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在马德望等地破坏敌人交通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柬埔寨国民军和游击队最近在马德望、磅逊等地破坏铁路100多处,打死越军数十人。
广播说,6月16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马德望省蒙县境内斯外吉车站到特堆山之间的铁路上,破坏路基90处,全长2,000米,打死越军2人,打伤1人。6月22日,他们又在蒙县胶萨村到特诺波村之间破坏铁路13处,全长350米。
游击队6月18日,在磅逊港以东罗卢车站附近炸毁铁路15处,全长500米。第二天,越军前来查路时,遭到游击队的袭击,越军15人被打死。
这家电台说,由6辆汽车组成的一支越军运兵车队6月14日在马德望市到拜林镇的十号公路上行驶时,有2辆汽车触雷炸毁,车上越军25人被炸死,21人被炸伤。6月16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暹粒市到班迭斯雷寺的公路上击毁越军汽车2辆,打死打伤越军各1人。车上的物资被击中起火,同一天,国民军和游击队在磅逊港以东磅赛拉附近的四号公路上击毁越军汽车2辆,打死20名苏联人和3名越军。
6月16日,游击队在戈公省北部的梅杜河上击沉越军一艘汽艇,打死越军7人,击毁武器一批。(附图片)
图为民主柬埔寨国民军击毁的越军坦克残骸。
吴韵香摄(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述评

莫斯科气昏了头脑
新华社记者 王崇杰
柬埔寨三方抗越爱国力量成立联合政府很不合莫斯科的心意,苏联宣传机构连日来除一再咒骂柬埔寨爱国力量和散布反华谰言外,还蛮横地向东盟国家发泄怒气。
苏联《消息报》今晚发表题为《对人民柬埔寨的挑衅》的文章,对东盟国家在柬埔寨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表示“遗憾”和“深切不安”。文章写道:“不久前举行的东盟国家外长年会把讨论‘柬埔寨问题’列入了日程。甚至会议参加者在没有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即韩桑林伪政权)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讨论所谓的‘柬埔寨问题’。这一事实本身,就是粗暴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公然破坏国际法的起码准则。”文章还诽谤东盟国家奉行“侵略性和挑衅性的政策”,“破坏切实解决东南亚问题的基础”等等。
刚出版的《莫斯科新闻》周报攻击东盟国家支持成立柬埔寨三方联合政府“违背了把东南亚变成和平区的方向”。
不难看出,莫斯科虽然怒气冲冲,但立论逻辑混乱,颠倒是非。试问:
——越南出兵侵占柬埔寨,从而严重地威胁着东盟国家的安全,这些国家的外长开会讨论与它们的安全至关重要的柬埔寨问题,为什么要有河内扶持的伪政权的代表出席呢?
——苏联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东盟国家反对这一侵略,究竟是谁“粗暴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公然破坏国际法的起码准则”,奉行“侵略性和挑衅性的政策”,“破坏切实解决东南亚问题的基础”呢?
——东盟国家支持柬埔寨三方爱国力量成立联合政府并要求越南按照联合国的决议立即、全部从柬埔寨撤军,苏联则支持越南继续对柬埔寨实行军事占领,究竟是谁“违背了把东南亚变成和平区的方向?”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民主柬埔寨继续在联合国保持其合法席位是理所当然的。而越南侵略者及其后台莫斯科却硬要别人承认它们用刺刀制造的韩桑林傀儡政权并企图把这一伪政权塞进联合国。这不是明目张胆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想要使越南侵占柬埔寨合法化吗?
看来莫斯科是气昏了头脑。明明是自己支持越南犯下了侵略罪行,威胁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却反而颠倒黑白,倒打一耙,大骂东盟国家,企图对东盟国家施加压力,但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再次表明,在当今世界进行侵略和支持侵略不得人心,而反对侵略和捍卫民族独立肯定会得到广大国家与人民的同情。这是不以莫斯科喜怒为转移的。(新华社莫斯科6月30日电)


第6版()
专栏:

侵柬越军炮击泰国边境村庄
新华社曼谷6月30日电 据此间今天得到的消息,在柬埔寨的越南占领军昨天炮击泰国巴真府的暖马蒙村。
泰军方人士透露,6月29日下午2时,越南人向泰国边境地区发射了17发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其中一些炮弹落到亚兰市东北约20公里的暖马蒙村,没有人伤亡。这些炮弹是从柬埔寨境内一个距边界约4公里的村庄打来的。
《曼谷邮报》说,6月27日,越南军队袭击了泰国连暖央对面的马亨山民主柬埔寨部队营地,双方冒雨交火40分钟。
这家报纸还报道,6月23日晚7时许,4架飞机从柬埔寨飞入泰国领空,在距边界约10公里的巴真府达帕耶县塔泰村上空盘旋了约半个小时。第二天,又一架相似的单引擎飞机在同一地区上空飞行了约20分钟。负责边境地区安全的泰陆军第九师的军方人士认为,这些飞机可能是进行侦察的。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一些领导人坚持以色列须首先撤军
新华社大马士革7月1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领导人西亚尔·阿布德·拉布今天在这里发表谈话说,巴解组织在贝鲁特的军事存在问题只能在以色列撤军之后才能解决。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完全拒绝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要解除巴解组织武装的条件。
他在自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巴勒斯坦方面第一次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被以色列占领地区的阿拉伯人民拒不接受美国企图强加给他们的所谓自治。
另据报道,巴解组织所属的另一个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书记乔治·哈巴什今天也对法国电台记者说,只有在包围贝鲁特西区的以色列军队撤走之后,巴解组织才能考虑离开的问题。巴解组织决不在压力下同以色列谈判。


第6版()
专栏:

约旦国王访问沙特阿拉伯
新华社大马士革7月1日电 据约旦电视台今晚报道,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访问。
电视台说,访问期间,约旦国王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讨论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围困贝鲁特造成的严重局势和对抗以色列的办法。
电视台说,在讨论海湾局势时,双方对伊拉克在阿拉伯民族处于危急的形势下作出停火和撤军的主动行动表示满意,他们希望伊朗方面作出积极的响应,以便动员所有阿拉伯和伊斯兰的力量来挫败以色列的侵略。
约旦国王是在刚刚结束对苏联的一周访问后去沙特阿拉伯访问的。


第6版()
专栏:

巴外交部强调要同印度建立睦邻关系
新华社伊斯兰堡7月1日电 巴基斯坦外交部今天就西姆拉协定签署十周年发表声明指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之间的接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现在可以考虑进一步采取步骤建立两国之间的和平和睦邻关系。
西姆拉协定是1972年7月3日由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和印度总理英·甘地签署的。协定规定两国应互相尊重对方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主权平等,并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
声明说,当前的严重国际局势,特别是靠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地区的紧张局势,更加需要采取创造性的主动行动。
声明强调说,巴基斯坦政府相信,经过时间考验的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际关系准则和西姆拉协定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增强相互信任,两国可以为在各个领域里进行更广泛的合作铺平道路。


第6版()
专栏:

阿根廷新总统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1日电 阿根廷第四十一任总统雷纳尔多·比尼奥内今天在政府大厦宣誓就职。
阿根廷陆军总司令、军人执政委员会成员尼古拉德斯将军主持了就职仪式。海军总司令伊萨克·安纳亚将军出席了仪式,但他不是以军人执政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出席的。军人执政委员会的另一名成员空军总司令拉米·多索将军没有出席。
比尼奥内是上月22日被陆军单方面任命为总统的。这一做法打破了6年来一直由军人执政委员会任命总统的惯例。空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对此持保留态度,并宣布退出国家的政治领导。
比尼奥内是1976年3月成立军政府以来的第4位总统。他的任期将于1984年3月结束,届时将把政权移交给由选举产生的文官政府。比尼奥内是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结束后接替加尔铁里任总统的。此间观察家注意到,鉴于阿根廷武装部队内部意见分歧、经济形势恶化和社会矛盾加剧,比尼奥内政府将面临重重困难。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1日电 阿根廷新总统比尼奥内今晚在首次向全国发表的广播电视演说中宣布,“最迟在1984年3月使国家实现宪制”。
比尼奥内说,阿根廷“现在正处在它历史上的一个困难和严峻时期”。他重申了从今天起取消军政府发布的关于禁止政党活动的命令的决定,并表示尽早批准政党组织法,争取各界积极参加恢复宪制进程。
比尼奥内重申,阿根廷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捍卫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的权利”。
比尼奥内强调,“外交和贸易多样化”是阿根廷对外政策的一个传统原则。他表示将尽可能发展同拉美国家关系。
比尼奥内宣布,“将实施能够重振经济的措施,以消除失业,提高生产率”。他还说,将在货币和金融方面进行改革,努力控制通货膨胀。


