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新“杨门女将”——记“模范妻子”段兰英
4月30日下午,在北京部队某团召开的表彰先进大会上,第三次立功的三炮连副连长杨小战,望着胸前的红花,心情十分激动。大会结束后,他回到临时来队家属招待所,一进门就把红花捧给了从老家河南省汝南县来队探亲的妻子段兰英,深情地说:“这朵花应该给你戴上。”的确,在杨小战的荣誉中包含着妻子的心血,段兰英戴上它当之无愧。
“俺作难再大,也不能给他增加思想负担”
1975年农历正月十九,段兰英过门来到杨小战家。婚后没几天她就把和三嫂一块生活的婆婆接到自己家。消息传出后,乡亲们都夸兰英是个明白人。有些姑娘、媳妇不理解,兰英说:“哥哥嫂嫂孩子多,负担重,小战放心不下,俺多尽一份孝,他在部队就少操一份心。”
段兰英干活回来很少休息,做饭尽量不让婆婆动手。婆婆胃口不好,隔三五天她就给婆婆调剂一下口味,逢集都给婆婆带回一些爱吃的东西。附近村庄只要演戏、放电影,兰英就拉着架子车把婆婆送去。兰英还把收音机放到婆婆的屋里,让她听戏,听新闻。有一次农忙时,兰英有几件脏衣服放在炕上,婆婆端起就到池塘去洗,不慎滑倒跌伤了腰。兰英从地里跑回家,推过自行车就去请大夫。那些天,兰英日夜守候在老人身旁。开始,婆婆要给小战拍电报,后来看到兰英对自己照顾得这样好,也就不再提了。一天,兰英打听到外地有种治腰疼的药,便骑上自行车去买,当天来回160里。
1980年10月22日,杨小战的二哥病情加重。二嫂带一堆孩子,婆婆急得团团转。兰英安慰婆婆:“妈,您放心,小战的哥哥也是我的亲哥,我带二哥去看病。”兰英把孩子托付给婆婆,陪着二哥赶到驻马店地区医院诊治。回来的路上,二哥昏倒了。她把二哥扶起来,借了辆架子车,拉着往家走。从驻马店到家里有80多里路,从下午三点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才把二哥拉回家。她喊婆婆开了门,就精疲力尽地顺着门框瘫倒在地上了。天刚蒙蒙亮,二哥的病有变化,她又用架子车拉着二哥向汝南县医院奔去,来回又是60多里路。二哥去世了,婆婆很悲痛,叫兰英拍电报让小战回来。她决定暂时不把家里事情告诉丈夫。她对乡亲说:“俺作难再大,也不能给他增加思想负担。”婆婆一连几天躺在床上,兰英到婆婆床前相劝:“妈呀,小战在部队带百十号人,怎么说也比咱家的事重要,家里有我在,有政府照顾,有乡亲们帮助,啥困难也能解决。”兰英还请人来和婆婆聊天,婆婆的精神一天天好起来。
杨小战的二哥死后,二嫂出走,撇下5个孩子,大的十二岁,小的四岁。谁来照管呢?要是让小战知道了,他准会担忧。段兰英想:“再苦再累,俺也要把他们抚养好,决不能让小战为孩子牵肠挂肚。”于是,她把孩子全揽了过来。后来三哥和已出嫁的大姐各领走一个,从此,兰英挑起了包括自己的一个孩子在内抚养老少5口人的重担。白天,她把汗水洒在田间;夜晚,她为孩子们缝棉做单。兰英对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上精心照料,而且也从思想上细心管教。看了电影《雷锋》,兰英启发孩子:“雷锋是个闲不住的人,出一趟车,做的好事能拉一大车,你们都要学习雷锋叔叔。”看着小战的立功喜报,兰英告诉二哥的孩子:“你们要当好孩子,让叔叔安心工作,多寄喜报回来。”侄子华伟算术成绩不好,兰英就帮他复习功课,使他的学习有了很大长进。今年春节,是几个孩子在兰英家过第一个春节。兰英给每个孩子做了一套新衣服,买了一些用品。除夕夜晚,兰英把大哥等请来,全家团聚。侄女玉梅笑着说:“人家都说俺抖起来了!”
“为了搞好部队建设,你尽力,俺尽心”
去年麦收大忙时节,杨小战回乡探亲,他和兰英天不亮就起床干活。这天中午,赤日炎炎,他俩拉了几趟麦子,已经浑身汗水淋淋。他对兰英说:“咱俩一块儿干,还累得够呛,你一个人怎么受得了呀!要不我早点转业回来,也可以帮帮你。”兰英着急地说:“那不中,苦累俺都顶得住,你怎么能光想小家忘国家呢!”接着她安慰丈夫说:“你在替人民站岗放哨,俺当军属也觉得光荣。你想回家,他想回家,祖国靠谁保卫?”
自从杨小战提起“转业”的事后,段兰英就多了一桩心事。小战回部队走了没几天,她就给丈夫写了封信:
“……说实在话,你的心情我领会到为我好。我也知道你如果回来,各方面对我都有好处,但俺不能这样做,解决我个人的负担和全家的实际困难,应该考虑,但不能过多考虑,过多了会影响你的身体和工作。我还是那句老话,有我在,你就不要挂念家。我在家能动腿我就不怕跑路,能出力我就不偷懒,一定把咱家来个大变样!
“……我再次请求你,要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做一个真正让党放心的党员,最低得做一个让妻子放心的丈夫。”
读着这情真意深的话语,小战对兰英又感激又敬佩。小战同兰英从小在一起,对她十分了解。旧社会,兰英家祖祖辈辈受穷,父亲曾被国民党兵抓去打得死去活来。段兰英从小就想当兵,拿起枪杆保卫祖国。1968年征兵时,十八岁的兰英连报几次名,愿望都没有实现,结婚后就把对军队的热爱倾注在支持丈夫的工作上,期望丈夫把自己那份保卫祖国的义务担当起来。小战收到兰英这封信后,工作更积极了。
