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夏季,是一些地方生猪上市的旺季,又恰恰是猪肉销售的淡季。近几年来,常常在这个时候发生农民卖猪难的问题。辽宁省铁岭地区、四川省广汉县吸取往年的教训,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再度发生卖猪难,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们的做法,可供各地参考。
养猪是农民的一项重要副业。农民要尽快地富裕起来,靠广开多种经营门路,扩大财源。解决农民卖猪难的问题,是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农村商业部门要大力疏通流通渠道,在运输、销售、储藏等方面多想一些办法,及时把农民育肥的猪收购上来,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实行均衡调拨 积极扩大销售 挖掘冷库潜力
铁岭地区防止出现卖猪难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辽宁省铁岭地区行署为保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防止发生卖猪难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生猪收购工作。
铁岭地区是辽宁省生猪的主要产区。行署感到,全区生猪收购工作做得好坏,对全省肉食供应影响很大。目前正是生猪收购的旺季,每天收购量都很大,加上省外猪肉调入量有所增加,销区冷库处于暂时饱和状态,生猪调拨堵塞现象已有发生。行署从大局出发,采取了既不给销区在接收上增加压力,也防止农民卖猪难再度出现的积极措施。
实行排开收购,均衡调拨。各县组织人员到生产队,做好生猪收购合同的复查工作,切实按合同排开收购。为了使农民放心,行署决定,收购部门如不按合同规定的月份收购,超过一天,要付给社员饲养费五角钱,从而安定了民心,消除了顾虑。
积极扩大销售,实行超销奖励的办法。现在全区的城镇售肉门点已由去年同期的158个,增加到170个。铁岭市九个较大的副食商店在营业时间上已提早延晚。开原、昌图两县在农贸市场开设了卖肉点。西丰、康平、昌图等县食品公司还设了九个流动售货车,走街串巷卖肉。在农村,除食品购销站坚持天天卖肉外,最近又决定让111个基层供销社实行代购或批发卖肉。
挖掘冷库潜力,扩大储藏。铁岭市将库存的网油、水油70吨,降价处理给食品厂和饮食行业,腾出库位装肉。昌图县库存的40吨水油削价投放市场销售。从5月10日到18日,全区已增加储肉量400多吨。


第2版()
专栏:

落实奖售粮政策 解决卖猪难问题
广汉县生猪饲养量回升到正常水平
本报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四川省广汉县及时落实养猪奖售粮的政策,从今年第二季度起,社员养猪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
去冬广汉县普遍实行责任制以后,由于养猪奖售粮的政策没有及时跟上和一度出现卖猪难,加上集体养的猪少了,过去以养猪投肥换取工分的老弱户和工干户养猪也少了,因此,全县生猪数下降。据统计,今年初生猪存栏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10%,母猪下降28%,只占总猪数的4.5%。为了扭转这一下降趋势,他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认真落实“交售一斤猪奖售一斤粮”政策。开始,生产队同社员签订包产合同时没写上生产队要向社员提留饲料粮一项,社员卖猪后生产队拿不出粮食来奖售,有的社员便误认为奖售政策变了。为了消除误解,今年各生产队与社员的承包合同上重新写明要提留饲料粮一项,以保证奖售政策的兑现。
二、实行派养政策。为保证养猪事业的发展,增加社员用肥和收入,县里号召实现“一人一猪”,在同社员签订包产合同时也把养猪合同一起订好。各公社还成立了以发展养猪事业为中心的多种经营组织,以督促、检查养猪合同的落实。对母猪实行优惠照顾,以保证仔猪的来源。
三、认真解决卖猪难问题。为了消除社员卖猪难的顾虑,县食品公司改坐等收购为上门收购,协助社员完成养猪合同。他们按季发给社员卖猪票。为了避免旺季卖猪拥挤,县食品公司经常派人到各社员户上圈看猪,发现肥猪,动员社员尽量提前出栏,以便争取日后主动。按合同今年一季度应收购肥猪2.1万头,通过他们的工作,实收4.3万头。二季度按合同应收购5.1万头,已落实4.5万头。目前他们正进一步调查落实,力争全年按合同完成收购任务。


第2版()
专栏:

适应农村新形势 指导种好责任田
红安县社社办起农民技术学校
本报讯 通讯员樊昌东报道:湖北省红安县15个公社和一个国营茶场都办起了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到5月中旬,全县16所农民技术学校共办22期,6,600多人参加学习。农民技术学校普及、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民种好责任田,实现增产增收,深受农民欢迎。
红安县农村落实联产责任制后,大家都希望在责任田里抱个“金娃娃”,但是不少农民种田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吃力不讨好。据叶河公社调查,全社有一半左右的农户对农业技术不通窍,社员说:党中央为我们指出了致富道,可我们眼前难过不懂技术这条沟。面对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迫切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决定每个公社都开办农民技术学校,并派出干部到叶河公社办点。县委书记文柏山多次到叶河公社了解农民技术学校的情况,研究如何把学校办好;副县长徐觉先深入到公社、学校,帮助解决办校中的师资、教材等一些具体困难。县委很快给各农民技术学校配备了127名教职员工。各公社由一名党委委员或管委会负责人兼校长,对农民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农校实验基地等进行具体安排。
农民技术学校以发展生产所急需的科技项目为教学内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届分10期,根据农事季节,一期学一个专题,每期7至10天。学完一期,学员回到生产队,一面实践,一面利用夜校教群众学技术,下期开学时,学员再根据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提高。这样学得深,收效显著。今年早稻育秧,县委开始担心部分社员不识品种,安排不好茬口,搞乱了套。由于农民技术学校的学员配合干部及时指导,早稻秧经受了“倒春寒”的考验。全县几乎没有缺秧户,大部分社员培育的稀壮秧,不仅节约种子,而且长势好。
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社员要求到农校学习。丰岗公社高胜大队蒋家巷生产队蒋红志,今年四十二岁,多次找大队、公社的领导,要求入学。他到校以后,学习认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农民技术学校除有正式学员外,还有一大批“旁听生”。有的社员哪怕是正在田间劳动,听说农校讲课,就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去听课。农校职工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不怕耽误工夫吗?”他们说:“你莫看耽误了这点工夫,技术学会了,一工顶几工。”为了提高公社农民技术学校的教学水平,县里着手从每个公社农校抽调2至3名教师,到县农民技术学校进修,各公社也挑选优秀农技员加强培训,力争把农民技术学校办好。


第2版()
专栏:

于都县园艺场向农民传授柑桔种植技术
本报讯 记者蒋秋生、熊典达报道:江西省于都县国营园艺场,近五年来为社队和农户培养了528名柑桔技术人员,推动了全县柑桔生产的发展。今年春天,园艺场又派人和农村技术骨干一道,加强桔园的花期管理,使柑桔结果率比往年高。
这个园艺场是赣南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柑桔生产基地之一,自1969年办场以来,共栽种了近500亩柑桔,积累了丰富的柑桔栽培经验。1974年,这个场的一名技术员,曾经带着18棵桔苗来到梓山公社油槽下生产队,向社员群众传授种桔技术。这个队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小桔园,种桔4,100多株。县园艺场根据这个情况,算了一笔账:办好一个场,产量再高也只有500亩的产量;如果能用技术武装群众,让千家万户都来种柑桔,那么,全县的柑桔就会有一个大发展。
于是,这个园艺场抽出力量向群众传授柑桔技术。从1976年起,他们每年都直接从农村选拔一批学员到园艺场来,采取集中讲课与跟班劳动相结合,传授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场内学习与回家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办法,培训了一大批柑桔技术人员。下坝生产队丁振华,两次来场学习,掌握了育苗、嫁接、整枝、定型、除虫等全套柑桔生产技术,由他管理的200棵桔苗长势良好,三年就挂果,去年收桔7,200斤。现在,于都县每个公社都有三至五名专职柑桔技术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柑桔生产技术网。由于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全县柑桔种植面积由1976年的700多亩,扩大到1万多亩,1981年柑桔总产量比1976年增长了10倍。


第2版()
专栏:

庄稼人的好“参谋部”
——访海安县古贲公社农业技术问讯处
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公社科普协会设立了农业技术问讯处,从春耕生产以来,一直忙着为社员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被称誉为庄稼人的“参谋部”。
我们来古贲采访的头一天,问讯处调解了团结一队的一场风波。这个队的几条棉花苗床发生了严重死苗现象,队里不少人认定是苗床管理员没有尽职;苗床管理员认为是病害所致。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农业技术问讯处的小徐被请来查看苗床。他判断严重死苗实属枯萎病所造成,并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喷洒多菌灵抑制,以防蔓延;二是选择新茬棉田,重新制钵补苗。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社员们能从问讯处得到满意的答案,因而,每当遇到了疑难问题,就去讨教。问讯处对找上门来的社员,总是有问必答。今年小麦拔节时,前进七队社员周圣旺看到自己责任田里的麦子还没有起身,就想用肥轰一轰,可心里又没准儿,于是找到农业技术问讯处。问讯处的姜荣勤摸了摸老周责任田的底子:基肥、追肥已经下得挺足了,只因冬春天气干旱还没有发挥作用,便说:“你的责任田,是藏肥于土,假如继续用肥,弄不好后期贪青倒伏,影响产量。”老周恍然大悟。时隔几天,下了大雨,老周家的小麦接上了肥力,很快转入正常生长。
在古贲公社,我们多次听到人们对问讯处的赞语。青年社员周圣茂,他家今年承包了3亩多早稻田,共育了7分来地秧苗,因为栽培管理不在行,早稻落谷后严重缺苗、僵苗。一次,农业技术问讯处的同志打这儿经过,看到这一苗情,建议采取增温保暖措施。没几天,秧苗一派生机。周圣茂满脸喜色地对我们说:“幸亏问讯处帮了大忙!”
农业技术问讯处还常常派人走村串户,送技术知识上门。他们从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先后印发各种科普资料九期,举办各种技术训练班,组织现场技术操作表演,发挥了示范指导作用。
本报通讯员
陆静高 刘竹园 吴其刚


第2版()
专栏:

长春大型机械化种鸡场建成投产
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大型机械化种鸡场最近建成投产。
种鸡场座落在长春市郊区,建筑面积6,600多平方米,喂料、给水、除粪等工序全部机械化控制。种鸡场投产后,每年可饲养种鸡两万只,提供鉴别种雏80万只、种蛋40万个、商品蛋6万斤,长春市郊区及长春市所属五县的国营和农村社队养鸡场及养鸡专业户所需的良种鸡,可以得到充分的供应。
长春市新建投产的这座种鸡场,是农牧渔业部畜牧总局、吉林省畜牧局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合资兴办的华春禽业联合公司的一部分,这个联合公司所属年产500万斤鲜蛋的蛋鸡场和配合饲料厂,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和进行设备安装。


第2版()
专栏:农村信箱

怎样建造家庭日照温室
本报4月7日一版报道哈尔滨市郊推广家庭日照温室的消息以后,农村读者纷纷来信,要求介绍这种温室的建造和利用方法。现约请哈尔滨市蔬菜公司潘建章同志介绍如下。 ——编者
家庭日照温室是根据当地冬季长、气温低的特点,设计的一种简易塑料薄膜温室。
这种温室最好在7月份建成,8、9月份不覆盖塑料薄膜,直接利用光照生产;10月份覆盖薄膜进行保温生产。8月栽一茬芹菜,10月初再栽一茬可在新年上市的芹菜,12月上旬栽一茬供应春节市场的蒜苗。最后一茬在春节期间育黄瓜苗,3月初定植。
家庭日照温室一般都建在社员住宅前面,坐北朝南,偏西5至7度,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温室长度和宽度可随宅前空地大小而定。温室北侧是一堵2.8米高的土墙;南面是0.6米高的前窗立柱,中间是两排分别为3.2米的脊柱和腰柱。每根支柱距离0.3米。脊柱距北墙1.2米,与之形成45°的坡度,用木板或树条覆盖,并抹上0.3米厚的泥。三排支柱上端用7米长的椽子依次连接。东西两侧用泥垒成山墙,并留一小门。整个温室的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上要有防风的压杆。屋脊留4个通气孔,以调节室内温湿度。为了防寒,前窗外15到20厘米处可挖一长10米、宽0.8米、深0.6米的防寒沟。沟内填进碎草等杂物,并压上土,使其高出地面10厘米。在黑龙江省,冬季需在塑料薄膜外覆盖保温物。
温室的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有砖用砖,无砖用土,木料也可用角铁代替。(附图片)
家庭日照温室侧面图


第2版()
专栏:

泡桐遍中原
本报记者 张玉林 范光华
记者在河南农村各地采访,到处都看到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泡桐树,走在泡桐林里,空气格外清新。
泡桐原产我国,历史悠久。传说神农、黄帝就已“削桐为琴”,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栽植泡桐已有记载,到了宋代,名士陈翥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写出了专著《桐谱》。然而,泡桐从农家小院走向大田,有计划地搞农桐间作,却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河南劳动人民的创造。
早在五十年代,兰考、民权、睢县、西华等县农村就开始在大田里栽植泡桐,六十年代初期,省林业科研部门专门派技术员王干生、魏鉴章到兰考县进行农桐间作试验,发表了《豫东兰考地区桐粮间作群体结构问题的初步研究》、《对有桐地区和无桐地区小麦产量的比较研究》等科学论文,引起了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当时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称赞他们为改变兰考面貌开辟了新途径,并大力推广农桐间作。接着,河南省召开平原绿化会议,推广了兰考县农桐间作的经验。从此,这一经验便在河南农村遍地开花。现在,全省农桐间作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加上“四旁”植桐,累计已达2.1亿多万株,材积量达450多万立方米,三者均居全国首位。
泡桐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到豫东平原的西华县皮营公社双楼理大队。路边那一排粗大的泡桐树,两人拉起手来,刚刚抱住。好客的社员向我们介绍起桐树的好处:“这桐树才长15年,每棵都值300元。”“种桐树就是见效快,收益大,头年一根杆,三年象把伞,五年锯材板。”党支部书记周士用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谈起全大队靠桐树致富的过程。这个大队原来债台高筑,1965年春天育上桐树苗,第二年,2,400亩青沙地全部搞了农桐间作。同时,把余下的桐树苗卖给社员,让家家户户栽上桐树。1972年开始间伐,边伐边栽,桐树每年收入10万多元,占社员分配的三分之一。大家把泡桐称为“绿色小银行”。十年来,他们还清了国家16万元的贷款,公共积累达100多万元。现在,这个队共有桐树6万多株,平均每人40多株;材积量32,000立方米,平均每人25立方米。类似双楼理这样的典型在河南多有见闻。民权县程庄公社、扶沟县包屯公社,兰考县涸阳公社、尉氏县古城大队、淇县沙窝大队等先进典型,都在为农业生产发展引路。
随着科学试验的开展,泡桐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大。过去,许多人认为只有在黄河故道和一些青沙地上宜于种植。试验证明,泡桐的适应性很强,平原、川地、荒山、丘陵,只要是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方都能生长。近几年来,在黄河北岸的卫水、淇河两岸,土壤肥沃的京广铁路两侧,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农桐间作;许多低洼易涝地区,随着疏浚河道,开挖排水沟,也陆续搞起了农桐间作;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泡桐正向高原、丘陵、山区发展。省林业科研部门满腔热情地帮助山区人民创造条件,引桐上山。位于豫西的灵宝县,1980年和1981年,就栽种泡桐389万棵,发展农桐间作65万亩,全县实现了林网化,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泡桐生产发展快,跟各级领导干部和科研工作者大力普及推广分不开。民权县的人民一谈起泡桐的大发展,都怀念老林业局长李贵平。五十年代,他是黄河故道里的一位区长,为了制住黄沙,他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去山东买泡桐树苗。儿子年幼,妻子多病,他却常常一年数月不进家门,妻子埋怨他成了“野人”,群众却亲昵地称他“种树迷”。在十年动乱中,他担任程庄公社党委书记,白天挨批斗,晚上还赶到他蹲点的大队领着栽桐树。全社7万亩耕地全部实现农桐间作,成为商丘地区第一个“泡桐公社”。他调到县林业局任局长后,劲头更大了。他听说王桥公社社员郜玉清创造出秋季带叶栽泡桐的新方法,马上和林科所的同志一道前去总结经验,并推广到全县。人们说他走一处,绿一处,富一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河南,象这样的好干部多得很,如西华县的县委书记贾廷勋,周口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孙登祥等,群众都热情地称他们为“泡桐生产的带头人。”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当解农民喜中愁
杨海钱
走遍农村的千家万户,粮多,钱多,盖新房的多,娶媳妇的多,添置衣物家具的更多。问喜事、讲喜事,是应该的,这对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前进,大有好处。
但是,问喜时还须问问愁。农民之愁,也还不少。在治穷致富、发展生产上,少门路者有之;缺技术、少资金者有之;产品销路不畅者有之;卖猪、卖花生难者有之……农民称之为“喜中愁”。这和过去的穷中愁有着根本的区别,然而终究是农民的一些心病。这些愁,影响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障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要得喜上喜,当解喜中愁。目前,不少干部知道农民喜,有的还不大注意农民愁。倘若在问喜之际,不忘问一问愁,并想方设法帮助消灭这些愁。农民喜上加喜,农村形势就会好上加好。


第2版()
专栏:

农民:“一路顺风!”收购员:“希望你们多养猪,明年旺季,我们还来收购。”  草肃


第2版()
专栏:

山西省左权县县长郭满东,带领科技人员,深入边远山区传授农业技术,受到农民的欢迎。这是他(左)在麻田公社云头底大队和干部一起研究小麦生长状况。
本报记者 池茂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