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中共成都市委改善部分知识分子看病看文件的待遇
本报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在检查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过程中,成都市委最近就关于高、中级科技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和高级科技人员、大厂、大学主要领导干部特约就医问题作出规定,改善了部分知识分子的待遇。
按照这个“规定”,关于阅读文件、听报告,高级科技人员(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以上和相当于上述技术职称的党员),可享受县团级干部的待遇;中级科技人员(即工程师、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和相当于上述技术职称的党员),可享受本单位中层干部的待遇。高、中级科技人员的非共产党员,可按前两条划分的范围,参照中央有关规定阅读文件。对高级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大型厂矿中的厂(校)级领导干部,可办理特约医疗证就医,解决了他们看病站队,就医难的问题。


第5版()
专栏:记者来信

  为科技人员进修业务创造条件
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过程中,帮助科技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越来越显得迫切了。到湖北襄樊、宜昌、沙市采访,听到不少这方面的反映。宜昌市无线电二厂副厂长、工程师程昌荣对记者说,我60年代在学校里学的是电子管线路,半导体只上了20个学时,电视只是在上专业课时才看过一眼。现在,晶体管已经普及,集成电路使用相当普遍,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已经投入使用,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学习要跟不上。据沙市市政协今年初对部分工程师以上科技人员的调查,64%的科技人员提出“知识老化”是妨碍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大约89%的同志提出进修业务的要求。
襄樊、宜昌、沙市的领导对科技人员的这种迫切心情是理解的。沙市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认真为科技人员创造进修业务的条件,市科协专门增设教育进修部,做具体的组织工作。宜昌市把给科技人员以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和时间列进了市委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这三个城市的做法,大致有几条:
请进来,派出去。利用各种机会请国内外学者、专家到当地讲学、举办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技术经验交流会,到有关高等院校进修。沙市市从1980年到1982年,举办了外语、数理统计、优化设计、热处理、热平衡、锅炉水处理等脱产或不脱产的学习班,共有9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学习。宜昌市科协近几年举办了三期外文补习班,有410人参加学习。
办科技进修学院。襄樊市采取地方财政支持、学员单位资助、科技经费补贴的办法办起了科技进修学院。目前已聘请12名工程师兼课,招收了一个“科技干部进修班”,有58名科技人员参加补习基础课。
开辟科技人员活动场所。襄樊市正在兴建一座科技馆,明年建成。这里将成为科技人员举行学术活动,交流信息的中心,成为一座生产知识的新型工厂。
增添必要的科技图书,资料,工具,量具和测试设备。有的工厂将图书添置权交给科技人员,需要什么购买什么,购进的图书让科技人员优先阅读。
从这三个地方看,中小城市在帮助科技人员进修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二:一些工厂企业的领导认为进修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怕影响生产,不愿放人;单靠中小城市本身的力量,新信息甚少,水平受限制。
不愿放人进修实际上是一种短浅的见解。智力投资本身有一个储备过程,科技人员需要对新知识消化吸收后才能应用,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事实上,有的智力投资也可以很快收到效果。比如,沙市市东风印染厂副厂长、工程师石国基,在脱产四个半月学习英语之后,独立地翻译了厂里进口的平幅炼染设备的部分资料。而在过去,这个工作只能依靠外单位。一次,该厂需要向外国购买一套蒸化设备。他从兄弟厂那里了解到,订购这种设备还需增订一台油锅炉。当他在订货时,从蒸化设备的外文说明书上看到这套设备中有一台过热器,能够达到油锅炉同样的技术要求,就毅然决定不增订油锅炉,为国家节约了外汇。
至于后一个困难,中小城市本身是不容易解决的。这些城市希望大城市,中央、省级科研机构,各高等院校伸出援助之手,或派人到当地讲学,或短期受聘到当地帮助工作,或接收部分科技人员去进修,或定期交流科技信息等等。形式可以多样,内容要接近中小城市的实际。看来,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也是比较容易办到的。
本报记者 陈祖甲


第5版()
专栏:

