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在海外

在英国看电影《红楼梦》编辑先生:
今年3月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是我这个在海外求学的游子感情上最激动的一个晚上。这晚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宿舍内放映了中国电影——上海越剧团演出的《红楼梦》,观众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个同学和老师。片上没有英文字幕,他们有的手上只有一纸简单的故事梗概和不完整的唱词翻译。但是精巧的楼台、华美的景物、典丽别致的古装服饰,尤其是演员们优雅飘逸的举止、深入角色的真挚感情,使他们目不暇接,啧啧称道,忘掉了语言隔膜。在看到黛玉葬花、宝玉坦言相爱时,一位英国同学冲口而出,说:“我真不敢想象一会儿在他发现新娘不是心爱的人时,将是怎样的震惊。”电影整整放映了3小时,当银幕上出现“完”字、灯光亮了时,座上的观众纷纷鼓掌,并与我们三个来自香港的同学握手,热情地说:“太美了,我真高兴看到这部电影。”
“谢谢你们,这个晚上过得真有意思。”
那一夜,我乐得无法入睡。第二天早餐时,我又被一位印度老师抓着手,说:“演林黛玉的演员真美,简直是画中人。” 旁边一对美国夫妇也插口进来道:“昨晚的电影,简直是美的结合。”这里还有意大利、巴拿马、也门、荷兰、日本等国同学,整个早餐时间,都听到他们在谈论《红楼梦》。“宝玉真好,在洞房中他哭的那组动作多美。”“摄影也很好嘛,黛玉死时,镜头移到挪动的窗纱上去,我感到那是黛玉的魂飘上空中,那色彩,那气氛,太感人了。”
吃完早点,来到图书馆,又听到孟加拉同学正说着昨晚的电影。看见我,一个劲儿追问:“还会安排另一套中国电影吗?”
午饭时,我坐在一对哥伦比亚夫妇旁边,他们开腔又是电影,还说:“我们本来就喜欢中国文化的。”
另一个日本同学招手叫我过去,与她同桌的是爱尔兰、希腊、泰国、葡萄牙的同学。她对我说:“我们一直在谈论昨晚的电影,太吸引人了,我们都说中国文化伟大。”
从饭堂回到房间,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越剧团啊!由于你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祖国的艺术赢得外国朋友的称誉,为中国人民争得光彩!那声声的赞语,是属于你们的;那激动与甜蜜,也该同你们分享。
但是,在我心情无比激动的时候,我不能不提到一件事:前不久接到友人隔洋来书,细诉他在那个国家有一次看电视节目中介绍中国的一组镜头。“今天北京少女倾慕整容,希望有一对荷里活的眼睛,外国友人看了轻轻一笑,这一笑代表了多少东西,这一笑把中国人的尊严放到了哪里。节目中还有青年们大跳西方潮流舞的姿态,真教人看了不知把面孔放到哪里才好”。我读到来书,觉得心头堵塞,甚至想失声痛哭。
我生长在香港,在“米”字旗下受教育。从文艺领域里,我认识了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采,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奋。抬头北望神州大陆,对人民的祖国,我充满了理想和爱。十年内乱,我迷惘而又不甘,好容易盼到了飞雪化水,春风浩荡,却又见一股崇洋之风在吹拂,我心头的苦涩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但是这次《红楼梦》的演出,却给了我另一种感受。我为祖国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博得赞赏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3月在英国已经是初春,公园里满是菊花般大的白的黄的水仙花,健壮,硬朗。但我心中另有一盆娇小玲珑、清雅迷人的水仙花,我把它献给你们——上海越剧团的朋友们和在祖国大地上的忠实善良的文艺工作者们!

