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攀登科学高峰不是“登龙门”
裘维蕃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这是旧时读书人科举登第或因才学被统治者擢用时,别人对他们发出的仰慕之语。但一些热衷名利,弄虚作假的人,也可能被不明真相者误予援用,推置在重要地位。别人对这类人,称之谓
“登龙有术”。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的旧事了,一部《儒林外史》描写了许多这类人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时代,是要实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时代。不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的,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的,都只能是实事求是地为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封建时代的“金榜题名”思想和“登龙术”之类的作风是不应有的。但是旧思想的残余总会在这里或那里冒出来,因此社会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也不必大惊小怪。我现在想谈的是:这种思想对科学工作危害的严重性。
科学是一种老实学问,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我们要攀登的科学高峰是永无止境的,千百年来世界上多少科学家为求得一个真理,投下了艰巨的劳动,积累了无数的资料。每一个资料便是一块攀登高峰的基石,每一个科学成果都应该是经得住别人重复试验的考验。但是有“登龙”思想的人,就不惜篡改数据以符合自己设想的结论,或过早地将不成熟的试验结果说成是定论。近年来,单就农业科学而言,就不断出现一些科学证据不足的“成果”报道。当然,记者们常常只能凭科学工作者提供的材料来加工,因此主要责任还在提供材料者。这是不是“登龙”思想在作祟呢?
提到科学家,人们就会想到十八或十九世纪的大科学家们。他们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毕生追求真理,在学习和实验中奋斗终身,不求名利,不怕压力,特别是在黑暗的宗教迫害面前,不屈不挠,有的甚至为了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对从事科学的人总是鼓励和促进的。科学工作者更必须正确对待这种优越的条件,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切不可把一点点科学成就看作是“登龙”的阶梯。
现代科学分门别类,错综复杂,其发展之迅速几乎每隔十年必有一次跃进。人们想在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上有所前进,没有某种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是无从谈起的。工人和农民可以凭经验改革一项技术而增加了生产,但这不等于对基本理论有所创建或对技术学有所发明和发现。不要以为牛顿坐看苹果下坠而创立了地心引力论是“灵机一动”,要知牛顿当时已经掌握了那时高水平的数学及力学知识。达尔文早就具有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但也只是在长期实地考察研究后,才能写出《种源论》,从而确立了生物进化的概念。我们的社会鼓励大家敢说、敢想、敢干,这是确定不移的好事。但是,这个“敢”字一定要以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为依据。如果没有这种科学依据,那么这个“敢”字就会成为“乱”字。乱说、乱想、乱干,往往被一些人看作“登龙术”,但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敌人。
如果我们缺少科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我们就容易受自然界表面现象的欺骗。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许多种可能的原因,其中正确的原因不是单凭表面观察和推想就可以作出结论的。譬如植物的根上生瘤子,就可能有细菌、线虫、真菌、病毒及激素等种种原因。如果不按考赫的科学法则来鉴定,那就难于得出结论。我们搞一种科学研究时,还应当先看看天下其他同行人已经走过或正在走的道路,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只看到眼下方寸之地而不去看天下,那么至多也只是“坐井观天”而已。
我们的科学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而努力工作的,那种发表论文争名次,搞科研只愿单干的只是极个别的,这是十年动乱的一种流毒,其实质,是“登龙”思想作祟。我们必须及时纠正这股小小的歪风,以利四化事业的前进,以利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3版()
专栏:

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善卫生条件
掖县出现了一批“卫生村”
本报讯 通讯员马旭光、记者白筠报道: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农村中盖新房的多了。山东省掖县在社员建造新房时,因势利导,抓好农村卫生基本建设,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近几年来,出现了一批“道路整齐、村庄整洁、四害减少、疾病下降”的卫生村。他们的做法是:
一,结合村庄建设,搞好环境改造。从1976年以来,掖县各生产大队普遍对水、林、田、路、村进行了统一规划,发动群众在盖新房、建新村的时候,有计划地整修了街道1,078条,填平污水坑湾1,721个,疏通沟渠1,422条,大面积地消灭了蚊虫孳生地。为了减少对居住生活区的污染,90%的生产大队把集体的畜棚、积肥场迁到了村外。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县多数大队改善了环境,整修了村容。以蚊子为媒介的传染病1979年发病只有78人,比1971年的发病率下降了96.7%。
二,配备简易的卫生设施,重点抓好改水管粪。过去,掖县的群众不是吃敞口井水,便是喝塘水,很不卫生。近几年,全县许多大队都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改造饮水井,搞好饮水卫生。到去年年底,全县已有半数以上的社员户安装了手压井,有87%的敞口井进行了改造,70多个生产大队建起了简易自来水,这样一来,全县就有90%左右的社员吃上了干净水。徐家公社肖韩大队过去群众吃水困难,全村422户人家都要往返一公里去村外挑塘水吃,既不方便又不卫生。夏秋时节,腹泻病人时有发生。1977年以后,群众盖起了新房,对饮水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了。大队党支部因势利导,领着全村社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改造了一处泉水,建起了蓄水36立方米的水塔,全村家家户户安上了水龙头,群众吃上了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管理粪便,原是农村的一大难题。日前,当我们到掖县参观一些村庄的社员新居时,街上见不到粪便垃圾,院内厕所、猪圈、鸡窝配套。社员的家畜、家禽一律实行圈养,新式的农家小厕所里,水泥地面干干净净,不生蝇蛆,没有臭味。据统计,全县85%的家庭厕所进行了改造,做到人畜分开。生产队的专业积肥队,及时来各家各户清挖粪便,实行统一管理,堆肥发酵。
三,建立各项卫生制度,使环境卫生工作经常化。掖县各生产大队一般都成立了专职保洁队,由2—3名闲散劳力组成。这些人大多是在村中有威望的、爱管“闲事”的老人,如土改时的老干部等,专门负责清扫街道,管理环境卫生。另外,各村还划分了卫生区、组,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过西公社财粮大队年年评选“先进卫生户”,评上的,除奖给毛巾、扫把等物外,还由大家敲锣打鼓把“卫生光荣”的标志贴到这家的大门上。大队规定,不是“先进卫生户”的社员不能评为“模范社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3版()
专栏:

治沙试验取得可喜成果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出现新绿洲
本报讯 记者曹永安报道:在甘肃省临泽县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南缘,出现了一块面积约5万亩的新绿洲,有89户539人搬进了这块绿洲定居。这是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张掖地区林科所和临泽林业站等单位,六年来进行治沙试验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过去,这里是黄沙滚滚,风沙线逐年南移。据记载,仅1948年一场大风,就有1,000多亩农田被流沙淹没,1,700多名贫苦农民被迫流落他乡。
1975年底,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张掖地区林科所和临泽林业站的20多名科技人员,在平川公社的沙丘中,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治沙试验样板区。他们在样板区内植树造林,设置粘土、草沙障,开垦农田,使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出现了一个面积有五万亩的渠、路、林配套,林、农、牧结合的绿色防护体系。据观察,近年来风沙线已向北移动,平川公社粮食单产逐年上升。
在样板区的试验过程中,科技人员开展了流沙固定技术、天然植被恢复、植物水分关系、植物早生结构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写出论文和报告19篇,还为临近社队培养了一大批治沙技术骨干。“三北”地区的专家曾云集这里进行科学鉴定,对他们所作出的重大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临泽县已在全县有风沙危害的社队,全面推广他们的治沙和沙荒地开发利用的经验。


第3版()
专栏:

歙县组织中医学习中医经典
本报讯 安徽省歙县卫生局组织全县中医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显著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在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一年两次全省中医统一晋升考试中,该县中级人员晋升高级职称的共有七十二人,人数名列全省第一。
歙县是我国著名中医流派“新安学派”的发祥地。解放后,中医仍是该县防病治病的重要力量,目前人数在一百五十人以上,占正式任职医生的二分之一左右。但是这些中医大多数是一九六六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中医理论基础较差,业务水平较低。许多年轻中医不会写医案,只会开药方,后继乏术的情况比较严重。
为了更好地继承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帮助中青年中医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提高业务水平,歙县卫生局于一九七八年起,组织全县中医系统地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四部经典著作和《方剂》、《药物》等解放后编的专科教材。他们每年以卫生局文件形式下发学习提纲,规定学习重点,还抽调有名的老中医和学术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组成基本理论辅导小组,一本书一本书地讲授。三年多来,共办了八期辅导学习班,参加者达七百七十二人次。全县中青年中医平均每人参加三次以上。
在学习中,县卫生局还用检查、评比学习笔记、抽查处方、组织全县统考等办法推动学习深入。
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歙县中医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许多人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全县中医都能按理法方药的原则书写中医医案。在一九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县中医学术交流会,共提出论文六十篇。一九六二年从师学徒的中医许厚仁,通过认真学习,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采取活血化瘀的办法治疗癫痫,临床效果很好。
李南


第3版()
专栏:

责任、理解与热爱
——同张俊英同学讨论怎样对待自己的专业张俊英同学:
我俩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看了你给《学校生活》专栏的信,颇有感触。作为同行,我们愿借《学校生活》的一角,跟你谈谈我们的体会,供你参考。
我们本想立志学医。当服从分配来到农大时,也曾十分苦恼和懊丧。其原因,除了对农业科学缺乏了解外,也还有轻视农业的积习在作怪。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们开始了解并且热爱农业科学了。当然,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学习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祖先是充分认识农业的重要的。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们懂得了,食物的构成不仅关系人们果腹充饥的问题,而且影响着人的健康和智慧。健康和智慧是不能引进、舶来的。要提高我国人口的质量、保证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提高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业的发展。了解了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有现代化的农业,再看看我国农业落后的状况,怎叫人不着急、不激起奋发图强的责任感!不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我们国家将难于摆脱落后与贫困。难道我们能眼看着亲爱的祖国永远处于这种状况吗?国家挑选我们来承担建设现代农业科学的重任,我们是责无旁贷的。这是我们两年大学生活的一个收获。
谈到对专业的兴趣,我们认为,应建立在责任感和对学科的理解之上,否则,就没有多大价值,也不会有坚实的基础。正是在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中,我们才培养起对专业的兴趣。例如专业基础课“遗传学”,使我们不仅懂得了遗传变异是生物界的基本特征,而且使我们从细胞学分子的水平了解了一切生物各自相异、世代传递的本质。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周围人、动物、植物,这昔日熟识的万物,仿佛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充满了无穷的奥妙,激起我们去探索的兴趣。我们又成立了课外遗传学小组,在与大自然相处中,我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你刚上一年级,学的都是基础课,也许枯燥些,但它们很重要。就说政治经济学吧,如果不学好,研究社会主义农业的管理,就会一筹莫展。
我们都曾想当一个“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使命是驱除“瘟神”,保护生命。农业战线不也正需要这样的“天使”吗?我校开运动会,植保系和兽医系分别以绿十字和红十字为标志。有人感到奇怪,尤其是那个绿十字。其实“无情”的草木也有生命,也会生病。如果说医生是保护人类生命的“天使”,那么我们则是大自然的卫兵,而且最终也是保护人类。俊英同学,摆脱苦恼的关键是要看得起自己,理直气壮地学习。
放眼农业科学的发展,更使人振奋。电子计算技术、遥感、电子显微技术、遗传工程等许多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可以说,现代科学的一切成就,几乎都可以运用于农业。需要多少青年来发挥聪明才智呵!俊英同学,从你的信看,你是个不安于混日子的有志者,那么,农业科学这个广阔的领域,不正是你逞志展才的用武之地吗?
当然,从事农业科学是艰苦的,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忙碌,更要在田野里奔波;不仅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有抵抗习惯势力的坚强意志。因此,我们认为只是“既来之,则安之”是不够的,还要爱之、干之。也许,我们的工作现在还不为更多的人所理解,但这又何妨!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科学的要求将越来越强烈。扫除“不得志”的伤感吧。我们脚下的路是宽广而远长的。在这条路上,我们愿与你共勉。
北京农业大学 于红 王婕