  革命不忘常励志 为攻科学请长缨
  ——记党的十二大代表、中年科学家曾庆存
“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中青年一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又红又专,接好这个班,是关系到民族、国家前途的大问题。鲁迅先生说过,那脚踏实地、坚持向前走去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我们应该努力做这样的人。”这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发自内心深处的话。
曾庆存,这位四十七岁的共产党员、科学家,正是一个努力做到又红又专的人,一个努力做到脚踏实地、坚持向前走去的人。由于他在科学上的成就,由于他——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科学院模范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立 志 云 天
人类自古就想摸清天气的脉搏——风、云、雷、雨、冷、热、干、湿,它们的变化规律——可是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气象学才发展为“刚刚够格的科学”。因为以往限于“定性”研究,只知下不下雨、刮不刮风。从五十年代开始,各国气象学家纷纷致力于“定量”研究,力求了解能下多少雨,能刮多大风。这时,正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学习的曾庆存,来到中央气象台进行毕业前的实习。他看到气象员们废寝忘食地守候在天气图边,把各地报来的数据标在天气图上,进行分析判断。但是,当时的天气预报缺少精确计算,相当多的分析判断是凭经验办事,以致时常出现误报。曾庆存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暗下决心:坚决攻克数值预报的难关,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增强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曾庆存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当时,国际气象学界已经有人根据力学定律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建立了反映天气变化规律的原始方程,但是不能解——就象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虽能正确地列出算式,却不能算出结果来。曾庆存面对这个世界著名的难题,初露锋芒。他提出了一个求解原始方程的办法,建立了“半隐式差分”方案,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地应用原始方程进行数值预报的几个研究者之一。他所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法,至今仍在应用。
1961年,曾庆存毕业回国时,写了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他决心不辜负党的多年培养,立志要攀上大气科学的珠穆朗玛峰,而且要从中国这一面上去,走出中国的路!
击 风 搏 雨
曾庆存在21岁的时候就入了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牢记着要以一个先锋战士的姿态为党为人民而勤奋工作。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以后,感到浑身都是力量。他的科研论文一篇一篇地飞向大气科学界。可是,刚刚过了几年,就来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在十年动乱期间,他宁愿遭冷落,不怕冒风险,更加兢兢业业地埋头于科研事业之中。他下决心要把十几年学到的、研究得到的成果总结出来,献给党,献给人民。他不分昼夜地翻阅资料,搞计算。浩繁的图书资料过多地占去了他的休息时间,连续的熬夜使他的健康情况日趋恶化,慢性肝炎和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但他只要能起床,就坚持工作。
就在这段时间里,长达30万字的《大气红外遥测原理》诞生了。这本书于1974年出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大气遥感专著,后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奖励。
也是在这个时期,他花了五年时间,写成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这部长达80万字的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专著,将数学、力学和气象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已被中国科学院列为重大科研成果。我国气象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本很有学术价值的书。
永 葆 青 春
作为一个党员,曾庆存在学习上、生活上也严格要求自己。他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经典著作,还学习了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物质生活上,他牢记着共产党员应当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从来不在钱上留心眼儿,甚至对“合法收入”,也做出了被有些人认为是“不近常情”的处理。早在1961年,当他从苏联回国时,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不少卢布交给留学生党总支,这使一些同学感到意外。1980年12月至1982年4月,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他访问了美国各地30多个研究单位,做了几十次学术报告,还到日本访问了一周。在此期间,他总是尽量节省开支,回国后,将所余的近6,000美元献给了国家,而他自己,还是老样子——布衣粗食,并以此为乐。
在荣誉面前,曾庆存更是虚怀若谷,恭谦让人。前不久,有一家杂志社请他回答成才的原因是什么?他说:首先,我认为我还没有成才。我是一个极普通的人。如果说我为人民做了一些有益之事的话,那么原因可说是:第一、由于党的培养;第二、有老师和同志们的帮助;第三、贫苦的农民家庭出身使我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第四、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非浅。
当有人问起他的学术成就和国际交往的时候,他也总是说:如果没有组织上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将什么也搞不出来。有一段时间,研究室里的三个课题他都参加了工作,但他坚持都让年轻的同志挂名负责。有时他和年轻的同志一起写论文,也坚持不署自己的名字。
多年来,曾庆存总是用这样的诗句来进行自勉:“革命不忘常励志,为攻科学请长缨”。他,追求的是永葆青春的革命,是为革命而请缨出征的战斗。现在,在党的十二大以后,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事业中,他将会继续请缨出征,继续脚踏实地,坚持向前走去!
本报通讯员 陈 东 本报记者 王溪元