于伦敦 1982年4月
(原载6月12日上海《文汇报》,本报转载时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影剧谈

点燃孩子们进步的火花
——看了影片《绿色钱包》以后
薛延德 蔡福生 张兰州
我们北京东城区工读学校的三名教师,看了电影《绿色钱包》后,感到很亲切,很受教育。它生动地反映了工读学校的生活,激励着我们为更多地挽救失足青少年,更好地办好工读学校而努力工作。
影片中老校长的形象是优秀的工读教师集体形象的缩影。凡是从事工读教育事业的工作人员,都把学生当成“受了病虫害的花朵”,认为通过对他们的精心护理,这些花朵仍然可以开得很鲜艳。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与信念,用“爱”的一团火,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点燃他们思想上进步的火花。
影片中老校长教育家的风度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当老校长知道了自己被窃的绿色钱包正是他所教育的重点对象——韩小元偷去的时候,他坚持对韩小元采取引而不发的正面教育方法,从“爱”入手来打动韩小元的心,终于使小元弃暗图新,进步起来。
工读学校教师在关心学生生活上,内容也是很丰富的。除影片中反映的半夜叫学生起夜,护送学生回家等以外,为学生洗补衣衫,做被褥,理发,送病号饭,夜间盖被子……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那样对待。影片细致地描写了我们所做的一部分工作,显示了党和人民对于我们的艰苦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影片也象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深知在生活上关心这些孩子只是教育工作的第一步,使这些得不到温暖的孩子,能在工读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温暖。当然要使这些孩子真正去掉坏习惯,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还需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影片中韩小元偷吃生产队桃子后,老校长对他不是采取惩罚的办法,而是把坏事变成好事,借此来激发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这种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的做法,是工读学校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绿色钱包》是描写工读学校生活的一部好影片,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会增添新内容。希望电影工作者们拍摄更多更好的、以教育为题材的故事片。


第5版()
专栏:艺坛新风

绿叶片片香
——记儿艺《喜哥》剧组的成人演员
最近,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了由王正编剧、周来和朱漪导演的多场景儿童剧《喜哥》。谁不喜爱方掬芬塑造的那个乐观、倔强、有旺盛生命力的流浪儿喜哥呢?谁不欢迎覃琨勾勒的那个沾有游民习气的东北难童“九一八”呢?她们不愧是闪耀在儿童戏剧舞台上的灼灼红花。可是,你有没有留意那些扮演喜哥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演员,他们工作在儿艺,又只能演成人,注定要一辈子做陪衬红花的绿叶。他们为什么甘当绿叶呢?
作为一个演员,谁不企望开放在万绿丛中?在剧中扮演喜哥妈妈沈若梅的赵淑宝,1963年就以优异成绩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了。年方22岁的姑娘,多么渴望在红氍毹上崭露头角啊!她被分配到儿艺,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妈妈。当她乌黑的头发上涂满白粉时,秀美的眼睛里也贮满了泪水。难道我一辈子只能演孩子的老师、妈妈、姥姥?只能当不惹人注目的绿叶?她有过苦恼,也产生过离院思想。然而,她还是留下来了,在屈指可数的演出机会中,不断探索儿童剧里成人演员的表演方法。这次她感人肺腑地刻画了沈若梅对喜哥的钟爱和无能为力,加强了喜哥形象的深度。她把自己的变化归功于剧院老同志的教育。
说到老同志,陈默要算资格很老的一位了。从剧院成立的那时起,他就是扮演成人的配角演员。是他的演技不好吗?当然不是。他主演的电视片《何日彩云归》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他在影片《暗礁》、《济南战役》中也担任过重要角色。但是,他对儿童戏剧事业一往情深。他在参加排练《岳云》和《十二个月》时,先后接到西影和长影三个摄制组的邀请,有的约他参加拍摄,有的请他担任主角,这该有多大的诱惑力啊!可是,他婉言谢绝了对方,乐呵呵地扮演《岳云》中的秦桧和《十二个月》中的老教授。此番,他扮演喜哥的继父南国农,由于剧本需要浓缩,他的戏一删再删,可他说:“哪怕只剩下一句台词,我也要把他演好。”果然,他竭尽全力地为喜哥的感情转折作铺垫、当陪衬。当你坐在台下看戏的时候,你不觉得绿叶虽是那么朴素、平凡,点染的却是万里春光、姹紫嫣红吗?
在剧中分别扮演喜哥生父陈少聪和难童教养院院长严利人的马永玲和邵冲飞也是这样的两位老演员。老马在建国初就是青艺舞蹈队的尖子,后来又是儿艺能歌善舞的好演员。老邵的演出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的学生剧团,他还和唐槐秋同台合作过。他们要应付两个配角,真是易如反掌。但是,在他们心目里,自然界的绿叶,有的鹅黄、葱绿,有的滴翠、青苍,舞台上的绿叶,也应该姿态各异、个性鲜明,决不能是黑压压的一片,或是模模糊糊的一群。为了衬出花儿红,那颇具富态的老邵竟会飞针走线,替自己的角色缝制刀鞘,把原剧本规定插在腰间的匕首,改成掖进刀鞘,进一步勾画严利人的伪善。那弱不经风的老马虽然滴酒不沾,也会夜晚守候在酒家门旁,细心观察醉汉的踉跄,用以表现陈少聪酒后失态的神情。窥一斑可见全豹,哪里还需要再叙说他们苦心孤诣地对角色的分析、琢磨、推敲呢?
当红花不易,做绿叶也难。儿艺有多少成人演员,数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当狗、装狼,扮树公公、风婆婆,甚至头戴面具、榜上无名,常跑龙套。他们图的是什么呢?请听听他们的回答吧:“谁家没有孩子,谁不爱孩子,我们为的是孩子啊!”
为了使祖国的花朵更加艳丽,为了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何等可贵的绿叶精神!杜甫诗云:“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也许可以当作他们的写照吧。愿神州大地有更多生机勃勃的绿叶! 本报记者 解波(附图片)
喜哥(方掬芬饰)告诉妈妈(赵淑宝饰),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周恩来伯伯关怀下的孩子剧团。 沈进摄


