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破除旧观念 改变老办法
河南省积极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
本报讯 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逐步实现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不断破除旧观念,改变老办法,大胆地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省、地(市)、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
从1980年到今年6月底止,河南省共选拔县级以上中青年干部1,737人,其中提拔进省级党政领导班子的3人(1人为51岁的省委常委,2人为50岁以下的副省长);提拔50岁以下干部进入地(市)级党政领导班子的60人,每个地(市)平均进3.3人;提拔45岁以下进入县(市)级党政领导班子的478人,每个县(市)平均进3.1人。
河南省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工作,是在不断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轻视知识分子等旧观念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共河南省委反复强调,要敢于冲破这些旧观念,端正思想,才能改变现有领导班子的年龄、智力结构不适应形势要求的状况。
在选拔的对象上,河南省打破过去偏重于从党政干部中选拔的老框框,着眼于专业技术干部,大胆从中选拔人才。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调查,全省年龄在45岁以下的大专毕业生有36,000多人,这些干部多数集中在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两年多来,全省18个地
(市)共选拔50岁以下的副专员、副市长31名,其中22名是厂矿企业中的厂长、副厂长、工程师和技术员。这些干部提拔上来后,让他们分管自己熟悉的行业。对那些技术“尖子”和业务“尖子”,不适合做全面领导工作的,让他们继续搞技术业务工作,发挥他们的专长,不选拔他们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在选拔方法上,省委改变了过去单靠组织部门少数人查档案、提名单或单凭领导熟悉等挑选干部的做法,而是采取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组织考察、党委审查批准的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在选拔干部的标准上,河南省委认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首先要注重“德”(就是革命化)。这是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否能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的根本问题;这也是老一辈革命者所普遍关注的百年大计。关于“德”的具体内容,他们主要掌握三条:“文革”中的表现,特别是后期的表现,凡是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绝对不能提拔;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思想品质。在革命化前提下,要重视专业、文化知识和年龄条件。
目前,河南省正制订培训、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规划,以便进一步调整好各级领导班子。


第3版()
专栏:

对中青年干部的几点希望
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 刘杰
近两年来,我们河南省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县以上领导岗位。现在,大家都在研究怎样使这批干部更加健康地成长,被提拔的中青年干部也在摸索如何使自己更快进步的途径。我想对中青年干部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要增强党性锻炼。不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党员干部都必须牢记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决不能含糊,中青年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不是哪一个人对自己的偏爱和提拔。有人说,“我是某某人提拔的”。这种说法是很错误的。这是封建时代“士为知己者死”、报答“知遇之恩”等陈腐观念的反映。还有人说,某人被提拔,是得到了老上级、老熟人的重用。这也是很不对的。选拔干部这样的大事,我们党历来的规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组织决定,决不允许只由一个、两个领导者来决定对干部的提拔与否。新提拔的中青年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想着自己是党培养的干部,要对党负责,而不能只对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负责。
二是要提高领导艺术。中青年干部有一定的领导经验,现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接触面宽了,领导范围扩大了。在这个变化面前,有的同志不善于掌握全局,这就需要经常探索领导工作的规律。一定要注意掌握第一手材料,千万不可事事依赖秘书,或者完全依靠一级一级报上来的经过加工的材料。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注意调查研究。实践经验证明,领导工作只有合乎客观规律才会成功,否则就会碰钉子。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一点“随意性”。每一个同志都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最近提拔的中青年干部,大部分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我们领导四化建设,首先要有政策观念,用政策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的同志说,我只管技术,不管政策。这怎么行呢?比如在农村工作,只搞农业技术不问生产责任制能行吗?就是在科学技术部门,要做好领导工作,也必须好好学习社会科学。
要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还必须正确处理专业和非专业的关系,做到一专多能,依靠原来的专业为基础,迅速向需要的领域发展。如果有的同志只精于所学的那一门专业,但是确实不适合作全面领导工作,就应该让他们去从事原来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科学研究也有个组织领导问题。一个工厂的总工程师,不可能样样技术都精通,但必须会组织各方面的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共同工作。总之,做领导工作,要有综合的能力,善于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进行工作。
向老干部学习领导方法是对的,但是,不管是对别人的或对自己过去的领导经验,都要加以分析,哪些领导方法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凡是一般化的,自以为是的,哼哼哈哈不解决问题的和动不动就发脾气的领导作风,绝不能学。中青年干部不但要继承优良传统,还要锐意创新,把老的优良传统和新的历史特点结合起来,使之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
三是要养成好的作风。有的年轻干部为自己“约法三章”,警惕不良作风的侵袭,这很好。但是侵袭还是会有的,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人为你帮倒忙。有些人可能是真心实意关心你,但也确实有帮倒忙的。要培养一个好的作风,就应当注意谦虚谨慎。有的人讲起来哇啦哇啦一套,自以为是,这是不好的。我们说的谦虚,就是符合实际,反映实际。虚伪的过谦,唯唯诺诺,那不是真正的谦虚。年轻干部走上新的岗位后,听到鼓励的话多,批评的话少,这也许是因为这些同志本来就比较好。但是好不等于没有缺点,对自己的缺点要经常开展认真的自我批评。
(这是刘杰同志在河南省一次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编者)


