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话剧《九·一三事件》观后感
黄文欢
主席何其智林彪何其恶智忠终获胜革命不可遏总理何其忠立果何其凶凶恶自寻亡此理古今同
三月二十八日晚,黄文欢同志观看了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出的大型话剧《九·一三事件》(下集),祝贺演出成功,并赋诗一首:
《九·一三事件》剧照:周总理到车站迎接毛主席。唐禹民武大鹏摄


第5版()
专栏:

木石之花
——看日本刻字展
王景芬
3月下旬,正当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之际,以大久保翠为顾问、布施醉石为团长的日本刻字协会的书法刻字家们,带来了优美的刻字作品,给中国人民送来了友谊的木石新花朵。日本书法刻字家们重视继承传统,把精采的书法和高度的刻艺于一身,创造出成为有很高艺术性的艺术品。
在琳琅满目的刻字作品中,篆书的各种作品,圆笔方笔结合,结体繁茂,或阳刻或阴刻。如保翠的《大发》、得所的《鹤龟寿》等作品,格调浑厚饱满,气势磅礴,金色书体配以红色或深赭的木头本色,具有阳刻铜器铭文的效果,既辉煌又典雅。澄亭的“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的长条,金色书体配以圆刀刻纹的木头本色的衬底,格外苍劲健朴。董秀的《水调歌头》,方笔篆字,横粗竖细,布局茂实,金色阳刻的书体配以深沉的木头本色,具有一种稳重雄壮,端正繁茂的气势,似我国《爨龙颜》碑刻的风格。还有一类秀劲潇洒的作品,笔法也是方圆结合,书体俊秀,如卧石的《金石文》、苔石的《游神》。他们或以木纹或以瓦垄刀刻的底纹,衬托出金色或白色的书体,有着高雅秀劲的风度。寒鸥的“携君上琴弹我窗前月”,深蓝的书体,阴刻,配上木头本色花纹,也具有磨崖刻石的效果。眺溪的《茶瓯》二字行书,运笔刚劲中具有灵巧,奔放中又有洒脱,刻以阴平刀法的一条条斜路花纹作底,衬托金色书体,独具一种风味,似有中国匾牌的风趣。总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传统作品形式和风格作依据,又加以大胆的创造,刀法纯熟,一丝不苟,许多枯笔飞白的效果,都能精细地刻出。用材、用色、刻法上,都是为了衬托出作者所设想的从历史传统借鉴来的某种艺术效果,风格典雅,富有装饰味,别具一格。


第5版()
专栏:

自强不息 野村静谷


第5版()
专栏:

金石文 山田卧石


第5版()
专栏:

“面向文学,面向世界”
——中国笔会中心会员(扩大)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张平力
4月2日下午,在北京的60多位知名作家聚集一堂,参加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会员(扩大)会议。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和上海、广州笔会中心刚刚成立,当时三个笔会中心会员总共只有123人。今天,中国笔会中心召开会员扩大会议,内容之一就是讨论吸收95名新会员,其中中青作家就有38人。真是可喜可贺。
欢声笑语撒满了会议厅。周扬、丁玲、艾青、陈荒煤、刘白羽、冯至、冯牧、严文井、林林、朱子奇、罗烽、萧军、叶君健、草明、舒群、吴组缃、吴伯箫、卞之琳来了;王蒙、柯岩、刘宾雁等作家来了;还有一些近年来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少数民族作家也来了。会议主持人、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朱子奇又向大家宣布了一件喜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今天就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举行授奖仪式。朱子奇提议:以中国笔会中心全体会员的名义向巴金同志发一封贺电——大家热烈鼓掌,一致通过。
当今世界,国际笔会算是一个代表性广、影响大、历史久的国际性作家组织了。它成立于1921年,现在拥有一万多名作家组成的80多个会员中心,分布于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著名作家如高尔基、罗曼·罗兰、泰戈尔等,都曾是国际笔会的赞助者或名誉会员。中国作家参加国际笔会,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和扩大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文学相互交流的重要开端。
在国际文学活动中,各国的作家们怎样看待中国的文学和中国作家?这是与会作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去年以来,著名作家丁玲、艾青、刘白羽、叶君健、杜宣、雷加、王蒙等都先后出国访问,参加国际笔会或其他友好交流活动,接触各国的作家。他们在会上都谈到,许多国家的作家都热切希望中国作家在今后的国际文学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文学界与世界隔绝的时间太久了,中国作家们对世界的文学状况了解得太少了。这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国家的作家不太了解中国,不大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巴黎的巴尔扎克纪念馆,世界各国有关巴尔扎克著作的译本皆备,唯独没有中文译本——其实,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几乎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全部著作。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造成的“闭关锁国”,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灾难和重大损失。作家叶君健说:“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最多,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很长,从古到今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而中国文学目前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却和我们国家的地位很不相称。中国的作家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作品和作家介绍给世界,并把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作品和作家介绍给中国人民。在这方面,中国笔会中心大有可为。”许多作家建议,应当重视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和发行工作,在条件具备时,出版一套中国笔会中心丛书。
当前国际文学交流活动日趋活跃、频繁,中国笔会中心也必须适应这种形势。作家王蒙建议:中国笔会中心有必要加强对国际文学活动的调查研究,加强对中、青作家的有关指导和帮助。他的建议得到了会员们的赞同。有的作家提出,会员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学习,即:国际问题知识的学习、外文学习和国际文学知识的学习。朱子奇同志向大家宣布:中国笔会中心正在筹备成立两个委员会,即翻译出版委员会和专题研究委员会,以利中国笔会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
会议结束时,周扬同志讲话。他说:“世界各国的文学都是在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中发展的。中国作家们要好好利用笔会中心这个组织形式,以文会友,在国际文学交流活动中多交朋友,多学知识。现在人家不了解中国的文学,我们不能靠权威去影响人家,只能靠我们的作家的努力,靠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优秀作品去广交朋友,从而产生影响。中国的作家们面临着一个崭新的领域,大家要有信心把工作搞好。”
当年,周恩来同志曾向我国作家提出“面向文学,面向世界”的殷切希望。今天,中国的作家们已经在努力实践这个方针了。


