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打开对外经济贸易的新局面
陈慕华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光荣任务。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程度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几年以前就指出,对外经济工作是关系我国
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为四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党的十二大赋予了我们打开对外经济贸易新局面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全体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同志所面临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一、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问题决不是一国的现象,必须联系到国际关系来加以考察,而不能同国际关系割裂开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民族之间经济上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逐步取代了原来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近几十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情况又有了空前巨大的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种本领,正是我们认识了这种客观发展趋势所采取的正确方针。
生产技术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先进技术。任何国家都必须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就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尽管它得天独厚,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也有许多重要资源必须从国外进口。许多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甚至把对外经济关系放在生死攸关的地位。除了互通有无,还有一个经济效益合理性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劣势,生产同一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和成本有很大的差异,需要通过交换取得各自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世界多数国家发展本国经济,都重视实行对外开放。战后日本、西德的经济复兴和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靠的是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据资料介绍,日本在技术上如果关门自己摸索研究,可能要多花几十倍的研究经费和更长的时间。可以说,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走过的共同路子。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因为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劳力众多,人民吃苦耐劳,有可能也有必要主要靠自己艰苦奋斗。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同时,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力扩展对外贸易,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积极引进一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党中央制定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意义,敢于和善于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打开新的局面。我们一定要精心地注意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所面临的环境的极端复杂性,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反对任何崇洋媚外的意识和行为,敢于和善于学会新的本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涉及的方面广泛,内容繁多。发展对外贸易,做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加强国际间的多边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外资,引进和出口技术,开展国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这些都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方面。也可简单地归结为一个输出,一个输入,或者说一个出,一个进。出和进两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依赖,互为条件。正确地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使它们辩证地统一起来,我们的对外经济关系就能得到顺利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翻两番的主要指标是,到本世纪末,进出口总金额达到一千六百亿美元。这个总金额包括了上面提到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拟定规划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统筹的安排。这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延自然而然地达到,需要我们去奋斗,去争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制定规划,落实措施,立即着手从一个一个项目、一种一种商品具体做起。
关于对外贸易 三十多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显著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81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了四百亿美元。但是,我们的外贸在世界贸易额中占的比重还不大,要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发展。
发展外贸,一般说来,需要做好“情报、商品、推销”三个方面的工作,处理好进出口、内外销、生产和销售等关系,也要研究和改进外贸体制,使得在权、责、利一致的基础上,发挥地方、部门和单位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
对外贸易以国内工作为前提,国际市场为对象。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使出口商品适销对路,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四化建设的资金;使进口商品先进适用,物美价廉,适合四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做好国际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动态、货币变化、国外产品情况、对我产品反映等信息情报工作,是发展外贸重要的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计划、有指导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和渠道,调动各种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商情资料。
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出口而后能够进口,同时,进口又能带动和促进出口。发展外贸,就要扩大出口,增加出口商品。我们要根据我国的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及某些金属和非金属产品;发挥我国自然地理和传统工艺技术的优势,出口各种土特产和工艺品;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出口轻工、纺织品和进料加工再出口产品;发挥我国机械工业的潜在优势,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我们不仅要扩大传统商品的出口,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新的商品。特别要形成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拳头商品”,使其在外贸中发挥支柱的作用。目前我国不少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的比重十分微小,机电仪产品仅占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出口量的0.14%,化工产品
(不包括石油)只占0.42%,即使是轻纺产品也只占3.46%。这一方面说明,发展这些商品的出口,还大有潜力,前途广阔;另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商品还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因此,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新的出口商品,发展“拳头商品”,发展名牌商品,提高商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装潢,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加强出口商品的技术服务和产品服务,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切实做好的基础工作。