第3版()
专栏:

个人志愿应该从属于国家的需要
河北财贸学院七八级学生 马笃
我是商业企业管理专业四年级的学生。想起当年我接到入学通知书时的心情,和张俊英同学很是相似。那时,我理想的专业是学中文或历史,怎么也没想到要和商业结下不解之缘。想到将来要当一辈子“买卖人”,觉得太没意思,也和自己的志趣差得太远了。
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到校后和新同学们一接触,发现大部分同学和我的想法一样,都是被“分配”来的。入学教育开始了,学校领导给我们讲到,我们国家经过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而经济管理水平更是落后,以至于一些设备并不落后的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常年亏损;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由于不懂得如何操作而闲置起来占压着资金;在和外商的贸易谈判中有时因无知而上当吃亏……。我们还了解到,在美国,学企业管理的大学生有上百万人,而我国到1978年为止仅有两千多人。
现实把同学们震惊了: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国家是多么需要经济管理人才啊!而这样的人才又是如此的缺乏!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们才体会到当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的“小我”,应该从属于国家的“大我”,而绝不能让国家的“大我”服从个人的“小我”的道理。
在五十年代,“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句话,曾经成为激励亿万青年参加祖国建设的豪言壮语。在八十年代的今天,不同样应当作为我们这一代的座右铭吗?


第3版()
专栏:

我为什么决心学农?
华中农学院农经系八一级一班 文忠志
我和张俊英同学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使我想了许多,农村吃“大锅饭”的思想相当严重,农业生产力不高,一些干部不懂技术,生产上不去,农民富不起来。这种情况,谁看了不痛心啊!就我们生产队讲,前几年产量一直很低,农民还要吃救济粮。每当人们去领救济粮时,我的心就象刀绞一样痛苦。奋发自强的责任感促使我立志学农,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当我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便毫不迟疑地填上了“华中农学院”,我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
当前,党的农村政策得到了落实,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了起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在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已逐渐重视起来。我们公社农科所的一位同志不断写信,让我给他买有关科学种田和农业科学管理方面的书籍,还让我给他订一套农经系和农学系的教材,进行自学,我很感动。我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科学,特别是农业管理知识的重要,从而对自己的农经管理专业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感到自己学习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爱农,并扎扎实实地学好农业科学。


第3版()
专栏:

郑州大学学生开展多样化业余学习
最近,郑州大学学生会举办了“爱祖国、爱科学、爱生活”百科知识竞赛。考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二十二个学科,全校五百四十人参加了竞赛。通过竞赛,促进了大家的学习。
郑州大学中文系 李功勋


第3版()
专栏:

北师院请吴运铎做报告
北京师范学院团委在进行合格共青团员的教育活动时,邀请吴运铎同志来校做报告。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同志,以自己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苦乐观。他指出:“学习,为了什么?为了占有知识。但是为谁占有知识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要为人民,为祖国占有知识”。
北京师范学院 朱克嘉


第3版()
专栏:

民航学院部分学生要求取消、降低助学金
最近,中国民航学院相继批准了五名同学停领助学金、三十一名同学降低助学金标准的要求。这些同学有的是家里增加了就业人员或有人提级调薪,有的是减少了赡养人口,还有六名从农村入学的学生,看到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使家里生活好转,主动要求为国家减轻负担的。
航轩


第3版()
专栏:

福建财校开展“给母校留下什么纪念”活动
福建省财经学校八○级五百五十位学生即将毕业。最近,校学生会发出倡议,在毕业生中开展“给母校留下什么纪念”的活动。倡议发出后,毕业班的同学纷纷响应。有的班级为学校修路,有的同学抓紧业余时间在校园里栽花植树等。
福建省财经学校 白少山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在一个多民族的集体里
今年4月,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81级政治经济专业班被评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这个由24个民族的51名同学组成的班,是个团结、和睦的集体。
下面是这个班里发生的几件小事。
一只细瓷茶杯
5月中旬的一天,气温上升到34℃。东乡族同学马正武打完球,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到512 宿舍参加一个座谈会。“正武,喝杯水吧!”512宿舍的同学从橱柜里拿出一只白色的细瓷茶杯,斟满水,热情地送到马正武面前。马正武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犹豫着。因为东乡族的习惯和回族一样,是不使用非伊斯兰教民族同学的食具的。
“没关系,喝吧!”同学们亲切地微笑着,“这是我们特意给回族和东乡族同学预备的。”
马正武激动地接过茶杯,心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
过去,马正武和回族同学马继元、马宗民常在一块,大家称他们为“三马”。许多同学不了解他们的民族习惯,平时说话、吃饭稍不留神,“三马”就以为是不尊重自己,同学间有了隔阂。正巧班里要分出3个男生和外班同学合住,有的同学便说:“干脆叫
‘三马’去。”朝鲜族同学、班长金世勋和团支书吉勇男听了,耐心给同学介绍回族、东乡族的民族习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搞好班里的团结。”班里另外3名同学愉快地和外班同学合住,“三马”仍然留在原宿舍。
在老师和班干部的帮助下,同学们时时注意尊重同学不同的民族习惯。他们特意腾出橱柜的一层,让“三马”把碗筷单独放在一处。512宿舍的细瓷茶杯,就是为东乡族和回族同学专门购置的。现在,尊重同学的民族习惯已在班里蔚然成风。
一份决心书
文明礼貌月开始了。
“喂,吴晶,人家姬华写了决心书,进行自我批评了。”朝鲜族同学安炳淑对克尔克孜族同学吴晶悄声说。
“知道了。我做得也不好,也要好好改改。”吴晶歉疚地说。
原来,吴晶和回族同学姬华是两位性格内向的姑娘。她们虽同住一个宿舍,但平时很少说话。一次,从新疆来的外班几位克尔克孜族同学到宿舍和吴晶一块欢庆古尔邦节,客人们发现姬华抽屉里有苹果。吴晶只好按必须以最好的食品待客的民族习惯,拿苹果款待客人。姬华很不情愿,大为不快。说来也巧,不久,姬华把作业本交到小组长吴晶的位子里,吴晶不知道,没交给老师。姬华挨了老师的批评,以为又是吴晶和自己过不去。吴晶更是满肚子委屈:“我总想缩小矛盾,怎么偏偏事与愿违?”她找到老师:“我不当这个组长了。”辅导员耐心地开导她。她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消除误会。从此,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设法和姬华多接触。
吴晶严于律己的精神使姬华深为感动,觉得自己因为一点小事影响团结,太不应该了。她写了一份决心书说:“同学之间要以诚相待。这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民族团结的问题。”吴晶和姬华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倾心交谈。两颗心终于又连在一起了。
一床不用针线缝合的被子
广西仫佬族同学罗树新,进校时还不到16岁,是全班的“小弟弟”。入学前,妈妈特意给他做了一床不用针线缝合、用按扣的被子。爸爸把他送上北去的列车,还放心不下:“树新,在家靠父母,到学校,就全靠你自己啦!”
在家时,小罗是“重点保护对象”,拆洗衣被从不用过问。到了学校,可就不行啦。今年2月底,正当小罗为脏被子犯愁时,安炳淑带着班里洗衣组的女生开进了男生宿舍。她们见了脏衣服就收,见了脏被子就抱,连泡在脸盆里的衣服也不放过。小罗见女生来拿自己的被子,怪不好意思的。第二天,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他不知说什么好。
本学期以来,女同学已帮男生拆洗了近20床被子。男生则包下了女同学们的“力气活”。
赵 赜


第3版()
专栏:

武汉大学学生(左)到湖北省少管所,与失足青年交谈,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庄振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