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发挥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共鞍钢第一初轧厂委员会
我们从1980年4月开始,在轧钢车间进行党支部对生产行政工作实行保证监督的试点,同年8月在全厂铺开。近两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感到,要搞好保证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要克服思想阻力,增强实行保证监督的自觉性。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党支部包揽行政事务,支部书记感到顺手,群众也感到习惯。因此,试点一开始,首先遇到的是部分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阻力。一些人认为,实行保证监督,车间主任权力大了,支部书记低了,削弱了党的领导。针对思想认识问题,我们组织全厂党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学习有关文件,提高对党支部实行保证监督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列出“为什么要实行保证监督”,“保证监督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什么关系”等4个专题,开展讨论,引导大家联系实际,摆问题,谈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党支部以主要精力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贯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真正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是制定试行办法,发动全体党员搞好保证监督。思想问题解决后,必须制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保证监督办法,使车间党政干部有所遵循。这个试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保证监督本车间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委决定、厂长指令;监督车间干部正确地行使职权和贯彻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党的决议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贯彻执行;坚决地同一切违法乱纪、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现象作斗争,等等。
在贯彻试行办法中,我们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作法是:一、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由车间主任报告工作,发动全体党员对生产行政工作进行讨论,实行监督。二、开好支委会,每月讨论一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三、教育职工遵章守纪,自觉地服从行政领导的指挥。四、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厂基层党支部对生产行政工作实行保证监督后,调动了业务、行政干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提高了。同时,也有利于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机械车间党支部抓紧对不合格党员和不完全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全车间64名党员中有32名被评为先进,还调整加强了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百人政治工作队伍,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各个党支部还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充分发挥了群众组织的作用。现在,我们全厂形成了党政干部互助支持、团结协作的好局面。


第3版()
专栏:

既是生产能手 又是治保模范
——记东台县方东大队女共产党员杨桂芳
本报通讯员 黄 明 本报记者 殷学成
江苏省东台县新街公社方东大队治保主任、女共产党员杨桂芳,今年三十七岁。1980年,她被推选出席了全国公安战线先进代表大会,并荣立了二等功。就在这年冬天,方东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杨桂芳家分了五亩八分责任田。桂芳的丈夫在公社工厂工作,她一人带两个孩子在家。有的群众议论说:桂芳抓治保工作是好样的,但是,往后怕再也没功夫了!
如今,一年半多时间过去了,杨桂芳的责任田种得很好,治保工作照样干得很出色。
今年4月5日上午,杨桂芳接到通知,让她10日赶到县里,准备去南京参加全省治保、调解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她的脑子立即盘算开了:麦收前的防火工作和春夏交替季节的防盗工作,需要进一步布置、检查和落实。第二天早晨,她蹬着自行车上路了。整整两天,她早出晚归,几乎跑遍全大队十个生产队的每个角落,检查治保措施落实的情况。第三天她在大队开会没下去。第四天,天刚亮,她又蹬车赶路,用一天时间对全大队进行了复查,直到查清所发现的问题都妥善地解决了,她才披着晚霞回家。
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杨桂芳按照社员责任田分布情况,在各生产队分片建立了联户联防组织,组织了义务消防队,逐户落实防火措施,全大队治安保卫工作她抓得井井有条。八队有个瘫痪的孤老太太,杨桂芳定期到她家清除烟囱灰,帮助她在灶门口搞了拦火墙,保证了老人用火的安全。
一旦大队发生了案件,杨桂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认真进行调查,同有关部门一道严肃进行处理。去年收棉花的时候,杨桂芳因工作外出,耽误了20多天农活。有的社员已经摘了第二批、第三批棉花,她才赶到自家棉田里。可是不巧,这时大队圩上发现有6棵属于国家的树被人偷了。有人劝杨桂芳先收棉花,因为收购棉花的季节性很强,一个时期一个价。可是,杨桂芳不顾这些,她说:“我田里的棉花不收都行,就是不准有人损国家,肥自己。”她很快赶到现场勘察、调查,奔波了三天三夜,最后,在离偷树者家半里远的田里,挖出了已被锯成一段段的六棵树。那个偷树的社员低头认错,按大队的乡规民约,接受了处罚。
杨桂芳在工作上花的时间比过去多,可是,她的责任田种得比一般人家还好。去年,她承包的棉花超产两成,玉米超产七成多。


