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斗志诚坚共抗流
——首都学术界、电影界知名人士座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摘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于8月4日邀请首都学术界和电影界知名人士观摩中日合拍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并举行座谈会。现将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及书面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朴初(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
十年前,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庆祝宴会上,我想起鲁迅送给日本朋友的两句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时我曾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以表示欢欣庆祝的心情,希望中日两国人民历史上不幸的一页永远成为过去。
今天,看了中日两国电影界为纪念两国恢复邦交十周年合作拍摄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我觉得对鲁迅诗句的感受和理解更加深了一层。这部影片不仅是为我们指示出这两句诗的意义,而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指示出这两句诗的前面两句的深刻意义。那两句便是:“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没有上面两句,便不会有下面两句,有了下面两句,我们仍然需要为上面两句所指的方向继续不断地努力。“相逢一笑泯恩仇”,并不意味“精禽”就可以从此睡大觉了。中日两国人民——“精禽”们和“斗士”们还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共同肩负起衔石填海、共抗暴流的任务,防止那些曾经使两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的幽灵复活。最近日本文部省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的事实,正是那些幽灵并没有消亡绝迹的明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告诫我们不要忘记前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只有时刻不忘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危险,才能不断地保持和发展两国人民之间世代兄弟的友情。
殷鉴不远钟惦棐(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这部影片从正式筹备到拍完,花了约两年的时间。日方的制片家德间康快先生和中方的制片家汪洋同志,都为这部影片的完成出了大力。尤其是德间先生,邀请了日本的著名导演和一些著名演员参加演出。为了拍好影片,有几位日方演员还加紧学了汉语,我们的演员也加紧学了日语,其努力结果,体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影片上。这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要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最近日本文部省制造了一场篡改历史的风波,是我们在制作这部影片时所万万没有想到的。可以说,中日两国人民在近半个世纪中都经过大风大浪。“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部影片也许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佐证。
正当其时黎 澍(中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对于中日两国电影家的合作应当给予高度的评价。影片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有许多情节和细节非常令人感动,当况阿明想到祖国正在受难,决心中止学棋,回到祖国与日军作战时,阿明的妻子、日本妇女巴对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妻子,我和你一起回去,跟你一起去和日本军队打仗。这是感人至深的。今天,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把“侵略”改成“进入”,同日本人民的愿望是完全违背的。现在放映这部影片正当其时,放映之后对两国人民都将起到一种警惕的作用,警惕军国主义在日本的复活。
历史的见证陈荒煤(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这部影片通过况易山、松波两国棋手的真诚的友谊和两家人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进行的残酷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痛苦。这段历史通过影片鲜明、生动、感人的形象,再现在银幕上,发人深省。
这部影片对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企图篡改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者是一个有力的回击。特别是日本的电影艺术家勇敢地正视历史,充满激情地歌颂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愿望,也表现了一种正义和友谊的力量!
只有正义和非正义的界线袁文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它通过对况易山和松波麟作及其两个家庭的描写,不但在政治上正确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暴行,同时也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挚友好感情。它使人懂得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屠刀面前,是不分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在这里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界线。所以最后,况易山儿子的骨灰和松波麟作女儿的骨灰装进一个骨灰盒里了。
我看重它的认识作用严文井(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对于这部电影,我看重它的认识作用。它把历史的真实情况告诉我们,告诉观众。中日两个家庭,阿明夫妇,这关系是生活化的,又是戏剧性的。它不是生活的照抄,比生活更巧妙。它在艺术上是感人的,许多处理富于人情味。阿明的妻子,在丈夫遭到日本军方枪杀之后,唱着丈夫幼年时唱的歌,听了令人动心。整部影片的音乐也挺有东方特色。
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石方禹(文化部电影局局长):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自始至终激起我感情的波涛。中日两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象征。影片对今天的两国青年都会产生正确认识已往的一段历史生活的作用;对于日本国文部省篡改历史,也是有力的批判。如果今天日本人民能够容忍对过去侵略行为的掩盖以至美化的话,这将意味着向新的灾难靠拢。
反映了历史的本质刘大年(中国历史学家):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部影片反映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本质是什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影片对此没有掩饰,也没有夸张。影片里出现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形象,如用军刀剁掉况易山手指的尾崎大佐,枪杀况阿明的日本宪兵队,都揭示了法西斯的本质。历史的另一个本质,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其间虽有曲折,但终归要友好。目前上映这部影片很有现实意义。影片可以教育我们的群众,也教育日本人民。
有力的反驳谢铁骊(北京电影制片厂艺委会主任):
这部影片思想性很高,艺术感染力也比较强。影片有一大段牵涉到日本侵略中国这个战争的背景,日方的导演能够把这个战争的背景完全按真实情况来拍,给人的印象是突出的。日本文部省在审查教科书时把“侵略”改成“进入”,并且进行辩解。这部影片有力地反驳了这种无理的辩解。这不完全是巧合。我方的创作人员对于这段历史是不会忘记的。日方的导演和主要创作人员也有明确的思想,他们要让下一代、让今天的青年人知道,当年那场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造成了灾难,日本本身、日本人民也遭受了灾难。这个认识是很可贵的。
日方导演佐藤纯弥先生拍的一些影片我看过,他很重视在影片中投入导演的真实感情。在这部影片里,他把自己对于这场战争的内疚,他的强烈的爱憎灌注进去了,而这种感情与中国人民是相通的。对此,我是敬佩他的。
人民不会答应篡改历史丁 峤(文化部副部长):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中日友好题材影片中,主题开掘深,有新意,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较好的影片。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我以为值得一提的是中日双方制片人的努力,尤其是德间康快先生的胆识和佐藤纯弥先生的艺术家责任感。遗憾的是,前不久,在拍摄这部影片的同时,日本竟有人拍摄了《大日本帝国》这样一部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东条英机翻案的影片。最近,日本文部省又公然篡改历史,掩饰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历史上血腥残暴的侵略面目,殊不知适得其反,中日两国人民和亚洲及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对此表达了无比的愤慨,人们不禁要问:日本文部省的先生们到底想干什么?中日两国人民,是绝不会容许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的。而代表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好感情的“一盘棋”,却是一定要世世代代下下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供稿)
况易山仇恨地向松波冲去,关小舟急忙相劝,松波深感惭愧地跪下去,说出了实情。
尾崎逼况易山对弈,况不肯事敌,尾崎抽出军刀以断指相胁,松波在一旁担心得浑身颤抖。
阿明和巴给只重棋艺的松波看刊有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消息的《泰晤士报》。