有了适销对路和稳定供应的出口商品,还要有能使商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和手段。现在一年两度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各种专业交易会,派出商品推销小组,利用驻外机构来推销商品的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外销措施和办法。但还不够,应该同国际上通常做法一样,积极发展商誉可靠的代理商,加强与友好客商的合作,建立健全长期稳定、遍布世界的代理经销关系。多年来,我们已经结交了一大批朋友,随着外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地区的扩大,我们还要欢迎新朋友。我们珍惜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业务联系和合作关系。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越多,对发展外贸越有利。有了直接的和代理的经营关系,有了多种多样的贸易方式和渠道,就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推销网,进一步打开销路,促进外贸迅速发展。
运输在对外贸易中关系重大。运输和外贸两者必须密切配合。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海洋运输,而海洋运输主要也是运送进出口货物。必须明确海洋运输要为对外贸易服务,而不能妨碍对外贸易的发展。没有现代化的运输手段,商品就不可能及时进入国际市场。失去了时机,就会失去市场,也就会失去经济利益。同样,进口物资如不能及时运回,也会影响四化建设。今后随着外贸发展,还要大力增设班轮,积极发展铁路运输、空运和多种交通工具的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对外贸易要在统一计划、统一政策和联合对外的前提下,发挥地方、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商品的需求瞬息万变。特别是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限制进口,使竞争更趋复杂尖锐。为了增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厂商都组成各种形式的集团、协会,就是第三世界原材料输出国之间也有一定的组织,以协调相互间的步调,联合一致对外。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无比优越的条件,能够做到一致对外。各个地方、部门和单位要避免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各行其是,应当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克服相互间步调不一、压价竞销、肥水外流、国家吃亏的混乱现象。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改善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此,目前我们在维持现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重要商品实行了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了若干商品协调小组,协调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和数量。最近国务院又批准在上海、广州、天津、大连四大口岸设立特派员办事处,统筹协调口岸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的问题。这些办法,对某些单位和地方或许会带来某种不便,但从整体来看是必要的,也符合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长远利益。因此,需要增强整体观念,顾全大局,支持这些办法的贯彻执行。
关于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从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吸引资金,引进技术,是有利于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当然,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也不可能是无条件的。一是要有愿意进行合作的合适对象;二是要平等互利,使合作者和我们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益;三是要用得好,要用在改造老企业,建设能源、交通等重点项目方面;四是要还得起,不管是国家的还是地方、部门的,在开始考虑利用外资时就要同时考虑偿还的妥善措施。因此,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利用,又要周密考虑,谨慎从事。
几年来,我们已经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成绩。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对利用外资的认识,完善立法,做好引进技术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的规划,安排好项目前期工作和国内资金的配套,不断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在巩固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新的局面。
关于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这项工作我们刚刚起步,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国际市场容量很大,大有发展前途。我国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国民经济门类齐全,有了一支技术队伍,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了进一步发展这项工作的潜力。但是应当看到,我们本领还不大,不熟悉国际行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积累资料,掌握市场情况。我们还不善于在这个领域里同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竞争,需要认真学习,摸索规律,逐步开拓。我们还不大了解国外的技术规范和经济法律,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我们国内分工过细,一专多能的人才不多,尤其是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才不足,影响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计划地培养。
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还会带动建筑材料、机电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积累建设资金。这是一项大有作为的事业,必须大力发展。
关于对外援助 支援第三世界各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以及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国际主义义务。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质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对待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是真诚的。无论是进行互利合作还是提供援助,我们都严格尊重对方的主权,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从对方的需要和我方的可能出发,少花钱、多办事,把他们的事当作我们自己的事来办,积极培养当地人才,使他们逐步走向自力更生。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扩大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合作。
最近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他们提供帮助的时候,就要考虑情况的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他们大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同他们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开发,这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同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南南合作”,这种合作发展了,将会改变国际经济秩序。
三、提高经济效益,加强队伍建设
打开对外经济贸易新局面,还要解决两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是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经济效益问题。要提高经济效益,应该制定适合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性质的各种经济考核指标。一要少占资金,加快资金周转;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确定人员定额,克服盲目进人;三要逐步做到以销定产,增加按订货单生产的比重;四要提高外贸履约率,减少库存积压;五要提高仓储运输管理水平,减少储运费用。
目前四十几万人的对外经济贸易队伍,是一支可贵的力量。事业在发展,要求在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和客观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精通业务、作风优良的队伍来。