第3版()
专栏:

密林深处的白衣战士
——记鄂伦春族女党员孟秀春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事迹
赫重运
在大兴安岭呼玛尔河畔的塔河县十八站,有一所鄂伦春族结核防治院。这里有一位深受人们欢迎的共产党员、鄂伦春族女医生——孟秀春同志。
孟秀春同志是党在鄂伦春族中最早培养起来的女医生,在十八站鄂伦春族山乡里工作已有十多年。起初,她在公社医院工作,医院只有她一个鄂伦春族医生,有些鄂伦春族老人不会讲汉语,她常常又看病,又当翻译。每天从早忙到晚。下了班,还要为找到家里来的社员看病。她还时常走门串户给一些老人或小孩打针送药。
鄂伦春族在旧社会过着漂泊的游猎生活,老一辈的猎民中多数人患有肺结核病。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这里建立医院,从上海派来医疗队,为鄂伦春族人民治病。后来,又拨款在呼玛尔河畔环境优美的山脚下建立一座结核病防治院,对鄂伦春族群众实行免费治疗。孟秀春同志在这里兴致勃勃地工作着。
孟秀春家离结核防治院5里多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她一年四季顶严寒、冒风雪,往返在山路上。前几年,她在小学读书的大女儿突然患骨癌,截去一条腿,不久,病重死去。这给孟秀春在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可她仍然时刻把群众的痛苦挂在心上。当她看到一个个鄂伦春族兄弟姐妹病愈离开防治院时,就又增添了力量,高兴地投入平凡的医疗工作中。


第3版()
专栏: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中青年干部
天津市水利局工作出现新气象
本报讯 天津市水利局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去年选拔了4名有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的中青年干部担任局党委常委和副局长以后,全局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
过去,这个局的许多老同志也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但总是力不从心。现在,班子里增加了新成分,他们朝气蓬勃,经常深入基层,工作扎扎实实,加强了第一线的力量。为研讨“引黄入津”的可能性,新任副局长、工程师张玉泉同其他单位的同志一道,奔走二十余县,行程万里,详细察看了黄河的水利资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引黄济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证据。一段时期,市水利工程震毁修复计划完成情况不好。去年,新任副局长伍中同志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逐项查看工程,研究制定修复措施。结果,修复工程比往年超额完成30%以上。
过去,技术处、室向局党委请示工作,回答常常是:“你们先拿个意见吧。”现在,党委里有了内行专家,下级的意见,不妥当的能得到纠正,不完善的能得到补充。技术干部感到“工作起来顺劲”。去年10月,黄河水引到天津,预计流量不超过每秒30个立米,由于上游人民顾全大局,放水多,护水好,来水量最大时达到每秒90多个立米。面对这一情况,局党委一班人科学地规划工作,采取多种办法增加过流量和存水库容,使黄河水顺利流入预定地点。
天津地区的水资源是丰富还是贫乏?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局党委根据总工程师、副局长崔宝璞的建议,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明确提出:天津地面水贫乏,地下水也不丰富,而且多是不宜食用的苦咸水。这一情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极大重视,下决心把治水的重点放在开辟新水源上。去年秋季,局党委根据局长张志淼的建议,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组织技术干部和社员群众对2,8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变化情况作了调查研究,预测出今年5月农业用水高潮时,全市农村可能有六分之一的机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提不上水来。局里据此决定,拨出专款帮助生产队更换深井机泵。实践证明,这些预测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不久前,这个局又新任命了32名德才兼备的处级干部,他们大多数是水利工作的内行。