第5版()
专栏:

郭小川诗歌学术讨论会
诗人郭小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六年了。为了研究他的诗歌创作,中国作家协会河北省分会、《国风》诗刊编辑部、丰宁县文化局于7月4日至13日在诗人的家乡河北省承德地区联合举办了郭小川诗歌学术讨论会。有郭小川诗歌研究工作者八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论文20余篇。
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郭小川同志无愧是我们时代的杰出诗人。在他数十年生涯里,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十年,诗人的一系列优秀诗作,如《致青年公民》组诗、《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较为清晰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群众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他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因而这个时代的诗歌要“造成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见《谈诗》)。郭小川的可贵素质是具有永不衰竭的“战斗的热情”,并将这股热情融会于有血有肉的生活形象之中。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同志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新辞赋体”可以说是诗人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他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讨论会上,还就如何体现时代精神,诗人郭小川的创作道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绍本 西时 鹤龄)


第5版()
专栏:

南国摄影家的北国行
胡思升
南国人作北国行,印象是非同寻常的强烈;色彩、景致、氛围、风物,几乎是另一个世界。香港著名画意摄影家陈复礼去年年底从亚热带的居住地到千里冰封的东北作了一次冬日的创作旅行。最近,乘来京参加全国文联全委会扩大会议之便,他把北国行的摄影作品带来供人观赏。在他的镜头下,长白山麓的雪野、江村、野禽、山民,似画非画,别有一番意境和情趣。
既是写实,又有画意,这就是陈复礼多年来创造的摄影作品的独特风格。他的风景摄影作品,酷似国画,真是虚实相映、以虚衬实;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画并存,画中有诗。这一次北国行拍摄的一幅《烟渚寒禽》,难道不也是一张高度凝练的山水画吗?国画家黄胄看了赞曰:“仿八大山人!”诗人陈芦荻挥笔题诗:
老树迎风雪,
寒禽动暖心,
烟光笼远渚,
漾影入清吟。
陈复礼为了寻求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的结合,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耗费了无数尺胶片,开辟着继往开来的创作之路。他说:“中国山水画不仅给人以简练的景物形象,而且使人从画面产生耐人寻味的意境。画意摄影就要借鉴中国山水画的特殊意境。”端详着他如画的摄影佳作,品味着他的经验之谈,我仿佛意识到,他镜头下的烟雨之雾,海浪飞溅,阳光斜射,皑皑雪景,都不是有物必录,而是感情和意境的抒发。
唐弢曾有一诗赠与陈复礼:“疑云复疑雨,如画复如真,踏尽天涯路,镜中皆化身。”
陈复礼的北国行,只是他把他的镜头对准祖国名山大川的漫长历程中的一次旅行。今年春末夏初,他又作了历时二十几天的江南行,行程遍及南京、镇江、宜兴、常州、苏州、无锡、徐州、连云港。他离京前说:“江南风土人情的画意摄影作品,下次带来请大家指正。”他纵目祖国的河山,深情内涵,神思清远,可能又在筹划下一次摄影旅行的目的地了!


第5版()
专栏:

访莎翁故乡
张帆
有一天,我们到英国重工业城市伯明翰访问,汽车经过市区时并没有停止,而是径直向郊区飞驶。
“到哪里去?”我问。
“莎士比亚故乡!马上就到”。主人回答得非常干脆。他猜我们一定会感兴趣,因此,并未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把车开到离市区30里以外的斯特拉福德镇。
我毫无思想准备,虽然读过莎士比亚的剧作,但并不知道他的故乡就在伯明翰附近。今天突然来到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的故乡,真是喜出望外。
