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防止和消灭报刊上的文字错误
在京部分语文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举行座谈
编者按 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吴世昌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一封信中,对本报一再发生的文字错误提出批评。乔木同志看信后指出:人民日报文字错误太多,比“文革”前大有退步,这实是美中不足之处。
本报发生的文字错误,很多是常识性的,是由于我们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我们诚恳地接受批评,决心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方面的错误。认真编写每一篇稿子,自己不懂的事情,要请教专家,请教了解情况的同志。我们衷心希望读者继续指出报上的错误,同我们一起把报纸办得更好。
本报讯 3月5日,《新闻战线》邀请在京的部分语文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就如何防止和消灭报刊上的文字错误等问题进行座谈。
今年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吴世昌同志给胡乔木同志写了一封信,批评人民日报上经常出现文字错误。在这次座谈会上,他进一步指出:
报纸的文字错误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背后的实质比语言还重要。现代报纸应该是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等。报纸编辑要做个全能的才子才能应付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么大的报纸,确实需要有老师,不是一个语言教师,而是各种教师。人民日报聘请四、五位顾问应该是可以的。泰晤士报就是这样的,专请人找错,而且研究什么时候出错,为什么出错。研究问题,报上的缺点、动向、读者反映,都是专门有人做的。他们请大学教授做科学顾问。所以,关于科学方面的问题,泰晤士报也是权威的。地方报可能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人民日报可以这样做。要真正请老师,请顾问,医学顾问、科学顾问。
北京大学的朱德熙同志说:报纸上的语言好不好,关系重大,因为它对社会上的文风有很大影响。就改进报刊语言来说,我们这些人能起多大作用呢?你们应该自力更生。我记得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都有评报专栏,自己找自己的毛病。这就很好。经常这样做,引起大家的重视,就会有效果。这里有个态度问题。有人不重视语言文字,认为写稿子注意语言是咬文嚼字,文章只要能看懂就行,不必讲究文字。如果大家都抱这种态度,我们报纸的文风就没有希望改进了。
纯粹的语言问题也不能轻视,我想借这个机会转达北大中文系陆俭明同志的一点意见。两报一刊1978年元旦社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四人帮’疯狂破坏的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在各个方面造成的严重恶果,正在逐步清除。”这第一个“的”字不能要,有了“的”字,就变成说党的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了。他指出,除了报纸以外,文学作品对文风的影响也很大。有很多作家语言很好,但也有一些作家语言不很好或很不好。乔木同志说作家要注意语言,这是非常对的。
《中国语文》编辑部的陈章太同志说,现在报刊的语言,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比起“文革”前还是差一些。现在报刊上的主要错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内容或政治性错误,另一类是事实或知识性错误,第三类是语言文字上的错误。当然,也还有编辑技术上的错误,但那是次要的。
别的不论,就语言错误来看,大概有几个方面:1、标题,有的不鲜明、不生动、有歧义,甚至题文不合。2、文理不通。主要是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失去照应,省略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以及语法上的其他错误。3、用词不当,或者生造词语,滥用方言词语。4、滥用古汉语词语,半文不白,不通俗,不口语化。5、错用标点符号或乱用标点符号。6、写错别字。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不外以下原因:
1、首先是有关人员不重视或不够重视。2、有些作者、记者、编辑、校对以及有关人员缺乏基本功的训练。3、报刊语言上的错误较多,不规范的毛病不少,这也是整个社会文化水平不够高,语文运用混乱的反映。4、制度不严,职责不明,检查总结不够及时,不够经常,不够细致。关键是前两条。凡事就怕认真,重视了,认真抓了,又加强基本功训练,切实提高基本能力,那就好办了,问题自然会逐步得到解决。
人民日报的安岗同志在发言时,感谢吴世昌同志对人民日报的批评。他说,报纸在语言上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很广。如果报纸能在语言纯洁、语言规范、语言美等方面做得好一点,就可以给整个民族以好的影响。安岗说:语言学家都是报刊的先生,我们办一天报就得向老师学一天。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胡明扬、王国璋同志,北京语言学院的毛成栋同志,北京师范学院的徐仲华同志,北京师大附中的胡雁行同志。他们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明纯洁报刊语言的重要意义,批评了轻视语言文字工作的不良倾向,并举出一些具体事例,说明报刊、广播中语言文字错误的严重性。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的同志们,在发言中都表示一定要把好关,努力消灭文字错误。有的同志还介绍了改进工作的措施。


