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教授的身教
王涵
3月4日,《文汇报》,登了苏步青捡纸团、周承佑拾饭吃两则小故事,其中写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授周承佑时是这样说的:
“他拄着拐杖来到一张饭桌旁,瞧着撒在桌上、地上白花花的米饭团,手中拐杖忍不住‘笃笃’地敲了几下,心痛地对桌前的学生说:‘这么多米饭浪费掉,真不应当啊!’学生们都不吭声,老人又生气地责问道:‘你们是共青团员吗?你们知道这些大米来之不易吗?’……老人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从桌上、地上拾起一团团饭疙瘩包了起来。他回到家里,将这些米饭团放在水里冲一冲,当天中午就烧成泡饭自己吃了。”
多么感人啊!苏步青、周承佑不仅在课堂上、书斋里是教授,而且在校园、食堂里也是“教授”。韩愈在《师说》里写过两句为人们所熟悉的话:“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也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解释,就包含思想教育的意思。韩愈把“传道”放在“受业”、“解惑”的前面,是道出了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因为“受业”也好,“解惑”也好,总要为一定的“道”——政治方向、政治目的服务的。只“受业”、“解惑”而不“传道”,这样的教育是跛足的。苏步青、周承佑两位教授很懂得为师之道。
诚然,大学教授从地上捡起几个纸团、在食堂里把饭疙瘩拾起来,事情虽小,意义却不小。纺织部曾委托华东纺织工学院办过一个厂长企业管理学习班。有不少厂长连续一个月在食堂里目睹学生浪费粮食的情景,私下议论说:“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将来分配到我们工厂工作会怎么样?”在校时就养成了一派大少爷作风,毫不爱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工厂养得起这班大少爷么?
契诃夫在《没意思的故事——摘自一个老人的札记》中说道:“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那么,在他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哪儿,所看到的,都应当不是别的,而只是宏大的、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求上帝别让他瞧那些瘦伶伶的树木,七零八落的窗子,灰色的墙,罩着破破烂烂的漆布的门才好。”校园里到处是垃圾纸屑,食堂的桌上、地下,到处可见馒头、饭团,这将陶冶出大学生的什么情操呢?苏步青教授和周承佑教授的身教意义可谓大矣!


第8版()
专栏:

听远方有歌声
——《台湾诗选》二集序
艾青美应该是完整的——浑圆象一个苹果,没有被虫咬过;残缺不全是遗憾,象一个拄着拐棍的伤员,谁看了也要伤心!
中华民族被互相隔绝,互相对立,互相被遗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要延续下去,到什么时候才能终结?为什么时间不能愈合创伤?
听,远方传来了声音,声音多么悲哀,多么凄惨,诉不尽的乡愁,说不完的离恨……
相隔三十多年,出去时是儿童,现在是青年,出去时是壮年,现在是白发苍苍。
虽然
根须伸了又伸
却总不能触及
生我的乡土
舒兰:《瓶竹》
牵也牵不住的小雨丝丝哪
总在我心深处
挑着,刺绣着
缠绵的乡愁
亚微:《故乡的雨》
风霜雨雪无时不在摇撼着人们的灵魂,见到什么东西也会触动记忆:
我有多少年没见过雪了
鲁松:《属于我的童年》
双手捧一把雪象是手捧故

彭邦桢:《悲雪》
“每逢佳节倍思亲”,见到了月亮,勾引起多少哀愁,“举杯销愁愁更愁”:
干下那一壶家乡的
思念
方明:《赏月》
啊!谁说秋天月圆
佳节中尽是残缺
——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蓉子:《晚秋的乡愁》仰望天空发问: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
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
节?……
纪弦:《一片槐树叶》
时间是幻变无穷的,有时过得很慢,有时却过得很快。三十多年——
醒来方知
青春已老
沙漠:《乡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
思想贫血。
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杨唤:《乡愁》没有回答。
总之
正正经经地
呼吸了这么久
就是
没有声音
向旺:《烟囱》
千百万人成了“一种不属于土壤的植物”、“就这样不舍昼夜地盼望”,成了长颈鹿一样“他们瞻望岁月”。
除了乡愁,诗人们也提出了申诉。
在不合理的这个世界里
为何有人充满淫逸荒嬉
而有人哀愁
哭泣
宋泽荣:《乡景》
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的生活,写出了《小市民的心声》,写出了象《失业的日子》、《铁轨工人的悲歌》;象《对峙》、《蜗牛》发出绝望的呼声;《四十的狂徒》是知识分子的愤懑;《女工心声》纪录了妇女的不平:
我们始终是小小的蜡烛
只知道自己被燃烧
愈来愈短
李昌宪:《女工心声》
多么悲凉,多么不幸,多么绝望的声音。但是依然不丧失信心:
我们或许终于飞不成
我们的子孙却要飞成
看啊!多美丽的
蝴蝶王国
牧尹:《蝴蝶标本》
这都由于分割的局面造成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国土是同一的国土,唱出了——
卅年后的今天……
咱家的心里一直在嘀咕着
以及深深深深地惦记着
“月是故乡明!”
张默:《月是故乡明》
我们的确遗失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岁月了,隔离了也太久远;现在是要结束哀叹的日子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唱一支共同的歌?”唱一支完整的歌,唱一支团聚的歌?同样的月色照耀着海峡两岸,唱一支“天上的月亮同样明!”
1981年10月24日北京


