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因地制宜 合理安排种植
晋东南发挥当地优势扩种谷子
编者按: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合理种植,是指导和安排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则。不仅粮食作物和多种经营要合理安排,粮食作物本身也有个合理安排的问题。要服从国家和群众的需要,研究当地自然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晋东南扩种谷子,就是发挥干旱山区的优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措施。群众有小米吃,牲口有谷草喂,利国利民,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有一段时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晋东南地区不仅单一强调种粮,而且只准种高粱、玉米等所谓“高产”作物,对谷子一律卡死。这样做,就谈不上从实际出发。今天,社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只要善于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定能发掘出更大的潜力。
本报讯 通讯员王金水、陈茂盛报道: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因地制宜安排种植,发挥当地优势,扩大谷子生产,去年播种160万亩,今年进一步扩大到200万亩左右。
晋东南的谷子是传统的粮食作物,过去,农民积极种植谷子,以大量小米保证军需民食,支援革命战争。党中央一位领导同志不久前到晋东南视察工作时曾指出:“你们晋东南的小米是有名的……全国一个是陕北,一个是这里,谷子好。我是赞成你们多种谷子的。”
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谷子也被批判,全区谷子播种面积比解放初期减少了100多万亩,尽管单产有所增加,但由于面积缩小,总产还是由最高年产量的6亿多斤,下降到5亿斤左右,小米供应的比例也逐年缩小。
晋东南种谷子在自然条件上占优势。谷子的生长季节,正是晋东南地区的雨季,因而产量比玉米、高粱、小麦稳定。谷子耐旱耐涝,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群众很爱吃。全区300多个公社均可种植,各县、社都有谷子丰产的典型经验。壶关县晋庄大队,是个水源奇缺、无霜期短,海拔1,200多米的干石山区,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以秋耕壮垡、三墒整地、蓄水保土、提高地力的科学种谷经验。六十年代初期谷子亩产达500斤,七十年代以来亩产一直稳定在800斤以上,其中有四个年头突破了千斤大关,最高年亩产曾达到过1,041斤,打破了“谷子低产”的谬论。
干旱缺水的壶关县大面积推广晋庄经验,取得可观的成绩。1980年壶关大旱,大部分社队人畜吃水都很困难,全县普遍推广了晋庄的经验,谷子平均亩产仍然达到了413斤,总产增加870万斤,向国家交售的粮食中,谷子占53%,社员分配的口粮中,谷子占35%,大家反映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晋东南地委和行署,从壶关县大面积推广晋庄经验中受到启发。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区谷子种到200万亩,产量达到壶关县七十年代的水平,全区谷子总产即可达到7亿多斤,可产谷草15亿斤,这样,群众有小米吃,大牲畜有谷草喂,谷糠可给酿酒工业提供原料,还可用来养猪和养鸡。谷子生产成本低,只相当于小麦的一半。全面衡量,种谷比种其他粮食作物有利。
为了扩大谷子种植,早在去年9月,地委和行署就在壶关县晋庄大队召开了全区谷子生产的现场会议,各地代表认真学习了晋庄经验。去年秋天小麦播种前,对扩种谷子又作了安排,大抓了秋耕壮垡、积肥整地。目前,全区各地正在积极运送肥料,调剂优种,为发挥当地优势,夺取谷子丰收,进行紧张的备耕活动。


第2版()
专栏:

加强农村集市管理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城乡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农副土特产品应有尽有,形势真是好。但相比之下,大中城市集市贸易搞得比较好,而县城、乡村的集市则大都缺少统一规划,有的管理也较差。多数集市就设在公路旁,平时,一些熟食品
(麻花、油条、糕点、油饼等)置于露天之下,尘土飞扬,很不卫生。集日里,赶集人很多,交通常被堵塞。建议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选择适当集市点,加强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建立必要的制度和制订统一的价格表,使农村集市更加文明。 辽宁省庄河县 刘文章


第2版()
专栏:

不该搞这样的“奖金”
不久前,我们发现梨树县有人在大安县大榆树公社某生产队套购了10吨化肥,便星夜追回。经查问,始知那里有些社队发了告示:
“不论什么人用何种办法,只要弄到1吨化肥,就奖给10元钱。”赏格一出,“勇夫”自现。于是,有些人就扔下手边农活或工作,不远千里为奖金奔波。有的到外县甚至外省有关部门去“抠指标”,破坏了人家的化肥使用计划;有的到其它社队去“挖门子”,让人家把买到手的化肥“发扬风格”,转卖给他,影响了那里的产量和收入。干部和群众对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很有意见。有人编了个顺口溜:拆人墙,补己墙,应该受罚反领赏,发奖人真该想一想!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化肥使用量明显增加,这是件好事。然而,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人之化肥,饱己私囊,实在不应该。
吉林省大安县
张跃实


第2版()
专栏:

二道贩子倒卖种子坑人
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来,干部和社员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都盼望着种植优良品种,增加产量。可是,当前我们这里不少社队良种不足,满足不了需要。有些二道贩子抓住农民求种迫切的心理,就高价贩卖优良品种,一斤玉米或高粱种籽,就收七、八角钱。更为坑人的是,有的竟掺假骗人,用一般种子冒充良种,或用不能发芽的种子冒充良种。老实农民一旦上当,就要影响全年产量。因此,要教育社员不要在街上乱买二道贩子的种子;有关部门也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禁止二道贩子这类不正当的贩卖活动。
河北武强县合立公社 刘金英


第2版()
专栏:建议

重视谷子的生产
肖秉钧 孙希同
早在五十年代,河南省温县和汤阴县就出现过亩产谷子千斤的纪录。山东、河北、山西的一些县也有过单产500—800斤的谷田。可见,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土壤、水肥条件和科学的管理,谷子的产量是可以由低变高的。不能说谷子是低产作物。
小米的营养成分高于其他粮食,对人体健康有特殊功能。据卫生科研单位分析,每斤小米含蛋白质48.5克,脂肪8.5克,乙种维生素的含量较高,特别是甲种维生素的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农村,小米常常做为产妇、婴儿的滋补食物。人们种谷子,除了收获籽粒外,还能得到数量较多的谷草。谷草营养丰富,据分析:含可消化蛋白质0.7~1.0%,可消化总养分为47~51.1%,比麦秸、稻草中可消化蛋白质高。谷草存放简易,是我国北方喂养骡马不可缺少的饲料。
谷糠是猪、鸡的良好饲料,只要充分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精饲料。
谷子的抗旱性能很强。常有这样情况,在同样干旱的威胁下,玉米被旱死,谷子还能生长。
谷子易于贮藏、携带,是备战备荒最好的粮秣。谷粒有较强的外壳,可以称为“带盔甲的粮食”。古书上有“九谷尽藏,以粟为主”的记载。我国历代各地义仓(赈济用)存储的大都是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小米是我军在北方地区食用的主要粮种。
谷子是一种优良作物,在调整粮种结构中,亟应恢复谷子的生产地位和名誉,在占地面积、水肥分配、科研管理各方面,给以较高的待遇;在征购、价格、评奖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定。应从多方面促进谷子有个较快的恢复与发展。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重视保护鸟类资源
本报讯 记者高粮报道:今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通知,号召各地保护鸟类资源。省政府还确定每年4月23日为山东省鸟节,4月23日至4月29日为爱鸟周。
山东适合多种鸟类栖息生活,也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鸟类资源比较丰富。据调查,全省鸟类占全国鸟类的30.2%。近几年,山东在保护和利用益鸟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如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保护鸟类资源的布告;崂山县林业局组织了护鸟专业队;省林科所与平邑县浚河林场合作,悬挂人工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收到良好效果。
但是,目前乱捕滥猎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朱鹮、大白鹭、丹顶鹤等部分珍贵鸟在山东省已绝迹或几近绝迹。山东长山列岛是南北方候鸟迁徙的中转站,每年春秋两季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歇息、取食,近几年为了出口赚钱,有的部门和生产大队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岛上设立鸟类收购站。黑山岛上还建立了鸟肉罐头厂,大量收购鸟肉。全国各地有些博物馆、高等院校、生物研究所、标本厂,也到长岛去猎捕、收购,助长了群众乱捕滥猎。海滨和湖滨一带群众猎杀大雁、野鸭的习惯,应亟待改变。


