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短评

扬山区经济之长
四川昭觉县近三年的农牧业生产,由长期徘徊不前,一变为每年递增10%的速度发展。这个高寒山区经济形势的好转,为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好的经验。
昭觉县本来有宜林宜牧的自然优势,缺乏种粮植棉的条件。过去却舍长趋短,硬要“以粮为纲”,盲目毁林开荒,毁草种粮。结果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山区经济失调的恶果。现在扬长避短,实行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生产方针,逐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果然一举翻身,使山区经济由呆滞变为活跃,由穷困走向富裕。这样实事求是地转变生产方针,是改变山区落后状况的第一步。
山区生产方针的转变,并不就等于山区面貌可以立即改观。实现这个转变,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切实可靠的措施。要把领导精力、生产投资、劳力调度等等,都转移到以林为主或以牧为主的生产轨道上来,特别是要解除山区人民对口粮需求的后顾之忧。昭觉县这样做了,并且从本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剂粮食供应,实行以畜产品换粮的政策措施,这就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否则,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是无济于事的。
昭觉生产方针的转变还告诉我们,认识山区自然优势是一回事,把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认识上的转变,就谈不上行动上的转变,谈不上发挥优势;后者也至关重要,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潜在的自然优势绝不会自动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就难以改变。有些地方,生产方针明确了,而面貌依然如旧,不正是因为没有拿出切实的措施来吗?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农垦系统扶持社队发展生产
场社之间和民族之间出现团结、互助、和睦的新气象
新华社昆明电 新华社通讯员魏祥杰、新华社记者任泽励报道:云南省农垦系统近两年采取多种形式扶持附近农村社队发展生产,促进场社之间、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和睦,出现了社队需要农场,农场离不开社队的喜人变化。
从1980年以来,农垦系统在搞好农场建设,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采取四种形式帮助附近社队发展生产,一是在大面积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从农垦分局、农场到分场,成立民营橡胶办公室,分片帮助附近的农村社队发展橡胶生产,对生产过程的技术问题包干负责。二是由农场抽调一些懂政策、懂技术、有能力的干部和工人,组成民族工作队,到附近的一些社队,帮助制订计划,安排生产,建立健全责任制。三是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把农场附近社队的劳力、土地、生产工具等并入农场,以场带社。农场内部,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并存,分别进行独立核算。四是农场出技术、资金、种子、苗木和劳动工具,社队出土地、劳力,进行场社联合种植,共同经营,利润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成。农村社队发展生产缺乏资金,云南农垦系统每年从利润中提出6%用于扶持社队,光是去年和今年就拿出了636万多元。
靠近盈江农场二分场的拉冉生产队,过去每年有三四个月缺粮,每个劳动日值才3角9分。去年,他们在农场民族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了生产,全队每人平均分口粮800多斤,每个劳动日值上升到1元4角。农场关心社员,社员也把国营农场看作是自己的农场,自觉维护农场利益。农场招收民族工人,村村寨寨郑重其事地挑选思想好、身体好、劳动好的青年男女,披红挂绿送到农场。


第2版()
专栏:

实行以牧为主方针 采取扎实可靠措施
大凉山区昭觉县农牧丰收
本报讯 记者邹文孝报道:地处大凉山的四川省昭觉县,从当地草场广阔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以牧为主、牧农并举的生产方针,近三年的农牧业生产,以每年递增10%以上的速度发展。与1978年相比,去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 22亿多斤,增长43%;牲畜达到48万多头,增长35%。
昭觉县是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有草场180多万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五倍多,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优势。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要实现“高山顶上稻花香”,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使大片森林、草场遭到破坏,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党的三中全会后,县委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发展山区生产的全面规划,确定实行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方针,合理调整了全县农林牧业用地。13个公社以牧为主、8个公社以农为主,37个公社农林牧并举。县里把领导精力、资金、物资、劳力,都集中到以牧为主的轨道上来,还分期分批培训32个公社的主要干部,组织他们学习畜牧业知识,提高他们领导畜牧业生产的能力。
近两年,全县种草植树37万多亩,退耕还牧3.2万亩,同时普遍推行了粮草轮作制,以增加土地肥力,增加优质饲料,提高土地植被覆盖率。现在全县粮草轮作的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每年生产青饲料2亿多斤,牲畜冬春缺草的矛盾基本解决。三岗公社过去牲畜仅1.1万多头,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00多斤,社员吃粮年年靠返销。近两年,这个公社退耕还牧4,600亩。去年全社牲畜存栏率比1978年增加70%以上,粮食也自给有余,卖给国家议购粮90,000多斤。
为了解除群众发展畜牧业的后顾之忧,这个县实行了畜产品换粮的政策,还在资金、畜源、圈舍等方面给予养畜户以支持。全县划出3.9万多亩草山、草坡归社员个人经营使用。去年全县农牧民私养畜达到29万多头,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多。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不“敬香”神自灵
茶叶推销员李俊夫做近百笔生意没花公家一分钱送人情
皮甫文
湖北省通城县北港公社社办企业茶叶推销员、共产党员李俊夫,去年以来做了近百笔生意,推销额达110多万元,没花公家一分钱去送人情,拉关系,受到人们信任和县有关部门表扬。
29岁的李俊夫是从去年初开始搞茶叶推销工作的。当时他对采购推销中存在的送礼风十分不满。有人说“非此办不成事”,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回答。他每到一地洽谈业务,总是以诚恳的态度,详细介绍茶叶的色、香、味、形,实事求是地讲清楚通城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虚心征求对方意见。不管订货与否和生意大小,他都一样耐心、热情。别人觉得他诚实可靠,总愿意订他的货。去年他跑了新疆、黑龙江和北京、天津等九个省、市,就是凭着“一张嘴、两条腿,清早出,深夜归”,实现推销额84万元,比计划超额了40%。
李俊夫特别讲求商业信誉。去年4月,他与辽宁省锦西糖业烟酒公司订了4,000斤茶叶合同,发货时误将一箱80斤重的三级茶当成一级茶发出。他当即按差价退给对方280元钱,并一再道歉。对方很满意,8月份又订购了2,000斤花茶。
李俊夫也碰到过搞不正之风的人,但他从不逢迎,决不靠拉“关系”招徕生意。去年3月,在东北某地,有位推销员告诉他:“这里不送礼办不成事”。小李跑了几个单位,看看不行,干脆一笔生意也没有做。一年多来,他没有要公家报销过一包烟,更没有请过客,送过礼。他说:“对行贿行为要坚决抵制。我们不能慷公家之慨,让某些人中饱私囊。都不去“敬香”,看他到哪儿去作祟?”


第2版()
专栏:

建三江垦区山蕨菜丰收
本报讯 位于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垦区,今年的山蕨菜喜获丰收。第一茬就采集11万多斤(全年可采集四茬),完成全年任务的51%,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蕨菜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嫩时可吃,味道鲜脆,地下茎可制淀粉。具有提神、去油腻、助消化等功能。建三江垦区是黑龙江省蕨菜生产主要产区之一。今年,春涝严重,土地湿润,有利蕨菜生长。垦区的胜利、勤得利、八五九等农场,纷纷提前召开动员大会,号召职工“向绿色荒山要宝”,积极组织大家投入抢收。


第2版()
专栏:

武夷山区发现大片楠木林
据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武夷山区的沙县与明溪县交界处的罗卜岩,发现总面积约3,000亩稀有珍贵的楠木林。现在,三明地区正筹备建立保护区,为发展我国楠木生产提供种源。
初步查明,在约3,000亩范围内,成片楠木占优势的森林约有400亩。楠木品种有闽楠、红楠、紫楠、龙楠、绒楠、桢楠、虎皮楠、刨花楠等。在其余2,000多亩范围内,除生长着分散的楠木外,还有黄樟、黄杞、天竺桂、拉氏栲、秦氏厚壳桂、福建青岗栎、猴喜欢等180多个优良树种。这里被认为是一个林相完整、植被群落分明的天然植物园。