对外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政策。外界的影响可能会使我们队伍中的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受到“污染”,甚至垮掉。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增强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抵御能力;严格各项制度,严肃处理违法乱纪的事和人,增强我们队伍的战斗性。
打开对外经济贸易的新局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我们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党的正确方针的指引下,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第5版()
专栏:

上海节能经济效果问题的探讨
姚锡棠 金行仁
上海节能的领域是广阔的。最近五年基本上依靠节能保证了上海工业的稳定发展。1981年同1976年相比,能源消耗仅增长12.2%,工业产值却增长了43.7%。但是,随着节能途径发生变化,随着节能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节能的难度愈来愈大,节能的投资逐步增加。上海的节能工作实践表明,节能的途径不同,节能的发展阶段不同,节能的经济效果也明显不同。因此,认真分析各种节能措施的经济效果,寻找节能的经济途径,用同样数量的投资取得更大的节能效果,是使上海节能工作顺利地向高级阶段发展,获得更大成就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节能的途径与经济效果
上海节能的目标是,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一切能源,使同样数量的能源生产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和产值。因此,节约、少用、代用各种能源的措施,都属于节能范围。上海节能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减少能源消耗,间接节能;(2)加强管理,合理组织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减少各种能源的浪费;(3)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产品单位能耗。
如果以三个方面的总节能量计算,上海最近五年每节约一吨标准煤,平均只需投资50元左右。但对节能成果的分析表明,在总节能量中,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各自为: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的间接节能占50%;依靠加强管理节能占25%;技术改造节能占25%。由于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基本上不需要投资,因此,如果折算成纯技术改造节能量计算,上海最近五年节约一吨标准煤的投资为200元左右。而且,技术改造节能的单位投资随着节能难度的增加迅速上升。
由此可见,节能的经济效果与节能的途径密切相关。上海最近五年节能经济效果十分良好的重要原因,是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所占比重很大(两者共占75%)。因此,为了在今后五年到十年中,使上海的节能工作继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就必须在抓好节能技术改造的同时,继续十分重视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这两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上海是一个几乎全部能源都从外地调入的工业城市,但冶金、化工两大主要耗能部门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却比全国要高。1980年,这两大部门消耗的能源超过全市工业总能耗的50%。因此,上海产品结构的调整尚有巨大的潜力,如果适当控制和减少上海的钢、铁合金、小化肥和电石等大耗能产品的生产,把宝贵的能源投放到电子、纺织、机械和其他能耗小、附加价值高的产品的发展中去,就可以节约和少用更多的能源,使单位能源创造更高的价值。
还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上海这样一个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综合性工业大城市里,除了调整经济结构之外,间接节能尚有着广阔的领域和途径。上海1980年生产钢500万吨,钢材400万吨,钢的成材率为80%左右,而成材率每提高1%,就可以多成材5万吨,间接节能7.5万吨。这里的潜力是不小的。同年,上海消耗钢材248万吨,而钢材的利用率不高。根据机电系统900多种产品情况的统计,钢材的利用率为70%左右;而根据农机系统十多种产品的统计,钢材利用率更低,只有50%左右。如果在这方面作些努力,提高利用程度,就可以节约相当可观的能源。上海每年还消耗各种大耗能产品——生铁400万吨,水泥200万吨,铜和铜材20万吨,硫酸40万吨,烧碱25万吨,各方面的浪费和损失都相当严重。可见,间接节能有着巨大潜力,只要工作做得好,对提高节能综合经济效果,是一个重要途径。
管理节能是又一条基本不花钱、经济效果十分良好的节能途径。从全市来说,进行能源的合理运输和分配,组织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制氧等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中心,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从每个企业来说,精心组织生产,也能节约大量能源,提高整个节能的总体经济效果。
节能的发展阶段与经济效果
根据国外的经验和上海近几年的实践,技术节能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防止各种能源的有形浪费,消除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2)加强调度,合理操作,广泛进行群众性设备小改小革;(3)部分地改造工艺、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进行全面技术改造,采用新型的省能设备和工艺方法。上海近几年的节能工作,主要是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初期。因此,一般都投资少,经济效果好,所花投资多能在一二年内回收。从节能经济效果角度着眼,各企业的技术节能工作应首先抓好这几个阶段,善于少花钱多办事。实践证明,忽视这些阶段的细致工作,盲目发展大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做法是不对的。只有在做好前几个阶段节能工作的基础上,才能逐步进行规模较大的局部改造和全面的技术改造。对必须上的各种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要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要选择那些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效果又比较良好的项目首先上马,不能一哄而起,为节能而节能,不讲经济效果。前几年,有些企业不从基础工作做起,看不起小改小革,盲目上了不少余热发电项目,实施结果很不理想,有些厂甚至无法偿还银行的节能贷款。
各行各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节能的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择优选择合适的节能项目,努力提高节能的经济效果。
加强节能管理,努力提高节能经济效果
我国的能源发展的方针是“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节能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上海来说,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每年都要提出大量节能措施,因此,加强对节能的管理,认真研究节能的经济途径和投资方向,努力提高节能经济效果,已成为搞好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节能途径来说,应该从各个方面努力,使上海的经济结构向省能型的方向发展,大力节省各种原材料和耗能高的物资,提高节能的综合经济效果,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节能成果。如果不重视包括间接节能在内的全面节能,而单纯搞许多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就技术改造本身而言,每个企业和部门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节能发展的阶段,对可能的技术节能项目进行排队,实行好中择优的原则,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项目先上。
目前的节能投资重点,仍应放在节能效率和经济效果都比较好的小改小革和对设备进行的局部改造上,以便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使有限的节能资金及时回收,发挥最大的效益。
每个节能项目,特别是比较重大的节能项目,在上马之前,必须首先提出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根据项目的大小,分别提交给有关领导部门审查。审查重大项目时,应邀请有关经济技术专家参加。只有审查的结论表明,这个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在财务上是有保障的,对国民经济全局是有益的,项目才能确定下来,才能付诸实施。
加强银行对节能项目的监督。一个项目的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除主管业务部门审查批准之外,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应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审查。


第5版()
专栏:

《藏族史料集》出版
四川民族出版社将陆续出版《藏族史料集》。
这部书的编者陈燮章等三位同志,经历十多年时间,查阅了二十四史(还有《清史稿》),把其中有关藏族及有关地区的各类不同记述,按照原书体例,以编年为序,作了全面的摘抄与整理。全书共分四集。第一集,关于隋、唐、五代部分,最近已经出版。
(刘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