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田夫 王志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现将过去中国共产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一简介: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①推举的代表1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②。他们代表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也出席了会议。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从1920年8月至1921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及其工作的开展,表明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性的、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条件已经成熟。
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组织机构等问题。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纲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计划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建立工人补习学校,对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并决定建立全国性的工会组织的领导机构。
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③,代表195名党员。陈独秀主持会议并报告了一年来党的工作。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此后党就集中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工会组织的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多次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在党、团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当时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阻碍中国社会发展、残酷地压榨中国人民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他们的代表军阀和官僚,而不是民族资本。面对中国社会的这种实际状况,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应当是党奋斗的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许多步骤、许多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这次代表大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制定革命纲领。
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发表了宣言。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明确地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或其他的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方向。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
党的“二大”前后,工人运动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中国工人罢工的第一次高潮。这次罢工高潮提高了党和无产阶级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为在党领导和推动下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奠定了无产阶级的基础。但是,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镇压,造成“二七”惨案。同时,各地工会组织也大部分被反动军阀捣毁和封闭。许多工人领袖被逮捕和杀害。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罢工斗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在产业工人人数较少的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势力,必须同各民主阶级和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关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这年1月12日通过的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在讨论中,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分析了国共两党的社会地位以及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大会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认为必须坚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政策,对促进国民党的改组和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作了必要的准备。但这次大会对国民党的力量估计偏高,对建立革命军队问题没有讨论,对农民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解决无产阶级对各民主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代表中央作了工作报告。
“三大”以后,党为帮助国民党改组,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进行了巨大的努力。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了。党通过国民党这一合法的组织形式,加强对工人、农民运动的领导,全国工人运动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运动也逐渐兴起。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讨论的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促进革命高潮到来的问题。
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会议认为,无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运动,“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农民问题在中国、尤其是在民族革命时代的中国,“是特别重要”的。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的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斗争。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大会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群众斗争,以适应革命大发展的需要。
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举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即将到来的革命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大会对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没有进行讨论。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人,代表5.79万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团和职工国际代表团也参加了大会。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刻,大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了大资产阶级大地主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并在东南各省大肆屠杀和逮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领导集团的反动倾向也与日俱增,武汉革命政府在帝国主义、蒋介石反革命集团和买办地主豪绅等反动势力的内外夹攻下,发生了严重的动摇。在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已占据了统治地位,陈独秀等对蒋介石、汪精卫集团采取无原则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力限制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完全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第一次大革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五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本来是应该认真地总结过去的革命经验,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正确决定当前党的方针政策,放手发动群众,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特别是组织和扩大共产党直接指挥的革命军队,以击退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进攻,并同汪精卫集团的反动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才能挽救革命的危机。但是,这次大会并没有能完成这一使命。
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职工运动议决案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大会宣言。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的中央委员31人、候补中央委员14人。在随后举行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又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当选的政治局委员9人,陈独秀、李维汉、张国焘为政治局常委。陈独秀继续当选为党的总书记。
五次大会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问题决议案的精神,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作了一定的批判,重申了要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但对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大会没有提出任何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积极办法。大会通过的农民土地问题决议案是不彻底的,没有能够满足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由于当时党还处在幼年时期,与会的同志对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缺乏深刻的认识,当选为总书记的陈独秀在大会以后继续推行其右倾投降主义④,因此第五次大会在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大会结束以后不久,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就在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下,遭到了失败。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
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84人,候补代表34人,代表4万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
当时的形势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建立了反动统治,工农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摧残,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随后党又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统治,确定以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为党的总方针。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与在此前后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武装起义一起,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赣东北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农村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但是,这时党又犯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给党造成了新的损失。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纠正“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形势,确定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思想,发展革命力量。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的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在六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审查委员会,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各7人。由于当时过分强调工人成份,向忠发⑤被选为党的总书记,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总书记的作用。
