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科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题讨论

农业现代化和靠科学发展农业
何康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概况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投入较多的物质与能量,逐步把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改造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概括地说,就是在生产技术上科学化,生产工具上机械化,生产组织上社会化。
第一,科学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学是一个综合性最强、范围最广的科学体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生物,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都包括了。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促使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比如,在遗传育种方面,利用杂交优势,培育矮秆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高产良种,对于增产起了巨大的作用。美国在三十年代,玉米亩产量只有200斤,从1936年开始,普遍推广玉米杂交种,现在平均亩产量已达950斤。世界上所谓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推广墨西哥的小麦和菲律宾的水稻良种。这两个国家原来粮食都不能自给,后来推广优良品种,再加上灌溉和用化肥,现在都可以自给了。畜牧方面,丹麦的瘦肉型长白猪,比普通的猪多一对肋骨,荷兰的海赛克斯杂交鸡,一年可以生260个蛋,每个蛋平均重60克以上。杂交杨树的生长速度比普通的快一倍。目前世界上化肥是往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等方面发展。病虫害注重综合防治,并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代替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最近新发明的拟除虫菊脂,一亩地只用一克就够了。除草方面使用除草剂,在耕作上采取免耕法或者少耕法,可节省能源三分之一以上,又防止水土流失。这些技术真是日新月异。
现在农业生物上正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主要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遗传工程等几个方面。比如光合作用,现在一般的作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只有1%,高产的作物大概是2—3%,假使能够把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1%,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产量。又如,生物固氮,假如使水稻、小麦等作物也能象大豆一样产生根瘤,从空气里面固氮,那就可以节省大量氮肥。
第二,机械化。各国机械化一般都经历较长的过程。现在发展的趋势是向大马力联合作业发展,100多马力的拖拉机一个人操作,拖带的农具可把开沟、播种、施肥、锄草等作业联合一次完成。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从田间作业、运输到清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机械化了。
高度机械化还表现在工厂化的饲养和栽培。比如养鸡,鸡舍里的送料、饮水、清粪都是自动控制的,一两个人就可以管十几万只鸡。
第三,社会化。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供产销密切联系的社会化的和科学管理的生产体系。从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传统农业转到商品化的农业企业。
社会化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一开始是生产的区域化,根据当地的资源、土壤、气候条件逐渐形成一些地方集中生产某种主要的农产品,比如说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带、奶牛畜牧带等等,进而到农场的专业化,形成专业养鸡场、棉花场、蔬菜场等。五十年代以后又有作业的专业化。就是农业上的很多作业,比如种子由种子公司来供应,运输由运输公司承担,有专门的收割公司来收获,连喷洒农药都有专门的飞机公司来承担。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日益严密的科学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对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益起了巨大作用。
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就是把农业建筑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目的就是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体系,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把农业现代化说成只是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恐怕就太简单了。
现代化的路子,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也不尽相同。世界上现代化的路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工业又很发达的国家,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等,它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是侧重机械化。另一类国家,如日本,它人多地少,一个人只有七分耕地,它就侧重生物、化学技术,搞良种、化肥、农田建设。第三类,西欧一些国家,象法国、西德,工业很发达,耕地和劳动力都不足,因此是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发展。实际上各个国家都是根据它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现代化路子。有所侧重,但又不是单独只搞一样,而是各种技术配合,逐步地实现它的农业现代化的。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成效。首先是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其次是商品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同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城乡的差别和工农收入的差别逐渐缩小。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问题。除了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贫富悬殊以外,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问题是高能耗,高投资,成本大大地提高。此外,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不合理开垦土地和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多数的学者认为,今后农业应该转向更多依靠科学和生物的技术,更讲求经济效益,而不能象以前那样大量消耗能源和资金。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要看到我们的国内,而且还要看到世界;不仅要想到我们的现在,而且要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要借鉴、学习国外好的经验,避免可能产生的弊端。
