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村调查

高速度、高效益地发展湖北淡水渔业
编者按:这篇报道提出的关于处理好发展淡水渔业几个关系的问题,很能启迪人们的思路。事实说明,只要明确了指导思想,处理好这些关系,落实了增产措施,淡水渔业是能够高速度、高效益地发展的。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湖泊水库密布,可以养殖的水面占全国内陆水域可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省的渔业发展较快。去年水产品总产量达3亿斤以上,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近三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1.1%。全省年产500万斤以上的县,已由1978年前的14个增加到去年的23个。十年动乱对渔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经过三年时间,已结束了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
目前,省水产部门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决心处理好几个关系,因而高速度、高效益地发展淡水渔业。这些关系是:
——国营渔业和群众渔业的关系。长期来,由于受“左”的影响和建设投资上的原因,许多同志比较多地在国营渔业上打主意。现在,他们在抓紧国营渔业发展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包括社队、社员、社会团体养鱼的群众渔业上来。这是因为:第一,去年全省产鱼3亿多斤中,80%以上的产量在群众性养鱼这一头。第二,从投资上看,国营渔业全部投资要国家拿,集体渔业是扶持性的投资,社员和社会团体养鱼基本上不要国家拿钱。第三,只有把广大社员的养鱼事业搞起来,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才有鱼吃,才能使国营渔业的鱼更多地供应城镇和工矿。第四,群众渔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也活跃了城乡市场。第五,群众渔业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国营渔业的水面所有权,安定湖区、库区的生产秩序,真正做到增产、增收、增贡献。
——大、中、小水面的关系。多年来,多数大水面处于荒芜或低产的状态。原因是大水面有三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经营体制上跨界,存在渔农、国(营)群(众)的矛盾;二是鱼种池、拦鱼设备、堤防闸站等建设配套投资大;三是渔区生产秩序混乱。有的同志说,大水面生产是“算起帐来喜人,做起工作难人,要起产量气人。”因此,应该把小水面的精养高产作为主攻方向,做到以养为主,以精养为主,以小水面精养为主。同时,也不放松对大水面的管理和利用。
——粗养和精养的关系。湖北多数地方至今还是“放苗看长,大小捕光”的粗养低产状况,全省100多万亩塘堰平均单产只有100来斤,比广东、湖南等省低。全省大约有40个县塘堰面积在3万亩以上,荆门、随县多达10万亩,潜力很大。为了提高塘堰鱼产量,一要改变当前花白鲢当家的养殖品种结构,使草食性鱼类从“搭头”变为“大头”;二要改变饲料结构。种草养鱼,以草换肉;三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四要搞好分层套养,轮捕轮放。
——养鱼同多种经营的关系。要从水面的实际出发,宜渔则渔,宜莲则莲,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力争把水面养殖业和水面种植业同时搞起来。一些社队在塘埂、饲料地上间种桑树,实行渔桑结合,塘泥肥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如果全省几十万亩连片鱼池都这样搞起来,将是一个很大的渔业基地、蚕桑基地和饲料基地。那样,每亩水面的收入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此外,还可以利用水面发展珍珠生产。
——国家计划同市场调节的关系。湖北水产部门认为,研究水产品购销政策时,要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对国营渔场、专业社队、商品鱼基地,要有派购任务,完成国家派购任务后,允许生产单位按市场管理规定,自行处理剩余鱼产品;另一方面,对社队、社员、社会团体养鱼不搞派购。
目前,湖北淡水渔业形势很好。到7月底,全省鲜鱼生产比去年同期增加11.8%,收购增加27.3%,上调增加15.6%,出口增加10.5%。放养面积增加11.7%,投放鱼种增加13.9%。特别令人可喜的是,全省农村社员家庭养鱼已由去年的40万户发展到52万户,养殖面积由14万多亩扩大到21万亩。分布在长江、汉水两岸的商品鱼基地,成鱼长势喜人,洪湖、沔阳等县约有三分之一的基地鱼池单产可达400斤。国营渔业、城郊养鱼都有较大发展。省水产局副局长马继民对记者说:八十年代末实现湖北年产10亿斤鲜鱼的奋斗目标,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把指导思想搞明确了,上述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方针政策对头,增产措施扎实,湖北淡水渔业就一定能高速度、高效益地发展。
本报记者 田庄


第2版()
专栏:

  农村面貌日日新 战士齐夸政策好
  ——记广州部队某部汽车队党支部一次农村大好形势座谈会
最近,广州部队某部汽车队党支部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大家用耳闻目睹的事实,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
过去接到家信头发胀 现在佳音频传笑开颜
江西籍司机赖文山首先发言。他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我再也不怕老家来信了。过去,我一接到老家的信,脑袋就发胀,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多、亲戚多。三中全会以前,农村吃“大锅饭”,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手脚被捆死,日子不好过,家里人寄来的都是要钱信,不是这个要钱买粮,就是那个要钱治病,弄得我经济上一直翻不了身。最近两年,情况完全变了。我的三弟是大队干部,一家7口人,过去年年缺粮缺钱。三中全会后,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他包了15亩地,去年获得大丰收,卖给国家6,000斤超产粮,还清了历年的欠帐,剩余600元现金。他来信对我说,生产责任制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家庭副业发展,村里绝大多数农户收入都增加,现在家里粮食不缺了,钱也有得花了。我的四弟去年盖了6间新瓦房,亲友们都富起来了。
过去黄沙茫茫去逃荒 现在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排长史文献接着开了腔。他说:我的家乡河南民权县,邻近兰考,是全国有名的穷地方,风沙多,盐碱多,过去逃荒要饭的多。去年我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的变化不禁大吃一惊。过去是风吹黄沙白茫茫,现在到处是绿油油一片。为什么家乡变化这样大呢?亲人们对我说: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包产到户,多劳多得,扩大了社队的自主权,大大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过去口号喊得震天响,年年喊“跨黄河”、“过长江”,但喊了十来年也没跨过去。现在划分了责任田,一年时间就变了样。我家11口人,包了15亩责任田,还管了100棵泡桐树,光去年秋季,就收玉米2,000多斤、谷子1,000多斤、大豆500多斤、棉花达600多斤。现在农村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过去探家无米饿肚肠 现在粮食多得用囤装
大家都踊跃要求发言。指导员王福兴从口袋里拿出一份讲稿,当众念开了。原来是山东籍司机王长英因有任务,不能参加会,特请指导员帮他念发言稿。他的发言稿写道: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家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在1979年初探过一次家,那时三中全会的政策还没有在农村里落实,正碰上青黄不接,我到家后不敢放开肚皮吃饭,因为缸里没有粮食了,全家都是凑合着啃一些地瓜面。临走时,母亲流着眼泪对我说:“孩子,你这次探家也没碰上时候,只怪家里太穷了,连一顿饱饭也没吃上。”今年4月我又回家探亲,见到家家户户盖上了新瓦房,家乡的模样简直认不出来了!我家的变化也大,盖了9间新房,添置了手表两块、自行车两辆、缝纫机一台、收音机两台,家里存1,000多斤麦子。过去家家户户粮食用缸装,现在改用囤装了;过去吃油用瓶装,现在吃油用缸装。我看到母亲做菜时放了很多油,劝她要细水长流,她笑着说:怕什么,家里现有存油200多斤,还有1,800斤棉籽,可榨油200多斤。母亲说,过去等着鸡蛋去换火柴、咸盐,现在你看,缸里还腌了600多个咸蛋,等你走的时候提一袋,给你的战友们尝一尝。
大家的发言象一把把火炬,把到会同志的心照亮了。座谈会结束时,队长费存宝作了总结。他说:我们队今年已有43名干部、战士、职工探过家,大家从祖国的东、南、西、北带来了农村的好消息,这是三中全会以来政策好的结果。现在,党的十二大作了全面的总结,肯定了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制订了我们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纲领、奋斗目标、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让我们更加坚信党的领导,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贡献力量吧!
王桂荣 梁水兴 王占约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闪光的思想
  冯铭
常言道:“饱汉不知饿汉饥”。湖北枣阳县农民李明成针对农村一些人先富起来的情况,把上边这句话中的“不知”改成“不忘”,于是成了“饱汉不忘饿汉饥”。这么一改,内容截然不同了。
“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思是:生活优裕的人,只顾自己享受,不管他人疾苦;在旧社会,甚至是没有“饿汉”就不能有“饱汉”的。“饱汉不忘饿汉饥”,说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好些的人时刻想到生活艰难的人,并设法帮助他们摆脱困难。
李明成不但改了字,更重要的是有行动,是个风格高尚的“饱汉”。他几年前也是个“饿汉”,欠债1,000多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养土元发了家,逐步变成一个“饱汉”。有些“饿汉”听说后,纷纷向他求教。他很忙,但从不把登门学艺的“饿汉”拒之门外,也没有把远在千里之外的“饿汉”的来信置之不理,而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慷慨相助。两年多来,他寄出的材料,光邮费和工本费,就花了1,700多元。赠送给“饿汉”的土元卵块,价值也达1,000元。有些登门求教的“饿汉”回家,还从他那里得到路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急公好义、扶贫救危的好传统。李明成扶贫救危,帮人做好事,不是为了给自己描绘一副好形象,更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加倍报偿。他鼓励生活困难的人养土元,是这样开导的:“有困难当然可以找政府。可是,如果大家都向国家伸手要,那国库就算是大海,也要被很快淘干的。”由此可见,他热情地帮助“饿汉”发展家庭副业,也是为了不让他们“掏国库”,好使我们的国家尽快富起来。
我们要用二十年时间实现小康社会,远大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一是要物质极大丰富,二是人们都讲精神文明。李明成自觉地扶持贫穷社员,帮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使国库积累更多的资金,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这是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这种闪闪发光的思想和行为,说明了他的精神境界是很高的。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也让别人生活如蜜甜
  ——记助人为乐的养蜂人王秋霞
王秋霞,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养蜂人,家住河南省封丘县鲁岗公社后高士庄大队。这里自然蜜源丰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秋霞根据自己的特长,养了30箱蜜蜂。蜜蜂是勤劳的,她比蜜蜂更勤劳。花香四溢的季节,她不顾疲劳,寻花放蜂;雪花飘舞的冬季,她把蜜蜂放在室内精心喂养。她不断钻研养蜂技术,提高科学养蜂水平,使蜂群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发展到45箱。几年来,她向国家贡献蜂蜜6,000多斤,收入7,000多元。她家原有一间又矮又破的小房,如今变成了六间新瓦房,还添置了自行车、手表和大立柜等家具。
王秋霞养蜂致富的消息,很快在周围群众中传开了。有人登门求教,有人来请她传经,每天人来客往,十分繁忙。面对这种情景,王秋霞从来没有嫌过麻烦。她常说:“俺能走上养蜂致富这条道儿,全靠党的政策好啊!现在,自己的生活甜如蜜,也得让别人的生活如蜜甜。”黄德公社前老岸大队社员李培恩是个养蜂新手,找她求教。她除了向李培恩讲养蜂知识以外,还用自己的蜜蜂做实验,使李培恩很快掌握了养蜂技术。
为了有计划地做好技术传授工作,王秋霞还把前来学习养蜂的人的名字一个一个记在本子上,定期到这些人的家里巡回指导。一次,她来到常寨大队社员常哲贵家,抽开蜂板一看,发现有烂蜂卵,她说:“上箱太早了,温度不够,得马上解决,要不就会烂完。”她一边说一边卸下蜂箱、拣出烂卵,制止了烂蜂卵。常哲贵感激地说:“要不是您来得及时,俺这19箱蜜蜂就全完了;1,000多元钱就算白扔啦!”滑县半步店公社杜庄大队党支部书记李香朴,过去养了五年蜜蜂,赔了两千多块钱。王秋霞听说后,跑了100多里路赶到他家,给他传授养蜂技术,帮他给蜜蜂治病、取蜜。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李香朴掌握了养蜂的全面技术。现在,他的蜜蜂由20箱发展到40箱,每年收入近两千元,盖了九间新瓦房,添置了不少家具,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王秋霞热心帮助群众养蜂,不仅不要任何报酬,每年还拿出几十块钱买一些药,给别人的蜜蜂防病治病。对养蜂有困难的户,她更是尽力支援。1981年,她无偿送出蜂王50多个,价值70元的蜜蜂一箱。当别人感谢她时,她总是笑着说:“这是俺份内的事,有啥可谢的!”
孙旌 师咸卿