第4版()
专栏:

我国葡萄酒酿造始于汉朝编辑同志:
今年1月4日你报第二版刊登了我们写的《丰富多彩的中国酒》一文,文中提到,“我国葡萄酒酿造始于汉朝以前……”最近,经读者提出意见后,我们又查阅了有关资料,资料中提到,我国自古就有原生葡萄。周礼《地官篇》称葡萄为蒲桃。汉武帝时派张骞通西域,又带回葡萄,在引进葡萄的同时,招来酿酒艺人。所以在汉武帝时,我国开始酿造葡萄酒。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据此,说我国葡萄酒酿造始于汉朝以前,是错误的,应改为始于汉朝。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姜汝焘 李敏


第4版()
专栏:

关于“无人问津”一语的问答
本报讯 吴世昌同志在一封信中批评本报发生的文字错误时,例举了1980年6月7日第一版《今日谈》中的一句话:“某些商品已大量积压,还在那里一股劲地生产;某些商品市场上急需,却无人问津。”
“无人问津”一语用在这里为什么有错?我们请教了北京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徐仲华同志。他函复如下:
一个词或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往往与语源和本义有联系;可是另一方面又与当前的群众广泛用法有关;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往往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当然也有这种情况,一个成语或词的用法已与原始的含义或出处无关了;但是更为普遍的是不能轻易地撇开其来源和本义不管。因此,先要把“津”字考究一番。
《说文》:“津,水渡也。”《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郑玄注:“津,济渡处。”《水经·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准此,“津”是渡头,且此义至今仍存。《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可以为证。(说法不录)
“问津”,已见《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晋·陶潜有“后遂无人问津者。”问津,即是打听渡口,引申为问路。
一般情况,“问路”是为了走路,走路才是目的。所以引用“问津”做比喻,常含有打听之义,但“打听”之外,还要有有目的行动隐含在里面,或是要购买,或是要做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问津,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所以,问津≠过问。无人问津≠无人过问。
原句用法“某些商品市场上急需,却无人问津”用得对不对呢?试比较以下各例:
如果说:“市场上某些商品早已无人问津,可是工厂还在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市场上某些商品脱销多日,却无人过问。”或说“市场上某些商品脱销已久,生产部门却视若无睹。”均通。或说:“某些商品市场上急需,却无人探询。”“某些商品市场上急需,却无人过问。”“某些商品市场上急需,却无人问津。”这三句话内部意思搭配上都不够妥善。
因此,我认为吴世昌同志的批评不无道理。


第4版()
专栏:

全国妇联号召学习庄惜英
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同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作斗争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全国妇联今天发出了《关于向庄惜英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国妇女提高觉悟,经受考验,和全国人民一起,把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进行到底。
通知说,广东省潮阳县邮电局工人、女共产党员庄惜英是当前广大妇女勇敢地同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榜样。我们号召广大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要学习庄惜英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为维护党纪国法,不怕打击迫害,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向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的精神。
通知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各自地区的特点,向广大妇女进行反腐蚀教育,增强妇女群众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


第4版()
专栏:

赵朴初将佛教传道功劳奖金献给中国佛教协会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今天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宗教组会议上说,他决定把他在日本获得的佛教传道功劳奖金等208万日元,献给中国佛教协会作为弘化基金。今年3月,赵朴初获得了日本佛教传道协会1981年度佛教传道功劳奖和日本佛教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第4版()
专栏:

我国古代铜鼓展览在京开幕
本报讯 记者张砚报道:中国古代铜鼓展览4月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统战部部长乌兰夫、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参观了展览,祝贺我国解放以来第一次举办中国古代铜鼓展出。
铜鼓浑身皆铜,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两旁有耳,花纹奇异,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参加这次展出的120面铜鼓,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桂、黔、粤、滇、川等省、自治区出土的一部分。按不同的形制和花纹,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8个类型。被誉为“铜鼓之王”的广西北流型铜鼓,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它体型巨大,面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600多斤。铜鼓上饰有精细的云雷纹,为研究中国古代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预展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央民族所、中央民族学院等研究部门的许多专家、学者前来参观。
这个展览是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民族文化宫等九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展览到7月底结束。(附图片)
铜鼓展览会一角。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4版()
专栏:

应日本外务省和国际贸促会的邀请
薄一波离京赴日访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应日本外务省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访问,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
薄一波将在日本访问两周,对日本的机械工业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考察。
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等陪同薄一波前往日本访问。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机场送行。前往送行的还有日本驻中国大使鹿取泰卫。


第4版()
专栏:

对外友协、中罗友协举行集会
纪念蒂图列斯库诞辰100周年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对外友协和中罗友协今天上午举行集会,纪念罗马尼亚爱国主义外交家尼古拉·蒂图列斯库(1882—1941)诞辰一百周年。
蒂图列斯库是位深受罗马尼亚人民尊敬的外交家。
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和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杜米特列斯库先后在会上讲话。王炳南在会上还谈到了中罗之间的友谊。他说,罗共总书记、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同志不久将来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我们深信这一访问必将使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杜米特列斯库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蒂图列斯库的生平和业绩。
外交部副部长仲曦东,对外友协副会长楚图南,中罗友协负责人谢邦定,外交学会副会长赖亚力和首都群众300多人出席了纪念会。
纪念会开始前,中罗两国同志参观了陈列在对外友协礼堂里的80多幅反映蒂图列斯库生平活动和罗马尼亚对外关系的展览图片。


第4版()
专栏:通讯

他护林又种树
——记淳化县造林模范侯天时
本报记者 冯森龄
在陕西淳化县,侯天时为集体植树造林的先进事迹,到处被传为佳话,人们说他是舍己为公,一心一意为子孙后代造福。
侯天时是石桥公社鱼车大队第一生产队的护林员。他既护林又种树,13年坚持不懈,一个人就栽了150多亩刺槐、1,000多株泡桐,种了170多株杏树。他还用野杜梨树嫁接了200多株梨树,用酸枣树嫁接了1,000多株枣树。他现在管护的用材林共有400多亩,还有苹果树22亩、梨树15 亩、杏树7亩。三条沟里树长得满满的,已经郁闭。近两年生产队盖公房,已开始间伐,还卖给社员一部分。有的果树去年已开始挂果,收入300多元。社员盖房第一次用上队里出产的木材,吃上香甜的水果,都情不自禁地夸侯天时为集体立了功。
一年到头,侯天时天天在树林里辛勤劳动。侯天时老伴早亡,又无儿无女。天不明他就起床做饭,社员没有吃完饭,他就出工了,挖沟、栽树、剪枝。修完枝才准社员进林拣柴。冬季天短,他吃了早饭,带着干粮下沟护林,天黑才回来。夏秋雨多,他在沟沟畔畔挖了20多个小窑洞。天下大雨,在哪里劳动,就在哪里避雨,雨停继续干活。
侯天时还经常督促干部向社员进行护林教育,并且和社员商订了护林公约。侯天时执行公约十分认真,不论对谁,铁面无私。有一次,他的侄儿侯兴耀,在林子里采了一笼刺槐花,他连人和笼交给生产队长。侯兴耀向社员作了检讨,还被罚了款。他的弟弟侯天育说:你也太认真了,睁眼不认人。他说:王法不与亲相交。去年生产队长的父亲魏忠义放羊,不注意有一只羊进入林场,被侯天时发现,坚持罚了款。不久大队支部书记于智云的一只羊,又进入林场,也被侯天时发现罚了款。现在这个队社员爱护树木,已成了习惯,很少发现有意损坏林木和摘果子的现象,牲畜也很少进入林场。
侯天时想的是栽好管好集体的树,对自己的事情却一点也不经心。他住的窑洞是借一户迁到外队社员的,后面还放着窑主家的东西,他只占用了一半。生产队要给他打新窑洞,他不同意,要给他粉刷借住的窑洞,他也不同意。他说:“一天能在家里呆多久,就是白天吃个饭,晚上睡个觉,花那个工干什么。”
侯天时为集体植树造林作出了贡献,社员对他也很关心,经常问寒问暖,逢年过节社队干部常去看他。冬季他经常在野外护林,大队给他送了一件棉大衣。侯天时为集体植树造林,先后多次受到县、社的表扬,被选为地区、省先进工作者。(王玉章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