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人口普查工作一定要达到高质量
李成瑞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有关国情国力的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它的目的在于取得我国人口分布及其经济、社会构成的资料,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的依据。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人口普查资料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或者说,人口普查必须达到高质量的要求。质量问题是人口普查工作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各项工作必须保证质量”;“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周密的安排,围绕提高人口普查资料的准确程度这个中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那么,在人口普查工作中,有哪些方面可能发生差错?怎样实行质量控制?怎样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是每个人口普查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各方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根据各地人口普查试点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一
我们要求提高人口普查资料的准确程度,也就是要求千方百计降低人口普查资料的差错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先考察一下人口普查各个阶段工作中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口普查工作总的说来分为两个大的段落:第一是普查登记,即普查资料的搜集;第二是数据处理,即通过手工计算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得出人口普查的结果。
普查登记是整个工作的基础。登记的内容准确,才有可能使最后的资料准确。如果普查登记差错很多,不论数据整理工作做得多么准确,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我们把登记中的差错叫做原生性的差错。消灭原生性差错是人口普查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动员广大群众和广大干部作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在普查数据整理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差错。我们把这些差错叫做再生性差错。数据整理又包括四个阶段:一、对人口普查的主要数字(人口总数、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用手工方法进行汇总;二、对人口普查的全部登记资料进行编码,即把普查登记中的全部信息转换为电子计算机可以“认识”的代码;三、把这些代码录入电子计算机;四、用电子计算机对录入的资料进行逻辑检查,并进行运算和制表。在数据整理的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一些差错。减少这些再生性差错,比之减少原生性差错,相对说来是比较容易些,因为对数据的整理是依靠专业人员集中在室内作业,不象普查登记那样是一个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但是,我们对于编码、录入和电子计算机运算这样一些工作还缺乏经验,而且这些工作集中到县和省进行,工作量很大,环节较多,因而产生差错的可能性也较多。有些地方试点中编码和录入的差错不少,有的地方编码的差错率超过了登记的差错率。因此,如何减少再生性差错,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我们弄清了人口普查各阶段的差错发生的情况,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各阶段工作的差错率,提高各阶段工作的质量。二
要保证人口普查的高质量,必须对各阶段的工作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根据各地试点的经验,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要按照“依靠群众,明确责任,步步把关,短线反馈”的原则来进行。
(一)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应当是本地区人口普查工作质量的全面负责人。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应当是本地区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实际执行的负责人。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当成立质量控制组,协助领导抓好质量控制的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级人口普查机构的领导下,要使得全国400多万名普查员,1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10万多名编码员,4,000多名录入员,1,000多名电子计算机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在质量要求方面应负的责任,都来积极参加质量控制工作,各负其责,一丝不苟,力争把差错消灭在基层和工作现场。
(二)建立各个阶段工作的复查制度。一个普查区的普查登记完毕后,普查指导员应当及时地组织普查员进行复查,包括自查、议查、互查。首先,由普查员进行自查。其次,可以请当地的老住户,群众积极分子一起,对户数、人数、性别等进行议查。再次,普查指导员还要组织普查员按专项分组,对登记表进行复查(如有的组专门负责查有无漏填或重圈,有的组专门负责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是否有矛盾)。在复查中,要运用事前规定的人工逻辑检查规则,进行检查,发现差错,经过核实,予以改正。手工汇总、编码、数据录入等工作,同样要采取必要的方法进行复查。根据试点材料,经过复查可以消灭本阶段工作差错的50%—85%。这说明复查工作对于降低差错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各个阶段工作的验收制度。每个阶段的工作复查完毕后,要在上级干部的主持下,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允许差错率的最高限度)和简易可行的方法,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才能将资料交付下一阶段进行继续处理。