去年农历八月初,部队领导了解到杨小战的三哥去世,批了十天假,让他回家料理一下。小战回到家,看到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地里庄稼长势很好,村里人见了他都夸兰英好。一天,他和兰英在芝麻地里摘豆角,说:“兰英,你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我该怎么感激你?”兰英说:“谁要你感激,为了搞好部队建设,你尽力,俺尽心,都是一个目的。俺俩订个合同,搞个竞赛好不好?”两人边干活边议定了竞赛条件。兰英说:“我要搞好生产,多收入,多为国家做贡献,家里不用你寄钱。”小战提出:“我要把工作搞好,争取立功受奖,给你寄喜报。”两人越说越高兴。从这,兰英又给小战加了一把劲。
“种好责任田,小战在部队心里会更踏实”
去年的金秋10月,一条条长龙似的架子车队,装载着如雪似银的棉花,向棉花收购站开进。车队的行列里,段兰英拉着满满一车棉花,怀着丰收的喜悦,边走边同大伙说笑。一位社员问兰英:“喂,你这一车有多少斤?”兰英伸出两个指头,然后又伸出四个指头比划了一下。“二百四!”那位社员感到惊异:“按规定指标不是让你交一百斤皮棉吗?你超过一半还多呀!”“俺丰收啦,不交给国家留着干啥。”听着兰英的回答,人们情不自禁地对这位勤劳爱国的模范军属,投去钦佩的目光。
收购站的大院里,检验员认真检验了段兰英交来的棉花,满意地说:“棉花质量真好,全是一级的!”兰英把棉花送上一堆堆雪山似的棉花垛,然后从会计处领取现金四百四十八元。此刻,兰英的心情是多么不平静啊!人们从她那满面笑容的脸上,看到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胜利,看到了劳动致富的光荣。
兰英所在的辛庄大队南杨生产队,是1980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二哥去世后,兰英把他们家的责任田也接了过来,连同自家的共有12亩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兰英能把地种好吗?”乡亲们担心,小战在部队也犯过愁。兰英却有自己的主意:“责任田是党的政策,军属要带头种好。种好责任田,家庭富裕,给国家贡献大,小战在部队心里就会更踏实。”兰英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爱人在部队当干部,让他寄钱回来,何必还自己劳动呢?”兰英说:“俺又不缺胳膊少腿的,要靠自己劳动的双手,把家庭生活改善好,咋能光靠丈夫养活……”
段兰英丰硕的劳动果实不是轻易得来的。
种棉花时节,汝南县遇到大旱,地干得挖一锹也不见点湿气。兰英带着侄女玉梅下地挑水播种。玉梅年龄小,只能在地里倒倒水,兰英从两丈深的井里提水,挑到半里多远的地里,从东方发白干到晚霞消失,手被绳子磨起泡,肩被扁担压红肿,棉田终于按时下了种。不几天,落了场暴雨,地皮结了一层硬盖,嫩弱的棉苗很难拱出来。兰英又带着侄女,小心翼翼地把地皮揭开,一点一点搓碎,再覆盖在棉芽上。她和孩子都成了土人,可棉田象铺了一层绒毯,一行行棉苗齐齐整整地挺起了粗壮的身躯。盛夏的一天,细雨蒙蒙,在南杨村头空阔的田野上,兰英身披雨衣,在田里拔草。雨住天晴,社员们纷纷下地时,发现兰英的一块棉花地里,草已被拔得干干净净。人们关心地说:“你平时忙了地里忙家里,雨天也不歇一歇。”兰英微微一笑说:“天晴还有别的活。”大家看着地里齐刷刷绿油油的棉花棵,连连赞叹说:“兰英真是杨门女将啊!”
好学上进的兰英不光苦干,而且在科学种田上用了不少心计。地头路边,她遇见了庄稼把式,就要问问种庄稼的知识。一次她到大队开会,看到了一本植棉手册,便如获至宝,把里面重要的地方都抄了下来。南杨村棉田蚜虫为害严重,兰英按着书上讲的注意观察,一发现了蚜虫,就立即喷药,很快把蚜虫压了下去。正当棉花坐桃时,阴雨连绵,有些地里的棉桃开始腐烂。兰英及时打掉老叶,使棉花通风透光,防止了烂桃,减少了损失。
每当兰英作难的时候,四面八方向兰英伸出关心帮助的手。麦收以后,需要很快把地耕了种秋庄稼,大队派拖拉机先把兰英家的地耕好;种庄稼需要化肥,经生产队介绍,县化肥厂优先满足供应。分责任田时,小战的大哥把离村近的地让给兰英种,自己种远地。耙地、耩地等重活,不等兰英开口,大哥就带着孩子替她干了。有些社员看到她忙不过来时,也主动前来帮助,去年晒麦的一天,忽然乌云翻滚,眼看要下雨。这时许多人都涌向兰英的场里,扫的扫,装的装,不等落雨点,麦子就全部收拾好了。
汗水浇灌粮仓满。去年,她家收了2,700斤小麦,200斤玉米,250斤棉花,还有大豆和芝麻。按照规定,产棉区没有上交粮食和油料的任务,可她还卖给国家大豆、芝麻和菜籽640斤,连同卖给国家的棉花,共计收入现金807元。二哥活着时借国家贷款六十多元,兰英想到的是不让国家吃亏,主动替二哥还清了贷款。她还拿出100元寄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这百元汇款,既是让丈夫分享丰收的喜悦,又是向他报告:家里生活挺富裕,你就安心在部队工作吧!
段兰英今年3月被汝南县评为“好媳妇”,被驻马店地区评为“三八红旗手”,家被公社评为“五好家庭”。
杨小战以连为家,出色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他抓的骡马管理工作去年名列全团第一;他负责组织连队基础训练,在今年第一季度考核中,夺得了全团炮兵分队的第一名;他负责训练的先行班,还在军里召开的训练现场会上作了表演。今年初,他被团评为“好干部标兵”,4月份又荣立了三等功。
顺春华 房米 张升伦 李谦
(原载6月18日《解放军报》)(附图片)
段兰英赶集回来,给婆婆买了罐头,给侄儿带来了水果糖。
王新华摄