第6版()
专栏:

英国决定对以色列实行武器禁运
新华社伦敦6月30日电 英国今天宣布,由于以色列拒绝从黎巴嫩撤军,英国政府已决定对以色列实行武器和军事装备禁运。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贝尔斯特德勋爵在上院宣布这一决定时说:“政府已决定在另行通知以前将撤销批准英国军事装备出口。”
他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政府最近在布鲁塞尔作出了关于停止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的决定,英国政府是根据这项决定而采取禁运行动的。
在过去五年里,英国平均每年向以色列出售价值150万英镑的武器。
上星期,英国还禁止以色列出席在英国奥尔德肖特举行的英国武器装备展览会。


第6版()
专栏:

巴坚持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四项原则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30日电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雅各布·汗今天说,巴基斯坦绝不会接受任何违背它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的解决办法。
雅各布·汗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内瓦会谈并不表明巴基斯坦的立场有什么变化。
6月16日到25日,在联合国主持下,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双方在日内瓦就阿富汗问题举行了间接会谈。
他说,巴基斯坦虽然参加了日内瓦会谈,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强迫巴基斯坦接受任何违背它的原则的解决办法。
他重申了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四项原则,即:一、维护阿富汗的主权、独立和不结盟地位;二、阿富汗人民有权在没有外国干涉、颠覆和高压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和社会制度;三、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四、阿富汗难民体面、安全地自愿返回家园。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建议在两伊边境派驻和平部队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外交部6月30日发表一项声明,建议派遣一支中立的维持和平部队在伊拉克—伊朗边境巡逻。
声明说,这支维持和平部队将监督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和从伊朗领土上撤出伊拉克全部军队的执行情况。这支部队可以由联合国、不结盟运动或伊斯兰会议组织派出,也可以由三方面联合派出。
伊拉克的这项建议是在它宣布已经从伊朗领土上撤出它的全部军队以后提出的。


第6版()
专栏:

澳美决定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新华社堪培拉7月2日电 澳大利亚国防部今天发表的一项新闻公报宣布,由美国发起的、有美国海军和澳大利亚第三旅参加的一次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7月中旬将在澳大利亚西部举行。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伊恩·辛克莱今天说,大约有5,000名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人员参加这次代号为“自由三角旗”的演习。演习分为两个阶段。7月13日到18日为第一阶段。美国第七舰队的官兵和澳大利亚第三旅的士兵将进行两栖战术演习。第二阶段从7月18日到31日。在此期间,美国海军第七两栖作战旅将从美国的西海岸空运到演习地点,以演习美国快速部署特遣部队的作战能力。澳大利亚部队将不参加第二阶段的演习。


第6版()
专栏:

马来西亚连接半岛东西公路建成通车
新华社香港7月2日电 据马来西亚报纸报道,马来西亚一条连接半岛东西部的公路于7月1日宣布建成并正式通车。
这条公路长115公里,东起吉兰丹州日利市,西至霹雳州宜力市,是从1970年11月开始兴建的,历时十一年多,耗资3.95亿马元(1美元约合2.3马元)。
这条公路的建成,把原有的东海岸吉兰丹州哥打巴鲁市至日利市的公路和西海岸槟榔屿北海市至宜力市的公路联成一体,大大缩短了东西海岸之间的路程。过去,由哥打巴鲁市到北海市必须南下绕道首都吉隆坡,路程长达1,005公里,需时两天,非常不便。现在由哥打巴鲁市经过新建成的东西公路到北海市,只有375公里的路程,需时仅四个多小时。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这条公路通车后,公路两旁和两端的地区,将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公路两旁的约40万英亩原始森林地带,将用来发展木材业。公路两端的日利市和宜力市将建设成为中心城市。这两个地区的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将有较大的发展。


第6版()
专栏:

金永南会见我工会代表团
新华社平壤7月1日电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金永南今天在这里会见了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韩荣华为团长的中国工会代表团,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朝鲜职业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文炳录,以及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何章明。
代表团于6月22日到达朝鲜,先后在平壤、元山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


第6版()
专栏:

所罗门群岛总督观看湖南杂技团演出
新华社堪培拉7月2日电 霍尼亚拉消息:所罗门群岛总督巴德莱·德韦西和夫人7月1日在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观看了中国湖南杂技团的首场演出。
观看演出的还有所罗门群岛教育、训练和文化部长迈克尔·埃沃和夫人。中国杂技演员的精采表演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国湖南杂技团于6月30日到达所罗门群岛,将在这里继续演出,预定7月7日离开这个国家。


第6版()
专栏:

新疆歌舞团首次参加伊斯坦布尔文艺节
据新华社安卡拉7月2日电 由阿巴索夫率领的中国新疆歌舞团首次应邀参加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十届国际伊斯坦布尔文艺节,受到热烈欢迎。第十届国际伊斯坦布尔文艺节,从6月20日至7月22日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43个歌舞团和10名独唱、独奏演员参加了演出。
中国新疆歌舞团在文艺节上演出了三场,表演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每场演出结束时,总是在热烈的掌声中多次谢幕,许多观众向演员们敬献花束。每当演员们演唱土耳其民间歌曲时,台下常常响起有节奏的掌声。
中国新疆歌舞团是6月24日到达伊斯坦布尔的,在参加文艺节后还将对土耳其进行两周的访问演出。


第6版()
专栏:

潘杰希尔山谷之夏
梁丽
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的夏天今年显得分外干燥灼热。这里没有蔽日的浓荫,也没有消渴的清泉,只有枪炮和发动机的轰鸣在山谷间回响不已。
今春以来,苏联和卡尔迈勒政权的军队在全国各地对游击队发动了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在喀布尔北面100公里的潘杰希尔山谷更是这次进攻的重点,因为这里是阿富汗游击队的一个重要基地。他们投入了1万多兵力和大量的飞机、坦克,先用上百架飞机日夜轮番进行5天“地毯式”轰炸,而后由直升飞机将苏军突袭队空投到山头高处的阵地上,指望这样能一举拔除这个游击队基地。
埋伏在山崖峭壁里的游击队,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把敌军引入山谷,用人为的塌方断绝敌人的退路,然后进行围歼。游击队员有的在山头挖了小洞隐蔽着,等到敌军坦克临近时再用火箭筒进行攻击;有的在骄阳下装成死尸躺着,出其不意地揍下没有防备的直升飞机。仅在5月下旬的一次战斗中,游击队就击落了20架敌机、击毁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消灭了几百名敌军。
6月中旬苏联侵略军和卡尔迈勒军队占据了这个长达160公里的山谷中的若干地方后,卡尔迈勒政权招募了1,000名人民民主党员去这个山谷做绥靖工作。去的大都是青年,有的才15岁。出发时大吹大擂的欢送场面还没有来得及上电视,他们就已经在离喀布尔32公里的古尔巴哈附近的丛林里遭到游击队的伏击,许多人丧命。仅目击者看到的堆满苏军和卡尔迈勒士兵尸体的卡车就有23辆。
目前,苏军在潘杰希尔山谷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撤退,就要大失面子;留下来继续打,就要遭到更大的伤亡。对苏联侵略军及其走卒来说,潘杰希尔山谷的夏天真是漫长难熬啊!(附图片)
阿富汗抗苏游击队员在战斗的间隙里。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扎伊尔通讯