第5版()
专栏:

暮年春
——华西老人的文化生活侧记
翟博胜
去年,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人均分配766元,每个劳动日的工值为5元钱。集体、个人都富了,社员家家有了电视机,大队成立了电影队,建有影剧院、书场、俱乐部,同时还建造了大队农民疗养院。全大队尊老爱幼的风尚越来越好。现在,大队规定,对60岁以上的老年社员,不管有无子女,实行全年粮草免费供给,同时还发给每月5元钱的零花费。老人在享受这项“农民劳保”待遇的同时,尚有体力参加辅助性集体生产劳动,如种蔬菜、剪兔毛等,可以照常记工分,多劳多得。老社员李阿毛,今年80岁,光凭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记上6分工,每月可得90元的劳动收益。对一些军、烈属老人,除“劳保”外,另有代劳补贴可领。
几年来,大队在组织农民旅游中,优先照顾老社员。大队两辆面包车,先后十多次送他们到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宜兴等地旅游。
自从大队造起了农民疗养院,首先分期分批让一些合作化时期的老村长、老社长和一些办互助组的骨干,还有在旧社会里受苦最深的老长工等,进去疗养。疗养院里设有清雅、幽静的卧房,古色古香的曲廊,有摆满沙发、盆花的娱乐室,还有瓷缸浴室可供消乏洗澡……一切费用,全部由大队承担。疗养期间,还给每位老人发补品、补药,象“十全大补酒”、银耳等。还组织他们到邻近的太湖风景区观光。
平时,大队影剧院来了好的剧团,第一场戏的前5排,都由大队负责买票,请老人们来看戏。象中央歌舞团、上海越剧院、江苏省锡剧团、南京部队前线歌舞团等,都来大队演出过。大队在疗养院旁边的一幢楼上,还搞了个条件相当好的书场,专门为老人们接来评弹团说书。书场约有一百几十个位子,绝大部分是有扶手的沙发,沙发前有茶几。老人们在这里坐着一边听书养神,一边喝茶品茗。人们都说,华西的老人啊,真幸福!