第4版()
专栏:

阳翰笙在全国文联会议上提出文联工作目标
帮助文艺工作者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文联工作的目标,应该是使“文艺团体成为作家、艺术家之家,成为他们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成为他们自我改造、自我教育和互相交往、互相切磋的场所。”这是阳翰笙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会务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的。他认为文联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为完成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交托给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艺界的党员和各部门的负责干部,在重新学习、深入研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毛泽东同志给文艺界人士的15封信和陈云同志《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的讲话,以及中央宣传部为此而写的按语的同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认识。十年动乱破坏了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良传统,现在,要在文艺界形成一股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风气,帮助文艺工作者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文艺观,抵制种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做到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反映新的社会生活。
文联工作必须继续坚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文联、协会的领导要继续克服并改变涣散软弱状态,联系三年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更加坚定有力地在更高水平上贯彻中央对文艺工作的指导精神。对文艺战线中还残存的“左”的指导思想,对严重危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及文艺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必要的两条战线的斗争。
帮助作家、艺术家密切联系群众和深入实际生活,是文联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要鼓励作家把创作活动的重点转向反映当前的生活和斗争,要有必要的制度、措施和条件,组织和保证文艺工作者经常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阳翰笙在报告中强调,要用极大的力量来发展文艺评论,并加强文艺评论队伍,以推动文艺事业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正确发展。当前,先要把各个刊物的评论、理论工作人员有计划地组织起来,充实文联和协会的理论研究力量,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阳翰笙在报告中还提到,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要巩固和发展文艺界的团结,文联和各协会机关要提倡全心全意为文艺界服务的思想,要注意保障文艺工作者的正当权益,要继续做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工作,要调整、精简机构,大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4版()
专栏:

越过新高度——记朱建华打破亚洲男子跳高纪录
“过了!跳过去了!”
6月20日下午5点32分,北京工人体育场内一片欢腾,5万多名观众一齐向纵身跃过2米31横杆的我国运动员朱建华发出热情的祝贺,祝贺他第二次刷新了亚洲男子跳高纪录。
随着横杆的逐步升高,男子跳高比赛把全国田径冠军赛推向了高潮。十九岁的上海选手朱建华从2米05起跳,先后跳过7个高度,都是一跃而过。这时,另一名十九岁的后起之秀、身高只有1米76的广东运动员蔡舒也征服了2米29。他俩并肩向2米31冲击。许多摄影记者围在跳高架后面,等待他们成功的镜头。朱建华整了整鲜红的背心,在绛紫色的塑胶田径场上迈出轻松自信的步子,猛然加速,哒、哒、哒,11步有力的弧形助跑,踏跳,腾身,一个漂亮的背越式,从黑白相间的横杆上飞身而过。国际田联秘书长霍尔特和总裁判夏翔一起,重新丈量了横杆高度,确认试跳成功!
朱建华激动地跑向看台,同自己的启蒙教练胡鸿飞分享胜利的喜悦。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朱建华又要求把横杆升到2米37,冲击世界纪录,但未成功。比赛后,朱建华对记者说:“感谢观众对我的鼓励。我要再接再厉,我认为我还有希望,能够跳出比2米31更高的高度。”
本报记者 汪大昭(附图片)
朱建华在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跳高比赛中跃过2.31米的高度。
新华社记者
柯林渭摄


第4版()
专栏:

武汉长江“夜游船”
本报讯 记者柏生报道:夏夜,月明风清,武汉市长江上,今年出现了第一艘“夜游船”。这是武汉市轮渡公司根据广大群众要求,特为中外游客开办的大型旅游船。
“夜游船”每晚7时半从汉口粤汉码头开航,逆江而上,途经武汉关码头、四官殿码头,穿过长江大桥,到达现代化的工业码头杨泗庙后,又掉转船头向下游靠武昌岸边行驶。全航程25公里,约两个半小时。
武汉夏季天气炎热,为了使人们在游览船上渡过一个舒适、凉爽、愉快、怡静的夏夜,游览船不仅为乘客沿路播音介绍武汉市的名胜古迹、革命文物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船上还有彩色电视机,播放各种电视节目,并设有服务部,为游览观众供应茶水、点心、卤菜和清凉饮料。游客还可以下棋、打扑克、听音乐。
今年入夏以来,已有万名中外游客愉快地乘了“夜游船”。不少外宾为能在武汉观赏到中国著名的长江夜色,感到分外喜悦。(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国务院批准华北平原农业项目
据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我国第一个部分利用世界银行无息贷款的农业建设项目——华北平原农业项目,最近已由国务院正式批准。
这个项目包括,治理山东齐河、陵县、禹城、河南商丘、宁陵、民权、安徽涡阳、濉溪、蒙城9个县的约300万亩盐碱、易涝地,共投资3.5亿元。其中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提供无息贷款占全部投资34%,其余由省、地、县的地方资金及社队的劳务投资解决。


