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科技事业主力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最近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中青年科技人员正在“四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科技事业的主力和骨干。
从人数比例上看,现今我国的科技干部队伍近600万,中年约占60%,青年约占38%,两者加在一起,共占98%。
从他们在科研、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看,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90%以上是中年科技人员参加完成的。如,一机部1980年获得5项国家发明奖,参加工作的12人,全是中年科技骨干。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1980年鉴定81项科研成果,直接参加的主要科技人员181人,178人是中年人。我国近年来农业科研的重大成果,90%以上也是中年人参加完成的,象荣获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杂交水稻”,以及荣获一等奖的“鲁棉一号”,都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完成的。在高等院校里,中年教师已成为教学与科研的主力。据统计,清华大学271门课程的主讲教员515人,中年教师达469人,占91%;431个科研课题负责人,中年教师占80%。华中工学院1,156名讲师都是中年教师。他们担负着39个专业近千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百余项科学研究、近百个实验室的建设及百多门教材的编写工作。事实证明,中青年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主力,四化建设的骨干。他们肩负着我国科技事业承前启后的重任。
我国中青年科技人员在党的长期培养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具有很高的觉悟。他们的任务繁重,而工作、学习与生活条件却比较差。但是,他们一心想着祖国,想着人民,想着四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慧贡献出来。有关方面希望各级党委用战略的眼光关注他们,着重研究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情况,尤其要检查、研究和逐步解决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以上的中年业务骨干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尽可能从各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真正做到政治上充分重视、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湖北财经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效果显著
本报讯 记者杨建武报道:湖北财经学院在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学生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实际工作能力也较强。该院77届学生去年年底毕业分配时,很多单位争着来要人,还要求这所学院今后多分配一些毕业生给他们。
这所学院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把学生的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工作实习和实验课、教学参观作为重要的环节,使它们占总学时的25%左右,并且努力创造条件保证这些环节的实施。
这所学院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的专业,如基本建设财务信用专业和会计专业就同建设银行和财政部会计制度司挂钩,由它们把实习任务下达给下属实习单位,纳入工作计划,并为学生实习提供必需的文件、业务资料和解决食宿问题。农业经济专业、商业经济专业,就参加地方农业局、商业局的社会调查,既接受部门的领导,学校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近几年来,这所学院基建财务信用专业77、78、79三个年级的学生,先后在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建设银行实习。他们运用所学的《工程预算》的知识,审查了97个单位的工程预算,为国家节约基建投资254万元,还帮助银行培训业务人员。建设银行对学生的实习普遍感到满意。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学生周克勤在第二汽车制造厂车厢分厂进行毕业实习时,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先进的计算方法对该厂作成本分析和计算,研究成本与质量的关系,写出毕业论文《成本控制初探》,为该厂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受到这个厂财务部门的好评。农业经济系有的学生过去专业思想不巩固。去年12月,79级学生到湖北江陵县接受县里分配的任务,围绕“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成本”、“农业资金的积累与消费”和“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四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实习,不仅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也深感到农业经济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
湖北财经学院选派了既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性教学工作。商业经济系78级学生去年底至今年初,到湖北随县进行毕业实习,调查商业经济责任制这个政策性很强、情况又很复杂的问题。由于指导教师能力强、水平较高,及时解答了学生所碰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们巩固和加深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让学生有较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湖北财经学院很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到去年底,他们恢复和新建了20个实验室,实验场地面积增加了1,000平方米。


第3版()
专栏:

山区科技人员出大于进的原因何在?
最近,记者到湘西山区的怀化地区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山区的科技和教育人员(包括医生等)调出去的多,调进来的少。怀化地区从1979年到1981年,共调出科技、教育人员515名,调入的科技、教育人员只有251名,减少264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1974年到1980年调出干部2,173名,其中大部分是科技、教育人员,而同期调入的干部和大专院校分配的毕业生只有639名。据有关部门反映,目前,湘西山区科技、教育人员出大于进的状况没有什么改变,要求调出的很多。
山区科技、教育人员出大于进的状况,对山区建设很不利。山区文化本来就比较落后,科技、教育人员少。黔阳县原是怀化地区所在地,但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万分之六点六,其中大专院校毕业生不到万分之二。全县有40万亩油茶,而学油茶栽培的仅有1个中专毕业生;工业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分公社没有林业技术员,全州中学教师尚缺200多人。
山区的科技、教育人员为什么会出大于进呢?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不够好。引起外来科技人员思乡、思迁。一些领导干部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仍然用旧的眼光看知识分子。对科技人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不够关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个水产技术干部,研究人工孵化娃娃鱼取得了初步成功,受到上级有关科研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可是有的领导说这位技术干部“图名图利”。会同县农业局系统目前有8名来自外地的科技人员,夫妻都在本县工作,由于使用不当,晋升不合理,不能发挥作用,有5名想调回老家或到别的地方。
二、山区物价高。农贸市场的商品,除少数土特产外,一般比城市、平原地区的价格高,尤其是蔬菜和肉食品价格一般比工资类别高一级的长沙等城市高出20%左右。一些科技干部说:“山区工作条件差,物价还比城市高,叫我们想哪一头?”
三、缺少为建设山区光荣的社会舆论。
为了改变目前山区科技、教育人员出大于进的状况,加速山区建设,不少科技、教育人员建议:
一、山区要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稳定现有外来科技、教育人员,吸引更多的人到山区工作;
二、山区领导要抓市场供应,改变目前山区物价比城市高的不正常状况;
三、报刊要造扎根山区光荣的社会舆论,从政治上、思想上鼓舞科技、教育人员在山区干一辈子;
四、国家今后应适当多给山区分配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同时帮助山区的科技、教育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本报记者 吴兴华


第3版()
专栏:教学小议

望子成龙者戒
夏晓林
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我认为,望子成龙者倘不留意,也很可能“逼子成疯”的。
现在,有些家长和教师望子成龙心切,认定孩子唯有考上大学,当上科学家、工程师、文学家、艺术家,才算得成“龙”。他们给孩子施加种种压力,增加许多课外的学习负担,也给孩子造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的心理。
“龙”者,人才也。专家、学者是“龙”,工人、农民也是“龙”,也是人才。四化建设需要各种人才。世间成才之路绝非“上大学”这一条。把上大学、当专家,作为孩子的第一目标,未尝不可。但若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诱之以利,逼之以威,使其拚命,那就不仅不妥当,而且很危险。
目前我国能上大学的青年,尚在少数。将上大学视为孩子的唯一目标,多数人到头来难免要失望。应该让孩子及早认清,除上大学之外,尚有其他成才之路可走。否则,孩子一旦未考取大学,就有可能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高考快要来了。对孩子进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教育,应该抓早、抓紧、抓好,这才是真爱孩子。千万不要等到他们考大学时再突击进行这种思想教育。叶圣陶同志批评这种“突击教育”时说得好:“十寒一曝,能起什么作用呢?”这实在值得家长、教师及一切关心孩子的人三思。


第3版()
专栏:来信

不要用不准春游惩罚学生
眼下正是春游的大好季节,许多小学都组织学生去春游。这本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可是,有的学校的老师却把能否参加春游作为奖惩学生的手段,使不能去春游的学生精神上受到很大压抑。我见到这样一个小学生:当他知道学校要组织春游时,高兴极了,早早就告诉家长,做好了一切准备。不料到春游的前一天,老师突然通知不让他参加。原因是他好动,曾经有一次没有听老师的话。他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在老师面前伤心痛哭。类似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我恳切地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一下这个问题。 张 信


第3版()
专栏:

偃师实验小学开展“四珍惜”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姬铁聚报道:河南偃师县实验小学开展了珍惜一分钱、一粒粮、一张纸、一分钟的“四珍惜”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勤俭节约的多了,同家长闹吃闹穿、乱买零食的少了;爱惜作业本的多了,乱撕乱扔白纸的人少了;发愤学习、遵守纪律的多了,虚度光阴的少了。全校二十四个教学班,班班成立了小银行,把平时家里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目前,全校有六百五十一人存了钱,金额达三百三十一元。


第3版()
专栏:

上蔡县建成科技馆
本报讯 河南省上蔡县拨款十万元,选择县城闹市建立了一座科技馆。馆内设有科技图书室、展览室、化验室、洗印室、科技讲座堂等。
现在,科技馆已接待了省科协举办的农业科技日语进修班。图书室也初步整理开放,为科技人员提供学习参考资料。


第3版()
专栏:

海军某部电视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本报讯 海军某部最近有三十名电视大学学员毕业,除一名因工作需要暂做行政工作外,全部安排到技术工作岗位上。这个部队电大班是七九级电子专业班。三年来,学员们除学完了中央电大电子专业必修的全部课程外,还陆续自开了政治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去年,部队还请来几位有经验的工科技术人员对学员进行了考核。


第3版()
专栏:

怀念赵元任先生
王 力
去年5月17日,赵元任先生从美国回到北京。这是他在解放后第二次回北京。第一次在1973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会见了他。这次回来,邓小平副主席会见了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宴请了他,北京大学聘他为名誉教授。他的女儿赵如兰教授说,元任先生最满意的一件事是去年夏天他同女儿、女婿回国来了。的确是这样。他的高兴的心情我看得出来,所以我两次劝他回国定居。他说他在美国还有事情要处理,他回去再来。去年12月,清华大学打电话告诉我,元任先生已决定回国定居,我高兴极了。不料今年2月他就离开了我们。
在去年6月10日北京大学授予赵元任先生名誉教授称号的盛会上,我致了颂词。我勉励我的学生向元任先生学习,学习他的博学多能,学习他的由博返约,学习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我在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我们有4位名教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我们同班的32位同学只有我一个人跟元任先生学习语言学,所以我和元任先生的关系特别密切。我常常到元任先生家里看他。有时候正碰上他吃午饭,赵师母笑着对我说:“我们边吃边谈吧,不怕你嘴馋。”有一次我看见元任先生正在弹钢琴,弹的是他自己谱写的歌曲。耳濡目染,我更喜爱元任先生的学问了。
我跟随元任先生虽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在学术方法上受元任先生的影响很深。后来我在《中国现代语法》自序上说,元任先生在我的研究生论文上所批的“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至今成为我的座右铭。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研究生论文《中国古文法》里讲到“反照句”、“纲目句”的时候,加上一个〔附言〕说:“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罕见。”元任先生批云:“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这是对我的当头棒喝。但是我还没有接受教训。就在这一年,我写了另一篇论文《两粤音说》。承蒙元任先生介绍发表在《清华学报》上。这篇文章说两粤没有撮口呼。1928年元任先生去广州调查方言,他写信告诉当时在巴黎的我说,广州话里就有撮口呼,并举“雪”字为例。这件事使我深感惭愧。我检查我犯错误的原因。第一,我的论文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调查方言只能一个一个地点去调查,决不能两粤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其次,我不应该由我的家乡博白话没有撮口呼来推断两粤没有撮口呼,这在逻辑推理上是错误的。由于我在《两粤音说》上所犯的错误,我更懂得元任先生“说有易,说无难”的道理。
我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毕业后,想去法国留学,元任先生鼓励我,说法国有著名的语言学家,我可以去法国学习语言学。从此以后,我和元任先生很少见面了。但是,元任先生始终没有忘记我。1928年夏天,他把他的新著《现代吴语的研究》寄去巴黎给我,在扉页上用法文写着“avec complimentsde Y.R.Chao”(“赵元任向你问好”)。1939年6月14日,他从檀香山寄给我一本法文书《时间与动词》,在扉页上用中文写着“给了一兄看”。1975年,他从美国加州寄给我一本用英文写的《早年自传》,在扉页上写着“送给了一兄存”。我至今珍藏着这三本书。元任先生每十年写一封“绿色的信”,印寄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我收到他的第二封和第五封。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元任先生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基础打得好。1918年他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那时他才二十六岁。1919年他回到他的母校康乃尔大学当物理学讲师。1921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元任先生当翻译。在他的自传里可以看出,他是以此为荣的。1922年,他翻译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925年,他从欧洲归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数学,次年才当上研究院教授。在二十年代,元任先生谱写了许多歌曲,如《叫我如何不想他》等,撰写了一些有关乐理的论文,如《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等。哲学、文学、音乐、物理、数学,都是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的科学,这些基础打好了,搞起语言学来,自然根深叶茂,取得卓越的成果。他写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南京音系》、《广西傜歌记音》、《钟祥方言记》、《湖北方言调查》(主编)、《广州话入门》、《北京话入门》、《中国话的文法》、《语言问题》等,都是不朽的著作。我们向元任先生学习,不但要学习他的著作,还要学习他的治学经验和学术方法。
元任先生是中国的学者,可惜他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太少了。据他的自传所载,他1910—1919在美国住了十年,1920—1921在中国,1921—1924在美国,1924—1925在欧洲,1925—1932在中国,1932—1933在美国,1933—1938在中国,1938—1982在美国居住四十四年(1973,1981回国两次)。假使他长期住在中国,当能对中国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据我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我们的政府一直争取元任先生返国。最后将近实现了,而元任先生却与世长辞。这不但使我们当弟子的深感哀痛,我国语言学界也同声叹惜。最后,我把我的挽诗一首写在下面,来表示我的悼念之情:
离朱子野逊聪明,
旷世奇才绝代英。
提要鉤玄探古韵,
鼓琴吹笛谱新声。
剧怜山水千重隔,
不厌輶轩万里行。
今后更无青鸟使,
望洋遥奠倍伤情!


