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不怕台风的种子
  ——记著名水稻育种专家黄耀祥
本报记者 杨传春
珠江三角洲到处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你如果追逐着稻浪从洲头奔到洲尾,也许会大吃一惊:那些丰收待镰的稻子,全是“武大郎”般的矮秆稻。其实,不但在珠江三角洲,在南国,在沿海,只要是台风频仍的地方,都是矮秆稻“当家”。若要问矮秆稻的培育者,就是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副院长黄耀祥。
矮秆稻,现在已经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成员”的兴旺“家族”了。它们起源在六十年代初,以不怕台风、抗倒伏而蜚声世界水稻育种界,被许多专家称为“六十年代的世界冠军”;到了1979年,比“老祖宗”更优良的“桂朝二号”,获得了原农业部颁发的一等“技术改进奖”;这几年培育成功的“双桂一号”,经过几十万亩的试种,证明又比“桂朝二号”进了一大步。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这20多年,全国单是推广“广陆矮”、“珍珠矮”、“广解九号”、“桂朝”这四个矮秆稻获得的经济效益,就有69亿元。
我望着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黄耀祥,问:“这许多年,你是怎样培育出这些‘不怕台风的种子’?”还没等他开口,他的助手抢着说:“他是在自己受到‘政治台风’的打击下,把‘不怕台风的种子’培育出来的。”
1953年,黄耀祥培育出高秆稻“广场13号”,比他的老师、我国水稻育种界的前辈丁颖培育的“白谷糯16号”,增产两成。那年,人们围着广州大沙头的一块试验田,对着那穗大粒多的良种,一迭声赞道:“好种,好种!”可是,夜里刮起一阵台风,快收割的稻谷,全倒伏了!一位老农站在田边,心疼地对黄耀祥说:“咳,全倒了!要是有不怕台风的种子,该多好啊!
“要是有不怕台风的种子?”黄耀祥心头豁地一亮。他又培育出几个茎粗秆壮的“高个子”,可是,仍旧倒在台风下。“山重水复疑无路”,黄耀祥失望了。他蹲在田边,想啊想啊,猛然想起了举重运动员:矮墩墩的他们,能举起沉重的物体,站得那么稳;这里面有力学:矮,重心就低;高,重心就高,受风压力面就大,“树大招风”嘛!
从此,黄耀祥的水稻育种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56年,他用高秆稻“广场13号”为父本,用从广西搜集到的农家品种“矮仔粘4号”为母本,杂交出第一代矮秆稻。正当他要进一步做杂交工作,稳定品种特性时,在华南区的一个水稻育种会议上,有人批判他“贬低农家品种”,有人指责他“搞唯心主义”。这个会议决定,今后研究水稻育种的指导方针是“重视农家品种”。黄耀祥知道,要是自己不坚持,那么,“不怕台风的种子”就可能夭折在摇篮里。他在会上说:“好,我‘转弯’,转360度!”
会议一结束,黄耀祥立即转完了“360度”——他又研究起他的矮秆稻。时间过了四年,矮秆稻杂交到第四代,第一个“不怕台风的种子”“广场矮”诞生了!凡是种植它的地方,亩产普遍增长200多斤,达到七八百斤。它先是轰动了水稻种植面积大而台风甚多的广东省,接着轰动了国内外的水稻育种界。
黄耀祥刚高兴地呼了一口气,“文化大革命”的“台风”又刮起来了。他被诬陷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先被“下放”到干校,接着又被“再下放”到生产队“劳动改造”。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未使黄耀祥感到痛苦,只是身不由己,使黄耀祥痛苦极了:研究“不怕台风的种子”,刚刚开了个头,有好多事情他必须赶快做啊!他挂念,比“广场矮”更不怕台风的“广二矮”、“广秋矮”,特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挂念,1965年春天,他在一块“广秋矮”试验田里,发现了一个变异株,分蘖达到20多枝,一株能收获2,000粒谷。如今,种子大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只剩下自己偷偷珍藏的几十粒——这几十粒,怎么让它们发芽呢?
1967年春天的一个中午,他回到家中,从陶瓷店买了六七个大瓦盆,沿着又陡又窄的木板楼梯,一个一个地往他家住的二楼平台上搬。搬着搬着,一阵头晕,连人带盆摔到楼梯上。老伴从午睡中惊醒,一看,又急又怕:“你要在平台上育种?叫人看见怎么得了!”黄耀祥气喘吁吁地说:“别嚷,没饭吃,要亡国的啊!”一句话点醒了老伴。从此,几十粒“广秋矮”在平台上的瓦盆里,破土,发芽了。土不够,他用书包从老远的农科院田里背;没有肥,他把黄豆捣碎放在尿盆里发酵成腐熟肥。他用一腔心血浇灌这新的生命。终于,他收获了两盆共250粒种子。为了纪念这个平台,他把两盆种分别命名为“朝阳矮”和“向阳矮”。第二年,他悄悄地给开平县老农民黄常富送去十多粒,给开平县农科所送去近百粒。这一百多粒种子繁衍开了,它以抗倒伏、适应能力强、高产轰动四方,成了七十年代初期,广东省佛山地区当家的种子。这时,黄耀祥还蹲在郁南县“接受改造”。虽然,人们不知道这两个品种的培育者的名字,但黄耀祥还是高兴极了:他自己没有获得“解放”,但他的种子解放了!
“四人帮”被粉碎了,黄耀祥身上留下了那股“政治台风”打击的“纪念”: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然而,他没有停顿的育种研究,也给他留下了光辉的纪念:“广陆矮”、“广解九号”、“珍珠矮”、“桂朝二号”……矮秆稻“家族”陡添了几十个子孙!
这几年,黄耀祥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生活上、工作上得到了省里和院里的关心、支持,他干得更欢快了。“丛桂”、“双桂一号”相继问世,它们在“不怕台风”方面,到达了黄耀祥理想的阶段。它们又在全国安家落户了。
我问黄耀祥:“世界水稻育种界认为:六十年代用以争夺‘世界冠军’的比赛题是矮秆稻,七十年代是杂交稻,八十年代是抗病稻。在新的比赛中,你准备怎么办?”黄耀祥的眼睛一亮,使人觉察到他对这个问题早就考虑过了。他说:“我要在保持矮秆稻‘不怕台风’和高产的基础上,参加新的比赛!”我知道,前几天,广西钦州地区科委写信告诉他,他新培育的“双桂一号”,在抗病方面,已经显露出可喜的苗头,但因为是苗头,他不提它。
是的,黄耀祥同志,在你的面前没有止境。我们相信,在没有“政治台风”打击、风和日丽的今天,
“不怕台风的种子”,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前景;而全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每一个做农村工作的同志,都象黄耀祥这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壮心不已,勇往直前,那么,我国的农业,定将大踏步地向现代化迈进!(附图片)
图为黄耀祥(面向镜头者)在南海县监步公社向农民技术员传授种植水稻的经验。
本报记者 刘玉生摄


