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乱砍滥伐为什么制止不住?
——会同县一些地方破坏林木问题的调查
本报记者 吴兴华
编者按:这篇调查材料,对会同县乱砍滥伐林木的问题作了分析,反映了保护森林资源需要抓紧解决的几个问题,可供参考。
一些地方破坏林木的歪风,一直刹不住,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首先是一个领导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必须严肃处理毁林事件;科学家和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呼吁,要求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但是,有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或者置若罔闻,或者处置很不得力,应该说这是严重的失职。现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热烈响应全民义务植树的号召,积极造林育林;有些人却仍在肆意破坏林木,而又很少有人制止。这样下去,怎能保护群众造林的积极性?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又怎能实现?
我们再一次呼吁:各地党政领导要认真提高对林业建设的认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切实把发展林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对发生的毁林事件,任何人都不得包庇姑息,必须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坚决刹住毁坏林木的歪风。
最近,记者到湖南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歪风为什么制止不住?记者在湘西山区会同县进行了调查。
会同县的林区是集体林区,盛产杉、松、楠竹,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长期以来,这个县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全县森林蓄积量1959年为1,700万立方米,1980年只剩下653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约52万立方米。
1980年12月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的紧急通知》下达后,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制止乱砍滥伐,这种坏现象有所收敛,但仍然比较严重。今春,部分社队借口处理大雪损坏的楠竹、树木,乘机乱砍滥伐。有的地方几十人、几百人上山砍树,几天之内将几十亩、上百亩的连片森林砍光。有的地方不分雪压木与非雪压木,见大树就砍,砍了劈成块柴卖。
乱砍滥伐制止不住的主要原因是:
一、没有建立好林业生产责任制,山林管理混乱。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县大部分用材林的山林权属生产大队。大田生产建立起责任制后,一些生产大队仍然没有建立起林业生产责任制。山林管理,生产大队管不了,生产队无权管,群众不愿管。有些生产大队将山林管理权下放到生产队,有的生产队把管理权下放到户,实行分户管理。由于县委不允许用材林分户管理,这些地方放了又收,收了又放,致使林业生产责任制一直建立不起来,造成乱砍滥伐。肖家公社横岩大队有10个生产队,山林权属大队。大队将管理权下放到生产队,其中4个生产队实行分户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合同,乱砍滥伐严重。其余6个队看了,也跟着乱砍滥伐。第十生产队有40多亩竹林基本被砍光。有的社队将国家分配的木、竹生产任务按人口分到各户,采伐失去控制。金子岩公社陈家大队去年国家分配的砍伐任务是1,000立方米,由于实行上述办法,结果砍伐3,000立方米。今年,一些社队还有这种情况。
二、一些地方和单位片面追求本地方、本单位的眼前利益,乱收乱购和多头经营。若水供销社去年1至10月乱收乱购林木产品700多立方米,受到批评后,继续利用一些套购倒卖竹木的人乱收乱购。县纺器厂去年一直乱收乱购,今年又从社队大量收购半成品。据广坪公社报告,因县纺器厂乱收乱购该社的半成品,造成今年乱砍滥伐杂木200多立方米。
有些木材单位,只图自己的利润和方便,收购木材收近不收远,造成一些交通方便的大队超砍滥伐,一些边远大队木材腐烂变质。去年,交通方便的肖家公社肖家大队木材任务只有450立方米,木材收购站却在这里收购了2,500立方米;这个公社偏远的溪?生产队,因木材收购站不去积极收购,砍伐后的木材腐烂变质的有100多立方米。
一些社、队为了增加收入,继续搞无计划、超规格的加工,有的公社企业甚至套购倒卖集体和个人乱砍滥伐的木、竹成品和半成品,从中牟取暴利。广坪公社社办企业对乱砍滥伐加工的木板、木方以每立方米80至90元的价格购进,然后以160至200多元的价格卖出。有的部门对乱砍滥伐的木材,只要能收取管理费或分红,也开证明放行。县、社有些负责人只考虑本地区的收入,对以上情况睁只眼,闭只眼。因此,尽管高喊制止乱砍滥伐,但制止不住。
三、有关地方和单位对解决山林权属的纠纷缺乏互让互谅的精神。会同县县内以及与邻县存在多起山林权属纠纷。去年搞山林定权发证,一些地方的矛盾尖锐、激化起来,争砍、抢砍林木的事件急剧增加。据县林业局反映,去年,因山林权属纠纷乱砍滥伐的木材有几千立方米。一年多来,虽然解决了不少纠纷,但由于有关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姿态不高,互相配合不好,工作做得不细,山林权属纠纷仍然很多。