第4版()
专栏:

郝德青会见泰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郝德青今天上午会见了泰王国枢密院大臣讪兰·碧他耶军上将和国防部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汶立·唐他隆上将及其一行。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泰国客人是应外交学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于6月19日从成都到达北京。


第4版()
专栏:

在比赛中增进友谊——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侧记
引人注目的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圆满地结束了。应邀前来参加比赛的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芬兰、泰国、印度、日本的田径运动员和我国的田径健儿为能有机会在一块参加比赛,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立和增进友谊感到高兴。
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19日上午,在北京体育馆田径场上,刚刚放下铅球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运动员伊罗纳·斯卢皮亚内克,顾不得训练后的疲劳,同中国运动员沈丽娟和教练崇秀云热情地交谈起来。她在17日上午同沈丽娟一起进行过训练,看了沈丽娟的投球动作,坦率地指出:“沈丽娟的动作连贯,手臂爆发力好,但是握球的手指分开过大,出球前左肩后拉,上体抬得过早,如果注意改正,成绩还会提高。”在指出沈丽娟的优点和不足后,就手把手地辅导沈丽娟做空手滑步练习。今天,她又和沈丽娟、崇秀云交换看法,对中国运动员提出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
“明天就要比赛了,预祝你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沈丽娟和崇秀云异口同声地说。斯卢皮亚内克笑着对沈丽娟说:“有机会和中国运动员一起比赛,非常高兴。希望你在明天的比赛中有出色的成绩。”
“为提高亚洲中跑水平一块努力”
紧张的800米角逐结束了。练习田径才三年、800米成绩已达1分50秒80的印度全国冠军查理士·鲍罗莫依,在这次邀请赛中,感到没有达到自己的最好成绩,不免有些遗憾。然而,当中国运动员黄洛涛走过来和他交谈,说到中距离跑是亚洲田径比赛中的薄弱项目,与世界纪录差距较大,表示要和他一块为提高亚洲中距离跑水平,共同努力时,查理士·鲍罗莫依显得很激动。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表达他很愿意和中国运动员一起,为提高亚洲的中跑水平做出贡献。11月亚洲运动会在印度举行,他高兴地说:“中国有这么多田径运动员,欢迎你们都到印度来参加亚运会,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决赛的前一天,北京体育馆室内田径馆里,曾经跃过5.84米的世界撑竿跳高名将、苏联运动员康·沃尔科夫向中国运动员介绍自己的训练体会。他在一根吊绳上反复给中国运动员做收腹举腿的示范动作,并且认真地回答中国运动员提出的问题。
比赛为运动员们的接触提供了机会,比赛架起了友谊的桥梁。6月20日早晨,日本运动员秋元千鹤子在女子400米栏比赛中一直冲在前面,以58秒50的成绩刷新了这个项目的亚洲纪录。播音员刚刚把这一喜讯播出后,亚洲400米栏纪录保持者、中国运动员章会芬立即跑上去,热情地握着她的手,竖起大拇指向她祝贺。语言虽然不通,彼此的感情却交流在一起。
应邀前来观看比赛的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秘书长霍尔特先生看到中国运动员罗玉秀打破了女子3,000米全国纪录的情景,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们在欧洲都知道中国田径水平在不断提高。中国运动员非常努力,中国选手在跳高和跳远方面很强,径赛运动员的顽强精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其次裁判员也很好,他们的水平可以与欧洲任何重大比赛的裁判水平相媲美。还有,中国的观众热情、懂行,刚才的女子3,000米比赛,正是观众的热情帮助运动员打破了纪录。”
本报记者 吴 骅 汪大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