六次大会制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它的主要功绩是:(一)肯定了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制定了民主革命的十大纲领;(二)指出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和革命发展不平衡,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三)进行了两条战线的斗争,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大会的缺点是: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党员。
这次大会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以后,在抗日战争中我党的力量获得巨大发展和经过全党整风的基础上召开的。当时的形势是:在国际上,希特勒德国即将覆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国内,抗日战争正处在即将胜利的前夜。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却在继续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加紧准备内战,妄图在全国实行其法西斯一党专政,把中国重新拖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因此,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七次代表大会的任务,就是为了团结一切进步的力量,克服内战危机,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
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致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致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朱德同志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同志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通过了新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在七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大会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报告,正确地规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还正确制定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和建党路线。在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正确地总结了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确定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团结一致,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后来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着1,073万党员。还有国际上58个兄弟党的代表,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出席了大会。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接着又胜利地完成
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即将提前完成。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党全面地、正确地总结“七大”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形势和矛盾,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安排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因此,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大会完全肯定了“七大”以来党的路线,指出:不仅民主革命在中国已取得了彻底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也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指出:在我国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需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不是搞阶级斗争,而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大会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法制,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9月28日,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又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八大”确定的战略决策,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符合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所制定的正确的方针、路线,在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作出了光辉的贡献。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2,200万党员。
这次大会是在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所谓“高潮”中召开的。
毛泽东同志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大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
林彪作政治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和实施过程,极力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所谓必要性,鼓吹“文化大革命”的所谓丰功伟绩。这个报告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合法化。
大会通过的党章,对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歪曲的阐述,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砍掉了党员的权利,错误地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大会选举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包括中央委员170人和候补中央委员109人,其中原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只有53人,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不到原八届中委的三分之一)。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副主席,周恩来同志被选为政治局常委,陈伯达、康生也当上了政治局常委。党和国家的久经考验的领导人陈云、李富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被排斥出中央政治局,而林彪、江青一伙的主要成员进入了中央政治局,他们的不少亲信和骨干进入了党的中央委员会,加强了他们在党中央的地位,掌握了更多的权力。
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代表2,800万党员。
当时的形势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推翻了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党内在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周恩来同志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但是,毛泽东同志却错误地认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江青集团则以此为根据进行反扑。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召开的。
毛泽东同志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大会的议程是: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
大会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继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并且错误地认为“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
大会选举出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新的中央委员会。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大批骨干分子进入了中央委员会。在十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张春桥当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洪文取得党中央副主席的地位,这就使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得以在中央政治局中结成“四人帮”。为“四人帮”出谋划策的康生也被推为党中央副主席。江青一伙在中央领导机构中取得了更多的权力,几乎控制了全部舆论和组织部门,为“四人帮”准备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造成了条件。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3,500多万党员。
1976年10月,党取得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我们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党领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了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的斗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开始部分地进行。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由于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很短时间内消除,以及从1976年10月就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这就使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遇到严重的阻碍。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
华国锋同志作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报告提出了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同志错误的影响,大会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因而这次大会未能完成从理论和党的指导方针上根本拨乱反正的任务。
邓小平同志致闭幕词。他强调恢复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要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出201名中央委员和132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选举华国锋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
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这次大会所没有完成的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中央全会完成了。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进一步总结十一大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的丰富经验,制定我们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纲领、奋斗目标,为全面开创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注:①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
有派代表出席。
②李达,1924年脱党。解放后重新入党,任武汉大学校长等职,
1966年8月24日在武汉逝世。李汉俊,1927年在汉口牺牲。何
叔衡,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战斗中牺牲。陈潭秋,1943年9月
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张国焘,1938年春逃离陕甘宁边区,
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成了叛徒和特务。中共中央于1938年4
月18日决定开除他的党籍。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前他移居香港,
后又转去巴西和加拿大。1979年12月病死于多伦多。王烬美,
1925年8月19日病故于青岛。邓恩铭,1931年4月被国民党反动
派杀害。刘仁静,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脱党,参加托派组织,
全国解放后曾发表声明,自称在1937年已被托派开除。陈公博,
1922年叛党;周佛海,1924年叛党,1927年后,这二人都在国
民党中担任要职,并于抗战爆发后,投降日本,成为汉奸。包
惠僧,1927年脱党,全国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等职,1980年病
逝。
③由于历次代表大会人数很多,所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人数也很多,
除宣告党成立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外,本文从“二大”起,一
律不开列代表大会代表和所选出中央委员、补候中央委员的名
单。
④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仍坚持错误的立场,进行分裂党的活动,
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其后,他参与了托派组织的活动。
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8月出狱,1942年5月27日病故于
四川江津。
⑤向忠发,1931年6月22日被捕叛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