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科威特澳大利亚和美国群众集会示威
抗议以色列侵略黎巴嫩
新华社科威特8月8日电 科威特各界5万人今天下午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侵略黎巴嫩。
这次示威游行是由科威特声援巴勒斯坦革命和黎巴嫩爱国运动人民委员会主持的。科威特卫生大臣阿卜杜勒·阿瓦迪、交通大臣艾萨·马吉迪和宗教基金和伊斯兰事务大臣艾哈迈德·萨阿德·贾西尔和一些国民议会议员参加了游行。
游行队伍中还有许多侨居在科威特的巴勒斯坦人。
示威群众群情激愤,不顾炎热,打着一面面黎巴嫩国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旗帜,举着无数幅用阿拉伯文和英文书写的横幅和标语牌,高呼“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民必胜”、“以色列必败”等口号,在科威特市的主要街道上行进。
游行队伍在国民议会大厦前向代理议长艾哈迈德·阿卜杜勒·阿齐兹·萨敦递交了一份致政府和国民议会的信,敦促政府同美国断绝外交、政治和经济关系,停止向美国出售石油,提取在美国的存款,抵制美国货。
示威群众致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向巴勒斯坦人民致敬。
另据报道,约旦工会组织今天罢工一天,抗议以色列武装入侵黎巴嫩。
据新华社堪培拉8月8日电 1,000多名澳大利亚人昨天在悉尼举行游行示威和集会,抗议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示威群众在美国领事馆前集会。发言者谴责以色列侵略暴行,要求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以色列撤出黎巴嫩。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7日电 数百名美国人和美籍阿拉伯人今天下午在白宫对面的拉斐特公园举行集会,抗议以色列对黎巴嫩的侵略,同时谴责美国支持以色列。这次集会是由北美巴勒斯坦大会发起的。


第6版()
专栏:

约旦接受持约旦护照的巴解战士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8日电 据约旦电台今晚广播,约旦首相巴德兰今天宣布,约旦政府欢迎持有约旦护照的巴勒斯坦战士去约旦。巴德兰是在全国协商会议举行的一次紧急会议上宣布这一决定的。这是约旦政府第一次正式宣布愿意接受巴解的武装人员。


第6版()
专栏:

据日本《朝日新闻》调查
各国教科书都说日本进行了侵略
新华社东京8月9日电 日本《朝日新闻》最近通过它的驻国外记者收集了世界一些国家的教科书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记述情况,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几乎所有国家在教科书中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记述都措词严厉,说日本进行了侵略。”《朝日新闻》列举了对下列国家教科书的调查:
菲律宾:在高中教科书中,对于日本过去在中国的行动,是用“征服”、“侵略”之类的词句记述的。对于日本对菲律宾的行为,是用“占领”一词来表述的。
印度尼西亚:初中一年级的国史教科书里,写有日本占领时期国民遭到歧视的情形。
教科书以分成条目的写法,记述着下列情况:以无法忍受的重刑相威胁;天然资源、产品、交通工具被征用;几十万人被充作建设基地和修筑道路的劳工,从爪哇岛被驱赶到国外,其中大部分由于强制劳动和饥饿而死在异国他乡。
新加坡: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都生动地把1942—1945年日本占领时代(当时新加坡被日本占领者改名为昭南岛)描写成“苦难的昭南时代”、“恶梦般的三年半”等。
新加坡的中小学校分为汉语学校和英语学校,其中尤以汉语版教科书的措词严厉,频频使用“侵占”(侵略占领)一词。初中三年级课本写道:“宪兵队屠杀了4万居民,加上马来半岛,被杀害者达10万人以上。”小学五年级课本也介绍了屠杀事件,并附有“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照片。书中写道:“日本军队用卡车把好几万人运到郊外或海边杀掉。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
澳大利亚: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所作所为,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使用“侵略”、“侵入”的词汇,找不到相当于“进入”之类的用语。
西德:在高级中学高年级的现代史教科书中,关于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一事,在小标题为《日本对中国大陆的势力扩张》一节里所用的词汇是日本对中国的“压制”和“占领”等。此外,在关于日本历史和社会的辅助读物中,也就“日本侵略朝鲜”、“占领和吞并朝鲜”等作了叙述。
西德在希特勒时代“侵略”了它的邻国,与日本有着相同的经历,但在教科书中,却明明白白地写着“迫害和杀害犹太人”、“侵略波兰”、“侵略苏联”等。
英国:英国教科书有好几种,内容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但是,主要的看法是,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进攻近邻国家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在英国作为一个历史问题成为学校里的议论题目的,正是日本军队的“残忍性”。
美国:“法西斯的挑战”、“对中国的侵略”、“征服中国”、“统治满洲”——这是在美国初中和高中的标准美国史、世界史教科书中可以看到的关于日中战争的叙述用语。
苏联:在苏联的教科书中,把日中之间的战争解释为是日本对中国大陆的侵略。
教科书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日益加深的过程中,首先诉诸武力的是日本。
苏联教科书似乎是把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当作日本制造“满洲事变”以来延续不断的对亚洲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步骤来看待的。
《朝日新闻》也列举了中国教科书的叙述。