第3版()
专栏:

回忆跟赵元任教授在一起的日子
周小松
惊悉赵元任教授于2月24日在美国麻省剑桥逝世,我以悲痛的心情,回忆跟赵元任教授相处的那段快乐的时期。赵教授那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的父亲周鲠生,与赵教授夫妇是老朋友。解放前,我只身从国内远渡重洋到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学习时,因年纪轻,又是女孩子,人地生疏,父亲写信给赵教授,拜托他们照料我。正值赵教授在加州大学东方语文系任教,也住在柏克莱。我在1949年2月至1950年2月有幸在赵家寄宿。
赵教授夫妇,对我不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关怀备至。他俩把我当女儿看待,使我虽身在异乡,却感到家庭的温暖,减少思家的痛苦。当赵夫人得知我的生日时,专门作佳菜为我庆祝,并赠我生日蛋糕。
赵教授是一个享有国际盛誉的语言学家,当时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名代表。他的工作勤奋,治学严谨。他有一台电动打字机,晚饭后,伏在案头备课,常工作到半夜。他精通英文,会说法语、西班牙语。在中国方言里,能说道地的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真不愧是一个语言学家。他与大女儿赵如兰灌制了华语对白唱片,大受欢迎,是当时美国人学中文的主要工具。
赵教授虽然名气大,但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的桃李满天下。不论是来自国内的中国留学生,还是久居美国及欧洲的一些中国学者,路过旧金山,也专程到柏克莱向赵教授请教。赵教授夫妇待朋友诚恳热情,关心青年学生。大家都十分尊敬佩服赵教授。我第一次遇到老舍先生,就是在赵家。我的老校长吴有训先生,还有钱端升教授从国内来美,都曾住在赵家作客。
赵教授虽然在美国学术地位很高,有优厚的薪水,但生活简朴。他们家中除客厅、书房家具较好外,一般都是用普通的家具。赵教授吃完饭后,用开水把饭碗中的剩菜冲成汤喝。我们常说:“这是赵伯伯的黄花汤”。女儿们的衣服,常是赵夫人自己做。但他们待人慷慨大方,十分重视友谊。
我于1950年8月,从芝加哥赴旧金山乘船回国。由于赵教授全家都在密执安大学,未能见面。我临行前,打了长途电话向赵教授告别,从此到去年他回国前一直未见到他。
1981年夏天,我得悉赵教授回国探亲时,我与我的老朋友美籍中国教授刘君若女士(她正回国在清华讲学)一同去和平宾馆看他。虽已阔别三十一年,但赵教授模样未变,人虽消瘦,但精神抖擞。他仍认得我,吻了我的额角,显得很高兴。
我们与他的女儿及张奚若夫人陪他到日坛公园照相。我要扶他过街上车时,他说:“你不用扶我。我在美国参加老人竞走,但我不是第一名”。那时他已八十八岁了。他在公园里还询问二女儿新娜安排朋友会见他的日程。他回国见到祖国的兴盛富强,能与许多老朋友叙旧,情绪高涨。他告诉我:“我与女儿住在波士顿,我手头尚有工作”。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还有这样强的事业心,真令人佩服。赵教授虽已逝世,但他留下了珍贵的学术著作。他对语言学的研究,为中国,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安息吧,赵教授,您的朋友及晚辈怀念您!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针对北京特点,大量培育攀缘植物——五叶地锦(俗称“爬山虎”)种苗,用以发展首都垂直绿化。
新华社记者 宋连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