四、一些地方党风不正,干部掩护和助长了乱砍滥伐。据调查,乱砍滥伐多数与某些大队、公社的干部带头或支持有关。据县林业局和公安部门反映:某公社党委书记去年为自己和亲戚搞走公社的木材数十立方米,使许多公社干部也跟着干,全社乱砍滥伐成风。
有的党员负责干部在竹、木管理上,不讲原则,拉关系,乱开口子,乱批条子,甚至为乱砍滥伐的人说情作保。据县竹木检查站反映,他们依照有关规定查获、没收的木材,经常由于县有关方面负责人的说情作保,强行命令而被迫退还或放行,这样的事去年发生过10次。一次,广坪派出所没收某矿职工1个多立方米的木材,竟有两名县委常委写条子要求退还。
会同县目前仍然存在的乱砍滥伐问题,已引起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白洋淀!
白洋淀地处冀中平原,是华北最大的淡水湖,不仅以“鱼仓席库”闻名,而且曾经是连接天津、保定的水上纽带。
但是,六十年代以后,白洋淀就每况愈下,生态环境急骤变坏。鱼产量逐年下降,五十年代平均年产1,200多万斤,六十年代为820多万斤,七十年代为220万斤。许多珍贵鱼种如团头鲂、红鱼、鳜鱼等,濒于绝迹。从前淀里产54种鱼类,而现在仅存30来种了。过去野鸭和鸪?、鹳、鹤等鸟很多,现在在淀里乘船转上半天也很难遇到。水面也逐年缩小,1955年测定为40多万亩,而现在只剩9.6万多亩。99个淀中,马棚、羊角、烧车等7个大的淀泊已干涸或接近干涸了。注入淀中的瀑河、府河、唐河等9条河流,近三年中相继断流。目前,淀里的船舶已不能上到保定和天津了。
白洋淀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急骤变坏的原因,除了十年动乱中“毁苇种粮”、“围淀造田”所造成的破坏和近几年连续的干旱外,还有如下几点:
一、污染。污染源有两个,一是工业废水,二是农田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河流入淀处曾出现过鱼虾被毒死的现象,现在淀中鱼的含汞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974年11月,中央领导同志对治理白洋淀污染曾作了批示,国家拨款2,000万元进行治理。1975年至1978年,共花347万元用于治理工程,结果只使保定市每年排放的21万吨污水的二分之一达到地面排放标准,近两年因为气候偏旱,府河断流,污水才没有排入淀中。实际上污染的阴影仍然笼罩着白洋淀。
二、淤塞。9条入淀河流中,白汤引河和潴龙河危害最大。据保定地区环保、水利部门的同志反映,修白汤引河就是为了减缓海河河道的淤塞,而向白洋淀泄沙。1970年至1979年,共泄沙550万吨,年平均泄沙量55万吨;潴龙河年平均泄沙量为145万吨。两条河加在一起,年平均泄沙200万吨,这些泥沙绝大部分淤入淀中,造成严重的淤塞。地处烧车淀的郭里口大队反映,白汤引河每年向白洋淀中冲沙以一米来厚的沙层、半里长的速度向前推进。1975年至1981年,共推进了6里。现在,已使5,000多亩一等苇田变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白沙滩。保定地区环保部门反映,如不解决淤塞问题,60年后白洋淀就不复存在了。
三、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近几年,在注入白洋淀的9条河流上,先后建起了115个中小型水库,在白洋淀注入海河的河道上修了大闸。修建这些水利工程时,大多是从本县、本社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出发的。很少从保护9河流域和白洋淀区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来考虑问题,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修了那么多水库,天一旱大家都蓄不足水,都难以发挥效益。大家都抢水,造成白洋淀水源枯竭。再者,修了那么多的闸坝,都不留鱼道,使一些要做生殖回游的鱼无法繁殖,这也是淀中大批优质鱼种灭绝的一条重要原因。前几年,淀里所产的赵北口大螃蟹就几乎绝迹了。水产部门不得不每年花上万元的钱,用飞机从江南空运蟹苗到淀里放养,几经周折,方使螃蟹资源得以恢复。
在记者走访中,保定专署、淀边的安新县、王寨公社、郭里口大队的负责同志都希望代他们向中央有关部门呼吁,应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白洋淀,不要使它变成臭水坑、白沙滩。为此,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确立保存白洋淀的思想。白洋淀曾经历过沧海变桑田的演化过程。今天,无论从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考虑,还是从经济效益来讲,都以保住这片“沧海”,不要使它变成“桑田”为好。统一了认识,才能统一行动,不去搞那些危害白洋淀的工程,诸如开挖白汤引河等。
2、继续根治工业废水污染,调整与改造闸、坝、水库等水利工程,以利于保护资源。
3、对注入淀里的9条河流采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河流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上游流域的不合理的垦殖,破坏了植被造成的。应在9河流域大力提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4、希望中央有关部门能出面推动农业、水利、水产、工业等单位,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尽早成立一个能协调各个有关部门的组织,定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全面治理方案来,以便使周总理生前提出的“滞洪滞沥,蓄水灌溉,鱼苇生产,综合利用”治理白洋淀的方针尽早落实。
本报记者 曹寿江