在农村新的形势下发展农业生产要靠科学
当前发展农业生产,靠政策,靠科学。在农业生产责任制基本解决以后,下一步就要着重靠科学,这是一个转变。目前是农村形势好,农民要科学。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把我国的农业生产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是我们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起步。
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农业靠科学,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搞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制止生态环境恶化。要搞好土地、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然后搞出农业区划,提出不同地区的生产布局、增产措施和发展规划建议。摸清家底,搞好布局,这是农业靠科学的起步,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现在全国有1,380个县开展了区划工作,有277个县已提交了区划报告。近几年着重抓好县级区划,进行土地、水资源以及重点开发地区的调查。通过区划要求达到这么四条:一是要把破坏资源的情况制止住,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二是要合理调整生产结构、作物布局,发展多种经营;三是要提出一些当前有效的增产措施;四是对长远规划、发展纲要提出建议。
第二,要因地制宜地推广有效的增产措施。一是良种。良种一般可以增产10%,要建立一个培育、繁殖、推广良种的体系,在1985年以前普及现有的良种。要逐步做到良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二是科学施肥。合理调整氮、磷、钾化肥的比例。现在大概有10亿亩土地缺磷,3亿亩土地缺钾,如果增加磷肥和钾肥的生产和进口,改进施肥方法,就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效果。三是水。主要是加强管理,合理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的增产效益。四是植保。要改变农药结构,改进农用药械,推广综合防治的措施。五是要对栽培以及储藏、加工、运销等方面的技术进行研究,根据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的需要予以加强。
第三,要重视智力的开发投资,大力加强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首先搞好农业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办好现有农业院校;二是搞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农村的中小学应该增设农业课程,改变一部分中学为农业中学;三是加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训,同时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进农业院校进修;四是要搞好农民教育,把县、社、队农民教育的基地搞好。
其次要调整和充实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现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一方面是人员、设备、经费不足,一方面又是课题重复,力量分散。近几年领导要集中力量进行调整,要确定中央、省、地科研单位的方向、任务,分工协作,组织重点课题攻关。
再有,就是要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加强县一级的农业推广力量。各地要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外地好的经验,国外适用的技术,分类排队,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定出计划,分期分批地扎扎实实地进行推广。同时我们还建议,每个公社能够逐步配备三到五个大中专毕业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国家对社队的智力支援。要提倡和组织技术服务公司、农民科学种田协会等,推广技术承包等技术责任制,大力加强农业出版、电影、广播、展览等科学普及工作。
第四,大力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农业科技干部队伍。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并做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对他们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做好技术职称评定和考核、进修以及农业技术干部归队的工作。江苏省去年有计划地对一万多名公社农科站农民技术员进行了考核,按中专程度考试,其中7,300多名合格,发了证书,每月由地方财政和社队发给技术津贴。这一下就把整个江苏的农村科技工作推动了,农村青年们感到有奔头了。这个办法值得各地重视。


第5版()
专栏:

忠于党的事业
——悼念尚钺同志
沙知 文海 罗明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党的无产阶级革命老战士尚钺同志,和我们永诀了。我们深切悼念这位为我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和史学人才的培养献出了全部心力的学者和老师。
尚钺同志对于中国历史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深湛的研究。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在他引导下进入史学战线并同他相处了三十年的学生来说,给我们影响最大、教育最深的,却不仅是他的学术成就,更主要的还是他锲而不舍、坚而不移、忠于党的事业的革命精神。