第6版()
专栏:

篡改历史,难辞其咎
万峰
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篡改历史、美化军国主义,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的巨大反响,受到强烈的谴责。日本文部省为了逃避责任,反复强调:希望各国对“日本的审定制度”“予以理解”,同时扬言,“日本的教科书始终是民间发行的”,教科书的编著者都是“民间人士”。文部省制造的这种“民间发行论”,乃是一个弥天大谎。
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后,1872年颁发《学制》(教育法令),实行近代教育改革的。在日本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上,国家对教科书编写、发行的管理,曾经实行过4种不同的制度。明治初年教科书由编著者和出版单位自由编写和发行,国家不予过问,称为“自由制度”。1880年起改用“认定制度”,即民间编写、发行的教科书须经文部省批准备案。1886年又改用“检定(审定)制度”,即民间编写的教科书,必须事先经文部省审查合格后,才准发行使用。这样的制度表面上是官民“合作”,实际上官方握有审定大权。1903年又改用“国定制度”,由政府的文教部门(文部省)负责组织编写和发行教科书。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基于1947年颁行的《教育基本法》,取消了军国主义的国定教科书制度。1947年宣布实行“审定制度”。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环节实施的。但是和战前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审定的大权完全操在文部省。民间可以编写和发行教科书,但根本无权决定教科书是否“合格”。
文部省“审定”教科书书稿的具体做法,一般先由教科书的编著者和出版发行者将教科书原稿报请文部省“审定”。文部省将专职和非专职的调查员组成一些调查组,大体上是每组5人,负责审查一部书稿。文部省的教科书“审定标准”中有“绝对条件”的要求,即书稿是否符合《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和《学习指导要领》的精神,立场是否公正,以及与各学科指导目标是否一致,等等。还有一个“必要条件”的要求,就是看书稿是否适合于青少年以及书稿的体例、结构、文字表达是否妥当。调查员经过调查(审查),写出《调查意见书》和《评定书》。前者是审查意见,后者是按照标准评定分数。总分数在一定限度以上才有合格的希望。然后,调查员将上述两份书面材料提交文部省设立的“学科用图书审定审议会”。该审议会对书稿审议之后,将审议结果汇报给文部大臣,最后由文部大臣决定教科书书稿是否合格。文部大臣决定该书稿合格后,还要排出清样和印出样书再送审,经过批准后才算最终的“审定合格的教科书”,准予出版发行。
在审查过程中,文部省通过调查员向编著者和出版发行者提出要求修改的意见。表面上,这种意见分必须接受的和供参考的两类,实际上近年来文部省一直是强令编著者和出版发行者接受他们的所有意见。他们对一部书稿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有时达几百处之多,而且往往催得很急。在大多数情况下,编写者被文部省逼得无可奈何,只好妥协,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顶着干的自有人在,但为数不多。
请看,这就是文部省所谓“教科书的编者都是‘民间人士’”的真相。他们把意见强加于作者,反过来又把一切责任都推在作者身上。这怎么能让人们“理解”呢?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人民是不容欺骗的,任何企图以谎言掩盖事实真相的作法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6版()
专栏:

日报揭露文部省还修改了语文教科书
日本高中学生写信责问文部省掩盖过去的侵略史
本报讯 据《朝日新闻》8月8日报道,日本文部省在修改教科书中,不仅对历史教材中有关“侵略”等词句进行了篡改,而且对语文教材也进行了类似的活动。
报道说,明年春天将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中,被删掉了两篇文章,即“国语第二册”中的《寻求我失去的朝鲜》(作者高史明),和《晨》(作者三木卓)。原因是,第一篇文章涉及日本在侵占朝鲜时实行“不许讲朝语”的奴化教育政策,第二篇涉及了“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中国群众拉倒日军铜像的细节。
报道介绍说,审定者对《寻求我失去的朝鲜》中的这样一句话极为不满——“日本过去的执政者们声称为了‘朝鲜人的幸福’,才取消了朝鲜人的姓名和语言”。审定者强调,文章过长,情况不明和文章难度大等理由,删去了这篇文章。《晨》一文中叙述了“八一五”日本投降时中国东北人民庆祝胜利的场面:人们推倒了日本殖民者的铜像,把它的脑袋砍了下来。对此,审定者说:“情况不明,地点以及敌人是谁都不清楚”,把它从课文中删掉了。
《朝日新闻》的报道最后说,一位了解被删情况的语文老师,把这两篇文章找来让学生们阅读。阅读后,260名男女学生给作者写了信。信中强烈地责问政府当局,“为什么不让我们接触这两篇文章”,“是不是企图掩盖日本过去可耻行为,不让我们知道?”“作为日本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了解这些事实。”孩子们的这些信深深地感动了作者。高史明发表感想说,“我为孩子们健康的判断力和开创自己的精神所感动。”报道认为,删掉这两篇文章是因为当局认为它们是“反战教材”。


第6版()
专栏:

日本听众继续给我国际广播电台来信
要求日本文部省改正错误维护日中友好
本报讯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一个多星期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又收到许多日本听众的来信,认为中国、朝鲜和亚洲各国人民严正批判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是理所当然的,教科书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来信指出:大家都要对军国主义的复辟活动保持高度警惕。文部省必须明智地改正错误,以维护日中世代友好的大业。
熊本县听众福森在信中说:“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所抱的态度遭到了大多数日本国民的反对。虽说过去的这一段历史是不光彩的,但也决不允许肆意歪曲历史真相,作为一个日本人,我对此感到羞耻。”
岐阜县听众、高中学生山田来信说:“作为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我对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中歪曲历史的做法非常气愤!尤其是竟把这些荒唐的东西当作历史事实强加给我们,实难令人容忍!日本过去侵略了贵国和朝鲜等,这已是人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主管教育的文部省,为了教好下一代,必须信守他们曾在日中联合声明中所表明过的立场。”
三重县听众楠见来信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岂能随心所欲地篡改?日本在审定教科书中的做法很难使人理解!古语说‘温故而知新’,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正确地迈向未来。如果向学生灌输经过篡改了的历史,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东京都听众川上来信说:“最近,在日本的确出现了一种企图把过去的可耻行为加以合法化的思潮,这是非常危险的事。贵国人民和亚洲广大的受害者理所当然地不能对此保持沉默,在教科书的问题上决不能妥协让步。我虽不是一个左派,但是我也认为日本的一些人的做法很有问题,使人对前途产生了不安。希望贵国以及亚洲各国能永远和日本保持友好关系。”
千叶县听众栗原来信强调:“文部省在教科书问题上的做法是同日中友好这一大局相矛盾的,日本政府只有采取明智的方针,才能维护日中的世代友好。”
茨城县听众关在信中说:“‘实事求是’是社会科学领域里必须坚持的基本精神,事实是无法推翻的。日本的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企图使他们过去发动的侵略战争合法化,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在教科书问题上如不判明是非,必定会给将来留下祸根。”
横滨市听众秋山来信说:“当我了解到日本文部省中某些人所干的事情后,不禁义愤填膺!我完全同意你们所说的,企图篡改侵略历史的错误做法,必将被要求日中友好的巨大洪流所击退!”


