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幻想与迷信
林默涵
下面是陶世龙同志的来信摘录——
“读到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我们的责任》,深表赞同。只是对文中的一处注释:‘幻想是有益的,空想是无用的’,有点意见。我想您的本意是把那些脱离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归在‘空想’之内,‘幻想’专指那些和现实相联系的幻想。但这样会引起误会,因为社会上在使用幻想一词时,是把那些脱离现实、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的虚幻观念也包括在内的。手头有一篇文章《儿童的想象与小学的教学》(1980年5月19日光明日报),就讲到: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儿童克服一些有毒害的迷信之类的幻想,正确引导儿童进行科学的幻想。眼下有些被称为‘科学幻想’的作品,实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如《花城》1981年第一期上有一篇‘科学幻想小说’《发生在1983年……》,什么‘天眼通’‘五雷掌’都出来了,还有些‘科幻小说’让阴谋、凶杀、抢劫、盗窃等情节成为重要内容,实是对少年儿童心灵的污染。但它们都假借了科学的名义,并以文艺的形式出现。对此,科学界颇有议论,也希望文艺界能予以关注。”
不错,我说的“幻想”,正是指那些和现实有联系、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变为现实的幻想。这种幻想能激发人瞻望未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和革命的前进。列宁曾号召“应当幻想”,认为一个革命者决不能抛弃“革命幻想”而去屈从现状。又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那些描写幻想世界的童话或科学幻想故事等等,可以引导少年儿童向上向善,启迪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显然,这样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空想不同,是对孩子们有益的。
我很同意陶世龙同志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现在的确有些读物或影剧,是假“科学幻想”或“艺术幻想”之名,实际上在宣扬迷信。这不仅贻害少年儿童,而且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也是有害的。
鲁迅在回答神话对儿童有无害处时说过:“我以为这要看社会上教育的状况怎样,如果儿童能继续更受良好的教育,则将来一学科学,自然会明白,不至迷信,所以当然没有害的。但如果儿童不能继续受稍深的教育,学识不再进步,则在幼小时所教的神话,将永信以为真,所以也许是有害的。”这是指神话说的,至于描写鬼魂的作品,就更可能造成害处。要看到我国许多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还很低,而且还有文盲,在农村一些地方迷信活动盛行,由此而发生的悲惨事件时有所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利用封建迷信来同我们争夺青少年。我们在宣传唯物主义、破除迷信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相反,有些读物和影剧却有意无意地在助长迷信。比如某地科学技术协会出版的《科普小报画刊》上,竟然出现了《鬼魂之谜》,《千年殉葬女复生记》之类的东西,分明是在“科学”的名义下传播迷信。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渲染鬼魂的影片,一开头就烟雾蒙蒙,阴风惨惨,鬼气森森,孩子们叫:“鬼来了,鬼来了!”捂住眼睛不敢看。然而这部片子却颇受文艺界一些人的称赞。当然,文艺界人士看看那些场面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电影、电视的观众非常广泛,我们不应只看重自己的艺术爱好,动不动说别人不懂艺术,也要想想,它给孩子们和那些迷信思想还深的人们看了会产生什么效果?而他们并非少数。我们应该多拍点破除迷信的片子,不应该用电影这种现代工具,反而去加深人们的迷信思想。
革命幻想和科学幻想可以鼓舞人勇敢上进,激励人探求真理和变革现实;迷信则使人愚昧,拉着人畏缩倒退,向命运低头。宣扬迷信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这不是一桩小事。


第5版()
专栏:

近期上映一批儿童新影片
今年“六一”儿童节,少年儿童将看到电影工作者新摄制的一批儿童影片。
其中故事片三部。《赛虎》(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是一部以取名赛虎的狗为主角的影片。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我国山区农村,通人性的赛虎跟随小主人旺崽惩治了欺压穷人的地主管家,又和小主人一起乘着竹筏,投奔了方志敏的革命队伍。《鹿鸣翠谷》(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描写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三名少年儿童带着烈士遗婴,越过长白山的莽莽林区,寻找抗联队伍的故事。《红象》(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制)描述傣族三个小学生被刀弄大爷讲的会飞的红象的故事所吸引,在暑假里,不约而同走进密密的大森林,去探索红象的秘密。他们在途中遇到了猛兽,也闹过矛盾,但终于揭开了红象的秘密,又饱览了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增长了知识。
另外,儿童电影制片厂已经摄制完成的另一部儿童片《应声阿哥》也将在短期内上映。它是描写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京京,为看望在植物考察队工作的妈妈,特意来到景颇山。在景颇族老人麻双奶奶家生活时,结识了麻双奶奶的小孙子小泥猴,同时还和许多景颇族的孩子们交上了朋友。一次京京一个人在大森林里迷了路,聪明的小泥猴运用空谷回声(即当地人称为“应声阿哥”)的办法把京京救了出来。在景颇人民善良纯朴作风的熏陶下,京京的幼小心灵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此外还将上映一批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彩色纪录片《他们也是园丁》纪录了中国少年报编辑部的同志和孩子们的友谊,以及他们关心儿童、千方百计办好报纸的动人事迹。大型科教片《丹顶鹤的一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向儿童们普及了动物知识,教育儿童要爱护珍贵动物。上映的美术短片有《九色鹿》、《抬驴》、《阿凡提的故事(一)卖树荫》、《善良的夏吾冬》、《崂山道士》、《蛐蛐》等。
(一文、童平)
(附图片)《赛虎》剧照:旺崽和他心爱的赛虎。
(中国电影公司供稿)


第5版()
专栏:

亦庄亦谐寓讽劝
——谈评剧《邻居》
马少波
吉林市评剧团演出的评剧《邻居》和影片《邻居》同名,虽然也是写邻居间的关系,却是另外一个故事。作者满腔热情地运用喜剧手法,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几种人物心灵的美与丑,歌颂了心灵美好的劳动者,也揭露了某些人受到污染的灵魂。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寓庄于谐,亦庄亦谐,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发,有所省惕。
剧中主人公叶丽宵,人称“铁辣椒”,是一个精明干练、口齿伶俐的中年妇女。她爱丈夫、爱儿子,却不关心集体。她在家里是“一把手”,在单位是“自由人”。她的职业是蔬菜售货员,下班的时候把公家的蔬菜顺手牵羊带回家,心安理得;她和邻居共用一个电表,家里两个灯泡二百度,却只报十五度。半夜为儿子结婚赶做家具,震得四邻不安,她却我行我素,视为当然。她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弄得左邻右舍谁都不敢沾惹,是出名的刺头儿。但她不失其羞恶之心,后来终于在邻居和亲人帮助下,成为一个爱集体、明是非的劳动者。这个人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作者写的是艺术的典型。其它如叶丽宵的丈夫——锅炉工吴奈何、儿子——木型工吴志良、女工常燕、常燕的母亲、医生苏丽萍和她的丈夫——技术员文质彬以及那个人称“高价姑娘”的曲线美,对观众都不是陌生的,他们心灵的美与丑,也具有典型意义。
剧本的语言写得生动,很有机趣。全剧只有八个人物,演员理解人物都较深刻,表演有分寸感。饰演叶丽宵的张桂秋同志,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外体动作,表现得恰如其分,她以精湛的演技,完成了这个具有特色的喜剧人物的艺术形象。
作者李广会、孟宪礼是两位青年同志,他们深入生活,又在艺术上发挥了可贵的独创精神,写出了这样描写新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好作品。
剧本的结尾,表现叶丽宵的转变、邻居团结和睦,是符合实际生活,也符合观众愿望的。但剧中矛盾的解决亦即人物的转变,不完全是建立在生活逻辑必然性的基础上,而主要是由于一场偶然的“恶作剧”,这样就会多少影响解决矛盾的生活根据和人物转变的可信性。喜剧需要运用夸张的手法,但不可由于追求喜剧风格而损害生活的真实感。在这方面多留意些,就更好了。