第8版()
专栏:

日出(外二章)
郭浩
清晨,无风的大海一片湛蓝。我在海轮上凭栏东眺,等待着、等待着日出。我的左右前后,都挤满了好奇与热情的人们,大家都在等待着,静静地等待着……
啊!来了,终于来了——随着万丈红光的仪仗,一个无比硕大的金轮震颤着跃出海面,随即上升、上升,以其无比新鲜而绚丽的光彩,把大海、天空、云朵以及我们朝向它的每一张笑脸,都抹上一层金光。
人们兴奋地欢呼着,惊叹着,赞美着……
“妈妈,我要气球,要那个红气球!”
在喧腾的声浪中,突然一个清脆稚气的声音飘过我的耳际。回头一看,不禁愣住了:一位端庄的年轻妇女,安详地站着。如漆的双眸闪闪发光,光洁的双臂搂着一个小天使般的白胖男孩,孩子的小手正指着东方那个冉冉上升的金轮。
啊!多么美丽呵——那个大海刚刚诞生的金色孩子,这个在美神怀中欢笑的玫瑰色的孩子……
填 海 者
新建的港口,日日夜夜都在沸腾着。在轰炮,在开山,在运石,在填海……
傍晚,我来到建港工地,万千景象,接应不暇;但最引我注目的却是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他,矮墩墩的个头,胖乎乎的面庞,扛着一块饭盒儿那么大的石块,唱着他自编的号子,一路小跑着向海边奔去。他那双明亮稚气的大眼睛,闪射着坚定的光芒,胸前的红领巾一飘一飘,象火苗儿在晚风中一闪一闪……
“怎么,他也是去填海吗?”
诧异使我加快了脚步,跟到海边,正想问话,“哗”,孩子已将石块投入大海,夕照中,溅起的水柱化作一片彩色的浪花……
晨 钓
假日的清晨,迎着凉爽的海风,踏着金色的霞光,一个小姑娘急匆匆地向海湾的礁滩上走去,肩头背着鱼篓,腕上挎着钓网。
是的,她也是去向大海索取宝藏的。因为前去探测航道的爸爸今天要归来,小姑娘有个美好的心愿,她要亲手钓来海鲜,给她心目中的“高山”下酒祛凉。
下网啦,下网啦——
浪花儿多高兴呵,轮番地卷来,舔吻着她卷起的裤腿。
起网啦,起网啦——
大海真是慷慨,第一网就赠送给她这么多的礼物,鱼儿虾儿在网里跳跃,闪光……
瞧呵,高大魁梧的潜水工披着工作服,一登岸就来到女儿的身边。
一阵阵粗犷的笑声,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象一坛生活的美酒,泼入大海,在浪涛上跳荡……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食物的性味
决风
讲究食物的性和味,这是我国古代医学独特的见解。在我国,“医食同源”,食物也是药物,在体内也起一定的医疗作用。最常见的有姜、桂皮这一类。《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
“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说明人们早就知道姜、桂这些调味品可以做药。在祖国医学中,甚至到了药食难分的境地,比如薏米仁,可以吃,也可当利湿药;山药,可以当粮食吃,也可以做补脾药;西瓜既是消暑的水果,又可清热利尿。
在祖国医学中,食物禁忌是医药护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比如说,同样是肉类,羊肉、狗肉都是温性的,牛肉、兔肉是平性的,而猪肉、鸭肉则是凉性的。因此,凡是身体素质偏热的,就不宜多吃狗肉一类肉类;而狗肉、羊肉宜于冬季食用,才能起到它的补养作用。如果不注意食物的这些性味而只讲求它的营养价值,随便摄食,就会出毛病。比如,患发热性疾病初愈,由于禁不住嘴馋,大吃温性的羊狗肉,那就要旧病复发,中医称它为“食复”,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并不少见的。
补品对身体固然有好处,但如果不讲究补品的性味,那有时就不免要事与愿违。比如说:身体极端虚弱、阴燥亏虚、心肺火盛的病人,假如见补就吃,连那些温燥的食物如狗肉、桂圆都不加筛选,那就会使阴虚燥火愈烧愈旺,即平时所说的“虚不受补”。这类病人应该吃些平补、清补、滋阴的食补,如元鱼、白木耳、山药、百合以及温而不燥的胡桃一类补品。
至于食物的辛甘咸酸苦五味,虽不如温热寒凉四性那么重要,但也不可不讲。如辛辣的食物有损于眼睛视力,而绝大多数甘味的食物,则有助于身体健康。