第6版()
专栏:

解决贝鲁特西区问题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贝京同意美特使折中方案 巴解武装去向仍悬而未决
据新华社贝鲁特8月8日电 据以色列电台广播,以色列总理贝京今天同意美国特使哈比卜为解决黎巴嫩危机而提出的一项折中方案:在大部分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撤走以后,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西区。
在这以前,以色列当局一直坚持必须在巴勒斯坦武装全部从贝鲁特西区撤走以后才能部署多国部队。今天以色列立场的新变化是在总理贝京给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回信中宣布的。但是以色列以威胁的口吻要求,如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把多国部队当成保护伞,拒绝撤出最后一批武装人员,美国和黎巴嫩应保证协助以色列把巴勒斯坦武装“赶出”黎巴嫩。以色列还要求仍在贝鲁特的1,000至1,500名叙利亚军人同巴勒斯坦武装一起撤走。
贝京今天收到舒尔茨一份“重要的”信件。舒尔茨告诉贝京,关于巴勒斯坦武装撤离贝鲁特的谈判已经取得进展,哈比卜已接近于促成各方达成一项协议。贝京收到舒尔茨的信件以后立即召开内阁会议,讨论舒尔茨的来信,决定马上答复。电台说,贝京的复信已于当天下午发往华盛顿。
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没等内阁会议结束就动身前往贝鲁特,向哈比卜转告以色列内阁的决定,并同他讨论了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的时间和安排。
关于解决贝鲁特西区问题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撤离贝鲁特以后的去向问题。
在政治谈判加紧进行的同时,今天,以色列军队多次猛烈炮击巴勒斯坦阵地。


第6版()
专栏:新闻综述

非统组织首脑会议延期举行
徐德文
8月8日,利比亚官方发言人阿里·特里基宣布,原定8月5日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因与会代表团未到法定多数,无法召开,会议将延期到今年年底前举行。由于非统组织成员国有近20个国家未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使本届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会议无法举行,这在非洲统一组织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么多的国家拒绝参加本届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会议,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非统组织成员国在接纳“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简称西撒国)作为非统组织第51个成员国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今年2月2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统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上,非统组织秘书长科乔宣布接纳西撒国为非统组织成员国。由于这一决定是出席会议的一些代表团团长在会前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作出的,所以摩洛哥代表团表示强烈反对,并退出会场,以示抗议。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为此打电报给非统组织秘书长科乔,谴责这一决定“公然违背”非统组织宪章。接着,又有18个国家的代表团相继退出会议。这次部长理事会会议虽勉强开完了会,但却播下了非统组织内部产生分裂的种子。当时舆论纷纷指出,这是非统组织自1963年成立以来所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
为本届非统首脑会议作准备工作的非统组织第三十九届部长理事会会议,原定今年7月26日在利比亚首都举行。由于出席会议的成员国代表团没有达到法定的34个,会议一再延期。经过会下会谈和磋商,尼日利亚代表团提出了妥协方案,即西撒国代表团只参加部长理事会会议,自愿或暂时不参加本届首脑会议。西撒国代表团表示接受这个方案,但在被接纳为非统组织成员国这个问题上表示决不后退。摩洛哥代表团则表示坚决不同意。尽管东道国利比亚和其它非洲国家积极活动,想说服和争取那些抵制会议的国家来参加会议,但由于非统组织成员国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太大,预定的部长理事会和首脑会议无法举行。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已在的黎波里的31个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的外长们在8月7日作出决定,不接纳西撒国参加非统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的任何会议。这一决定已得到各有关成员国的国家元首们的同意。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这次部长理事会会议和首脑会议未能举行给非洲团结和非统组织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关切,他们希望不要采取可能进一步加深分歧的任何行动。据报道,已经到达的黎波里的26个非统组织成员国领导人,8日举行非正式会议,决定建立一个由坦桑尼亚、利比亚、赞比亚、刚果和马里组成的“接触委员会”,负责同拒绝出席首脑会议的国家联系,动员他们改变决定,以便重新安排延期举行的非统组织首脑会议。


第6版()
专栏:

哥伦比亚总统主张相互尊重建立世界和平
对我政府代表团长表示哥中关系将会更好
新华社波哥大8月8日电 哥伦比亚新总统贝坦库尔今天说,他希望“在相互尊重、开诚布公的对话、承认各国人民的权利、履行国际义务、兄弟般的共处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世界和平。
贝坦库尔是在纳里尼奥宫接待前来表示礼节性祝贺的一些国家的元首和代表团时发表上述讲话的。
他指出,核恐怖和核威胁表面上是追求大国之间的平衡,而实际上是把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精神置之度外。他说,“各国之间的关系应以进步和平等为原则。”
新华社波哥大8月8日电 哥伦比亚新总统贝坦库尔今天在纳里尼奥宫举行各国代表团向他表示礼节性祝贺的仪式时,对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文化部长朱穆之说,“我确信,中国和哥伦比亚的关系将会更好”。
贝坦库尔还说,他希望朱穆之“向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中国政府和人民转达他的良好祝愿”。
中国政府代表团今天晚上还参加了贝坦库尔为各国代表团和外交使团举行的招待会。