第2版()
专栏:

玉溪县总结连续五年增产增收的基本经验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本报讯 记者鱼世昌报道:云南省玉溪县粮食和经济作物连续五年增产,今年一些干部和群众以为粮食已经过了关,打算压缩粮田面积,多种经济作物。县领导发现这种思想后,引导干部、群众总结五年来获得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的经验。在总结中,大家认为有三条基本经验是值得在今后长期坚持的。
一是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县平均每人只有9分多耕地,虽然粮食平均亩产已超过1,000斤,但仍必须以82%的耕地(其中大部分是水田)种粮食,才能基本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并对国家作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再安排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全县农业生产就能协调发展,稳步前进。
二是不能顾此失彼,片面强调发展某种作物而把其它作物挤掉。烤烟是全县主要经济作物,有一年因片面强调发展烤烟,种到耕地面积的40%以上,结果肥料不足、管理跟不上,烤烟产量虽有所增长,但质量下降,而且挤了其它经济作物,粮食也减产近两成,社员口粮不足,生活困难。这一教训使县领导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合理的作物种植布局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三是以提高单产来增加产量,不搞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为了提高单产,几年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云南省的高产县。
通过总结经验和算帐,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教育。目前全县绝大部分社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安排了今年作物种植面积,现正落实增产措施,搞好春耕生产。


第2版()
专栏:

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展开
本报讯 通讯员叶启扬报道:阳春三月,从中原腹地到渤海之滨,黄河下游千里大堤的加固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截止3月25日,河南、山东两省参加施工的已达23个市、县,上堤民工14万多人,已完成土方400多万立方米。
根据水文气象和去年汛期的雨水情况分析,黄河水量已明显转入偏丰时期。中央对黄河的防汛安全十分关心,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增加了黄河防洪基建经费,要求加固大堤,确保汛期沿河地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今春黄河大堤加培加固的工程很大,任务繁重,要求在汛期到来之前基本完成,当年发挥防洪作用。为了争取主动,治黄领导部门早在今年初就进行了安排部署。山东省为了解决修堤与农业生产使用劳力的矛盾,全省大部分县都比往年提前半月左右开工,以便在棉花播种之前,把大部分工程任务完成,腾出劳力及时投入春耕播种。施工中,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工程技术部门,组织十多个工作组,深入第一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愿“鱼米之乡”重放光彩
宁陵
湖北荆州地区经过重新认识本地的资源状况,把粮、棉、水产确定为三大发展重点,提出“重建鱼米之乡”,计划到1985年淡水鱼产量比现在增加1.5倍,达到两亿斤。
鱼米之乡,顾名思义,那里鱼足粮丰。鱼和水稻都离不开水,我国内陆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由于我们祖先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经营,逐渐开发了众多大大小小的鱼米之乡。可是,一些年来,不少地区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有的地方过去竟然提出“向水面要粮”的口号,盲目围湖造田。还有些地方不顾水面生态平衡,大种大养水草,造成了“大河一条边,小河不见天,行船一条缝,吃水一个洞”的局面,致使淡水鱼产量急剧下降,出现了鱼米之乡吃鱼难的状况。
淡水资源被破坏,降低了洪涝调蓄能力,恶化了气候条件,又反过来危及农业生产,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国不少地区的群众素来喜爱吃鱼,流传有“无鱼不成席”的民谚。发展养鱼业,不占耕地,可以为农业积累资金,还可以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化肥一阵烟,塘泥肥一年”,一亩鱼塘可提供1,000到1,200担塘泥肥,相当于300到400斤碳铵。现在,不少地方已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填塘抓粮,粮鱼俱伤;抓渔促粮,粮丰鱼旺。这个认识来之不易,是付出了代价的。“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愿各地过去的鱼米之乡,都采取切实措施,把重建工作抓起来。
除了鱼米之乡外,在历史上,我国广大农村还形成过多种多样的“之乡”。例如:大豆之乡,板栗之乡,柑桔之乡等等。经过近几年的恢复和发展,有些“之乡”已是今胜昔了,但有些至今还是名不副实,或者名存实亡。愿这些地方都象荆州地区那样,下定决心,把当地各式各样的“之乡”重建起来,成为富庶之乡。