第3版()
专栏:

先解决群众住房 后盖办公大楼
唐山市党政机关坚持在简易房办公
本报讯 记者逯祖毅、王文杰报道:唐山市党政机关的广大干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头,在新唐山建设中先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几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在简易房里办公。
1976年的强烈地震,使唐山市的民房和90%以上的公用建筑成了废墟。1979年新唐山建设开工以后,市委就宣布,先集中力量盖民用住宅,使灾区人民有个安身之处,然后再建办公楼。从那以后,全市73个党政机关,一直坚持在震后盖起的防震棚和简易房里办公。唐山市党政机关为了给兴建医院腾地方,1980年搬到了地震中没有全部震毁的原市第二招待所,就在那里建起了全市的领导中心。西山路有一所院子,挤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和政法委员会四个单位办公的200多名干部,政法委员会有8名干部挤在一间简易房里办公,出出进进都要侧着身子。
唐山10万建筑工人除恢复、新建工厂和完成部分市政工程外,集中全力建设民用住宅。到目前为止,已经竣工578万平方米,有89,800多户居民离开防震棚,搬入了新居。


第3版()
专栏:

昔日破冰救人树新风 今朝拥政爱民谱新篇
北空气象勤务站荣立集体二等功
本报讯 记者王立生,通讯员张芬之、蔡建文报道:两年前在北京龙潭湖破冰抢救落水学生的北京部队空军司令部气象勤务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取得新的成绩,最近荣立集体二等功。
1980年1月,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个勤务站干部战士破冰抢救落水学生鲍文利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荣誉面前,干部战士不骄不躁,继续为青少年的成长出力。他们先后向鲍文利所在的一○八中等四所中小学派出8名校外辅导员,帮助学校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鲍文利由一名比较后进的学生成长为共青团员。
今年3月的一天,教导员张福阁在护城河边发现一位女青年神情失常,便关切地上前询问。原来这位姑娘因和家里闹矛盾,从外地来京投亲不遇,想寻短见。张教导员把她劝进营房,让人给她准备好住处,端来热腾腾的饭菜,尔后又耐心地给她讲人生的价值,并送她几本青年修养方面的书。姑娘在部队住了三天,站里的干部纷纷去给她做思想工作。姑娘的思想疙瘩解开了。临走时,干部战士又给她凑了路费和粮票。
在群众受到危害时,这个站的干部战士见义勇为,奋力保护人民群众。一天,战士谢月祥在北京八大处附近看到几个流氓拦路调戏一名女青年,便只身上前干涉,护送女青年脱离了险境。还有一次,这个站的副主任刘家福和分队长王彦平在公共汽车上,发现流氓偷窃一位乘客的财物,就挺身而出,上前一把抓住了正在作案的家伙。


第3版()
专栏:

思南县人事局坚持原则做好工作
本报讯 贵州省思南县人事局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坚持原则,做好人事工作。
这个局的干部多是本县人,在当地的社会关系多。他们认真学习中央关于端正党风的指示,规定了“三不准”,即:不准受贿收礼;不准违反原则做人情;不准个人擅自决定重大问题。局领导带头执行规定。1981年,局长、副局长多次拒收礼物,多次拒绝别人说情。在局领导的带动下,全局同志严格要求自己,仅1981年,共拒收礼品35件。
在工作中,他们坚持按有关政策规定办事。去年安排复员退伍军人时,这个局个别领导人违反有关规定,把县里9名领导干部的孩子安排到行政机关工作,造成有的机关超编。局里召开局务会议,一致认为对这种违背中央和上级文件精神的错误做法要坚决抵制,决定不予审批工资基金。最后将那些领导干部的孩子调整到企、事业单位。