我怀着一种极度的兴奋,不时地看着窗外的景物,寻求着这位巨人昔日的踪迹,直到汽车悄无声息地停歇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前。
这是一幢二层的小木楼。楼外院里长满了茂盛的花草。穿过小径,我们从西侧门进入小楼。楼下是莎士比亚姐姐的住房,那里的石板地面,已被岁月的流水磨得光光的了。楼上是莎士比亚的卧室,床边放着他读书用的小书桌,靠墙摆着许多长桌,上面放有莎士比亚写作时用的各种参考书和资料。
“为什么他的书桌这么高?”我问解说员。
“当时读书,教员常用棍子打人。学生不许坐,只能站着念书。”
陪同的人说,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祖上务农。后来父亲搬到斯特拉福德镇开了个店铺,家境逐渐富裕。他7岁入文法学校。24岁去伦敦,因为既没有地位,又没有钱,只能做一些低微的工作。后来他当了演员,导演并且编改剧本。白天他在剧团工作,晚上勤奋地创造他那天才的剧作。直到1610年退休回到故乡,仍然继续为剧团写剧本。1616年病逝,终年52岁。他被安葬在镇上河边的教堂里。墓碑上刻着如下的字:
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
切莫动底下的这抔黄土!
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
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
故乡人民对莎士比亚的崇敬是无限的,对他的尸体当然从不移动。他墓旁的小河,至今日夜无声地流过,不发出一点声响,安葬他的古老的尖顶教堂,至今还警惕地环顾四方,按时敲起钟声,为他祷告。
今天,莎士比亚故乡的小镇,已经现代化了。这个小镇不过几万人,可是每年来旅游的客人却达几十万人之多。许多店铺都以莎士比亚命名或贴有莎士比亚头像,作为招牌,作为荣耀。河畔不远处,有座漂亮的剧院,经常演出莎士比亚的剧作。在这里,还有一个现代化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心。步入大门,只见大厅正中,有位古代装束的犹太商人庄严地坐在那里,身旁还站着一位听候吩咐的佣人。乍一见此种场面,真叫人大吃一惊。定神细看,才知道原来是根据《威尼斯商人》剧中人物做的模拟像。此模拟像做得维妙维肖,真和活人一般,以至于我们拍摄照片回来,别人还真以为是演员所扮的呢!
闪电般的访问结束了,我们的观察自然只是浮光掠影。但就是这些,也叫我满足了。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部召开评论工作会议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文艺评论工作,扩大广播电视文艺评论队伍,《中国广播电视》编辑部,在八月三日邀请首都部分文艺理论工作者举行座谈,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评论工作交换了意见。与会者四十多人。
会议认为,目前广播电视文艺的评论工作十分薄弱,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予以加强。会议还特别指出,在当前,建立一支清醒的、有作为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当前广播电视文艺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加强广播电视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新创刊的《中国广播电视》杂志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新)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民间书屋”开业
最近,“民间书屋”在北京开业,专门销售《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上海《采风》、江苏《乡土》等民间文学报刊,它打开了民间文学发行上的一条新路,将对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王文宝)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民间文学论坛》创刊
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杂志《民间文学论坛》(季刊)于最近创刊。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口头文学极其丰富,但研究工作是较薄弱的一环,三十年来,民间文学界一直呼吁办个理论杂志,《论坛》的出版,终于实现了民间文学理论家们的这一心愿。 (谭源)