第3版()
专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陈桂枝勇于同摧残妇女的坏人作斗争
被告瞿建鹏虐待妻子致死被逮捕
本报讯 湖北省罗田县妇联副主任、共产党员陈桂枝勇于同摧残妇女的犯罪分子作斗争,愤然检举揭发了虐待妻子、逼死人命的罪犯瞿建鹏,为受害妇女伸张了正义。
这个县骆驼坳公社学堂大队瞿建鹏,1978年在治河工地上,利用担任施工连长的职权,与本大队女青年张玉银成奸,致使女方怀孕。之后,瞿强迫妻子张凤莲离了婚,达到了和张玉银结婚的目的。瞿建鹏与张玉银结婚不到八个月,又与另一未婚女青年勾搭成奸。张玉银发觉后多次劝阻,瞿建鹏不仅不听,反而对她又打又骂,甚至持剪刀威逼,企图再将张玉银抛弃,与那个女青年结婚。张玉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去年12月29日服毒自杀。张玉银死后,瞿建鹏与那个女青年关系更加密切,致使女方堕胎一次。女青年母亲彭玉芹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今年2月3日晚,瞿建鹏趁彭玉芹一人在家,窜进屋内,扯熄电灯,威逼彭玉芹答应其女儿与他结婚。彭玉芹因遭到威逼,于次日晚服毒身亡。
陈桂枝得知此事,非常气愤,认为瞿建鹏喜新厌旧,虐待妻子,逼死人命,已构成犯罪,为什么死者亲属不提出控告,罪犯没有受法律制裁?经调查,瞿建鹏一贯蛮横,加上又是党员、生产队干部,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
陈桂枝决心为死者伸冤。在县委分管政法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她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了瞿建鹏的罪行,终使瞿犯被依法逮捕。
王仲群 翟曙光


第3版()
专栏:漫话

路遇有感
官伟勋
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一位骑车南行的青年,正要穿越马路,红灯亮了,他急忙刹车,从后边冲上来的另一位青年,把他撞倒了。被撞倒的青年爬起来,冲着撞他的青年笑着说:“对不起,我刹车急了。”撞人的那位,原先瞪着眼、咬着牙,怒气冲冲,很想理论一番的,见此情景,也就笑着点了点头。一场冲突终于避免了。
“虽是个年轻人,可他的宽宏大度,真值得许多人引以为师表!”目睹此事的我,当时这样想。
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往往达到饱和状态,公共场所几乎到处都挤。上下公共汽车挤,散会、散电影挤,存车取车挤,吃饭走路也挤。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你碰着我,我撞着你,造成这样那样的一些矛盾。如果大家都能象这位青年,礼让为先,宽以待人,肯定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冲突,使我们的社会秩序更加良好。


