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推广新式炉灶 节约大量能源
本报讯 通讯员王卫国报道:在1981年“全国农村省煤省柴经验交流会”后,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为了改变农村缺少生活用能的状况,积极推广省煤省柴的新式炉灶。在原国家物资总局和商业部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又推广新式炉灶200多万个,节约秸秆等燃料约40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了160万吨左右的原煤,节约了大量能源,改善了农民生活,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在1.73亿农户中,缺少生活用燃料的约占8,000多万户。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了燃料的重要。目前农村消耗能源,约占全国总耗能量的38%,其中生活用能占农村能源消费量的80%。广大农民以烧秸秆、柴草为主,每年要烧掉3亿吨左右的秸秆、柴草和7,000万立方米木材,有的地方连树皮、树根、草皮、草根也都烧掉,严重影响生态平衡,还出现了燃料与肥料、饲料、轻工业原料争用秸秆的矛盾。然而,尽管广大农村能源如此紧张,可是许多农户还一直沿用没有炉箅和烟囱、大灶门、大灶膛的旧式炉灶,结构很不合理,热效率极低,一般只有10%左右,大量热能白白跑掉,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同志们认为,应大力推广花钱少,见效快,简便有效、群众易于接受的省柴省煤炉灶。他们首先从“全国农村省煤省柴经验交流会”上选出了14种新式炉灶编印成图册,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同时,又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从河南、吉林、山东、江西、陕西等地抽调20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改灶能手,组成技术推广服务队,由工程师郑敏奋带领,不畏辛劳,深入内蒙、甘肃以及京郊等地区农村社队进行推广和技术服务。他们每到一处,放下背包,就对当地炉灶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本地具体情况,举办各类技术训练班,进行现场示范表演,培训当地技术骨干。同时,还亲自帮助一些农户垒砌新式炉灶和火炕,使新式炉灶和火炕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从各地推广省煤省柴炉灶看,一般比旧式炉灶省煤省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且做饭时间短,屋内无烟,干净卫生。农牧民对此十分满意,说:“以前,我们不愁锅上米,但愁锅下柴,现在用上了新炉灶,锅上锅下都不愁了”。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来信,要求派出更多的技术推广服务队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培训人员。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决心进一步总结经验,大力推广,计划在“六五”期间推广新式炉灶2,500万个,为国家节约能源约2,000万吨原煤;并且正在着手研制热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造价更低廉、适应性更广、卫生和使用条件更好的新式炉灶进行推广。他们说:如果用我们的科学技术,让全国一半农户用上省柴炉灶,一年就可节约8,500万吨柴草,相当于节约了3,000多万吨原煤,这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第3版()
专栏:

把祖国的需要当做个人的志愿
北京市高校招生出现可喜变化
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矿业、地质、师范等院校的学生大幅度增加,有利于招收高质量的、立志献身农林等事业的青年入学
本报讯 记者杨良化报道:今年,北京市高考最“热门”的是国家急需培养大批人才的农业、林业、矿业、地质、师范等院校。在全市报考高等院校的71,066名考生中,第一志愿填写师范院校的达到12,800多人。如果仅以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和学校计划招生人数来比较,北京林学院将从31.5个考生中挑选一名学生,北京农业大学从24个考生中挑选一个,超过了其它院校。这是国家对高考招生工作进行部分改革和中学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后,首都教育战线出现的一个可喜变化。
为了改变农、林、水、矿、石油、地质院校以往招生常常面临的报考学生少、学校选择余地小和忽视学生志愿,在分数线上搞一刀切的状况,国家对今年的高考招生作出了一些新规定。如:区域性农、林、医、师范院校,要多从农村、林区、山区、牧区招收新生,必要时可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对于第一志愿报考农林、水利、矿业、石油、地质院校的学生,只要总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实行一次性投放档案材料,优先录取。这些改革性措施的制定,鼓励了中学毕业生投考农、林、水、矿、地等国家急需的院校,并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不愿学农林专业的进了农林院校,而林区、农村中一些基本具备入学条件又志愿献身农林科技事业的青年却没机会入学的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个人志愿服从国家需要的思想,今年各地还普遍加强了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毕业指导工作。北京市召开了全市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大会,向老师们交清底数,提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为祖国、为人民而升学的教育。全市各校普遍召开家长会,纷纷走访毕业生家庭,把有关招生的形势、政策和规定介绍给家长,动员他们帮助学生选好志愿。此外,各级教育部门还邀请农林、矿业、地质、石油等方面的专家和学生们见面,摆情况,讲需要,谈前景,引导广大中学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部门去学习成长。由于政治思想教育和毕业指导工作搞得深入扎实,很多同学在填写高考志愿时,认真考虑国家需要,高高兴兴地报考了农林等专业和外地院校。