第2版()
专栏:

河南是怎样防御干热风的?
干热风经常严重危害小麦丰收。河南近年来防御干热风危害成效显著。记者最近走访了全国著名小麦专家、河南省农委副主任刘应祥,请他谈了防御干热风的经验。
问:近几年,河南是怎样防御干热风的?
答:河南大规模防御干热风,是近两年的事情。1980年,全省有31个县、市采用喷洒磷酸二氢钾等措施,喷洒面积共800万亩。多数地区效果很好,一般增产8%以上。今年,河南省政府准备投资170万元,争取喷洒2,100万亩。
问:喷洒磷酸二氢钾等,会不会增加生产费用?
答:根据河南两年来试验、示范证明,每亩喷洒磷酸二氢钾或石油助长剂约需三两左右,四角钱,再加飞机汽油钱七角,每亩需一元一角左右。
问:什么时间喷洒效果最好?
答:磷酸二氢钾的适宜喷洒期是小麦拔节至孕穗期,以孕穗期效果最好。石油助长剂的适宜喷洒期在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
问:人工可以喷洒吗?
答:可以。人工机械(如喷雾器等)喷洒,同样可以达到防御效果。飞机喷洒和人工机械喷洒可以结合起来,山坡地,小片地,人工喷洒非常方便;大面积麦田必须由飞机喷洒,才能进度快,抓住有利时机。
问:喷洒几次较好?
答:据河南两年的经验,喷洒二次较一次效果明显。去年长葛县先在小麦拔节期喷洒磷酸二氢钾一次,又在灌浆期喷石油助长剂一次,结果千粒重增加三点五二克,每亩增产49斤,比只喷一次的多20斤。
小麦中产和低产地区,喷洒磷酸二氢钾时添加尿素一至一点五斤,能进一步提高单位产量。据西华县六个点的调查,喷洒磷酸二氢钾加尿素的平均增产12%,而单喷磷酸二氢钾的只增产6.3%。
本报记者 武成德 王彪


第2版()
专栏:

沿海各省大力发展海珍品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翁培俊、鲍光报道:我国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河北等地陆续开展海珍品人工增殖养殖生产,使海珍品生产获得了发展。
我国从北到南宜于养殖海珍品的水域广阔,资源丰富,北方的栉孔扇贝、刺参、皱纹盘鲍,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梅花参,花刺参、杂色鲍都适合于人工精养。几年来,在攻克扇贝人工育苗关以后,实行扇贝与海带间养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扇贝的人工养殖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而使干贝的市场供应趋向缓和。辽宁、山东的沿海城市还组织鲜活扇贝上市,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鲍鱼、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和人工增殖生产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产量回升。
目前,海珍品基地已扩大到18个县、市,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大、小人工育苗室30处。由于科研单位、水产院校和生产单位协同攻关,近二、三年内已经育出一批扇贝、鲍鱼、海参苗种,扩大了海珍品的养殖面积。在海珍品自然资源的管养工作上,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辽宁省长海县把全县岛屿周围海区划为海珍品增殖保护区,实行严格管理、轮捕轮养以后,1981年海参、鲍鱼产量分别从1979年的13吨和16吨增长到29吨和36吨。
为了推动海珍品养殖生产的健康发展,国家水产总局最近在大连市召开全国海珍品增殖养殖座谈会,总结了近几年来海珍品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所取得的初步经验。会议强调,近期内海珍品的增殖养殖生产必须实行积极而又稳步发展的方针,争取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的高蛋白食品。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名贵海珍品鲍鱼·海参·扇贝
鲍鱼属软体动物,肉质鲜美柔嫩,含蛋白质40%;壳是中药材“石决明”,主治眼疾。鲍鱼喜食褐藻,栖息在海藻繁茂的礁石间,生长四、五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目前全国有十几处鲍鱼增殖区,靠人工放流增殖资源。
海参属棘皮动物,含蛋白质21 .5%,不含胆固醇,既是佳肴又有医疗价值。海参含海参素,能抑制肿瘤生长。海参杂食,生长三年才能采捕。沿海科研单位进行海参人工育苗已近千万个,大耳幼体几十亿个,分别投放宜养海区,进行管养。
扇贝属软体动物,扇贝的闭壳肌肥大,味道鲜美,干制加工即成海珍品“干贝”,含蛋白质高达61.8%,比鸡蛋高四倍。近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成功,养殖技术有了改革,产量有所增长。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湖北广济县余川公社凤凰大队一生产队队长刘华松(左二)和种责任田的社员们一起在检查早稻育秧田。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