第6版()
专栏:

李钟玉总理接见周巍峙一行
新华社平壤8月9日电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务院总理李钟玉,今天下午在平壤人民文化宫接见了以文化部第一副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周巍峙为团长的中国音乐舞蹈代表团。
李钟玉同代表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他说,朝中两国人民是在一条战壕里同甘共苦的战友。在困难的时候,两国人民总是相互支持。朝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派遣志愿军用鲜血援助了朝鲜人民的斗争。他请代表团回国后转达朝鲜人民和文艺工作者对中国人民和文艺工作者的问候。
朝鲜文化艺术部部长李昌善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何章明会见时在座。
中国音乐舞蹈代表团7月27日到达平壤,前来考察朝鲜的音乐舞蹈和优秀剧目。


第6版()
专栏:

伊朗和伊拉克又发生战斗
新华社德黑兰8月7日电 据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6日上午,伊朗军队在西部战线希林堡附近同伊拉克军队交战,打死打伤200名伊拉克士兵。
报道说,伊朗军队在一个装甲旅的支援下,向俯视希林堡公路的两个战略高地发动进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伊朗军队攻占了一号和二号高地,伊拉克军队被迫退至三号和四号高地。在巴士拉战场,自伊朗军队于7月底发动“斋月行动”第五次强大攻势后,两军处于对峙状态,仍时有小规模的战斗发生。


第6版()
专栏:

我政府文化代表团离墨回国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8月8日电 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以后,今天离开墨西哥回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已于8月4日离开墨西哥前往哥伦比亚。


第6版()
专栏:

伊朗拒绝由伊斯兰基金会赔偿战争损失
新华社德黑兰8月9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伊朗外长韦拉亚提昨天透露,伊朗总统哈梅内伊断然拒绝了土耳其关于建立伊斯兰基金会来赔偿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战争损失的建议。
这项建议是土耳其总理乌卢苏7日访问德黑兰时向伊朗当局提出的。
韦拉亚提说,哈梅内伊告诉乌卢苏:伊朗是一个潜在的富国,伊朗有她的尊严,不能接受这种捐款。伊朗认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只有萨达姆才应对赔偿战争损失负责。
据新华社安卡拉8月8日电 土耳其总理乌卢苏和外长蒂尔克曼结束了对伊朗的两天访问,昨天返回安卡拉。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乌卢苏和蒂尔克曼的伊朗之行同调解两伊战争有关。在访问期间,乌卢苏向伊朗总统哈梅内伊递交了土耳其国家元首埃夫伦给他的信,并同伊朗总理穆萨维举行了会谈。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法对外关系部长访问印度
法国对外关系部长克洛德·谢松八月八日在新德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将乐于向印度提供核燃料。在访问期间,谢松拜会了英·甘地总理并与拉奥外长举行了两小时的会谈。双方在会谈中都对印度与法国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合作表示满意并希望这种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安卡拉机场遭到袭击
亚美尼亚恐怖分子八月七日武装袭击了安卡拉机场。在这次袭击中,有五人被打死(其中三人为警察),七十二人受伤。土耳其政府发表声明说,这一事件是由两名亚美尼亚恐怖分子干的。其中一人被当场击毙,另一人被捕。
印公众反对色情和暴力电影
印度公众对于越来越多的印度色情和暴力电影表示不安和抗议。新德里的一个电影观众协会要求联邦新闻和广播部立即禁止拍摄描写色情和暴力的故事片。印度议会有些议员声明要求限制拍摄黄色电影谋取利润,他们认为这些电影将给社会带来危险和损害。印度人民院议长表示应该禁止色情和暴力的电影。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这里边的,是内政,你们的明白!”
方成


第6版()
专栏:

八月七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反对贝京政府的战争政策,要求迅速结束入侵黎巴嫩的军事行动。示威者中有不少人的孩子在侵黎战争中死亡。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