第2版()
专栏:

  四川麻鸭落户河西走廊
四川麻鸭千里迢迢来到向来只有野鸭栖息的甘肃省张掖地区落户了。这是这个地区积极扶持社员养鸭专业户的结果。目前,全地区养鸭专业户从去年的1户已增加到40多户,饲养鸭子4万多只。
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黑河流贯全境。黑河两岸有10万亩湖滩沼泽,水草多,有鱼虾,是发展养鸭业的好地方。可是千百年来当地农民只会养鸡,不会养鸭。
近几年来,张掖地区有关部门从四川省调进产蛋多的小麻鸭进行试养。去年,出现了第一个养鸭专业户刘英德。他有丰富的养鸭经验,经过他饲养的170多只四川麻鸭都长得很好,仅产蛋纯收入达2,400元。今年,他在土炕上孵化小麻鸭成功,上半年已孵出3万只小麻鸭,出售到张掖、临泽、高台、永昌等县,为发展麻鸭创造了条件。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丁沟供销社和专业户联营养种鹅
既满足了农民的需要,又增加了专业户收入
本报讯 江苏江都县丁沟供销社与养鹅专业户联营养种鹅,既满足了农民对种鹅的需要,又增加了专业户收入。
江都县河道纵横,农民有养鹅的传统。去年9月,丁沟供销社和住在供销社附近的两个养鹅专业户签订了联营养种鹅的合同:两户社员养种鹅350只,供销社先垫付买种鹅的钱,并提供饲料。8个月后,专业户平均每个种鹅必须向供销社交种蛋30个,每个种蛋定价0.25元,超过30个,每个加价0.10元。专业户完成交蛋任务,可得到供销社的饲养费(每只种鹅1元)。
合同签订后,供销社派了专人与专业户联系,帮助他们解决种鹅防疫、鹅舍材料等问题,饲养户也精心饲养。到今年4月,饲养期结束,每只种鹅平均生种蛋36.3个,超过包产6.3个,供销社得种蛋10,900个,孵化成雏鹅出售后,除去各项开支,得利1,050元。专业户除去开支,每户净得678.56元。 (倪林堂)


