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废墟山”的启示
朱敏信
慕尼黑和汉堡是西德的两座名城。在那令人迷恋的秀丽景色中,我曾多次看到以被战火摧毁的建筑物的残垣断壁堆积起来的小山——“废墟山”。它意味着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物质财富被毁灭啊!然而它也给人以启示:在废墟上可以重建起美丽的家园;为了维护和平安宁的生活,必须束缚住战争狂人的手脚。
慕尼黑是西德的第二大城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也是举世闻名的一座艺术文化城。但是,它曾多次遭到历史风暴的袭击,饱经忧患和苦难。在德国现代史上,慕尼黑更是纳粹党徒的老巢,是希特勒的发迹之地。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为了把侵略者的祸水东引,同希特勒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之后,希特勒得寸进尺,终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纵火者和怂恿者不仅给慕尼黑的历史涂上令人憎恶的污点,也给慕尼黑人带来深重的灾难。这座城市一半以上的建筑物在大战中被毁。战后,慕尼黑人胼手胝足,把部分瓦砾运到城北9公里处,堆成小山,复以黄土,把它称为“瓦砾山”或“废墟山”。它屹立在进入慕尼黑的一条高速公路旁。当我乘车从这座“废墟山”旁经过时,山上树繁草茂,一片绿色。那青青的野草,那成荫的树木啊,纵然能遮盖住万顷瓦砾,却又怎能拂去人们心头对战争的悲惨回忆呢!
但是,慕尼黑人没有过多地叹息,他们挺起腰杆,立即从事战后的恢复工作。现在,不仅战争中被毁的建筑物恢复了原状,而且盖起了许多新的大楼。当我漫步慕尼黑街头,看到繁华的闹市、锦绣般的公园,以及重新修建好的千姿百态的古老建筑时,很难相信这座文化古城曾因遭到战火摧残而濒于湮灭。
汉堡也是这样。这个德国的千年古城,建于九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曾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港口。它位于易北河下游,现有人口177万,是西德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西斯的罪恶统治下,汉堡人民也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汉堡市内,房屋的70%被炸毁,港口设施被炸毁的近80%,约8万人在空袭中丧生……
当我驱车访问汉堡,经过易北河上一座大桥时,看到河岸附近有个人工堆起的山丘。啊,又是一座“废墟山”!纵目看去,只见它方圆约300米,高约40米。山上赭褐色的泥土在远天灰蒙蒙的云层映衬下,显得是如此阴暗、凄凉,给人们的心头投下了一层阴影,使人顿感沉闷与不安。
但是,战后汉堡的恢复工作也是进展很快的。如今,汉堡有300多条航线通向五大洲,同世界上1,100多个港口保持着联系,每年进出汉堡港口的船只在18,000艘以上,货物吞吐量约5,000多万吨。因此,人们把汉堡港誉为“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汉堡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到1974年,汉堡人民基本上解决了住房问题,平均每人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市区盖起了一幢幢造型美观、风格各异的现代化建筑。几个著名的大教堂和一些红砖尖顶的老式房子也都修复了。汉堡啊,你又以庄严、雄伟的姿态耸立在易北河之滨。
“其实,岂止慕尼黑和汉堡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当年整个德国都遭到了相同的厄运,有的地方甚至更惨。”一位西德朋友这样对我说。
事实确也如此。据统计,战后柏林市清除掉的瓦砾有8千万立方米。鲁尔区工业中心的杜塞尔多夫98%的建筑毁于战火。当时德国有3,000座铁路桥被毁,莱茵河和威悉河上所有桥梁已荡然无存。美茵河上24座桥梁只剩下一座。工业的破坏也是够惨重的……战争,给多少人留下不幸和创伤啊!
二次大战中希特勒给欧洲和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大量的死亡,但德国本身也是一个被摧毁的国家,是一个被“元首”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处于亡国边缘的国家,是一个遍地废墟、至今仍被分割的国家,是一个曾被占领而且柏林至今仍处于被占领状态的国家。
西德人民在重建自己的家园时,为了永远记住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幸,有意保留一些令人触景生情的战争遗迹。那些分布各地的颓垣断壁无时不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教训!
历史不会重演。历史的教训可以使人们更清醒地观察和分析错综复杂的现实,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正因如此,无论在目前正举行的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会议的会场上还是会场外,无论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都响起了反对霸权主义扩张侵略,反对两个超级大国核军备竞赛,要求防止核战争的强烈呼声。西德人民同世界广大人民一样,是绝不会忘记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惨祸,绝不会让新的战争狂人再把他们拖进战争深渊,把他们的家园——包括那些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家园,在另一次战争中再度夷为废墟的。