尚钺同志经常教育我们,史学研究不是满足个人爱好的高雅娱乐,也不是攫取名利的鄙浊手段;这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党把我们放到了史学战线这个阵地上,那末,我们就应该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地在这个阵地上工作。他常说:“我们应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拿出新的研究成果,去丰富历史科学的宝库,即使不是珠玑,那怕是增添一砖一瓦也好。”
尚钺同志自己就是根据革命的需要和党组织的决定,开始从事历史科学的研究的。
尚钺同志的青年时代曾追随鲁迅先生从事进步文学活动。他是著名文学团体《莽原》和《狂飚》的中坚分子。他的小说集《斧背》、《病》在我国近代文坛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李大钊同志等的直接教育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9月,正当反动派把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淹没在血泊之中,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尚钺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尚钺同志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活动。他时而战斗在贫困的河南农村,以豫南特委宣传鼓动部长和该地区苏维埃主席的身份,发动农民武装暴动;时而活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在党中央组织部和《红旗日报》工作;时而又出入于东北的丛山密林,担任满洲省委秘书长的职务。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他两次被捕入狱,遭到敌人的残酷刑讯;后来,又因党内“左”倾路线的统治而受到排斥打击,和党组织一度失去了联系。但是尚钺同志坚强不屈,始终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
四十年代初,党决定抽调一批同志到文化教育战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以便在思想理论方面加强同反动派的斗争。这时,已到中年的尚钺同志才开始去熟悉和掌握历史科学这个战斗武器。
正因为这样,尚钺同志始终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他形象地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历史是躺着的,有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就站立起来了。”意思是说,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研究历史,历史只是一具徒具躯壳的僵尸,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就有可能使历史恢复本来的面貌。他还认为,研究历史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观全史,纵览全局,才能够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也只有这样的历史研究,才是革命所需要的,才是人民所需要的。
尚钺同志以极大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我们清楚地记得,建国之初,年已半百的尚钺同志,一面给我们讲课,一面埋头写作,经常工作到深夜,顾不得休息。有几次,因通宵赶写讲稿,过度疲劳,竟和衣趴在书桌上睡到天明。
辛勤的劳作换来了可喜的学术成果。1954年,他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出版了。这本书以明快的笔法,简短的篇章,给中国悠久的历史过程,勾勒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在国外学术界也受到了重视,在短期内就有了几种译本。
与此同时,尚钺同志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在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提出了“魏晋封建说”,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上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见解。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史学界的热烈讨论,促进了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
尚钺同志在自己的学术活动中,表现了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他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却不囿于成说;他重视名家的学术见解,却不迷信权威。这种精神,对于学术的发展本来是十分必要和极可宝贵的,因为学术领域的任何一点进步,总是要在原有基地上通过对现成结论的丰富、补充、争辩甚至扬弃才能到达的。可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尚钺同志的学术活动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的学术观点被指责为“修正主义”而遭到了全国性的批判。这种所谓的“批判”,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尚钺同志个人,而且损害了党的“双百”方针在史学领域的贯彻执行。
但尚钺同志本人却并没有轻易放弃经过多年潜心钻研而得出的并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学术见解。尚钺同志认为,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决不容许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否则,就是亵渎了学术研究的尊严。
尚钺同志在学术问题上不轻信,不苟同,表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严肃态度和原则精神。然而,他又并不是一个闭目塞听、固执己见的人。一旦感觉到自己观点需要重新考虑时,他又乐于改变自己的旧说。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为例,他本来也是周秦封建说者,当他研究了新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以后,他对周代封建说产生了怀疑,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魏晋封建说。当然,这些学术观点的是非正误,应该通过深入的探究和讨论,求得正确的解决。但在那时候,他敢于提出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有点理论上的勇气。