第5版()
专栏: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彭宗奇刻


第5版()
专栏:

剪取春光漫人间
丁小莉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古人惜春恋春,这种真挚的情感,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年幼的心灵。去年秋天,我到佛山民间艺术社采访,满墙壁上一幅幅意境清新、金碧辉煌的剪纸把我吸引住了。我站在剪纸车间门边,端详一幅题为《春》的小品,但见那细柳垂摇,河面上两只送肥小艇,欸乃一声,向着远处隐隐可见的闹春地头悠然划去……我循壁移目,《春》,《春早》,《水乡之春》,《万象春》……不觉心中一动,早已被淡忘的这两句诗涌上脑海,顿时只觉得春在此处,春意盎然。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而佛山剪纸又有其独特风格。它既有我国北方剪纸苍劲浑厚的气势,又具有南方剪纸剔透秀丽,明静清雅的色调。老艺人手巧,剪山,山势挺拔;剪水,水波荡漾;剪鱼,鱼会游;剪鸟,鸟会飞;剪一个怀抱香蕉梭的胖娃娃,他似乎立刻就要蹦到你面前……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只有单色一种,而佛山剪纸,不仅有单色、套色,还分为纸写、铜写、铜衬和铜凿等,种类繁多,各具姿色。其线条纤巧细腻,构图严谨工整,色彩强烈,绚丽辉煌,具有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当年茅盾同志自京到此,参观罢佛山民间艺术社,情禁不住,提笔泼墨书下“剪纸斗彩,秋色迷人”八个大字,至今还被传为佳话。
陪我一同参观的研究社资料员小罗告诉我,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作为友谊的使者,远销东南亚一带。可是在解放前,我国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濒于湮没,直到1956年,在党的关怀下,佛山市成立了民间艺术社,把早已改行易当的老艺人请回来,带徒传艺,培养了大批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剪纸创作人员。十年浩劫中,民间艺术横遭厄运,佛山剪纸和佛山雕刻一起,被定罪为“封资修”黑货,民间艺术社也被解散了。直到“四害”扫除,民间艺术之花才重新放出奇光异彩。近两年,艺人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剪纸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我仔细地端详:清新明丽的水乡小品,弹奏欢歌的各族儿童,栩栩如生的叶脉蝴蝶,憨态可掬的小熊猫,还有一个远海归来的老渔民……就是它们,宛如一缕缕柔和的春光,携带着中国人民的友情,飘往海外各地,飘进万户千家……
何须“拚一醉留春”,这里刻刀剪下,正春光四溢……


第5版()
专栏:

想(工笔绢画) 
徐启雄


第5版()
专栏:

伙伴
于志新摄


第5版()
专栏:

评弹学校育新蕾
苏 文
苏州评弹是一枝古老的艺术花朵。十年内乱期间,苏州评弹遭到了极大摧残,造成了评弹队伍青黄不接的严重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1980年4月,在苏州市正式成立了苏州评弹学校。
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所曲艺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苏州东南郊区。宽畅的校园内绿树成荫,确象个培养艺术人材的苗圃。每天天未亮,便可以听到校园中传出琵琶丁冬的声音;夜很深了,弹唱的声音仍然不断。学校的老师来自浙江、江苏、上海、苏州等省市的评弹团。有些评话、弹词名家也来学校执教。曲艺办学校的历史很短,但他们以出书出人走正路,保存评弹艺术传统为方针,努力培养一代评弹新人。在教学中他们把课堂教学的方法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分成三个阶段。打基础阶段,主要是学语言、乐器、唱腔、乐理、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功;第二阶段是综合教学,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三阶段是“跟师学艺”,这是用传统的方法学长篇、学传统,进行艺术实践。苏州评弹学校目前已有28个学生进入跟师阶段,分散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有关评弹团。这些同学登台实习演出,受到了听众的热情鼓励。(附图片)
图为校长曹汉昌在教学生表演苏州评话。 彭高瑞摄


第5版()
专栏:

谢晋与丛珊的通信谢导演:您好!
咱们那么简单地说了声“再见”就分开了,而且是这么久,我连一封信都没给您写过,您生过我的气吗?如果有的话,看在我诚恳地向您道歉的情分上原谅我吧!谁让您当初没发现我的手有多么懒呢?人不都是手总赶不上自己的思想的吗?
回到学校就补功课等等,简言之“忙”。再加上记者来来往往,几乎占去了我一半的寒假期,也许我们国家就是这样的。从此以后我就再也安静不了啦。可我实在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报刊上一篇又一篇的吹捧文章(原谅我用这个词)让生人看了觉得过分,让朋友看了为我担心。而我自己呢,我不喜欢而且背上了一个无形的沉重的包袱,我很害怕。我越是看到那些文章,越是感到不安。因为我深深知道,大家(噢!对了,还有数以百计的观众来信)对我的鼓励,是来自您的严格要求,认真的诱导;是来自牛犇老师及每个同志对我的帮助,也有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我只是做了一点具体的事情,不能归功于我,我觉得这样说才符合您的口头禅“准确”。我很清楚大家喜欢的是李秀芝,并不是丛珊。其实我是沾了李秀芝的光了,哈哈!
大家都说我的表演真实、自然、纯朴……希望我保持下去。谢导演,我现在都不敢再接戏了,我不知道怎么才能保持下去,您说我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杂念开始产生了吧?!
我没空给观众回信,我总感觉我的想法大概与很多人不同。我不喜欢人家说我是什么星啊秀的,我希望我能够安安静静地、真正地象一个学生一样地生活学习,不希望外界的一切事情来干扰我。对大家给我的鼓励,难道我最好的办法不该是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吗?这样才能为将来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人物打下基础。那么为此,我怎么就不能得罪一些人呢(当然我本意可并不是这个)。您说呢?
另外,在学校,我的压力也很大。我这学期搞《茶花女》片断,我演玛格丽特,演她和亚芒父亲在乡间的一段,以及同亚芒在奥兰伯家舞会上的一段……谢导演,您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该如何准备呢?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呢?主要的问题是我演了李秀芝……我常常想做人难也如同演戏一样难,甚至比演戏还要难,您说呢?多么想马上见到您啊!
您工作那么忙,我写了这封信打扰您,总感到过意不去,但还是希望您有信回复!牛犇老师还去您那儿吗?让他看看这封信吧。
许琦老师和您在一起吗?我也非常想念他,给我寄来的照片早已收到,给去了信一直未见回音,一定是忙吧?代我问好!
阿姨近来工作忙吗?永远忘不了上次在您家中的一次做客!代问全家好!
代问厂里的人们好!很想念大家!常回忆起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
我现在要往前走了,不能总回头看已经走过的路了,否则会掉队的。
从报上得知您又开始了新戏的准备工作,您是不知疲倦的人,对待艺术的这种精神我要永远向您学习!
《戏剧电影报》上有关于您的一条报道和一张照片,看得出您爱喝酒,那背景上清清楚楚有两瓶酒,不信您找找报看。
我爸爸妈妈问您好!希望您再来北京到家里来玩!
不好了,已经是夜里11点45分了,还有好多话等下次再写吧!
祝工作顺利!身体安康!
盼望您的回信!
想念您的学生:丛珊
82.4.16丛珊:
来信收到。
今年1月,补完戏匆匆分手,我和摄制组的同志、还有徐、韩等几位厂长都很想念你。不知你学习、工作可好。
《牧马人》上映后,你收到很多观众来信,还不断接受记者的采访、约稿。你的工作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这是莫大的幸福。
去年年底,耀邦同志赠给电影工作者两句话,第一句就是“坚持两分法”,对待自己的成绩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昏头昏脑,沾沾自喜,另一种是头脑冷静,寻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人说,你才十九岁,大学一年级学生,能创造李秀芝这个角色,很了不起。其实,我们不少老一代艺术家,如白杨、赵丹,他们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主演了好几部电影。他们那时候的成绩远远超过你现在所做的。而当时是在旧社会,说条件要比你困难、艰苦多了。他们并没有因为主演了几部影片,照片上了当年的电影画报封面,就飘飘然、停步不前。正因为如此,经过他们长期不断的刻苦努力,后来才逐步成为一个人民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家。
你要把这次获得的成绩作为艺术入门的起点,把压力化为动力。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眼界必须要开阔。我这个人缺点、毛病很多,但有一点优点,可以提供给你参考。我每拍完一部影片,总感到遗憾的地方很多,从不躺在已拍的胶片堆上。我总希望,并追求今年拍的戏,要尽一切努力超过去年,哪怕是在一个局部超过。我总是不断地给自己出新题目。每拍一部影片,我总把它当成一个起点,给自己“穿小鞋”。
艺术上的天才可能是有的,但,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艺术家,似乎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公式——十分天才、九十分的勤奋。自恃有才而不努力的人,能成为大艺术家的,我在艺术史上还没有见到过。
你们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你要求是很严格的,他们也都在关心你的成长。你们班主任让你在排演《茶花女》片断中担任主角“玛格丽特”,说明学院的课程从去年一年级的生活小品进入了扮演难度较大的角色。在这一次的排练课程中遇到困难,那是很自然的。《茶花女》是世界名剧,玛格丽特这个角色内心世界很复杂。即使是专业剧院的很有经验的女演员来担任这个角色,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总之,你要把它看成一次难得的锻炼。在学校学习嘛,演“砸”了也不要紧,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我想,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你能演好与你距离那么大的“玛格丽特”那倒是奇怪的了。所以千万不要背什么包袱。
“坚持两分法”不容易,“更上一层楼”对你来说是更不容易。
拉拉杂杂写了很多。我目前正在忙《秋瑾传》的准备工作。我的心已离开了祁连山下美丽的草原,整天沉浸在辛亥革命前古老的封建皇朝年代的北京、绍兴……
向你爸爸妈妈问好!祝你进步!
谢 晋 4月28日夜