质量验收的标准,应当既是严格的、先进的,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既考虑到使用资料者的需要,又考虑到普查工作力量的可能。验收工作应当集中力量放在基层普查区(生产大队、居民委员会),发现登记质量不合格的,要重新进行核查校正,必要时返工重做,直至达到规定的标准。这样及时发现差错、及时改正差错的方法,符合短线反馈的原则,有利于把差错消灭在基层和工作现场。有了层层验收的制度,就可以把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四)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来减少差错。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可以利用录入设备所具有的“智能终端”的功能,对某些项目的录入实行质量把关(如对不合要求的录入数据自动发出警号等)。在录入完毕后,要利用电子计算机按照逻辑检查规则(如配偶双方性别必须相反,填行业、职业的人口不同时填未在业)和严密的编辑程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校正。这里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规定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逻辑检查规则和机器校正方法。我国这次人口普查中初步拟订的逻辑检查规则,已经经过试点作了若干改进。今年年底,还要经过较大范围的试用,证明它的高度合理性以后,再正式投入全面使用。
这里还要说明,对于普查登记工作,除了在登记过程中实行质量控制以外,还要在登记完毕以后,由各省人口普查机构,按照科学的方法抽出少量样本,由县级以上机构派出水平较高的、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深入样本的现场进行调查核对,以便对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普查登记的质量作出评价。三
要保证人口普查的高质量,必须以提高人口普查资料的准确程度为中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一)滚雪球式的层层试点。首先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主持,在江苏省无锡市和无锡县进行试点;然后由29个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试点;再由200多个地区级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单位进行试点。通过四级试点,不仅检验了人口普查办法(在办法公布前进行的全国性试点和省级试点),而且取得了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大批干部,使他们学会了普查工作的本领(包括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普查数据的本领)。这就为提高人口普查质量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四级试点中,每一级试点完毕后,都要总结经验,检查质量,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提出减少差错的措施,实行质量反馈,从而使下一轮试点把质量进一步提高。最后,把县级试点保证质量的经验推广到全面普查中去。
(二)普遍整顿户口。我国的户口管理制度,是经常性人口统计的基础,也是人口普查的基础。为了高质量完成这次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对户口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顿,基本上摸清了当地居住人口的状况。在整顿户口的基础上,编制了各个普查区的分户普查底册,这就为人口普查登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又强调在普查登记中必须逐户逐人逐项询问,户口本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抄,以使普查资料更加准确。
以上两项工作,都是人口普查的先行步骤,是保证普查质量的重要条件。
(三)全面发动群众。要取得可靠的人口普查资料,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使十亿人民都能了解人口普查是同他们的根本利益一致的,从而自觉地如实申报。对于各户的申报人还要着重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具体了解申报内容,做好申报准备,以保证申报的准确性。
(四)组织、训练和管理好普查的专业队伍。要在各级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普查、编码、录入三支队伍。这三支队伍的成员,要按照规定的条件严格挑选,认真训练。在工作期间要抓紧思想教育、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使他们能以高度的责任心,集中精力,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五)认真做好普查登记和数据整理工作。不论普查登记、手工汇总、编码、数据的录入和处理工作,都要按照“稳、准、全”的要求办事。有了稳,才能准,才能全。在准和全的基础上适当求快。如果片面求快,就会欲速不达。
(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在保证完成普查任务和节约办普查的原则下,做好各项后勤工作。诸如人口普查经费的拨付,普查文件和表格的印刷、分发和回收,包装物料和装订材料的购置和分配,表格的运送、存放和管理,资料库的建设和编码录入场所的提供,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及时做好。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普查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普查资料的安全,决不能使千辛万苦得来的资料遭受损失。
党政加强领导是保证人口普查达到高质量的关键。我国的人口普查,不是单纯依靠少数专业人员孤军奋战,必须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我们要把广大群众的力量和专业人员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广泛的政治动员和严密的组织工作结合起来。鉴于人口普查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相互平行和交叉的复杂的工作,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流程图,使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秩序地、协调一致地进行,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人口普查的任务。