尚钺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历艰危而忠贞不渝,处逆境而斗志弥坚。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他一直相信,党和人民一定会对他的工作作出公正的评价。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他仍然鼓励同志们不要悲观,不要泄气,要准备迎接明天新的战斗,去完成党将要交给的新的任务。长期以来,尚钺同志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要编写一部大型中国通史。为此,他已经写了一百几十万字的草稿。其后由于客观的原因,无法继续这项工作了,但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过这个计划。
尚钺同志多难的学术生涯,坎坷的学术道路,包含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认真地汲取。而他留给我们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党的事业的崇高思想,不计个人得失、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道德风范,在学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5版()
专栏:

希望多做切实的工作
戴文葆
中国史学会重新开始活动以来,《中国历史学年鉴》和作为《年鉴》附册的《史学情报》相继公开发行。
年鉴及情报、动态之类出版物,在正常情况下,是常见和必备的书刊。它们对各学科,报道新成果、新情况,提供新资料、新知识,汇编成册,定期印行,以便读者检索查阅。
我国研究资料工作薄弱,年鉴、情报之类过去供少求多。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报黄大俞先生》文中,曾以韩信用兵与萧何转饷来比喻材料和著作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术研究要有资料,有情报,才能深入钻研,克敌制胜。这都是无需赘言的普通事理。
三十年来史学界有不少值得称道的成绩,做了许多工作,培养了一些人材。不过人们的殷望要比取得的成就大得多。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推动研究发展的武器,而不应该以某些片言只语代替切实细致的探讨。我们理所当然地批判了烦琐考据以史料顶替历史;然而并不是不要考证,摆脱史料,满足于“以论代史”。当然我们决不允许将历史当作百依百顺的姑娘,随意打扮,以至出现象罗思鼎、梁效们垄断历史学,用作篡党夺权的工具。
学术上优良学风的形成,任何有点创见的学派的出现,没有不从切实的工作下手的。先从接触、调查、整理、探讨前人的和现实的资料起步,才有进行思考、批判和创作的可能。所以列宁论及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时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充分领会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要不断有那么一批人,不怕人嚬笑,安于坐冷板凳,不骛虚名,不涉利路,去占有必须掌握的材料,甘当“人梯”。然后,自己或他人凭借丰富的材料,去作高瞻远瞩的理论考察,发抒所见。因此,要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引导到实事求是的方面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迫切需要多做一些切实的资料研究工作。
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历史学年鉴》和《史学情报》,只是资料研究工作中的一项。这两种新书,不仅为研究者的案头准备了卡片盒,而且有可读性,足供初学者观览。这是一件创新而利人的工作,值得欢迎与重视。我祝愿由此促使人们多做具体切实的工作。
对于《年鉴》和《情报》的内容,相信研究者和初学者都会提出中肯的要求。这里想到的是: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注意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情况;我国古代文献相当丰富,要反映古汉语和民族文字的研究情况;整理古籍和编纂志乘是我国优良的文史传统,要关心这方面的成果。出土文物应注意足以补史证史的新发现,不必与专业书刊相重;书讯宜力求具体,避免市场广告气味。按各该年实况,栏目可机动调整,不拘一格,年年更新。在编制上,要便于查检,要注材料出处。尤其是史学研究动态和论文摘要方面,要认真地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尽可能全面地撷取各类论文的精华。


第5版()
专栏:民事诉讼法知识

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一审程序中,除规定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外,还规定了特别程序。所谓特别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来说的,只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情况的案件的审判程序。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有:选民名单案件,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是:不是当事人双方权益之争,而是利害关系人就一项权利的有无或者某一件事实存在与否,要求法院给予法律上的确认。因此,一般没有利害冲突的双方当事人,即原告人和被告人,只有申请人。可见,用普通程序审理这类案件是不适宜的。特别程序与普通程序的主要区别有三:第一,诉讼程序不是由原告人起诉开始,而是由申请人申请,即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开始。第二,审理的方法和程序比较简便。除选民名单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有些案件不需要经过法定的庭审程序,如宣告失踪人死亡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只需对申请人的申请事实和根据查证属实后,以限期(一年)公告形式查寻失踪人或财产所有人,公告届满,即可根据被确认的事实加以判处;需要按法定的庭审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有的也不公开进行,如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的案件。第三,实行一审终审,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申请人不能上诉。因为这种裁决并不是解决诉讼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
由于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审判程序,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共同适用的审判程序。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如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的争议,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按照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另行起诉。(周道鸾 洪霞)
(《民事诉讼法知识》到此结束)(十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