第5版()
专栏:

华东地区舞蹈会演
用舞蹈形式努力反映现实生活和当代人的精神风貌,是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华东舞蹈会演的一个显著特点。参加这次会演的60多个节目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占到60%强。安徽队的三人舞《花鼓女的喜悦》,用淮北民间传统的说唱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三中全会之后农民喜获丰收的欢乐情景。山东队的《美丽的心灵》,在轻快流畅的节奏中,抒发了清洁工人热爱本职工作的崇高精神;上海队的《天鹅情》歌颂了一位芭蕾舞女演员和因公致残的技术员的纯洁爱情;江西队的双人舞《高价姑娘》则讽刺了社会上的歪风陋习。《丰收乐》、《算盘声声》、《欢腾的乡村》、《相亲》等舞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富起来的农民的欢乐心情,热情歌颂了党的农村政策。
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这次华东地区舞蹈盛会的又一个特点。安徽的花鼓灯,江西的采茶戏,山东的秧歌舞等传统形式和新的舞蹈语汇相结合,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给春天的上海增添了新的生气。
(吕网大)


第5版()
专栏:

介绍《戏曲研究》
为继承发扬我国戏曲的优良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戏剧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戏曲研究》丛刊。丛刊着重刊登探讨戏曲历史、戏曲剧种、戏曲文学、戏曲音乐、导演表演、舞台美术、戏曲文献等基础理论的学术论文,并注重刊登现状研究方面的文章,以及有价值的资料、图片等。从1980年起,丛刊已出四辑。第五、六、七辑也将陆续出版,这三辑的主要文章有:《论中国戏剧文化的生命力》(张庚)、《现代化与戏曲化》(郭汉城)、《原来是场大梦》(王朝闻)、《集评校记〈西厢记〉》(王季思)、《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丁是娥)、《试论戏曲音乐的民族特点》(何为)、还有台湾学者孟瑶的《中国戏曲史》选登,以及日本、波兰等国研究我国戏曲的动态和资料。 (苏蠡)


第5版()
专栏: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柳玉昌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