第2版()
专栏:

苏州地区利用单季稻栽培中心示范点
重新推广陈永康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
据新华社南京电 重新学习推广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的热潮,正在江苏省苏州地区兴起。
近两年苏州地区贯彻农业调整方针,单季稻面积已经恢复到50%左右。由于广大干部、社员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就很少种植单季稻,所以对单季稻的一套栽培技术普遍感到生疏。从去年开始,苏州地区行署就邀请了陈永康在本地区的8个县搞了一个单季稻栽培中心示范点,各县按区划类型自己又办了16个学习陈永康水稻栽培技术的实验点。
六十年代,苏州地区就开展过学习陈永康水稻栽培经验的活动。今天,地区重新组织学习推广陈永康的经验,又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陈永康每一次的田头会诊、报告会和示范活动,都吸引了很多农民。平时到他的中心示范点上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苏州地区重新学习和推广陈永康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已初步收到成效。全地区9个中心示范点的水稻平均单产,比所在大队大面积单产平均增产21.4%。今年,苏州地区决定将原来的中心示范样板田扩大到示范样板生产队、大队。同时请陈永康帮助培训技术骨干和“技术户”。


第2版()
专栏:

大庆一母牛一胎生三犊
三头牛犊全部成活,毛色光亮,长势喜人
今年3月26日,大庆市牧工商联合公司三牧场七队的一头母牛一胎生三犊,平均每头小牛犊体重51斤,发育良好。
牛属单胎动物,一胎生三犊比较少见。这头生三犊的母牛,今年八岁,在此之前生过三胎,每胎都只产一犊。1981年6月27日,七队的配种人员向这头母牛注射了40毫升妊娠马血清,促使它的发情期超数排卵,因而增加了受精卵的数量。同年7月2日下午5时许,他们又向这头母牛输入黑白花奶公牛的冻精,一次受精成功,妊娠期268天。分娩时母体正常,三头牛犊全部成活。目前,这三头小牛经过哺乳,毛色光亮,长势喜人。
有关部门指出,只要母牛有精良的饲料,丰富的营养,推广一胎生多犊的作法,对于育肥肉牛有着一定的经济价值。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几种珍稀的鸟
褐马鸡 现在仅在河北和山西省一个狭小地区里能见到的褐马鸡,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褐马鸡身体象鸡,但头部两侧有两簇白色耳羽,尾部大而跷起,鸣叫时昂首引颈,声粗呖而急促,显得很威武。褐马鸡大多二、三十只成群地活动在丘陵地区,善于奔走,十分机警,一般以植物的块茎,细根等为主食。
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两眼上方竖着一对长一、二寸,粗细象筷子的硬角,叫做肉质角状突;喉咙下部还有一块帷状肉裙。这种雉鸟仅产于我国福建、广东两省的少数地方。雄鸟有羽冠,前黑后红,羽毛大多为栗红色,杂以皮黄色的卵圆斑,唯肚子上的羽毛呈皮黄色。黄腹角雉常常隐匿在海拔一、二千米的山上,性情怯弱,不易人工饲养和繁殖。
金鸡 金鸡分布较广,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都能见到。金鸡可以说是珍而不稀,特有而较普遍,在国际上久享盛名。金鸡羽色华丽多采,同一羽毛上有截然分开的多种颜色,在鸟类中堪称一绝。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一条生财之道
——河南新郑县发展桐树见闻
本报记者 尹韵秋
历来不先进的小县新郑,一跃成为平原绿化的一个新典型,引起了人们的注视:人均仅一亩多耕地,那么多树往哪里栽?林木占地影响不影响粮食生产?他们为什么发展得这样快?外地来参观学习的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也怀着探索心理,访问了这个平原绿化的后起之秀。
新在哪里?
进入县境,便看到行行桐树挺立。泡桐已从村庄、“四旁”发展到“六边”,进而开进大田,把大地裁成大大小小的方格。林业由过去“全面砍光”,提升到“靠边站”,现在竟坐到农田中间来了。
县林业局的同志告诉我,新郑县沙区早已基本实现粮枣间作,在荒岗上营造起刺槐林防风固沙,还搞了一部分粮果间作,“四旁”和粮田也栽了一些桐树。从1979年起,新栽树836万株,其中泡桐650多万株;全县每年都拿出一万亩以上的土地育桐苗,粮桐间作已占农田的一半;此外,还扩大了枣园,进一步绿化了河、沟、山和沙荒,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2.8%,共有各种用材林2,000多万株,其中泡桐800多万株,大多数是高4米左右、树龄不足三年的“生力军”。