第5版()
专栏:

我国研制成功有多种用途的红外热电视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的红外热电视,已在我国研制成功。经过有关方面技术鉴定和现场使用,最近在北京投入定型生产。
红外热电视是国外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检测物体表面温度的现代技术设备。它在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外热电视的研究工作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参加研制的单位有水电部华北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子工业部钟山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光学眼镜工业公司、北京六○八厂、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等。


第5版()
专栏:

草原草皮破碎机研制成功
一种草原建设专用的新型机具——草原草皮破碎机,已由青海省农牧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
最近,机械部农机总局组织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省、自治区的三十七个单位,对这一机具进行鉴定,一致认为机件性能良好,构造合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并决定投入批量生产。这种机具有利于机械播种和机械收割牧草。(据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漫画选刊》第一辑出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的《漫画选刊》第一辑(试刊)已于最近出版。
这是一本专事介绍国内国外的漫画作品的刊物。这一辑的主要内容是:选登《一九八二年全国漫画展览》展出的一百多位漫画家的近作,包括全部评选获奖作品。此外,还介绍了著名漫画家米谷四十至五十年代的政治讽刺画,我国最早的一部漫画集《戊申全年画报》,南斯拉夫的漫画和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漫画家威廉·布什的连环漫画,以及一些外国幽默画等。
该刊由方成、沈同衡主编。


第5版()
专栏:学校生活

  “我们热爱党,愿为共产主义献青春!”
  华中工学院千余学生积极争取入党
“我们热爱党,愿为共产主义献青春!”这是华中工学院千余名要求入党的学生积极分子的共同心声。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学院的许多学生,通过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增强了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到上学期末,申请入党的学生达到1,100多人,占全院非党员学生的五分之一左右。
学院的各级党组织关心学生政治上的进步,他们利用上党课、组织党章学习小组、个别谈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论和思想教育,帮助积极分子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上学期,全院学生中共有党的知识学习小组109个,1,300多人参加学习。他们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并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如针对同学的思想认识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举办歌颂党、歌颂祖国的宣传专栏,组织同学做好事等,使小组成员感到大有教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船舶系七九级学习小组1980年成立时只有5人,现在增加到23人。其中两名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宏大志向,在工作、学习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全院七七级至八一级,已有507名同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陈天照


第5版()
专栏:学校生活

  把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学生心里
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在大学里生活了三年,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说是身临其境、深有感触。目前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严重倾向,工作做不到学生心里。忽视今天青年学生的特点,沿袭老一套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主要原因。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活泼、热情、开朗,富有向上的激情。然而,由于我们尚年轻,对社会、对人生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又往往会在行动上表现出幼稚和盲从。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使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两种病:一是一味崇拜、全面肯定的“狂热病”;一是漠不关心、全面否定的“冷漠病”。有些人甚至自认为看破红尘了,一头扎进书堆里,在专业知识的天地里寻求解脱。正是由于缺乏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缺少一根精神上的坚实支柱,往往在行动上表现出苦闷、彷徨,甚至误入歧途。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行,思想政治工作沿袭老一套方法也不行。
有些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外乎就是开会、做报告、学文件、读报纸、组织讨论,这些工作做了,工作也就算完成了。孰不知今天的青年学生,对形式化的做法早已产生了莫名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在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校组织一次思想教育报告会,报告人在台上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在台下低头看书做作业。你那些理论再好、口号再响,却因为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特点,连起码吸引学生都做不到,又怎能打动学生?几个小时的报告结束了,学生却不知所云。
今年初,学校组织过一次成功的报告会。当时,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夺得了世界冠军。她们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学校党团组织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敢于为革命拚搏的教育,特别邀请了国家女排队员杨希同志来我校做报告。那天下午,全校一扫平时集会的冷清局面,礼堂里座无虚席,就连外面的喇叭下都围了许多人。同学们聆听杨希同志的报告,群情激奋,不时爆发阵阵热烈的掌声。
事后,同学议论:过去我们搞了那么多次爱国教育报告会,加在一起都不一定有这次的作用大。由此可见,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注意青年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特点,仍用简单、空洞、生硬的说教代替生动、活泼、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用不疼不痒的口号或行政命令来代替解渴充饥的教育引导,其结果,只能助长学生的抵触情绪,降低工作效果。
河北大学中文系 王兴社