第5版()
专栏:

龟山游
庄雪华
你见过龟山吗?也许去过武汉的龟山。那是徒有虚名没有乌龟的小山。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沙而不拉克山区,有一座我国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龟山。山中有成千上万的旱龟,每当苹果花盛开季节,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社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人到这里播种春麦、油菜的时候,在向阳的山坡上随处可以看到遨游着的乌龟。
我第一次上龟山是1960年春。一踏上拖拉机手宿营的农场养鸡场,一下把我惊住了:但见山坡上,沟边新栽的小树下,住房内外,到处是乌龟。大的如盘子,小的如鸡蛋,与鸡为伍,见人畜家禽并不害怕。我兴致勃勃地踏遍了沙而不拉克这方圆50平方公里的山梁,见到各种黑色、黄色的乌龟,真是名副其实的乌龟山。
以后,我多年没有上龟山了。
今春,怀着再游故地的心情,我又重游了龟山。
沿着牧草丰美、当年林则徐去伊犁的赛里木湖古牧道,翻过松木覆盖风景幽美的果子沟,来到龟山下霍城县重点产粮区芦草沟公社。在这里我意外地遇到在龟山上养鸡十六年的朱辉松同志,他虽退休下了龟山,一提起龟山,话儿滔滔不绝。
“龟山在1965年前还是乌龟的世界,每到春耕这个季节,乌龟满山游。但现在却不多了。”
我后来了解到,大量捕杀乌龟是1967年开始的。十年动乱期间,肉食稀少,不少人前往龟山捕龟。有的把龟宰后清蒸,有的红烧,有的夸龟肉赛鸡肉,有的赞龟肉能治病,成批成批的人上龟山,成麻袋成麻袋背下山,十五六年连续不断,乌龟急剧减少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策马上山、穿过一块块绿色如茵的冬麦条田,蜂闹蝶舞金黄的油菜地,绕过一个个鲜花盛开的苹果园,马儿开始爬山。
是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来只长小草的荒山,现在成了居民点和农田。马行十几里见不到一只乌龟。我挥鞭策马,向第二道梁奔去。途中,偶尔在草丛中看到一两只乌龟,又很快在视线里消失了。
中午,我来到现在乌龟还比较多的回道梁。这里土质疏松,杂草丛生。它南靠红旗公社黑水沟,北临果子沟牧场,西连白杨沟。山上珍珠似的羊群安静地在吃草。一位哈萨克牧民策马奔来,我们互致问候。我指着满山撒欢的羊羔夸赞:双羔真多,今年羊羔又丰收!他笑得合不拢嘴,告诉我,他叫阿里木江,果子沟牧场一队牧工。他看我背着挎包,问我上山抓龟吗?阿里木江随手从草丛里一拨,一只斤把重的乌龟露了出来,我拿出照相机拍了照片。我告诉他,龟板是一种好药材,现在乌龟不多,应该保护。他点点头。
站在龟山上向南眺望,那是霍城县红旗公社地界。当年山包起伏、乱渠纵横、芨芨草密布的荒原,已规划成一方方整齐的条田。黄土裸露的村落已被绿荫覆盖。
美丽的伊犁草原多珍宝。那如丝如绒的细羊毛,那肉鲜力大的伊犁马,那肥美喷香的伊犁河“二道黑”鱼,那香飘万里的珍贵香料熏衣草和香醇的黄金粒莫合烟,名满新疆,誉满全国。
全国罕有的沙而不拉克乌龟,是该保护的时候了!


