。
三个青年正笑盈盈地接待顾客。他们旁边的香蕉,少说也有两千斤。这是一个由10名待业青年组成的小集体,他们一个月从农村运销五、六万斤香蕉,除去成本和缴税,每人每月可收入几十元。
在果市,我还遇到一位叫方眯美的壮族青年农民,他今天用自行车带来100斤香蕉,新鲜粗壮,每斤售价二角七,一上市就卖光了。他告诉我,他家1982年种了150坑香蕉,收香蕉6,000斤,单这一项就收入1,500元。他所在的那龙公社1982年香蕉比1977年增加60倍,许多人都把收获的香蕉运到这里来卖。


第2版()
专栏:农村简讯

福建六大名果丰收
龙溪香蕉调运京津沪及10省
福建省去年在果树小年的情况下,柑桔、香蕉、龙眼等6大名果和其它果品的总产量达290万担,比小年的1980年增产一成半。其中,柑桔、香蕉总产量创新纪录。
香蕉主产地的龙溪地区去年香蕉总产量达50万担,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四季不断的香蕉,除满足本省城乡市场需要外,还调出9万担供应京、津、沪以及10个省。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植物抗敌的奥秘
曾正斌
如果有人以为,植物在鸟、虫、病菌等“敌人”面前只能一任欺凌,那就错了。植物不但有抗敌的本领,而且常常大获全胜,保存了自己,消灭了“敌人”。
植物最常用的武器,是它自身产生的一些对敌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龙舌兰属植物产生的类固醇,能使动物红血球破裂;夹竹桃产生的强心苷是一种肌肉松弛剂,别说鸟和虫,就是人和畜,吃过量了,也难保性命;伞形科植物毒芹的种子,动物吃了,轻则呕吐,肌肉痉挛,癫狂,重则在几小时之内死亡,因为这种种子内含有毒芹碱;春蓼和卷茎蓼的瘦果中含有辛辣物质,能引起动物胃肠及膀胱发炎,甚至血尿,尝过苦头的草食动物望而生畏;山胡椒叶子挥发的醇溶性成分,令企图蚕食叶子的昆虫不敢张口。
对付病菌,植物通常是调整自己的形态特点,以增强防御能力。成熟的蕃茄、苹果,为了抵抗各种腐烂病菌的侵害,往往增厚角质层;小麦在锈菌最猖獗的时候,它叶片表面的蜡质往往最多;水稻谷粒越成熟,芒刺越坚硬,这就常使麻雀之类嗅着熟透的稻香而不敢享口。有人在调查中发现,毛状物密度最高的小麦品种,常常可以嘲笑甲虫的那个“甲”微不足道。更加有趣的是,植物毛最丰满的地方,往往正是害虫垂涎三尺的幼嫩部分。而且毛的生出,总是抢在昆虫袭击前面。
植物抗敌的“杀手锏”更是惊人,许多植物能产生类似激素的东西,昆虫吃了之后,不知不觉发育异常,接着便是丧失繁殖能力。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科学家对1,300多种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200多种有蜕皮激素,有的植物中激素含量高达干重的1%。植物还含有抗蜕皮激素、抗保幼激素、性外激素等多种对昆虫具有特异活性的生化物质。事实说明,早在人类用激素治害虫之前,植物就在用激素“治”虫了。
然而,在植物增强防御能力的同时,其它生物对付植物的手段也相应增强了。例如某些昆虫能毫无顾忌地取食有毒植物,因为它们发展了相应的解毒机制。但是,昆虫抗毒力的增强,又反过来使植物生出更加强烈的新的毒素。植物与它的“敌人”之间的防御和反防御的能力,就这样此一时你强我弱,彼一时你弱我强。探索并揭开其中奥秘,不但可望开拓出崭新的知识领域,而且必将对农、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一纸引来十万斤粮
——刘生友搞水稻技术承包的故事
范庆凡
晚稻登场时节,湖南省溆浦县双井公社传出一条新闻:一纸技术承包合同引来十万斤粮食。说的是这个公社59个缺生产技术的农户,1982年户户增产,粮食总产比前年增加10万斤,而生产开支每亩只花21.35元,比前年减少8元。这些农户高兴地说:“没有刘生友的技术承包合同,说啥也搞不出这个样子”。