第2版()
专栏:

严格执行合同 协调产购销关系
  澧县上半年收购鲜蛋大增
本报讯 通讯员龚道育、记者龙文明报道:湖南省最大的鲜蛋集中产区澧县,今年采用国家同农民签订合同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产、购、销的矛盾。据到6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收购鲜蛋744万多斤,完成年计划的83.6%,比去年同期增加17.5%。
澧县实施的鲜蛋收购合同,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合同的农民保证一年中交售鲜蛋的品种、数量及交售时间;肉食水产部门负责扶持发展鸡鸭业,不得任意借故停购、限购、压级压价,并按政策规定给予奖售物资;违约不完成合同任务或无故不收购合格鲜蛋者,应为对方承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2版()
专栏:

  乡村又闻补锅声
“补锅,补锅哇……”。在湖南省临湘县忠防公社,人们再不为补锅发愁了。
忠防公社有5个补锅匠。说起他们补锅的事来,还有一番曲折呢。由于农村经济越搞越活,这5个补锅匠认为补锅不如搞其它副业生产划得来,都改了行。许多社员家里的锅破了没人补,不得不花钱去买新的。
公社党委发现了这个新问题。他们想:补锅的事看来虽小,实际上是个与群众利益有关的问题。公社把这5个补锅匠请来,对他们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做一个群众欢迎的补锅匠,同时,与他们签订了补锅合同。合同规定:每人全年要到全社215个生产队巡回补锅两次;按公社手工业管理站统一规定的标准收费;报酬根据各人技艺水平高低和出勤时间,参照其它工副业承包的收入,本着按劳取酬的原则,既承认差别,又不差别过大,因人因队确定。如个人补锅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不足部分由公社补给。公社、大队还注意关心补锅匠家里的生产生活,使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这5个补锅匠很感动,决心一心一意为大家补锅。今年以来,他们不管严寒酷暑,坚持走村串户,热心为群众补锅。他们除了不断提高补铁锅的技艺外,还根据农村普遍使用钢精锅的新变化,认真学习修理钢精锅的技术。半年多时间,他们跑遍了全社各个生产队,为1,500多户社员修补各种锅2,000多个,受到社员的普遍欢迎和赞扬。
刘演煌


第2版()
专栏:

  普及粮油保管知识
湖北省安陆县今年夏粮获得了丰收。安陆县粮食局及时派人下乡调查,发现全县9万多农户中,除了棉农外,约有7万多农户有了余粮,但不少农民缺乏保管粮油的科学知识。
为了使社员手中的余粮不遭受损失,他们及时编印了7万多份《农村家庭粮油保管常识》小册子发给余粮户。这本材料根据目前农村储粮条件、保管粮食的技术要求,介绍了粮食进仓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在保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防治害虫和保管种子,以及家庭小粮仓的建设等常识。社员们说:粮食局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田叶青


第2版()
专栏:

  集中采购良种鸡雏
山东宁津县城关公社为社员集中采购优良品种鸡雏,办了一桩事,解了百家愁。
今年春天,城关公社有些社员陆续到外地购买良种小鸡喂养,由于路途远,浪费时间,感到很不合算。为了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养鸡,公社召开会议,决定尽快解决鸡源问题。他们对全社缺鸡户进行了摸底登记,共需要雏鸡五千七百只。
情况摸清后,公社拿出三千元现金,派专人到天津市双岗公社牧禽厂买回优良品种雏鸡六千只。公社还印了“养鸡须知”发给养鸡户。公社兽医站又将全社养鸡户登记造册,做到定期巡回检查,防病治病到门,技术指导到户,有力地促进了社员家庭养鸡的发展。
崔作明


第2版()
专栏:

  连续十年百母百仔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公社北沙拉大队牧民、共产党员桑吉德玛(中),认真钻研技术,刻苦饲养牲畜。今年实现了连续第十年百母百仔,受到上级的表扬。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