第5版()
专栏:

对计划经济的几点认识
王积业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对我国三十二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几点粗浅认识。
计划经济,首先指的是国家实行的经济管理制度。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没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谈不上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实行计划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要求,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又有赖于计划经济制度的加强和完善。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有计划安排的,所以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再是盲目自发地形成,而是有计划地形成的。由于这种有计划的经济关系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主要的和主导的,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指的也是社会的经济活动。
这里,计划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整个经济运动过程,都是有计划进行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国民经济的大部分活动还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那末,可不可以把这部分经济活动叫做商品经济呢?我以为是可以的。近几年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讨论,分歧点并不在这里。争论的焦点是,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能否概括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本质方面,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可不可以叫做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认为,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说明不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怎样结合的。尽管生产资料是商品,但劳动力并不是商品,所以用商品经济原则解决不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如何结合这个社会主义经济中最本质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计划经济,不是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需要指出,我国的计划经济,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计划经济相比,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是有很大差别。
第一,实行计划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我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都低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我们对社会生产尤其是对社会需要的了解,往往很不全面,也不十分准确,只能对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需要以及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某些产品,实行计划安排。如果脱离实际地去硬行扩大计划管理范围,管得很宽很细,历史经验证明,往往事与愿违,效果不好。
第二,实行计划经济的形式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付出的劳动与劳动报酬直接挂钩,“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页)在不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马克思设想的这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仅仅限于个人消费资料,并且采取劳动直接计算的形式。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由于还存在商品和货币,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就不仅适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生产和分配,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分配,而且又是采取货币(价值)形态实现的。在价格同价值经常发生背离的情况下,运用货币(价值)形态反映社会劳动量就不可能是很准确的,与此相关,对经济增长速度和重大比例关系的计算,也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这不能不给计划经济管理带来某些困难。
第三,实行计划经济的物资力量不同。实行计划经济要拥有足够的物资,特别是要有充裕的物资储备,用以调节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比例不协调。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人口又多,国家还难以拥有充裕的物资储备,再加上其他原因,以致有些年份经济计划被迫留有缺口,物资供应相当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异常艰巨,局部的比例关系失调甚至难以避免。但是全局的经济结构性失调,则应当竭力避免。条件之一就是坚持计划留有余地而不要留有缺口。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浪费大,潜力也大。而我们对发展经济的潜力,有的计算不准,有的计算不到,有的难以预料,从而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计划安排上留有缺口的,由于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出生产潜力,缺口随之消失;在计划安排上未留缺口的,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缺口。这就说明,我国的经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也允许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不应该是全局性的,也不应该是频繁的。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的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又有哪些区别呢?
第一,商品经济从来附属并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是雇佣劳动制度的普遍形态。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生产商品,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从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商品经济,不是这样。它是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服务的。离开以至冲击、破坏计划经济的商品经济,国家要进行干预,通过有关政策加以限制。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商品经济,要服从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服务于加强经济核算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服务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第二,最能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点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也通过劳动力买卖来实现。这样,商品的范围较之其他任何社会形态都无可比拟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其范围同资本主义商品相比,要狭窄得多,最主要的是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对于这一点,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
当代垄断资产阶级国家也实行某种“经济计划”,但它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根本不同。那是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并不是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9页)
第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劳动力的买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完全由价值规律来支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决不是通过劳动力买卖进行的,它是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通过国家计划实现的。
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上述重大区别,所以,它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把加强国家计划指导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正确结合起来,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是很重要的。


第5版()
专栏:

阿拉伯哲学座谈会在西安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联合召开的阿拉伯哲学座谈会不久前在古都西安举行。会议就开展阿拉伯哲学的重要意义、阿拉伯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以及阿拉伯哲学和伊斯兰哲学的关系,交换了意见并进行了讨论。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阿拉伯哲学是东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许多同志说,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阿拉伯哲学的含义不尽相同。在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哲学指的是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尽管十分朴素,留下来的文字材料不多,但不等于说这一哲学是不存在的。伊斯兰教产生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哲学传到西亚、北非广大地区,以致传到伊比利亚半岛(即西班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在第九至十二世纪中,该帝国境内的各种族人民创造了用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具有阿拉伯民族传统的文化和哲学。在近现代历史上,随着政治地理的变动,这时的阿拉伯哲学主要指的是现代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哲学。
与会同志还强调指出,阿拉伯哲学在东西方哲学史上占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欧洲中世纪,古希腊罗马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被介绍到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与当地各族人民的历史条件和需要结合起来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一些阿拉伯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的作用,已不是一般的影响,而是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在东方一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的哲学发展中,阿拉伯哲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以我国而论,自唐朝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伊斯兰教以来,阿拉伯哲学在元、明、清各朝代的一些著作中也有所反映。
许多同志指出,阿拉伯哲学同伊斯兰哲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公元七世纪以来阿拉伯哲学虽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但不能把阿拉伯哲学的研究局限于宗教哲学范围之内。
与会同志希望有关方面加强阿拉伯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尽快改变我国阿拉伯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基础薄弱、人员过少、资料缺乏的现状。(李今山)


第5版()
专栏: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出版
马洪、孙尚清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根据国务院指示成立的经济结构组,曾经组织了一个百人以上的队伍,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对全国经济结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本书是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
作者列举大量事实材料,论证了中国经济结构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的错误倾向,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畸形化。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后果又造成社会再生产难以顺利进行,社会财富惊人浪费,经济效果严重下降,人民生活无法改善。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调整经济,建立一个有效利用资源的、使再生产各环节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实现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最后一章作者就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经济体制的弊病是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经济比例的大体协调又是经济体制根本改革的前提。
(石)


第5版()
专栏: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将出版
红旗出版社将出版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简本同原本的章节一样,只是篇幅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这部书除绪论外,按照三个革命高潮的观点,分为五编:第一编,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映了第一个革命高潮的起伏;第
二编,半殖民地、半封
建统治秩序的形成,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酝酿着中国革命新的高潮;第三编,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反映第二个革命高潮的起伏;第四编,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反映了第三个革命高潮的起伏;第五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这是中国从黑暗走向黎明的转折点。此书对于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学点历史知识,了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是很有益的。    (洪 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