访扎伊尔“门户”区
本报记者 李 红 新华社记者 王运久
位于金沙萨到大西洋岸的下扎伊尔省被称为扎伊尔的“门户”区。现在,它既是扎伊尔通向世界的进出要津,又是强大的水电基地。
滔滔的扎伊尔河在结晶山脉中冲出一条峡谷,形成急流和瀑布。这段湍急的河流曾阻止西方国家深入扎伊尔内地。葡萄牙探险家迪亚果1485年在这里望而却步。三个多世纪后,1816年由塔克率领的英国探险队溯河而上,结果翻了船,塔克等一半人员丧生,吓得人们在半个多世纪内不敢问津。
马塔迪市是下扎伊尔省的首府。整个城市建筑在岩石山上,俯视着扎伊尔河。“马塔迪”当地语即为石头城之意。它是扎伊尔通往世界的枢纽。从金沙萨开出的火车以此为终点,从大西洋驶入的船只也只能到此为止。它是扎伊尔最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约为200万吨。扎伊尔出产的铜锭、咖啡、橡胶、棕榈油等由火车运到这里,再装船运往世界各地。扎伊尔所需物资如汽车、机械、日用工业品、小麦都从这个港口运进。海洋渔船也将鱼在这里卸下,运往内地。
由于经济的发展,扎伊尔正在马塔迪兴建一座扎伊尔河上的公路、铁路两用钢索吊桥。桥宽14米、高57米多,跨度为520米。它于1979年开工,将在明年12月建成,建成后旅客和货物将可从金沙萨市直驱大西洋海岸的巴纳纳港。
在马塔迪扎伊尔河上游40公里处,扎伊尔政府正兴建大型水力发电站,即英加水力发电站。英加原是一片荆棘丛生、渺无人烟的地区,但水利资源特别丰富。流经这里的扎伊尔河,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二,年平均流量每秒达4.2万立方米。汹涌澎湃的扎伊尔河在英加地区拐了一个大弯,15公里之内,落差达102米。这里的水利资源约占全非洲水利资源的21%,如能全部开发,每年可发电3,700亿度。扎伊尔政府于1967年决定在英加建大型水电站,全部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又分三个阶段,每阶段建一个水电站,依次叫英加Ⅰ、英加Ⅱ和英加Ⅲ。第二期工程是建设一个特大水电站,叫大英加。这两期工程建成后,实际可发3,200多亿度电。1968年蒙博托总统主持了英加工程开工典礼。1974年英加Ⅰ全部建成。1975年开始建英加Ⅱ,1981年建成,目前正在试运转。英加Ⅰ、Ⅱ工程装机容量共为175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20亿度,自给有余。与发电工程同时建设的还有输电工程。英加的电通过高压线已输往下扎伊尔、金沙萨。从英加到沙巴省也架起了创纪录的1,700公里远的高压输电线,不久英加的电流将源源不断输往沙巴省的矿区和供出口。英加Ⅰ、Ⅱ发电站只用了这段扎伊尔河流量的二十分之一。如果英加两期工程全部完工,它不仅对扎伊尔,甚至对整个中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也将是一个强大的动力。
去年,扎伊尔政府决定进一步开发英加地区,提出建立“英加自由区”的计划。扎伊尔计划以英加发出的大量廉价电来吸引外资,开发本国资源,加速国家工业化建设,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个地区除英加的便宜电能外,还有年产45万吨的水泥厂。马塔迪大桥竣工之后,还要修建从马塔迪至大西洋海岸巴纳纳的铁路线,在巴纳纳将建设一个可停靠4万吨级以上船只的深水港。扎伊尔政府决心把这个地区发展成为重要工业的中心。
扎伊尔是个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国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附图片)
图为英加Ⅰ水力发电站控制室。王运久摄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世界银行给菲三亿多美元贷款
世界银行给菲律宾三项总数为三亿六千零五十万美元的贷款,有关协定六月三十日在华盛顿签订。贷款的年利率为百分之十一点六,二十年内还清,宽限期为五年。截至今年三月底,菲律宾的全部外债达到一百五十八亿四千八百万美元。
墨西哥获得二十五亿美元贷款
欧洲、亚洲和美洲十二个国家的七十五家银行六月三十日同墨西哥签署一项协议,决定向它提供二十五亿美元的贷款,但利率略高于伦敦和纽约银行间的拆放利率。墨西哥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宣布,墨西哥将把这笔贷款的一半用于偿付短期债务,剩下部分将用于公共投资计划。墨西哥是世界上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它的外债额已超过六百七十亿美元。
芬禁止向未满十六岁的人卖香烟
鉴于世界和各国卫生组织一再指出,吸烟有害健康,可能使人患癌,芬兰政府前不久颁布一项法令,规定不得向未满十六岁的青少年出售香烟。这项法令还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招贴和刊载任何关于各种烟草制品的广告。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