第3版()
专栏:

一个热心办教育的公社党委书记
在江苏淮安县有个热心农村教育事业的干部,他就是朱桥公社党委书记庞海宴。有这样一件事:
1978年8月的一天,庞海宴检查工作来到桃园大队部,站在刚盖起的大队部门前,看着旁边小学几间破教室,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是砖瓦结构的新房,一个是年久失修的草房,多么鲜明的对比!他对大队党支部书记仇永福说:“我看你这个人做的事与你的名字不符合,不象是为子孙后代谋求永远幸福的样子。你算算大队干部有多少人,一天坐在大队部多长时间,再算算学生有多少人,一天坐在教室里有多长时间。学校是培养后代的地方,可不能忽视。我建议大队部与学校换房。”他走后,仇永福召集了支委会讨论,决定换房。就这样,娃娃们蹦蹦跳跳地搬进了新盖的大队部。在庞海宴的动员下,其它大队也重视校舍建设。1980年7月,马塘大队学校附近的三户社员搬迁到生产队居民点,将地基让给了学校;1981年夏天,闸北大队取消了盖大队部和小礼堂的计划,盖起了13间砖瓦结构的校舍。
老庞也非常关心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他常说:“打仗靠精兵良将,搞教育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去年夏天,公社中心小学要配备校长,党委提出了几个人选给大家讨论。老庞觉得中心小学还要担负指导全公社的教学和辅导教师进修的任务,应该由一名既有经验又有干劲的同志担任校长。他提议由中心小学教师高洪昌来担任,并说明了理由。党委采纳了他的意见。
朱桥公社配民办教师历来都要经过考试,这是保证教师质量的一条有效措施。老庞带头遵守这个规定。有三个大队书记想让自己的孩子或弟妹做民办教师。他们找到老庞说明了意图。老庞对他们说,我只能同意他们考试,考试合格才能录取。他牢牢地把住了关。
现在,朱桥公社已实现了班班有教室,校校无险房,每个学生有木制课桌,教学条件大为改观。
朱桥公社民师合格率在全区最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在全县农村中也是最高的。大家一致公认朱桥学校的教学质量好。
怀成 崇亚


第3版()
专栏:

叶德顺自费办起“家庭文化室”
每天中午,江西省德六县新岗山公社新建村的儿童、青年们饭碗一推,就争先恐后地往退休老师叶德顺家里跑。不一会儿,叶老师家的堂屋、厨间、走廊就都坐满了人,多的时候过60,少的日子也有30多。他们有的聚精会神地阅读各种书籍,有的津津有味地翻阅连环画,有的围在收音机旁听长篇小说连播。这里,就是叶老师自费办起的“家庭文化室”。
叶德顺今年五十八岁,是一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三十五年的老教师。1980年7月退休后,他还是念念不忘教育事业,决心在有生之年,为教育青少年再出一分力,尽一分心。叶老师想:我们山区偏僻,缺少文化生活,如果办一个文化室,既增加青少年的欢乐,活跃农村文化,又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这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呵!
主意一定,他就跑到邮电所订了九种报刊,又特地买回一台收音机,还托人到各地新华书店购买图书,请木工添置了十几条长短凳子,做了图书箱,门口走廊上还铺了青石板。在退休回家的第二个月,“家庭文化室”就办起来了。这里平日每天中午开放,节假日全天开放,活动内容有阅读书报,收听广播,开故事会等。叶老师办“家庭文化室”的消息一传开,村上的儿童和青年聚集到他家来了。为了让大家能看到更多书籍,扩大阅读范围,叶老师省吃俭用,每月都要添买一些新书。到今年6月止,这个“家庭文化室”已拥有各种书籍123本,连环画80册,报刊13种。这些书刊都编列了目录号码,设有借阅登记簿,可以借回家阅读。“家庭文化室”还承担义务理发,今年以来,叶德顺为群众义务理发70多人次。
叶德顺自费办“家庭文化室”受到群众的称赞,也有的人对他说:“城里的连环画书摊,看一本付二分钱,你就每本收一分,能收回一点成本费也好啊,否则太吃亏了。”叶德顺回答说:“只要大家高高兴兴到这里看书、读报、听广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我就是再多花点钱心里也痛快,还收什么成本费呢?”
有来 究理 全寿