第5版()
专栏:

漫谈扇面艺术
俞剑明
我国的扇子之所以使人普遍发生兴趣,是和历代书画家为之付出心血分不开的。《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绍兴蕺山有位卖扇老妇,家境甚是贫困。当时任会稽县右军的王羲之很是同情。一日,羲之为她的六角竹扇各书五字,并对她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每把可卖百钱。老妇依言求售,果然竞买一空。现在绍兴城内有座“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之处。唐时画扇之风更盛,从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上,可以看到跟随贵妇的侍女们,手中所持之扇就是有画的,不过当时的扇子,尚是圆形的纨扇。
在折扇上作书画的风气,约始于南宋。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说,南宋时“马远竹鹤、马麟桂花二册,本是一折叠扇两面,与今折叠扇式无异,扇式折痕尚在,皆绢素为之。”明代永乐以后,折扇书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清代的“四王吴恽”六家和“扬州八怪”,都有扇面书画佳作流传于世。折扇的两面,大都一题字,一作画。古代文人喜欢在扇面上写上《北风诗》、《冰雪词》、《苦寒行》之类凉飕飕的文字,据说暑天展读,能收“望梅解渴”之效。现在不少人则喜欢在扇上书名人名言以自勉,或摘诗词佳句抒发情怀。解放前,通过“扇头诗”愤世嫉俗,对黑暗统治痛加鞭笞的,也不乏其例。
1930年,北平某照相馆挂出了一幅齐白石的照片。这位艺术大师反穿狐皮马褂,手持一把敞开的大折扇,扇上是他的亲笔题字:“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二者,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颠狂。”寥寥数语,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抗战时期,有位爱国青年用血般殷红的蝇头小楷,将种种“国耻纪念”和可惊的屈辱条约,密密麻麻地书写在折扇上,随时让人传观。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深情地说:“这青年真可爱!”他还呼吁将这扇子“用石印复制,同商店的广告扇子一样分送,也是一种唤醒民众的呼声,而且其呼声不会比一册杂志弱哩。”
说到扇面绘画,它虽大不盈尺,但题材广泛。神话故事、人物动态、峰峦叠石、曲溪流水、村舍楼阁、闲草野花,都能入画,动息迷人。它所包罗的绘画风格亦是相当多的。有大写意的,亦有极工细的;有浓重的,亦有澹荡的;有勾勒的,也有没骨的;有细针密缕穷极妍丽的,亦有潇洒豪放魄力弘肆的……可谓画图百派,尽收眼底。
时至今日,电风扇几乎进入了家家户户,不少公共场所都有空调设备,然而我国古老的制扇工艺并没有被那些现代的东西所淘汰,反而愈趋兴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我国的扇子并未落后于时代,而是紧跟着人们的需要在千变万化。“袖珍扇”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自开扇”轻轻一拨,自动打开;“帽子扇”打开一百八十度可扇风,打开三百六十度可戴在头上遮阳;“屏风扇”置于房中可作屏风,挂在墙上可供欣赏;“游览扇”既可扇风以解除旅途闷热,又能指引你到达处处游览胜地……至于扇面书画,近年来更是名家辈出,大放异彩。夏日炎炎,手摇一把艺术化的扇子,使人感到身心俱爽,这种慰安和恬适,人们从电风扇或空调机那里是无法得到的。(附图片)
杭州王星记扇厂出产的扇子。


第5版()
专栏:出版动态

《科学家的童年》
新蕾出版社编辑的《童年文库》中《科学家的童年》第一辑已于最近出版。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钱伟长、高士其、杨石先等人的童年生活。这些生动的故事,能给今天的少年儿童以有益的启迪,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李春芬)


第5版()
专栏:出版动态

《中小学生常用成语小词典》
一本供中小学生使用的成语小词典,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词典共收常用成语二千四百七十多条。每条都注有汉语拼音、出处、释义、注解、串讲、例句。对容易错读、错写、错解的字词,都以“误解”标出,加以说明。
(林草)


第5版()
专栏:

踏遍雪山 李焕民


第5版()
专栏:

牛头对上了马嘴
华君武画 池北偶诗
马嘴对牛头,
野兔追猎狗,
宝玉爱莺莺,
花旦演武丑。
凭空乱编造,
无中可生有。
时代是中古,
地点在美洲,
主角是尼姑,
情节讲复仇。
你说他荒谬,
他说你保守。
如此大作家,
专门会胡诌,
混迹文坛上,
全靠脸皮厚。


第5版()
专栏:

承德磬槌峰 季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