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寓教育于丰富多采的活动中
达县清河大队团支部取得做好工作的经验
本报讯 四川省达县福善公社清河大队团支部在大队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筹经费办团的活动阵地,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呢?清河大队团支部就这个问题多次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认识到,过去团的工作一般化,主要是因为团支部没有活动经费,活动内容枯燥无味,吸引不了团员、青年。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团支部决定办企业自筹活动经费。他们就地取材,首先兴办石灰窑。在一无资金,二无材料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打石头砌窑,上山割草搭棚子。两口石灰窑建好后,团员们把家里的存款取出来作垫底金买煤炭,无人烧窑就从各队抽调团员,团支部按队里副业上的规定,让团员回队交款解决报酬问题。现已出石灰36万多斤,收入现金2,500多元。他们又开荒搞种植。经大队同意,将3亩荒废的空地开垦出来,划给各团小组,采取定收入、超奖短赔的方法,把开荒种植的收入作为活动经费。去年收获玉米、红苕、绿豆等杂粮,共卖现金331元。今年的油菜和小麦又获丰收。他们还在山高路远的凌云寨办起了种子场。去年秋,种上了粮食,栽了果树,种了药材,喂了猪,养了鱼,预计今年纯收现金1,500元左右。通过办以上企业,团支部现已积累经费3,300元,今年打算再收4,600元。
团支部利用自筹经费办了图书室,买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扑克、象棋、收音机,购置了60余件价值300多元的服装、乐器和道具,建立了32人的业余川剧队,还有了办公室和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室,办起了象样的“青年之家”。
清河大队团的活动阵地建立起来后,针对青年中不健康的思想,经常利用工余和农闲时间,排练文艺节目,办识字班、扫盲班、文化夜校,举办各类球赛,组织青年学雷锋、做好事,开展各种丰富多采、有吸引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各项活动之中,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团员唐廷贤,初中毕业回乡后,认为在农村干一辈子没有前途。团支部满腔热情地帮助、教育他,办扫盲班请他当教员,让他参加篮球比赛、观看文艺演出。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使他受到了教育。从此,他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参加农业科研活动。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由于始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切教育的核心,使广大青年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团员、青年振奋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好的家园争做贡献。现在这个大队青年无违法犯罪、无超生子女、无信神信鬼、无外流人员,一代新风正在形成。
清河大队团支部在创建先进团支部活动中,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积极分子,不断向党输送青年干部。
团员唐方明,1978年从农校毕业回队后,不仅积极学习、运用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在各项工作中敢于创新,先后担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积极带领团员自筹活动经费,办青年活动阵地,迅速打开了团的工作局面。通过实际锻炼,他既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又提高了领导工作能力,得到了党和群众的信任,去年10月,选拔他当了大队长。
实践增长智慧,实践造就人才。清河大队十队,过去是一个问题较多的落后队。团支部大胆向党支部推荐22岁的优秀团员万相六当队长。他严于律己,处处起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各项生产责任制。小万担任队长两年改变了这个队的落后面貌。他被批准入党后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第3版()
专栏:

归国华侨李惟诚同志给本报写了一封信,并附来一篇文章,谈他学习十二大文件的一些体会。这种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理解文件精神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我们把来信和文章刊登在这里,供读者参考。
——编者
  一位归国华侨的来信人民日报编辑部:
党的十二大胜利闭幕了。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大会提出了宏伟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我们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全家三口人,妈妈、妹妹和我(妈妈张金莲现在部队一院校任教、妹妹李雪莹是水电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副所长)。我们原来生活在远离祖国的他乡——印尼,解放前被人称为“海外孤儿”,无依无靠。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时,我们在海外听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的消息,不少老人激动地说:“我们真正有了强大的母亲”。海外孤儿有了亲娘,谁不愿为祖国的强大而增砖添瓦呢!一九五四年在我十四岁的时候,妈妈忍着我爸爸刚刚病逝的悲痛,毅然把我送回祖国;事隔两年,又把初中刚毕业的女儿送回国内,后来她自己也投身到祖国的怀抱。
回到祖国,不论生活、工作和学习,处处有党和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不仅学习了业务知识,还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懂得了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懂得了祖国只有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才有前途,我们心灵深处从“爱国”逐步转变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十年动乱,我们和祖国人民一起经受了各种磨炼,但我们坚信光明必然战胜黑暗,祖国的未来必然属于人民,共产主义事业必然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支援延安建设的战斗中,在滚滚延河水边,我满怀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敬仰,决心踏上他们开创的共产主义征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妹妹、妈妈也相继入了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申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和执行对内对外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侨务政策正逐步地得到贯彻落实,形势越来越好。我们为党、为祖国做的事情还很少,但党却给我们很高的荣誉,我妹妹李雪莹还被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出席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
十二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战斗任务。我和妈妈、妹妹决心同全国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在学习十二大文件时,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点想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北京开关厂总工程师室 李惟诚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二日


第3版()
专栏:

  大力提倡学习马列主义哲学
  李惟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工作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性。
一、靠什么做政治思想工作。
最近,我看了李燕杰同志的报告集,很受启发。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丰富的知识打动了年青人的心灵,不少青年人爱听。有些人认为政治思想工作没多大出息,对“政治说教”不感兴趣。其实,人们不感兴趣的只是喇叭式的政治说教。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连看也没看多少,有多少理论能打动人心?
二、碰了钉子,首先应想一想自己的思想是否合乎实际。
前一时期搞专业化改组,不少厂对这种“改组”“顶了牛”。有的不感兴趣,有的虽然服从,但心里不痛快。遇到这类问题,在一些领导的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下面企业不听话”,“本位主义严重”,“骄傲自满,目无领导”。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一切都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连干什么都不清楚,产品方向对路与否,市场上有无需要都不明白,就“专业化改组”起来,不乱套才怪!从空间来讲,什么叫专业化,就是要用新的技术装备代替旧的,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某些地方的专业化是原装备不动,或者搬搬家,另搞一个什么厂,结果是运输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加大,物质损耗上升,产品成本更贵,这种“专业化”难道还要强制人们去欢迎吗?
三、任何工作都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上的集中统一,又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灵活,避免简单化、“一刀切”。例如,晋升工程师、经济师,本来应起到鼓励技术人员、经济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努力工作的作用,但如评定职称的标准和条件不从各行各业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搞“一刀切”,就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实际工作可以不做,专门去抠外文;论文写了一篇又一篇,实际工作可以不沾边,等等。
四、“按劳分配”万能吗?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无疑应当认真执行。但是,前一阶段的宣传工作中,有的同志把“按劳分配”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甚至有的人糊涂地认为我们不如资本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搞的好。这些同志不懂得“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哥达纲领批判》)。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根本的,它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
只讲“按劳分配”,不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就会引导人们单纯地“向钱看”,“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少干事,多拿钱”。有些人不懂得除了个人利益,还有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有的共产党员甚至忘了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除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五、干部是“听话好”,还是能打开局面好?
很多领导只喜欢“听话”的干部。他说一,下面不敢说二,至于工作局面能否打开,似乎和他不相干。
本来,对事物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现象,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但有的领导同志却不容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更不允许提出反对的意见。你一反对,轻则说你“骄傲自大,目无领导”,重则报复打击,甚至调离工作岗位。这种恶劣作风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在这种人掌权的地方,拍马屁者上,“听话”者上,有独立见解、能打开工作局面的干部不是遭非议,就是遭打击。这是有能力的干部提不上来的基本原因。这种状况应早日纠正。