第2版()
专栏:

  调整产品结构 组织联合生产 整顿财务管理
  苏州地区社队工业在调整中发展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苏州地区社队工业总产值达到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尽管能源和部分原材料涨价、税率增加,利润、转队工资和上缴国家税收三者相加,仍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这是对社队工业认真坚持整顿提高的结果。
整顿,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按照国家计划和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各地在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现有产品逐个排队,凡是适销对路的,就重点保证,努力扩大批量生产;凡是社会需要的,就千方百计争取以优取胜,以新取胜,以廉取胜,以节约求增产;对能源消耗大,或者污染严重的产品,实行控制生产或停产;确实滞销没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则积极组织转产。经过努力,全区社队工业产供销纳入计划的比重逐步扩大。按产值计算,纳入整个计划之内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二八开、三七开,逐步扩大到四六开。以纺织工业为例,全区拥有1万多台织机,年产能力1.5亿米,由于化纤布限产,各地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承接大厂来料加工,改织纯棉布等适销对路产品,因此上半年生产任务仍然较足,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1%。
苏州地区整顿提高社队工业的另一个做法,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联合生产。目前已有430多个社队工厂参加了各种联合体,使分散的力量形成拳头,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并为社队工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方向发展,逐步纳入计划渠道创造了条件。
苏州地区还狠抓以财务整顿为重点,以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队企业整顿工作。社队企业通过整顿,普遍弄清了家底,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端正了经营方向。江阴县验收的26个社办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5%。
(汉昌 乃光 荣坤)


第2版()
专栏:

  洪水引起的思索
  ——关于洞庭湖区垸内恢复和建立调蓄湖的问题
不久前,湖南省洞庭湖西北角倾盆大雨,有的地方在一两天内下雨三四百毫米,澧县、安乡的部分社队一片汪洋。安乡县受渍耕地达38.6万亩,澧县达50万亩,大片早稻减产甚至失收,部分房屋倒塌。坏事常常可以变成好事。白茫茫的大水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思索。
省、地、县领导同志来到澧县梦溪公社。这里外湖的洪水被大堤拦住,垸内洪水向低洼地汇集,渍水横流,连农作物顶尖都见不到了。公社党委书记刘年长心急如焚地汇报:“全社耕地被淹面积达3.4万多亩,经过几天抢排,还有2万多亩淹在水里……”“这里原先是种什么的?”有人面对一大片渍水田问道。“原先有的是内湖,作调蓄洪水用的。”刘年长回答。“问题之一是缩小了一部分调蓄湖。”省委书记董志文说:“把内湖变成田,一遇暴雨,就泛滥成灾。如果保持相应的调蓄湖,现有内湖深挖一米,周围筑起渍堤,遇上大雨,把水蓄起来,就会减少渍灾。”
各地受灾社队情况与梦溪大同小异。安乡县安金公社1980年遭了水灾,去年才稍好一点,人均分配收入也不过60元。收入之低在“鱼米之乡”是令人惊讶的。今年又有80%以上的耕地受渍。从澧县、安乡看全洞庭湖区,董志文同志继续说:“现在要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洞庭湖堤垸内的调蓄湖问题。”
这些话道出了这次洞庭湖堤垸遭受渍灾的原因。同行的省水利厅工程师钟宇平,年已花甲,从事洞庭湖区水利工作三十多年,对湖区情况了如指掌。他深有感慨地说:“为了排除渍水,六十年代初打了‘电排歼灭战’,装机16万多千瓦,按设计可以把坑内渍水及时排干。可是有了电排,许多人便盲目扩种,蚕食调蓄湖。一遇大雨,就要遭渍。各地又不得不扩建电排站,到去年,装机容量达到42万多千瓦。有的渍水还是不能及时排除。有的地方每亩田的成本已高达五六十元。为了解决洞庭湖堤垸内遭受渍灾的问题,光建电排是不够的,相应的办法之一是恢复和建立调蓄湖!”
越谈思想越活跃。人们说,恢复和建立调蓄湖,耕地面积会减少一些,但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总产可以增加;又可利用调蓄湖水面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一举两得。在湖区工作多年的澧县县委书记吕定元说:“还是要讲点辩证法,不能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了恢复和建立垸内调蓄湖,大家边看边议,认为有几条办法是可行的:
——把发展粮、棉生产的主攻方向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禁止盲目围垦扩种;
——搞好农业区划,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垸内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利用调蓄湖发展养鱼、植莲、养鸭、河蚌育珠等;
——实行田湖分家。按照三天降雨200至220毫米不受渍水危害的要求,调蓄湖面积要占总面积的10%到15%,即150万亩到220万亩。调蓄湖要划定范围,修筑渍堤,加深湖床,扩大调蓄水量;
——充分发挥现有电排设施的作用,每年雨季到来之前,将湖内渍水排干,泻空肚子,以便蓄洪。
洪水教育了人,使人变得聪明起来。现在,人们一边抗灾,一边在考虑恢复和建立调蓄湖了。 本报记者 刘见初


第2版()
专栏:

积极加强领导 帮助解决困难
  漳浦县农民加快绿化自留山
本报讯 通讯员严利人、记者肖辉家报道:福建省漳浦县加强对绿化自留山的领导,帮助社员解决苗木、资金、技术等具体困难,调动了社员种自留山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社员在自留山上造用材林和经济林4.33万亩,栽果树3万余亩,种茶3,000亩,占全县自留山总面积的60%。
从去年秋天开始,县有关部门就抓紧准备苗木。除7个国营苗圃场积极引进良种育苗外,县林业局与24个集体单位、511个专业户签订了育苗1,200亩的承包合同;县农业局与116个大队签订了高压荔枝苗200万株的合同。为解决育林经费,除国家投资13万多元外,县财政、供销、外贸等部门又从增收节支中拿出17万多元作为育苗款。
县有关部门根据山地普查资料,帮助社员因地制宜地制订自留山的绿化规划,根据不同的坡度和土质分别营造用材林、经济林和茶果林,做到适时适地适树。这个县还组织技术干部和老农举办培训班,帮助社员提高技术。


第2版()
专栏:

龙口公社统一规划,分户治理水土流失
  “江南沙漠”现绿色
本报讯 记者蒋秋生、熊典达报道:被称为“江南沙漠”的江西兴国县龙口公社,自1980年实行统一规划、分户治理以来,原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1.1万多亩“猪脸山”、“剥皮岭”,先后种上了马尾松、胡枝子、芭芒、葛藤等植物,不少光山秃岭开始出现绿色。
龙口是一个有1.6万人的公社,7.2万多亩山地因水土流失严重,成了一望无际的白沙岭,山上表土夏天最高温度达76.6℃,是一个山穷水恶的苦地方。1980年冬,公社党委决定将全社6.3万亩光山划分到户,每人平均分自留山和责任山3至5亩。各户按照公社统一规划,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办法,综合治理。由于权限明、责任清,谁治谁得利,同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了起来,因而治理得快,效果也好。仅1980年冬天至1981年春天,就为8,300多亩地修建了标准的水土工程,种上水土保护植物。去冬今春,这个公社又治了光山2,000多亩,植树种草的成活率高达85%以上。公社党委书记高承汉兴奋地说:“照这两年的速度,全社的光山秃岭,七八年时间就可以全部种上草木了。”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县委书记下乡巡回办公
河南省灵宝县委书记王清明,最近到全县各公社巡回办公。8月21日晚,他在阳店公社听取秋前兴修农田水利的汇报,了解到当地遇到的几件难办的事:一是朱乙河水库修建削力池的款项迟迟未下拨;二是芦家坟水库加高工程的补助粮一时不能兑现;三是百凤渠万米渠道护砌工程的审批手续一拖再拖。王清明听完汇报后,马上通知县农委和水电局,赶快派人前来现场解决问题。第二天上午,在王清明主持下,县、社双方把问题摊到桌面上,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只用了两个多钟头,拖了一两个月得不到解决的这几个难题,就商妥了处理的办法,大家对这样做都感到很满意。(焦足才)
县里的领导干部下乡巡回办公,好处不少:一能直接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亲自到现场考察,便于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二可及时协调上下的工作步骤,提高办事效率,使县级职能部门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这样的巡回办公,只是改进领导工作的办法之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处理问题,是应该坚持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切实改变那种坐机关听汇报,点头画圈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密切领导和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打开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第2版()
专栏:

  白水百合增产
据新华社讯 江西万载县白水公社百合丰收,产百合干片十六万斤,比去年增产百分之五十。全社仅此一项收入即达四十四万八千多元,每人平均收入五十元。白水公社种植百合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百合素以“片大、肉厚、味鲜甜、营养丰富”著称。


第2版()
专栏:

  乐陵小枣丰收
本报讯 以小枣之乡著称的山东省乐陵县,在战胜严重干旱之后,金丝小枣喜获特大丰收,干枣总产量达一千多万斤,比大丰收的去年增产近三百万斤。乐陵金丝小枣皮薄、核小、肉厚、鲜润丰满,掰开半干的红枣,可以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间的由糖分、果胶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组成的缕缕细丝,拉延伸长一二寸而不断头,在阳光照耀下,闪出金灿灿的光泽。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用一个“包”字踢开头三脚
毛城子公社党委书记王福臣深入基层改变穷队面貌
四年前人均分配收入只有78元的吉林省怀德县毛城子公社,去年人均分配收入达到245元。这里的农民谈到由穷变富时说:“党的政策好,又来了个好书记。”他们所说的好书记,就是年轻的公社党委书记王福臣。
毛城子公社在怀德县穷得出了名。1979年春天,29岁的王福臣接受党组织的分配,挑起了毛城子公社党委书记的担子。他一上任,看到不少农民往外搬家,想拦也拦不住。在首次召开的公社干部会议上,他就提出当干部是干啥的、干部是给老百姓造福还是造穷等几个问题和大家一块讨论。他当场表示自己决心做到:“行李到队,身子到地,勤动脑筋,敢于管事”。
王福臣带头蹲穷队。三门宋一队最穷,只有3台破车,12匹马就有3匹套不了车,瘦得趴下起不来。王福臣和队长商量后,牵着3匹马来到社员王贵臣家,说:“这马包给你养,到种地时能套出犁杖,奖你200分!”队里没有猪圈、牛圈,养猪不得仔,养牛不得犊。王福臣帮助队委会研究决定,把猪、牛都包养到户。王福臣用一个“包”字踢开了头三脚。队里粪不够,他带头背起粪筐拾粪;送粪畜力不足,他驾辕拉车。下种时,正是青黄不接,各家都没有青菜,他和社员一天三顿吃大饼子蘸大酱。王福臣和社员一起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果实。他包队的第一年,全队粮食增产125吨,一次买回5匹马、2台车,还添了一台拖拉机。
王福臣还带头帮助困难户。农林四队社员牟福患重病干不了重活,他的爱人又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王福臣想:对这样的困难户,我们不能老是背着走,要领着他们干。牟家院里的空闲地和自留地种啥合适?王福臣帮他精心谋划,辛勤浇灌,结果仅蔬菜粮食两项就增加收入130多元。牟家多年不养猪,因为没钱买仔猪,王福臣帮他买到一只25斤重的大猪仔,一年喂成200多斤的大肥猪。牟福还清了外债,现在还有了500元的存款。多年的困难户,过上了抬头的日子。
最近,中共怀德县委、中共四平地委号召基层干部学习王福臣的先进事迹,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为社员造福。
本报通讯员 朱庆林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第2版()
专栏:

吸引顾客的竹器
湖北省蒲圻县农工商联合公司编织的品种繁多的竹器,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垦农工商展销会上吸引着顾客。
胡晓泉 黄成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