第5版()
专栏:

沈寿和苏绣
古平 韦顺
在南通市南郊公园张謇故居,陈列着一幅精美绝伦的绣品。画面上风沙滚滚,城堞逶迤,终年积雪的长白山遥遥在望。茫茫旷野之中,孤独的牧羊人凝望着低头啃草的羊群……
这幅给人以古朴、苍茫之感的塞外牧羊图,是我国近代刺绣名家沈寿的真迹。
张謇是由光绪皇帝廷试的恩科状元,又是一位近代实业家。毛主席生前和黄炎培谈到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曾说有四位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其中就有办纺织工业的张謇。张謇不但在他的家乡南通办了很多工厂,还办了许多学校。其中之一就有培养刺绣人才的女工传习所。沈寿当时被张謇聘到南通担任传习所主任兼教习,亲手教过150多名学生。这些刺绣名手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刺绣人才。
沈寿原名沈雪君,号雪宦。1874年生于苏州。她七岁拿针,八岁学绣。十四五岁时就以绣艺闻名乡里。沈寿结婚后,由于丈夫善画,常为她设计绣稿,和她一起研究,使她的刺绣技艺日益精妙。特别是当她接触到从外国传入的西洋画和摄影作品后,敏锐地发觉西画和摄影的明暗处理,是当时刺绣作品所没有的,便立即将它运用到刺绣中来。
在继承苏绣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她改进了原有的套针,根据所绣的真实景物,组织针脚纹路,使针迹隐藏,物象更为逼真。她在刺绣时又通过绣线色彩的深浅,表现光线的明暗,使绣品具有立体感。沈寿自称“仿真绣”,别人则赞为“美术绣”。这一创造性的发展,使苏绣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
1909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当时,各省绣品云集。任江苏咨议局议长的张謇聘请沈寿为绣品审查官。在劝业会上,沈寿绣的一幅意大利皇后肖像,神态端庄,雍容典雅,栩栩如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意大利驻中国公使大为惊讶。清政府将这幅绣像赠予意大利皇后,意后回赠沈寿嵌金刚石圈的金表一枚,上有皇家徽号,以表谢意。这幅绣像后来在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得世界最高级的卓绝奖凭。我们在南通博物馆看到了这些赠品和奖凭以及绣品的照片。
1914年,张謇将沈寿聘到南通,在女工传习所任教八年,直到沈寿病逝。现任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八十高龄的刺绣工艺师巫玉,回忆当年沈寿教学情形时说:绣花就在旁边放一盆花;绣鸟,就围着鸟笼边看边教。沈寿最重视的就是仿真。
沈寿在教学之余,身不离绣绷,艺术创作从无一日稍懈。她四十岁时,创造了一种旋转的针法,精心绣了一幅耶稣像。这幅高21英寸,宽15英寸的绣品,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展出时获得一等奖,价值1.3万美元。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可惜,这位刺绣名家只活到48岁。她留下的艺术珍品只在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馆等处有少数收藏。值得高兴的是,沈寿病重时,曾由她口述,张謇笔录,整理出一本《雪宦绣谱》。这本书是用文言叙述的,虽然只有万言,但内容丰富,包含了沈寿总结整理和创造的十八种针法,图文并茂,是刺绣艺术宝库中一本有价值的好书。(附图片)
沈寿的作品《罗汉屏》
郭 群摄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