第3版()
专栏:漫话

忠言何必逆耳
李景田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正因为药苦,有人望而生畏,有人吃了作呕,往往达不到医病的目的。制药师傅们总结了这一教训,在苦口的良药上罩以糖衣,盛以胶囊,使良药既不“苦口”,又能治病。
同样的道理,如果批评同志注意政治,讲究方式,使人乐于接受,这对于分清是非、团结同志,无疑很有好处。当然,开展党内批评应该以诚相见。但讲究批评方法,可以使批评者的诚意得以充分的表达,被批评者更易理解这种诚意而受到教益。
《战国策》中记载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谏齐王,先以己事设喻,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然后讽谏齐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于邹忌采取了先喻后谏的办法,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倘若邹忌上得朝来,即开口大讲齐王之蔽甚矣!事情就很可能办糟。所以,既要勇于开展批评,更要善于开展批评。如果我们都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那么,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就能在党内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扬。


第3版()
专栏:

“三通”呼声越来越高
最近,一位从台湾来大陆探亲的同胞说,“‘三通’在台湾民众中反应最为强烈,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他说,就连台湾省籍的同胞也很希望与大陆三通。台湾与大陆隔绝了三十多年,亲人无法团聚,信息无法传递,多少人望眼欲穿,流干了思亲的热泪。如能通邮、通航,真是莫大的快事。他还介绍说,有一位退役老兵,孤身一人在台,日夜思念在大陆的亲人,盼望得到信息,最后得了神经病。
另一位到大陆探亲的台籍同胞说:台湾是海岛经济,资源薄弱,很多工业原料都缺乏,煤、石油、铁砂、废钢铁等都要靠进口,农作物中的棉花、黄豆、小麦等也是如此。台湾当局靠外来资金、原料、技术搞了几个加工出口区,这不是长远之计。一般人都明白,大陆资源雄厚,物产丰富,人多市场大,台湾要求得发展,不应舍近求远,应与大陆充分合作。还有一位归来探亲的去台人员说,大陆在台人员乡土观念十分浓厚,有一次,他从香港带了一些家乡产的杨梅干到台湾,离台北几十公里的同乡知道了,纷纷赶来,说能尝一颗家乡产的杨梅,心里也高兴。他们多么盼望家乡的土特产能运到台湾来啊!


第3版()
专栏:

“拒绝和谈不通情理”
一些台湾渔民说,叶委员长的谈话讲得很好,讲得很有道理,对台湾的条件很优惠。我们渔民对九条建议普遍都表示赞成。祖国统一后,可以自由捕鱼、卖鱼,又节约费用,对我们渔民很有利。一位台轮轮机长说:“如果祖国统一了,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到祖国大陆的港口来加油、加水、避风、修船和做买卖了。”一位台湾渔民说:“我们渔民都觉得,九条建议具体、宽让、全面、合情合理,照顾到了台湾各方面的利益。台湾当局拒绝和谈,太不通情理了。”


第3版()
专栏:

台湾当局所提口号
目的在于反对祖国和平统一
一位回大陆探亲的人员说,台湾当局“硬着头皮讲‘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部分有头脑的人心里都明白:当局自己就没有真正实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目的是为了反对和平统一。台湾人民是欺骗不了的。”
在台北《国是评论》杂志举行的题为《海峡两岸,中国如何统一?》座谈会上,一位立法委员说,当局以三民主义作为统一中国的口号是不现实的。有的学人针对“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发表文章指出:“关于台湾是否成功地实行了三民主义这个问题,还值得商榷。”有的说,台湾民众并不把国民党的政治理解为三民主义。台湾青年党机关刊物《民主潮》刊登读者投书指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个没有意义的命题。”


第3版()
专栏:

台湾各界人士不断发表文章
指责当局“顽固如故”
本报讯 台湾各界人士不断发表文章,批评国民党当局对我提出的和谈建议所采取的错误态度。
台湾新闻界某人士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共的统一号召十分理性,何台北其顽固如故?”学术界某人士认为,台湾当局“对中共提出的九条建议,不能一挡手就算了,光喊口号也不是办法。”台湾政治大学某教授说:“海峡两岸怎样统一,何时统一,虽无法有明确的答案,但应当‘降低海峡双方的敌意’。”他强调说,海峡两岸的统一,是迟早的问题,我们希望的方式是和平统一。台湾大学一教授说,“双方应该从现在开始播下将来统一的种子,等待其成长,以收统一的果实。”《时报杂志》最近指出,对于和平统一建议,“不可只是一味地反对,而是要提出我们的主张和条件”。“我们在现阶段所应提出的条件是,主张维持现状。”
现在,台湾探讨和平统一已经成了民众热门的话题。各单位和报刊杂志组织的讨论会、座谈会一个接一个。各界人士相继发表和当局的立场针锋相对的言论。不少人要求当局祛除敌意,首先增加双方在学术、文艺、体育、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林庄


第3版()
专栏:

非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发表声明
抨击当局强行通过紧急拘提权条款
本报讯 据台湾报纸报道:7月23日,台湾非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费希平、苏秋镇、许荣淑、黄天福、郑余镇、黄余秀鸾、许哲男、林荣国等,于国民党控制“多数暴力”的立法院三读通过刑事诉讼法条文修正案后,发表声明表示异议。
八位立法委员的声明说:“我们的大有为政府,不顾民意和舆论的激烈反对,以党意代表民意,发动表决委员,强行通过了违背宪政潮流的紧急拘提权条款,我们在此以沉痛的心情,提醒政府当局,这种自绝于民意的措施,你们须负起严重的政治后果和历史责任。”
声明批评“行政院”说,“社会各界喊了20年的侦察辩护人制度,在牺牲了不知多少无辜生命之后,最近行政院才把一件七折八扣的草案,送到立法院来审议。这个法案刚完成了一读程序,行政院接着推出紧急拘提权法案,以扩张警察的权力来抵销侦察辩护人制度的作用。我们难以了解,保障人权法案,行政当局考虑了20年之久,而扩张警察权力法案,却要立法院在短短二十几天通过,前者何以迟迟?后者何故匆匆?”
声明说,“民国24年(按:即1935年)制定刑事诉讼法时,规定由检察官指挥办案,在当时被批评是一种落伍制度。想不到4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大有为政府反其道而行,把这种已经落伍的制度,再退后几步。”
声明指出,“目前,警察的素质偏低,是一个众所公认的事实。去年所发生的陈文成命案,今年所发生的王迎先命案,历历在目,而行政当局不知有所警惕,反而变本加厉,赋予警察径行拘提之权,这无异助纣为虐,与虎添翼。我们对声称与民众永远站在一起的大有为政府,感到非常失望!”
正在美国的康宁祥等四位立监委员也发表共同声明说,“骤闻行政院以超乎正常的立法效率,要求立法院通过紧急拘提权,这种违背人权法治的法案,令我们惊骇失望。”


第3版()
专栏:台湾简讯

台湾简讯
△台湾中钢公司宣布,预计一九八三年度,将有九亿九千多万元新台币的亏损。中钢公司一直是台湾经营状况最佳、盈余比率最高的公营事业。近年来由盈转亏,这是台湾经济渐趋恶化的具体反映。中钢总经理傅次韩承认,成本增高,内销不畅,削价外销,利润减少,是出现亏损的原因。
△台湾省“财政厅长”李厚高承认说,过去的一个年度(去年七月到今年六月)台湾省的预算收支,岁入短差超过四十八亿元台币。这是十年来省预算收支发生较大差额的一年。
△据《台湾新生报》报道:台湾省交通处人士说,今年五月份,台湾省共发生五百四十七件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三百十六人死亡,六百十五人受伤,财务损失三千多万元。
△台湾《深耕》杂志第十二期,最近被台湾警总和新闻局查禁。据报道,这期《深耕》杂志被“封杀”,主要是由于一篇访问陈文成父亲陈庭茂的文章造成的。该杂志共出十二期,就有五次被“封杀”。此间政论界人士期望当局开放言论自由。


第3版()
专栏:

福建省厦门市检察院检察长、共产党员丁毅,从事政法工作三十多年,一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中,他深入基层调查案情,为维护党纪国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新华社记者 黄兴泉摄


第3版()
专栏:

台湾海峡彼岸的同胞渴望
祖国要统一 亲人要团聚
最近,许多台湾同胞辗转来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参观游览,也有一些台湾渔民来大陆港口躲避风浪,修船,补充给养,或进行民间贸易。这些来自海峡彼岸的同胞反映,台湾人民普遍渴望祖国统一,拥护叶委员长提出的九条建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