第3版()
专栏:为了下一代

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
北京师范学院 张小乔
儿童未来的意志坚强还是意志薄弱,是以所受的教育为转移的。从小就开始培养儿童的意志,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任务。不少家长,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懒惰、任性、固执、粗暴等不良品质以后,往往产生疑问:“他的这些缺点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很多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不严格要求、不注意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儿童在最初几年的生活上某种重要的和决定性的方面被他们忽略了。重新教育快要长成的儿童,比在婴幼儿时期就适当地教育他要困难得多,所以,意志教育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
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怎样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呢?
1、积极培养儿童独立活动的能力。当儿童刚刚会爬、会站、会走时,他们就艰难地去练习这些活动,父母也不会阻止他们。但是当儿童进一步想要拿羹匙进食、动手穿衣、去便所解手时,则会受到父母或护理人的阻止和责难,说什么“你不会”、“你不能”……,于是一切包办代替,把儿童想要伸手拿的玩具统统替他拿到面前,孩子的饭菜一口口喂进他的嘴里,以为这样就尽到了父母和护理者的责任。其实不然,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动作在发展儿童的意志行为中,发生着多么大的作用。儿童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克服自己体力、动作不适应所带来的困难,而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意志得到了锻炼。
2、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儿童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让儿童尽一些固定的简单的义务,对儿童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儿童会感到自己不仅能从周围人们那里获得帮助,而且自己也能帮助周围的人们,是家庭中有用的成员,这样就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人类集体所具有的互相关系。
3、为儿童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养成遵守秩序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每一个家庭,应当把儿童的生活制度规定下来。儿童必须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进餐……使儿童的生活制度化。还要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要有礼貌。这些习惯不仅关系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是对儿童意志培养的重要方面。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自我克制能力的具体体现。成人应当引导儿童学会抑制自己不合理的目的和愿望。
4、在游戏、运动、学习中进行意志教育。
游戏时提出目的、计划,可以发展儿童行动的目的、方向性;游戏中必然有需要遵守的规则,可使儿童的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游戏中与小朋友的互相合作,能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观念;游戏中付出的体力、脑力劳动,能锻炼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
与游戏相结合,应当积极组织儿童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增强儿童体质,也可以培养儿童勇敢无畏、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意志品质。
学前儿童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学习活动。早期教育的经验证明,在学前儿童中进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活动是可以的。学习是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的活动,通过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可以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为入学后的系统、正规学习做好准备。