第5版()
专栏:学校生活

  深入民间收获大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暑假中组织七九级二十二名同学成立民间文学采风队,在授课副教授带领下,到四川省酉阳、秀山两县采集红军歌谣传说和土家族、苗族的民间文学。
同学们顶烈日、冒暴雨,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翻八面山,过酉水河,奔走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人民吃住在一起,处处受到各族人民的热情接待。同学们走访了许多老红军、老赤卫队员,瞻仰了红军驻地、战场、标语口号和烈士陵园,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历来爱唱山歌,歌词中广泛地反映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采风队每到一处,许多生产队干部亲自带头唱山歌,歌手们尽情地倾吐多年没唱的歌曲,赞美民族传统,歌颂今天的新生活。人们高兴地把这少有的热闹气氛比作“象过节一样”。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同学们共采集到山歌三千多首,曲、调和故事、传说一百多个,录制了一百多盘磁带,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大家深有感触地认为:这次采风活动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上了难忘的一课,巩固和应用了所学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获得了思想、采风双丰收。目前,他们正在整理笔记、录音,计划选编《红军传说故事》、《土家族歌谣》、《苗族歌谣》,汇编其他研究资料。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贾国荣


第5版()
专栏:学校生活

  暑期实习获益非浅
放暑假的第五天,我就约了本班的小张同学到柳州汽车总站大修厂的财务科去实习。这次实习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审核原始凭证的方法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和生产费用的分配。虽然这些知识也曾从书本中学过,但那是理性的知识。只有使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实习回来后,我们又到家乡宾阳县新桥公社农村作了将近两周的社会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大开了眼界。以前我们只能从报纸上了解到农民生活改善了,收入增加了,心里还有点疑问。五年前我曾在家乡住过一段时间,深知那里的生活非常清苦。这次调查中,我们见到一个过去曾被人称为“借债大王”,现在变成了冒尖户的农民。他辛勤劳动,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买了两只手表、一辆上海凤凰牌自行车、一架蝴蝶牌缝纫机、一台中型收音机及若干家具。更为突出的是我的一个堂伯,他自1965年以来年年超支。前年他承包了8亩地,今年头造平均亩产850多斤,家里还养了兔子和蚕,收入相当可观。现在家里也添置了新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他还备足了料,准备年底在村头建一座二楼平顶房。
过去我对报纸宣传总有些怀疑,但从这次社会调查看,实际情况比报纸宣传的还要好一些。在我离开家乡返校时,乡亲们嘱咐我一定替他们向报社写封信,感谢党的政策,使许多贫苦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总之,通过这次暑假的实习和调查,获益非浅。通过实习,我们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为下一学年学习专业课打下了一定基础。通过调查,我感到了党的政策的温暖,激发了对党无比信赖、无比热爱的感情。
广西交通学校财会81—2班 黄星毫


第5版()
专栏:

  辽宁电大增设新专业培养急需人才
辽宁省电视广播大学今年新开设法律和工业民用建筑两个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
辽宁电大是中央电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除认真办好中央电大开设的机械、电子和语文专业外,还根据本省急需要的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新的专业。法律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都是根据本省的迫切需要而创办的。
程尚荣


第5版()
专栏:

黑龙江哈尔滨木器厂工程师程克义(右)和周勇,研制成功制动式木工刨安全装置。这一装置采用了电子控制与机械制动相结合的新技术,对操作者起安全保护作用。 本报记者 范惠琛摄


第5版()
专栏:图片新闻

党的十二大召开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十二大的文件精神,决心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图为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九级的同学们在一起交流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学生 李晓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