刘生友是双井公社桂花大队回乡知识青年,他刻苦实践,掌握了一套农业技术,1981年4月,溆浦农村普遍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一些缺生产技术的社员担心种不好田。小刘看到这种情景,心想:现在,农民正需要科技知识,我应当助大家一臂之力。1982年春节一过,小刘便串村走户,向乡亲们倾吐了自己搞技术承包的心意。
听说刘生友要搞水稻技术承包,开始,有的社员担心他“办事不牢”,不敢应承。小刘看出乡亲们的心思,说:“你们若信不过我,咱们就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增产减产,按合同办事。”
本队、外队缺生产技术的农户纷纷跟刘生友订合同,一下发展到59户。刘生友根据各户的不同情况,分别签订了三种合同:一种是不联产的技术承包合同,年终每季每亩收2元技术管理费;再一种是联产技术承包合同,达到指标的,年终每季每亩收2元技术管理费,达不到的赔产30%,超过最高产量标准的,奖40%;第三种是扶贫助弱的免费技术承包合同。
合同一订,刘生友便忙开了。承包户缺良种,他跑公社、上县城,还自费到离队200多里远的安江农校,联系杂交水稻良种。多数农家不会浸种、催芽,小刘便挨家挨户指导。禾种落泥,他扛着锄头天天到田坎上转。小苗插下田,刘生友指导承包户管水、施肥、防病、治虫……社员们反映,272亩承包田,丘丘田坎上有他的脚印,块块田里有他的汗水。刘生友对此并不满足。他认为,搞技术承包,不光要社员的田里增产,还要社员们掌握科学种田技术,成为生产里手。他把承包户按屋场分6个学习小组,每次农事之前,分别组织大家学习一次,讲授技术要点、注意事项。还围绕生产环节,编写技术资料。1982年他先后编写了早、中、晚稻品种、育秧、栽插主要技术参考表和病虫害防治资料,各印60份,分发承包户。对于个别缺技术又缺文化的承包户,刘生友便登门上户,手把手地教。前年,小刘帮助宝塔大队社员向理质掌握了育秧、施肥、杀药等农活技术,使老向的责任田亩产达到1,515斤。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龙溪地区长泰县左农农场,重视山地甘蔗种植,他们加强甘蔗生产管理,及时疏叶通风争取丰收。这是左农农场共同作业区长势旺盛的蔗园。
王东麟 胡晓泉摄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养鸡专业户曹胤祥建起家庭养鸡场
安徽省休宁县梅林公社下约山生产队养鸡专业户曹胤祥,通过自筹资金和贷款,建立起半机械化家庭养鸡场。从1981年10月筹建,1982年4月开始养鸡,现已养各种优良品种鸡4,100多只,已卖肉鸡600多只、鲜蛋5,000多个。另外,还养了鹌鹑和鱼。
曹胤祥是高中毕业生,通过自学掌握了电机技术。他自愿从一个集体电机厂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不但自己勤奋学习,也热心向周围社员传授技术,帮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王勉之 程伟仁 金承摄影报道
曹胤祥用自筹资金和国家贷款,建起鸡舍三百多平方米,共养鸡四千余只。院子挖成供作鸡饲料用和降温的鱼池200平方米,放养鱼苗4万多尾。图为鸡舍一瞥。
曹胤祥的帮手小金,在孵房里检查鸡蛋和鹌鹑蛋的孵化情况。
为了掌握科学养鸡技术,曹胤祥自费订阅了国内外报刊杂志42种,他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准备结合自己的实践,编写一套科学养鸡的资料。
曹胤祥饲养的良种鸡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这只从国外引进的白种鸡,不到7个月,就长成12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