第2版()
专栏:读者与编者

这篇报道真正推动了工作
杭州郊区违法买卖土地的问题已在认真处理
五月十三日《人民日报》二版发表了《杭州郊区违法买卖耕地情况严重》一文后,在我省和杭州市引起了很大反应。当地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省、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开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抽调干部,组成调查组,到买卖土地严重的西湖、江干区作调查,市委负责同志多次听取调查组汇报,并和副市长一起到非法买卖土地、搞违章建筑的现场检查。经初步查明,杭州市参与非法买卖、租借土地的有六百四十四个单位,共买卖、租借土地二千二百七十六亩。目前,市人民政府正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分别作出处理。杭州市土地管理部门的干部说:人民日报的报道,对保护杭州的土地很有帮助。过去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许多单位根本不理睬,很难工作。人民日报一登,情况就好转了。
杭州郊区人多地少,平均每人耕地只有四分多,有些菜区每人只有二三分地,西湖周围的土地是国家规定的风景保护区,如继续让这种非法租用、买卖土地的情况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件事说明,报纸上一篇切中时弊的报道,对推动实际工作能起多么大的作用。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省、市委领导同志重视舆论,因势利导地抓起这方面的工作,使这个老大难问题,将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杭州日报 章岳


第2版()
专栏:

随县发现稀有珍贵油桐
本报讯 最近湖北省随县土产公司在调查多种经营资源中,在本县溳阳公社钟家管理区前锋二队发现一株稀有珍贵油桐,这株油桐结的桐苞形似大鸡冠花,每个里面一般有30来颗桐籽,最多达80多颗,而我国现有的优良品种,一般也只有6颗左右。这株桐树已有5米多高,去年收籽20斤。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抗病黄瓜“西农五十八号”
西北农学院园艺系 崔鸿文
枯萎病和霜霉病是黄瓜的两种毁灭性病害,流行年份瓜秧连片萎蔫或死亡,为害极为严重。因此,研究根治黄瓜的病害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防治黄瓜病害,除了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喷药防护以外,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推广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
“西农58号黄瓜”是西北农学院近年来新育成的抗病黄瓜品种。这一科研成果于1981年获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一等奖,1982年被列为农业科学技术重点示范推广项目。
“西农58号黄瓜”的突出优点是兼抗多种病害,其中以抗枯萎病、霜霉病为主,也抗白粉病、角斑病、炭疽病、疫病和病毒病。在一般发病年份,只要注意栽培技术,即使不喷药防病,也能正常结果。因此,种植“西农58号黄瓜”既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又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西农58号黄瓜”属大型刺瓜,为中、晚熟品种,长势强,适应范围广。据1981年各地引种、试种,它适宜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北京、内蒙古、吉林、辽宁、西藏等省、市、自治区栽培。这些地区的不少生产单位,有的是病害严重的老菜区,有的是防病水平较低的新菜区,“西农58号黄瓜”在这类地区的抗病性能都很好。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林粮结合 建设山区
——山东省五莲县林业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陈雨明
2月底,一场春雪刚住,山东省五莲山区的人们就踏着积雪上山了。他们挑来一担担水,提来一桶桶雪,把去年冬天就挖好的240多万个树窝浇透,栽下树苗。这是五莲山区今春植树造林的第一个浪潮。相继而来的,是有30万人参加的全民义务植树高潮。这样的植树造林热,在五莲县已经持续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共营造了11万亩用材林、防护林和薪炭林,成片栽种了116万棵苹果、板栗、山楂,还在“四旁”零星植树556万棵,全县平均每人种树40多棵,连同原有的林木,全县已有林地62.7万亩,占宜林山、滩总面积的59.7%。