第8版()
专栏:

花脸春秋
峻骧
五、古槐结义科班偷麒
兴胜寺在和平门外前孙公园附近,是座古刹,殿前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历尽人世沧桑,很看了些世态炎凉和王朝兴替。老槐有知,自会记得,五十五年前的夏日,它那槐荫之下,总有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一个戴着窦尔墩的红胡子,一个舞着马鞭子,一出又一出地在这里唱戏。他们载歌载舞,唱得有板有眼,引得住在附近的那些婶子、大娘和小朋友们,都带着蒲团、马扎子,纳着鞋底子听他们唱戏。南城这一带住着不少梨园行的,他们偶尔走过庙门,也都伫脚侧耳,那唱声虽带着童音奶气,但行家一听就感觉到这是两棵戏苗子,禁不住踱进来询问:“这是谁家的孩子,还满有相呢。”
爱说话的老奶奶指着那个睫毛长长、瞪着一双水灵墨玉般大眼睛,正在怒斥驸马爷陈世美的孩子说:“那不是裘桂仙的二小子大群子吗!听那瓮声瓮气的鼻音儿,简直就是他爹的嗓子。”
那人又指着正把马鞭子当板斧舞的虎头虎脑的胖孩子问:“这一个是谁家的呢?那模样儿倒象个小郝寿臣!”
“这是赶大车的老袁的侄子小三儿呀,孤儿寡母的,寄人篱下,日子不好过呀,要是生在名角儿郝家,就有出息了。”老奶奶说着长叹一声。
“应当让他们进科班学戏呀!不过……”那人摇了摇头,他想到戏班、梨园行的种种苦况,就叹了口气走出去了。
这两个孩子就是后来颇负盛名的裘盛戎和袁世海,盛戎比世海年长半岁,自幼俩人是要好的朋友,酷爱戏曲艺术。不久他们相继进了富连成科班。由耍伴成了学伴,还常常一块儿淘气,不过他们的调皮,却也是为了艺术。那时候麒麟童(周信芳)正是艺红名盛之时。周7岁登台,一举成名,13岁成为戏班主角。年长改初登台时用的艺名“七龄童”为“麒麟童”。裘、袁虽学的是花脸,却深爱麒派。晚上总是偷偷溜出科班,跑到广和楼去看麒麟童的演出。第二天上早功课时,他们就以上厕所为名,溜到后院,俩人轮番敲着高音锣,模仿着麒麟童字重腔轻、浩瀚喷薄的演唱方法和唱、念、做、打紧密结合的表演,重温昨晚看的戏,大唱特唱。老生用高音锣伴奏是麒麟童的独创。正在拿顶压腿的学生们听到这锣音,就陆续告假,溜到后院。于是那兴胜寺古槐下的旧梦重温,小哥俩眉飞色舞,忘乎所以了。看功老师发觉学生越来越少,寻声找到后院,立刻明白此中原委。他把裘、袁叫到跟前,每人一缸盖——十(石)板!后臀下虽打得红肿,但肿未消,小裘小袁却又故技重演——又偷着听戏去了。
这童年看似淘气捣蛋之举,谁曾想却对他们一生功业都带来有益影响!裘盛戎在塑造老将姚期的形象时,就从麒麟童的表演中吸收了有益滋养。


第8版()
专栏:

路上 (剪纸) 韩德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