越是靠近县城的公社,农田的桐树越多越大,集体经济越富,粮食产量越高,群众生活越好。城关公社官刘庄大队第八队,是靠桐树起家致富的一个典型。过去,他们按照老习惯:“山区栽树,平原种粮”,长期单一经营粮食作物。结果,只有吃的,没材用,没钱花,集体空,社员穷。1966年,他们在400多亩耕地上发展泡桐林网和粮桐间作,七十年代陆续采伐更新,用桐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装备了农业,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粮食亩产千斤以上。这个队用自产桐木和林木收入盖了大仓库和两层福利楼,新建起自来水塔和其他文化、卫生设施。
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社员生活也大为改善。
破旧观念
把桐树栽进粮田,会不会再被挤出去?县林业局长用肯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会!这种牢固的思想基础,是经过细算帐树立起来的!”话得从党中央提出到公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说起。当时县里根据党中央要求,曾请县计委根据本县自然条件,反复推算,怎么也达不到这个水平。新郑地处豫西山区和豫东黄河故道的过渡地带,除了部分山地、沟壑、荒岗、沙地外,农田较少,土质瘠薄,仅西部一个山区公社产石头外,没有其他资源。怎么办?县领导从总结、比较中看清了路子:本县有的社队在有限的农田上发展林业,实行“立体”多种经营,靠桐树发家致富,既有吃的穿的,又有材用,还有钱花。发展泡桐,占地少,投资小,生长快,材质好,价值高,销路广。如果普遍发展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固定收入。全县农田普遍实行粮桐间作,加上“四旁”植树,到1983年,可栽桐树1,000万株,十年轮伐制,每年伐(同时更新)100万棵,坚持下去,桐材年年可增加收入一亿多元,人均200元;再加枣树、其他果树和山、河、沟、岗全部绿化的林业收入,全县每年林业总收入人均可达300多元。仅林业一项,就可比1978年全县人均经济收入60多元增加3倍以上。近抓粮棉远抓树,上下高矮结合,长短远近结合,各业并举,就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效益。把林业这一项算进去,不用到公元2000年,就能使社员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这笔细账,使大家认识到发展林业是平原地区一条重要的生产门路,破除了林木不能占耕地、把农林对立起来的旧观念。
宽严并重
怎样才能加快造林步伐,保证成活成林又成材?新郑县的做法是,造林政策要宽,护林制度要严。
这个县把集体造林同社员个人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造林和管护都实行责任制,成材收益按比例分成,不搞一刀切。有基础、容易造、群众比较富的地方,林木收益对半分成;基础差、难造、群众生活较差的地方,林木收益的大头给社员,还有的地方实行集体不分成,收益全归社员;山区还把荒山划给社员造林。县政府把发展林业的好坏,作为考核、选拔社队干部的标准之一,年年评奖。干部和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
在新郑的一些交通要道路口,经常看到用水泥特制的布告牌,上面用红漆书写着“护林条例”。新郑的护林制度特别严。县里的领导同志说:林子是三分栽七分管,十分收益才保险。因此,他们贯彻执行《森林法》等有关法令很认真,还结合本县的实际,制订出具体管护条例,把以法治林看作保护群众积极性的最重要一环。对偷砍滥伐者,不论群众或干部,都要严肃处理。这就安定了民心,稳定了林业。造林政策放宽,护林制度从严,二者并重,是新郑县林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2版()
专栏:

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公社二道大队统一规划,由大队集体投资建设新村。这样做,全大队节约了耕地450亩,60%的社员搬进新居。
新华社记者 袁兆义摄


第2版()
专栏:

安靖公社发展蜀绣
四川郫县安靖公社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组织剩余女劳力从事蜀绣。去年,仅此一项收入达20多万元。这是方碑大队的社员在刺绣被面。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