粮下川 树上山
五莲县山多田少,可是,前些年,仍然要为粮食过千斤拚命。有些地方的“帮忙田”一直开到山顶,8万亩河滩林折腾得只剩下了万把亩,结果却是:粮食没过千,水土流失加剧,社员分配减少。党的三中全会使县委的同志们清醒过来,从这里的实际出发,实行“以林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区建设方针。县委认为,实行这一方针,首先必须保证粮食稳定增长,人民吃饱了饭,才能去建设山区。因此,他们没有把毁林开垦的田地全部退耕还林,更没有把付出巨大劳动修出来的几万亩河滩地重又种上树,相反,对那些能建成旱涝保收的开垦田地进一步加厚土层,兴修水利,还结合治山,闸山沟,新造一批坝头地。随着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对宜林山岭薄地,分批退耕,逐步实现了粮下川,树上山。近几年,这个县每年都有3万亩左右的山岭薄地退耕还林或实行林、油间作,粮食总产量却比过去增长。去年,虽遇大旱,社员的口粮仍然同丰收的1979年一样高。抓住粮食就使农民能够放开手发展林业。
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全县从粮油生产上腾出的约3万名劳动力,有1万多人投入了林业,使从事林业的专业人员增加到了2 .2万多人,加上社员农业劳动间隙参加林业建设所投的工,三年来全县投入林业基本建设的工日约5,100万个,为建设林业,改善林业生产条件,新添了一些水利设施,使6万多亩果、茶、桑园得到了灌溉。
他们还围绕林业,搞好道路建设。三年多来,修了总长1,200里的环山路和营林路,把城镇和群山连接起来,造林季节,拖拉机把一车车树苗运上山,收获季节,又把一车车山货运往城镇。
“远水”和“近渴”
五莲县发展林业并非没有思想阻力,开始,有些人认为,抓林业“远水不解近渴”,积极性不高。县委认为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困难,因此,他们重视做思想工作,又注意处理好远和近的关系,努力做到既引“远水”,又解“近渴”,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注意长短结合,合理布局,既种生长期长的板栗、苹果等,也种三两年就能收益的棉槐、山楂、葡萄,并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变长为短。他们给栽上十几年还不结果的老苹果树扩穴换土,追肥浇水,给老板栗树换头嫁接,使收益大增。去年,全县结果的苹果由90多万棵增加到150多万棵,产量由6,030多万斤增加到1 .1亿多斤。新栽的树,一开始就讲科学,挖大穴填活土;选良种,培育速生丰产林,近几年培育的1.08万多亩速生丰产林,大都能三年成檩,五年成梁。在计酬办法上也使社员从造林中得到直接的物质利益,以解“近渴”,因此社员造林的积极性非常高。
采取以上措施,林业的发展速度和社员收入的增长速度都大大加快了。1978年全县林业收入1,164万元,社员分配人均82.5元;去年全县林业收入2,500万元,社员分配人均187.4元。
“给后人留下脚印”
在五莲县干部中,常常可听到这样一句话:“给后人留下脚印”。这是说,要有为群众办好事的事业心。
在街头公社,上年纪的社员提起街头的变迁,总喜欢说:这儿是陈泰保、李焕文领着栽的树,这是王铭训领着治的河,这是王明领着修的路……。陈泰保和李焕文是街头五十年代的党委书记,他们领着大伙栽下了第一批苹果树。现在,这些树正在盛果期,人们看到苹果,很自然就会想起领着他们栽树的人。王铭训是1977年以前的公社党委书记,他带领干部社员苦干六七年,治理了境内的一条主河、六条支流,把河滩整修成两万亩平展展的耕地,打下了粮下川、树上山的基础。王明是现任党委书记,1977年到任后,他亲自参与踏勘、规划、修筑,沿着内、中、外三层山,修起了三圈环山路。现在,街头公社的10万亩山已基本绿化,去年的林业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社员分配到了300元。今春,公社党委的同志们,又登上境内最高的驼耳山,在那里栽下了400棵银杏。银杏,又叫公孙树,栽这种树包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党委书记王明所说的:“我们共产党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就要看得远些,为后代创业”。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河北省正定县石家庄大队侯俊岭一家,除种好责任田外,还利用多余的劳动力饲养了3头奶牛和14只奶羊,年产鲜奶2万多斤,供应石家庄市80多户居民用奶。这是侯俊岭正要进城送奶。
 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摄


第2版()
专栏:

全国劳模、山西省闻喜县涑阳大队党支部书记吴吉昌,今年七十三岁,经常在第一线劳动。这是他在田里观察棉花生长情况。 杨春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