第3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部分新干部表示
  要认真学习十二大文件做好工作
本报讯 最近,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召开了部分新干部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8位同志,认为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任务,符合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他们表示一定要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促进派。
在座谈讨论中,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我们要奋发图强,敢于创新。干部局副局长钱麟同志说,为了适应新形势,改革创新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就人事干部工作来讲,要改变干部任职的终身制、劳动制度中的吃大锅饭状况、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些不改不行。地学部副主任杨生同志说,我们新干部要立志改革,敢于创新,树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雄心壮志。没有雄心壮志,墨守成规,工作是做不好的。
同志们在发言中都表示:一定要虚心学习,团结共事,把我们的科研事业搞好。化学部副主任钱文藻同志说,我从来没有做过领导工作,一下把我提到领导岗位上来,心里有些胆怯。但是,既然组织上已经定了,自己就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虚心向老同志和周围的同志们学习,团结共事,把工作做好。
不少同志表示,要严格地按照新党章办事,努力起模范带头作用。计划局副局长林文澄同志说,十年浩劫使我们党的肌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作为一个党员,心里是何等着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仅四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今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鞠躬尽瘁,为党工作。机关党委书记关孟起、副书记吴昭同志,表示要认真学习十二大文件,贯彻十二大精神,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努力把机关党的工作做好,充分发挥院机关的表率作用。


第3版()
专栏:

  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山西省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写出1,300多篇调查报告
本报讯 记者杨玉良报道:今年以来,山西省省、地、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1,300多篇调查报告,对完善生产责任制,发展全省农村大好形势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省委统一部署下,全省除省委组织7,400多人到农村蹲点外,11个地(市)委常委和行署副专员以上领导干部,111个县(区)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以上领导干部410人,还带领4,945人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各种问题的专题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这些领导干部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取得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省委第一书记霍士廉,深入到晋南平川地区和西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两篇专题报告,对这两个地区发展专业户和解决山区干旱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省委研究了他的调查报告,把大力扶持专业户作为帮助农民劳动致富的一个有效措施来抓,使山西省的专业户有了迅速发展。忻县地委副书记阎广洪,跑遍了全地区14个县,重点调查了90个公社、180个大队的情况,访问了130多户各种类型的社员户,写了五篇调查报告,不仅加深了他对党中央有关农村政策的理解,同时对一部分县社和基层干部存在的不理解责任制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教育,提高了这些干部的思想认识。


第3版()
专栏:漫话

  爱“利”与爱“身”
向玚
“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人之愚孰有甚于此?”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就一个官员因贪赃受贿事发后自杀一事发的议论。
明太祖说的这种蠢人,今天仍未绝迹。前两年揭露的王守信,就是因贪污被判处死刑的。现在揭露的经济罪犯中,也很有一些亡命之徒。某地有个走私犯曾这样说:“豁上命干它一次,成了,捞一把,不成,大不了掉脑袋。”为了“利”,这些人真置生死于度外了。
生命很宝贵。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是伟大的。但那些为一己私利而不惜性命的人,则既愚蠢透顶,也可怜而可悲。
古人所说的“身”,也有品格、修养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爱利而不爱身者还大有人在。为了这“利”,有的人不顾国家干部、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有的人甚至不顾人格、国格。这些人即使尚未陷入犯罪的泥潭,也已到边缘了。倘若不迷途知返,总是只“知利之利”,不“知利之害”,难免有一天要身败名裂。
爱利而不爱身者,应自重。


第3版()
专栏:

  齐铁组织待业青年办回民饭店
本报讯 记者高鸿书、许志杰报道:齐齐哈尔铁路局由回汉族待业青年兴办的站前回民饭店,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赢得了信誉。回族群众你我相约,纷纷光顾。
齐齐哈尔车站是祖国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站,很多回族旅客要在这里换乘车。过去,由于站前没有回族饭店,上车时间又紧,不少旅客只得饿肚子。齐齐哈尔铁路局机关党委了解这一情况后,委派3名干部带领82名待业青年办起站前回民饭店。这些青年中除6名回族外,其余全是汉族。开业后,有些汉族服务人员由于不了解回族的生活习惯,常常与顾客发生误会和争吵,影响饭店营业。饭店党支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次组织汉族服务员到市民委、清真寺等单位走访,请回族同志来店介绍回族生活习惯。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回族顾客的生活习惯在这里受到了充分尊重,饭店经营业务也开展得越来越活跃。全店职工服务热情、周到、礼貌。店里使用的牛羊肉,都按回族的习惯方式宰杀。一次,有个同志去外地出差,看兔肉很便宜,店里肉源又紧张,回民又可以吃兔肉,便买回几百斤。后来一了解,这些兔子是汉族宰的,他们就把这批便宜兔肉转让给别的饭店。一些回民知道后,对饭店更加信任。有位退休的回民老工人,住地较远,经常花上两角钱坐汽车到这里吃顿饭。这个饭店的工作人员一律在饭店就餐。一次有两名回民服务员从家里带来饭菜,当即遭到制止。他俩说:“连我们也不信吗?”饭店领导说:这是制度,目的是让顾客放心。


第3版()
专栏:

  青年爱读《塑造美的心灵》
本报讯 李燕杰报告集《塑造美的心灵》,今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深受广大青年读者欢迎,现已在全国发行300多万册。
《塑造美的心灵》是在李燕杰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成书的,基本上保持了原报告的特点和风格。广大青年读者非常喜爱这本青年修养读物,称赞它既是“有声的读物”,又是“无声的演讲”。


第3版()
专栏:

  为宣传精神文明出力
——记解放军某医院共产党员崔文生
解放军某医院图书馆管理员崔文生,原是这个医院的副教导员,因患肺腺癌,作了左肺全切手术,于1980年5月离职休息。
但是,一个共产党员怎过得惯那种只是养养花、散散步的闲逸生活呢?崔文生主动要求承担建立图书馆的任务。今年3月,他得知郭艳丽等几位战士报考护士学校,便主动抽时间帮他们找资料,编写参考题。小郭被录取后,高兴地对老崔说:“我榜上有名,也有您的一份心血啊!”
每天,崔文生总是提前上班,把阅览室擦得窗明几净,报刊放得整整齐齐。不论平时,还是节假日,他都坚持开门。纷至沓来的医务人员、休养员、社会青年和少年儿童,在这里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
王云采


第3版()
专栏:

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增强团结
  昌平县司法局开展宅基地公证工作
本报讯 记者吴恒权报道:最近,北京市司法局在昌平县召开现场会,推广昌平县司法局在百合大队开展宅基地公证工作的经验。
百合大队地处昌平县东北部山区,全大队有6个生产队,252户,共1,020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新建房屋逐年增加,到今年1月,全大队共有147户盖了新房。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造成社员宅基地四至不明,邻里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在宅基地问题上的纠纷也伴随着盖新房增多而不断发生。今年上半年,这个大队共发生民事纠纷82起,其中宅基地纠纷70起,占整个民事纠纷的85.37%。有些疑难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社员群众的团结和生产。
今年年初,昌平县司法局派干部到百合大队组织大队、生产队和调委会的干部,对14起宅基地纠纷做了调解,除4起疑难纠纷没有解决外,其他10起纠纷都得到了较好地处理。在处理这些纠纷的过程中,大家感到对宅基地纠纷的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把宅基地的面积和使用权确定下来,司法机关再给办理一个证明,使社员的宅基地面积受到法律保护。
今年7月,昌平县司法局抽调公证人员深入到百合大队,根据公证暂行条例的有关精神,依靠大队党支部,发挥党员和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进行法制宣传,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给145户社员统一丈量了宅基地,明确了界线,办了宅基地公证证明172件。在公证宅基地的过程中,调解解决了涉及101户的宅基地纠纷70件,其中8件长期解决不了的疑难纠纷也得到了完满解决。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吴江新生丝织厂在青工中开展读革命图书活动,使青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沈炳荣 盛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