第3版()
专栏:大家都来讨论宪法修改草案

搞好军队的经济工作
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洪学智
宪法修改草案规定:国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增强国防力量。”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这是我们处理国防费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则。
做军队的经济工作,一定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使需要服从可能,局部服从全局。去年,由于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全军同志自觉体谅和分担国家困难,厉行节约,不仅保证了军队建设的急需,还主动认购了一亿七千万元国库券,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军队的后勤工作大量的是经济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搞准,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根据经费物资可能,分清轻重缓急,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三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精打细算,以“每一分钱都要攥出汗来花”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自己动手,发展生产,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对补助部队的供应,改善部队生活,减轻国家和人民负担有重要作用。部队的企业、工程建筑单位和其他经济事业,也要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开源必须同时节流。要改进业务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健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堵塞损失浪费漏洞,使经费物资真正用到军队建设上。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毛难族约3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环江县的上南、中南和下南等地(俗称“三南”)。这里素有“毛难山乡”之称。
毛难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期同汉、壮族交往,绝大部分毛难族人都兼通汉语和壮语。毛难族通用汉文。
岜音山下的毛难族
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的岜音山脚下,聚居着勤劳智慧的毛难族。
毛难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在汉文史书中,曾把广西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地区泛称为“茆滩”、“茅滩”、“冒南”等。毛难族的族名可能由地名而得。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尊重毛难族人民的意愿,把族名正式定为毛难族。
毛难族中谭姓约占人口80%以上。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湖南。此外,还有覃、卢、蒙、韦等姓,他们的原籍有说是山东、福建。这些说法,反映了毛难族在发展中与汉族的亲密关系。
解放前,毛难族地区贫困落后,十分石头一分土,可耕地不多,常年受干旱威胁,以致粮食颗粒无收。那时有一首民谣:“毛难毛难,十年九旱,三天不下雨,山裂地皮翻。”毛难族人民经年挣扎在饥饿线上。
解放后,毛难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艰苦奋斗,迅速改变了毛难山乡的落后面貌。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毛难山区贯彻落实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积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粮食年年增产。他们还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开石厂、养菜牛、繁殖长毛兔等,发展副业生产。以毛难族聚居的下南公社为例,近几年来,先后修建起了四座容量均在100万立方以上的大水库和数十座小型山塘水库,建起了水电站,还有人畜饮水设施数百处,再不怕干旱的威胁了。去年,粮食产量已接近1,000万斤。公社和大队、大队和大队之间都修起了乡间公路,交通极为方便。全公社办起了中小学校85所,90%以上的适龄儿童入了学。公社还兴建了电影院,办起了文化站,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今年,公社文化站被评为自治区先进文化站,站长谭元汉出席了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个人代表会。现在,毛难山乡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毛难族人民正在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勤劳的双手,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清河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顶盖花”和毛难姑娘
“顶盖花”(竹笠),是毛难族的传统工艺品。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毛难族老人谭大伯,是位能编善织的巧匠。一天,他用两节黄金竹破成细篾,精心编织了一顶竹帽,让儿子戴着去赶街。在圩场上,小伙子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又谈又唱,情投意合,小伙子就把精致的竹帽送给姑娘,作了定情之物。谁知因为竹帽的花纹美丽别致,引起了赶圩群众的注意,大家纷纷跑去向谭大伯学习花竹帽的编织方法。从此,小伙子们就习惯地把自己编的花竹帽送给心爱的姑娘,作为订婚的礼物。
“顶盖花”的编织,用料虽然简单,但是工艺精美,在半径一尺的竹帽上编出八九十个圈圈,密密麻麻,看不见洞眼,不透光,不漏雨;在帽面,还用黑竹编出类似壮锦的图案花纹,表现了毛难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毛难族男青年每逢过节赶歌圩或者去外村寨寻觅意中人的时候,往往随身带着“顶盖花”,以便遇到钟情的姑娘时,好送给她。(附图片)
胡启望头戴“顶盖花”的毛难族姑娘。
王清河摄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毛难山乡书声琅
春末夏初,我们到了毛难族聚居的下南公社。一踏上公社所在地,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的书院,处处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毛难族人民勤奋好学,求知欲很强。学校里的孩子们天刚麻麻亮就开始早读;入夜,教室里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在认真温习一天的功课。平时,文化站里总是座无虚席,社员们只要有一袋烟的空闲,也要赶到这里翻翻报纸,有的从老远的地方赶来阅读报刊杂志。在那里,社员们不仅懂得种好地,而且都喜欢读书。特别重视子女的学习。社员们即使家庭贫困,宁可吃红薯,也要想方设法送子女上学。而且男女上学读书的权利是平等的。要是某一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中专,不仅家里的人感到自豪,连亲戚朋友也感到脸上有光。入学前,村里的人都要前来祝贺。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贺喜的人还要送点钱、物,帮助和鼓励学生安心学习。因此,凡是有机会上学读书的人,都很用功学习,立志为本民族争光。  何 清


第3版()
专栏:

赣州军民共建文明村镇
本报讯 刘大钟报道:江西省赣州军分区所属部队、县市武装部开展和群众共同建设精神文明的活动,在25个点上共建文明村、镇、学校。群众赞扬说:解放军为我们带来了文明新风。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有的从治“脏”入手,有的把治“乱”作突破口,对改变卫生面貌,促进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良好的作用。赣州市大公路的一个居民院内,有两个垃圾坑,多年没有清理。军分区和居委会组成文明街领导小组,带领军民一齐上阵,清除了这些垃圾。第一炮打响后,各街道都动员起来,消灭了卫生死角。某部二连和赣州汽车客运站针对售票秩序乱、候车室卫生差的情况,组成联合执勤纠察队维护秩序,打扫卫生,使车站面貌一新。
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中,他们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刹住了近年来正在抬头的封建迷信活动,破除了一些旧风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