第3版()
专栏:为了下一代

我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不了解自己的祖国。随着我国同国外交往日益增多,有些孩子也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只看某些表面现象,盲目认为中国没有外国好。因此,我们确定少先队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对少年儿童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一、开展考察家乡变化的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家乡是祖国的组成部分,热爱祖国要从热爱家乡做起。我们在三年级以上的中队开展了“我爱家乡——齐齐哈尔”的教育活动。少先队员到工厂、商店、部队、医院、火车站、街道、文化宫、公园等处调查,了解了齐齐哈尔的过去——古老的卜奎城,看到齐齐哈尔日新月异的变化,展望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孩子们激动地说:“我们家乡的工人叔叔对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高年级的少年儿童中开展了“祖国之最”的考察活动。发动同学们收集图片和实物,查阅资料。这样使孩子们了解到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古国之一。还知道了祖国最大的山川河流,湖泊岛屿,高原盆地;最大的建筑,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油田……。在这基础上,我们举办了“祖国之最”展览会。
二、组织少年儿童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我们选取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我们还举办了方志敏同志的《可爱的中国》的读书报告会,学习他无私无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高尚品质。去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各班都讲了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事迹,教育少年儿童学习孙中山爱祖国爱人民,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精神。
同英雄模范建立友谊,是既直接又具体生动的教育学生的好办法。五年级六班的同学和对越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浦延英的“猛虎班”建立了联系。少先队员们给英雄寄去了珍贵的礼物——红领巾。英雄们给他们回了信,鼓励他们为四化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三、举行节日纪念活动,歌颂伟大祖国,鼓舞少年儿童为国争光。
每年“七一”,学校党支部都向孩子们进行党的光荣历史的教育,召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诗歌朗诵会,颂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
我们确定每年10月为“爱祖国教育月”,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即学唱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写一首颂扬祖国的诗篇,搜集一张祖国新貌的图片,召开一次以“祖国——我的母亲”为主题的班队会,为家乡为学校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去年国庆节,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了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教育。


第3版()
专栏:

大同市西街办起家庭教育传授站
大同市城区西街于1981年8月办起了家庭教育传授站,每月授课两次,每次两小时。参加学习的有分散在家庭中看管小孩的妈妈、祖母、保姆等。传授站采用多种形式,讲授抓好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科学育儿知识,讲授儿童少年德、智、体、美教育课。传授站举办以来,使不少家长初步掌握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知识。
大同市城区西街第十三妇代会


第3版()
专栏:

暑期辅导站
邯郸市五○五家属院共有小学生四十多名。学校放暑假后,为了让学生们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期,居委会办起了暑期辅导站,委托一名热心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离休老干部担任辅导员。每周活动两次,主要辅导《小学生文库》中各册图书,讲一些古代传说和现代革命故事。这些活动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
辅导站使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孩子们自愿组成“学雷锋小组”,在完成当天作业后为烈军属扫楼道、买东西、做好事,受到叔叔、阿姨们的好评。
吴建平 彭如良


第3版()
专栏:

七旬老八路校外好园丁
原河北省军区邯郸军分区副司令员、现离休居住在丛台区五○五居委会的七十四岁的老八路戴田,几年来先后担任了所在居委会和四个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今年暑假期间,他每天到活动地点去给少年儿童讲故事、教唱歌,还用自己的钱买了小手风琴、小提琴和几十本图书,供孩子们使用和阅读。大家称他是“校外的好园丁”。


第3版()
专栏:

奶奶读我的报
杨明明
奶奶架起了老花眼镜,
悄悄地看《小学生报》……
哟!哪来的焦味儿?
嗨!饭煳了她都不知道!
你瞧她:
读着我的作文抿着嘴巴直劲儿笑;
你瞧她:
捧着我的速算题皱着眉头把窍门找……
您可别以为我奶奶也要去参加什么“大考”,
这里的奥妙只有我知道!
她呀,怕赶不上我的脑瓜巧,
她呀,不甘心被我的“为什么”难倒!
(原载沈阳《小学生报》)


第3版()
专栏:

扬州冶金机械厂开办暑假少年儿童俱乐部
扬州冶金机械厂开办少年儿童俱乐部,把放暑假的双职工小孩管起来。
少年儿童俱乐部由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举办,抽调了13名有文化、责任心较强的职工担任教师,集中了全厂双职工子女300人,按年级分为6个班。每天职工上班前把小孩送到俱乐部,下班后领回。俱乐部辅导少年儿童做好暑假作业,开展科普教育,组织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开展各种球类活动。 陆步升


第3版()
专栏:

甘肃省高台县幼儿园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在内的美育教育,培养孩子逐步树立健康清新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图为演出之前,孩子们在化妆。
张鉴道 屈维英摄影报道


第3版()
专栏:

延吉市第一小学汉族学生王学宇(右)和朝鲜族学生金美雪(左)是一对很要好的同学,就象亲姐妹一样。 徐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