第7版()
专栏:

巧剪催开友谊花
李昌连
四月花开春似锦,法国南部图卢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把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国妇女围得水泄不通。只见她面带笑容,手握剪刀和一叠纸,迅速而轻巧地表演剪纸技艺。不过两三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站立枝头的猫头鹰图案出现了。非常喜爱这种小动物的法国观众不禁惊喜异常,随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位妇女叫李秀芳,是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公社贾家坬大队社员、延安地区农民剪纸能手。今年四、五月间,应法中友协邀请,她和延安群众艺术馆负责人靳之林一起,先后在法国图卢兹、冈市、雷恩、奥尔良和巴黎等城市举行《延安地区民间剪纸展览》。展出的大批剪纸作品,散发着中国泥土的芳香,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受到法国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李秀芳同志的现场剪纸表演,更使成千上万观众赞叹不已。有些观众说,中国农民,特别是妇女,用一把简单的剪刀就能把自己所熟悉、热爱的事物表达出来,装饰生活环境,这表明“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这些剪纸作品,形象生动,风格淳朴,构图简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有些观众赞扬剪纸《抓髻娃娃》把一个女孩头上梳的两个抓髻剪成两只鸡,非常和谐生动,美极了。当他们得知这种构图的民俗画,跟现已出土的中国商代文物青玉女佩非常近似时,更是连声称赞:
“几千年的古老传统保存下来,真了不起!”
法国朋友对中国的生辰属象很感兴趣。只要他们把自己的生辰告诉李秀芳,她马上就能把相应属象的小动物图案剪出来奉送。人们手捧着虎、牛、兔、狗、鸡等属象图案,喜气洋洋地观赏并互相祝贺。此情此景,不也是中法两国人民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一个小小侧影吗?


第7版()
专栏:

新旧赤道纪念碑
高学明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是座素负盛名的古城,城外的赤道纪念碑更是世界闻名的胜迹。
赤道纪念碑座落在基多东北方的加拉加利镇,是为纪念1744年法国和厄瓜多尔地理测量考察团在此测出赤道线而建立的。方柱形的纪念碑高10米,用灰褐色花岗岩方石砌成。碑身四面分别刻有西班牙文字母E、S、O、N,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碑上镌刻着十八世纪以来对测量赤道线作出贡献的地理学家的名字。碑顶是个石刻的地球仪,地球仪的腰部有一道白线,和碑的东西两侧台阶上的红白两色线相连,这就是赤道线。慕名而来的游客总爱双脚分别跨在赤道线两侧摄影留念,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对赤道线作了复测,发现原先测定的赤道线有误差,并在旧纪念碑以南约两公里处标出了精确的赤道线,于是在此筹建新的赤道碑。
新碑按旧碑的设计扩大三倍,碑高30米,但碑体中空,设有电梯通碑顶的了望台。游客登临,可以饱览远近风光。顶部的铝质地球仪直径4.5米,重4吨。碑的底座是直径100米的大圆盘,上有刻度,利用碑身投影可以显示出南北两半球的月、日、时。纪念碑的附属建筑占地15公顷,有博物馆、展览厅、邮局、艺术品商店、饭馆和游艺场所等等。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附属建筑有的已开始营业。在一家商店入口有台自动磅秤,上写“在地球的中心量体重,体重特别轻”。不少游客半信半疑,不知是否确有科学根据。建成后的纪念碑将成为厄瓜多尔一个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胜地。


第7版()
专栏:

西班牙的弗拉门科舞
王春荣 考维英
地中海之滨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是个令人留连的地方。盛行于安达卢西亚平原的弗拉门科舞,与遐迩闻名的斗牛术一样,被看作西班牙的象征。人们常说,到了西班牙,不欣赏一下弗拉门科舞,无异虚此一行。
在弗拉门科舞盛行地区,据说以前每当夜幕降临时,在一堆堆篝火旁,农民们不分老少纷纷起舞,仿佛要把一天的疲劳,把生活的疾苦和对未来的憧憬,都融化在歌舞之中。满天的繁星,空旷的田野,跳跃的篝火和扑朔迷离的村舍,都给弗拉门科舞添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不久前,我们应邀在马德里观看了一场弗拉门科舞演出。女演员头梳发髻,肩披纱巾,身着上紧下宽的褶边长裙;男演员穿的则是黑色马甲与紧身长裤。演出节目短小精悍,以女演员的独舞为主,间有男演员伴舞。舞蹈韵律感很强,节奏顿挫有力,形象质朴、洒脱、刚健,刚中有柔,全身动作出乎自然,随意变化,充分表现出西班牙人热情奔放、刚毅豪爽的民族性格。弗拉门科舞不仅注意手势的变化,而且讲求脚部和腰部的技巧,三者同时动作,连贯自然,给人以丰富多采的美的享受。
弗拉门科舞是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在生活中浇灌出来的艺术之花,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不象其他舞蹈那样讲求程式严谨、丝丝入扣,而是可以在台上即兴发挥。许多伴唱者的唱词都是即席编成。许多演员都着意创新,自成体系,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在风靡西方的颓废派艺术浪潮的冲击下,弗拉门科舞也受到影响。目前,除带商业性的“小舞厅”外,只有在安达卢西亚地区传统的节日,才能欣赏到纯朴的弗拉门科舞了。(附图片)
西班牙舞 苗地 速写


第7版()
专栏:

西方复古潮
萍踪
西方不少国家近些年来复古潮方兴未艾,时髦异常。在法国等国的一些地方,我耳闻目睹了许多古怪现象,譬如,法国贝尔福市外百余公里处,有人修复了风磨房,以它磨粉营业。人们出于好奇,居然门庭若市。巴黎以北的里尔市和圣德天市,专门开设了两条蒸汽列车旅游路线,票价远高于电气和内燃机车列车,而游客兴致勃勃,争相搭乘游览。有些高级旅馆、饭店,晚间照明居然采用蜡烛或仿蜡烛电灯,使顾客有古色古香、别致高雅、幽思悄然之感。手表字盘上,也日渐流行古罗马数字,取代阿拉伯数字……
更有甚者,美、法、德、意、西等国,为数不少的人提倡到大自然中去,返回原始社会,甚至辟有专供这些人度周末和假期的河滨、森林和野地。有些人穴居野处,身披树叶兽皮,以篝火烤肉而食。有些人则离弃喧嚣繁华的城镇,专找遗弃已久的农场或荒芜的村寨,实行男耕女织。有人在光天化日下的公共场所宣传返古的自然主义,俨然奉之如宗教信仰。
有人对这些离奇的复古潮进行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三:一是厌倦污浊的现代社会生活,憎恶所处社会的尔虞我诈,看破红尘;二是失业率越来越高,社会不景气。尽管个人拥有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神思恍惚;三是向往古代宁静的社会生活,连同它派生的一切,希望以此减少生活的颠簸。当然,这些离奇的复古癖之所以产生的原因,看来要远比上述三方面复杂得多。


第7版()
专栏:摄影艺术

不抱幻想的人
〔比利时〕L·哥德夫劳摄
随着摄影器材的改进和摄影艺术家们的不断实践、探索,暗房加工技法往往能使摄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极大加强。《不抱幻想的人》就是一幅经过暗房特技处理的作品。人们的视线一接触到照片时,定会被画面上人物的失意、憔悴和复杂异常的神情所吸引。特别是那位妇女脸部阴沉而沮丧的表情,由于暗房技法的效果而更为突出,更加容易引起人们各种联想:是遭到了失业等不幸,还是被命运抛进了漫无止境的流浪旋涡里?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各种危机日益加深而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给人们带来不少灾难;多少人经受了生活中一次次无情打击,一切幻想已彻底破灭。为了表现西方社会这一每时每刻耳闻目睹的主题,作者在一家小餐馆里所捕捉到的这一充满愁苦的画面,是有典型意义的。
借助暗房技法加工,这张照片获得了有如蚀刻画一般强烈的效果,从而更加突出了主体,突出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表上的失意,使照片的主题表现得更加细腻、有力。 ·邓历耕·


第7版()
专栏:

可口可乐发迹史
龙长祥
“可口可乐——美国生活方式的同义语,浓缩在玻璃瓶里的资本主义”。这种说法虽不见得十分贴切,但却也反映了可口可乐同美国生活方式的关系,点出了资本主义发迹的某些特征。确实,这种装在可可豆形瓶子里的软性饮料,尽管缺乏真正的营养价值,而且据说含有咖啡因等药物成份,但自从它于九十多年前在美国佐治亚州一家人的后院被首次酿造出来以后,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不少人的杯中物了。
那么,可口可乐到底有着怎样的一段发迹史呢?
1885年,亚特兰大市一个名叫潘伯顿的业余药剂师,经过无数次试验,最后以古柯树叶和柯拉树籽作基本原料,炼制成一种有一定疗效的健脑药汁,这便是美国最初上市的可口可乐。商品名称“可口可乐”即是“古柯”和“柯拉”两词的谐译。古柯树叶和柯拉树籽均具强兴奋作用,常被印第安人和西非人用作消乏之物。
作为一种药品,可口可乐当时的销售量是微乎其微的。然而,一天,一名头痛病人来到店内,要求店员当场给他冲药服用。这个店员配伍后,不是向瓶里注入规定分量的自来水,而是注入了随手错拿过来的苏打水。那位患者并不挑剔,他深呷一口,却禁不住连声叫起“妙”来。
谁也不曾想到,一名店员不经意的行动,竟从此触发了可口可乐酿造和销售上的“大革命”,根本改变了它的市场地位。原先五花八门的可口可乐广告上除了“包治神经百病”的夸示外,此刻又加上了“芳醇可口、益气壮神”等赞语,年销售量居然从原来的25加仑猛增到1887年的1,049加仑。可口可乐,竟奇迹般地从一种药剂摇身一变而成为风行各地的饮料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魔术。
但是,时来运转何姗姗!面对健康恶化和经济困难的窘境,潘伯顿不得不把专利权转让他人,自己则在一文不名中郁郁死去。他的后继者康德勒立刻把他对宗教的笃信转移到了对质量的改进和对利润的追求上。他和助手们苦心孤诣,反复尝试,炼丹术和化学方法齐头并进,最后把糖浆巧妙地溶进了这种液体。此外,他们在装潢和广告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到了1902年,可口可乐年销售量骤增至360,000多加仑,其广告费用也高达120,000美元。可口可乐在世界许多地区,成了最热门的美国货。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宗教运动和禁酒运动中,可口可乐更找到了大行其道的良机,因为它对上帝的信徒是一种“圣洁的饮料”,而备受牧师们的青睐。在古巴独立战争中,可口可乐的酿造人又通过特许代销制兜售自己的产品,这一制度一直沿袭至今。
康德勒终于如愿以偿,以前人的一纸配方为自己积攒了亿万家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美军的参战,可口可乐也涌向硝烟弥漫的战场。当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追随美国三军人员的脚步,在世界任何地方为他们生产5分钱一瓶的可口可乐时,整个珍珠港的腾欢场面简直非笔墨所能形容。连当时的美国陆军部也深信,冰镇可口可乐是“提高士气”的一大佳品。据说士兵怀揣一瓶国人制造的这种饮料,“会提醒他们在为谁而战”。
于是,由于食糖紧张而在国内弃置不用的机器,被空运到各个战区就地生产可口可乐。从北非到意大利,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制造厂建立起来了,机器的轰鸣与枪炮的呼啸相应和,谱出了一首奇特的交响曲。
美军最高当局向制造商提出了巨额订货,要求他们用优质高产的服务“支援”反法西斯战争。可口可乐达到了问世以来的最高生产记录,甚至变成衡量美军兵力的尺度之一。如果希特勒了解到,从太平洋东岸到易北河西岸,美国大兵们沿途一共喝掉了100亿瓶可口可乐,他大概也会吃惊得瞠目结舌哩!
大战刚结束,便有64个崭新的可口可乐制造厂从欧、亚、非洲的废墟上拔地而起,其中59个是美国出资赞助的。
至于今天,可口可乐更是几乎无处不在地向一切别的饮料业发出先声夺人的挑战。
到底是解渴呢,消乏呢,还是提神?长期、过多饮用是否有害健康呢?不管怎样,作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可口可乐尽管已经走过漫长的历程,但其“黄金时代”似乎尚未过去。利润,还在源源流入这家厂商老板的金柜里。(附图片)
可口可乐的发迹——从原先销路狭窄的药汁摇身一变成为风行五洲的饮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