第5版()
专栏:影剧谈

艺术的“拙”味
——谈《牧马人》中的一个镜头
韩尚义
人们称自己的发言谓“拙见”,个人的文稿、画稿、诗稿谓“拙作”。“拙”不仅是为人道德文章的自谦,它也和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有关联。
影片《牧马人》中的郭?子,为人热情,耿直可爱,语言风趣,观众对他印象颇佳。但有些观众对他在大字报上小便的细节,认为有损人物。但也有人认为这个镜头不错,这动作不但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绪逻辑,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神来之笔”。我是同意后一种意见的。编剧李准顺着郭?子的个性情绪信笔写来,让他在“勒令”的“令”字上撒了一泡尿,出了一股闷气似的,也在情理之中。这里有作者对十年动乱的厌恶情绪,也有对郭?子这个有正义感而又有些稚气的个性的欣赏。郭?子把“秀芝”喊成“秀英”了,把吃糖说成“喝”糖了,在他身上有股子不雕琢、不修饰的纯朴味、泥土味。他说话脱口而出,干事随兴而行。他不假思索地在一天之内把许灵均的婚事手续全办完了。在这个线条粗犷、性格开朗、形象朴实的人物身上,使我联想到艺术品类中的齐白石的画和篆刻,联想到关良、韩羽、马得等人的戏曲人物画,也想到无锡的泥娃娃等民间玩具和那些有趣的儿童画,都是那么大胆自由地用笔、刷色、夸张的造型,这些总括起来就是一个“拙”字。
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拙者老成也,会打拳的人打拳,表面看来一点不花哨,可是内功深厚。艺术的拙是要见功夫的。我不是说《牧马人》的编导拍了撒尿这一笔好得不得了了,而是想借此说说艺术的“拙”的不易。
凡事不能弄巧成拙,如若艺术做到有巧有拙,巧拙有素,则是难得的创造,正如郭?子刚训过儿子不要再叫许老师为“老右”,这是他的巧,他的聪明。可是转眼他自己又开口“老右老右”的而挨了妻子的批,这就是他的“拙”了。这一巧一拙,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生动立体,给人以想象和回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第5版()
专栏:

新版《鲁迅全集》将在京重印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出版的新版《鲁迅全集》,出书后不久已告售缺,为满足广大读者、研究者的需要,决定在京重印。
新版《鲁迅全集》具有收集较完备、注释较详尽和校勘较精确等特色,是迄今为止较完善的版本。
(仰)


第5版()
专栏:

立体彩色电影《欢欢笑笑》上映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并发行的立体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欢欢笑笑》,最近在首都正式上映。这部影片,与1962年上影拍摄的《魔术师的奇遇》、八一厂拍摄的《漓江游记》等立体影片相比,在技术上前进了一步。它的完成片不再是双条胶片,而是单条片,即每个画格中已包括了左右两个画面。因此一般影院只要投入少量资金,配备一组放映机前的偏光棱镜以及观众所戴的偏光眼镜和金属银幕等必要设备,就可以了,不需再增设两台昂贵的放映机。过去需用四台放映机才能连续放映。这种技术上的改进,大大有利于立体电影的普及。
影片《欢欢笑笑》,描写的是烤鸭炊事员杨欢欢和杂技演员柳笑笑之间的一段恋爱小故事,它批评轻视服务性行业的思想,歌颂了建立在共同事业和理想上的纯真爱情。影片富有轻喜剧色彩,诙谐、风趣,能给观众以轻松、愉快之感。影片将立体效果较强的镜头有机地揉进剧情之中,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例如银幕上飘浮的气球和飞翔的蝴蝶,仿佛可以一直飞到观众眼前,使你不禁伸手去抓;演员手中扔出的苹果和盘子,就好象砸到观众的脑门上一样,使你左右躲闪;演员手中那长长的放鸭竿子和救火钩子向前一戳,就好象直戳到银幕外来,使人惊咋不已。影片还穿插了一些精采的杂技节目,拍摄了优美的风景,以及驰名中外的全聚德烤鸭店的烹调镜头等等,都能给予观众以美的享受。
影片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属于影片的编导的,有的属于技术上的。如有时观众感到眼睛疲劳,有的镜头有双影,有的出现变形等等。这都有待解决。目前,北影已着手进行第二部立体影片《欢乐的动物园》的摄制,他们努力争取在新片中克服这些缺点。
(琴黛)(附图片)
《欢欢笑笑》剧照:欢欢和笑笑相见。
北影供稿


第5版()
专栏:出版动态

《中国工艺美术》创刊
最近,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创办了《中国工艺美术》丛刊。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个全国性手工艺美术刊物,对于推动和活跃我国工艺美术的学术研究,繁荣创作,发展生产,将会起到积极作用。该刊由《中国工艺美术》编辑部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发行。创刊号已经出版。


第5版()
专栏:

别开生面的西藏曲艺
本报讯 记者张世英报道:3月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中,西藏自治区曲艺代表队演出了具有民族特色、别具风格的曲艺节目。这些节目中,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也有歌唱古代英雄人物的,艺术上都有特色。折嘎,是一种曲艺形式,如同内地的莲花落。过去,流浪乞讨的折嘎艺人,肩披面目,怀揣木碗,手执木棍,走遍城乡和牧区进行演唱。现在,他们运用这一传统形式演出的双人折嘎《贺喜》,热情地赞扬了党中央发出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后,西藏人民走上富裕生活的新气象。他们经过整理改编的六弦弹唱《格萨尔》门岭之战片断,反映了古代藏族门岭两地之间由分争而和睦的故事。在表演方式上,过去都是一个人说唱,现在他们增加了人物,加强了音乐形象,有领唱和齐唱,舞台表演更加丰富。其中土登和米玛表演的藏语相声《歌舞的海洋》,风趣、幽默,生动地反映了西藏丰富多采的歌舞,批判了轻视民族民间艺术,盲目崇拜外来不健康歌曲的影响。他们的表演,受到来自各地的曲艺工作者的欢迎和赞扬。
藏语相声,是六十年代在西藏双人对白“朝会”的基础上,借鉴内地相声艺术的长处逐步形成的。歌舞演员土登和米玛,看了在北京民族学院工作的洛桑多吉在拉萨表演的相声《醉酒》以后,爱上了这一艺术,经过学习,演起相声来。他们认真地研究了内地的相声艺术技巧,创作和演出了《醉酒》、《治穷致富》、《树新风》等节目。现在,西藏不少地区已有了藏语相声节目。


第5版()
专栏:首都舞台

北京人艺演出《贵妇还乡》
最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公演了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悲喜剧《贵妇还乡》引起首都各界观众的兴趣和重视。这个戏描述了一位名叫克莱尔的女财阀,在她回乡访问的日子里,凭借金钱的权势,操纵了一场冠冕堂皇的谋杀。迪伦马特以奇妙的想象、别出心裁的比喻、尖刻的讽刺和富有智慧的哲理,展示出人们在金钱物质的利诱下出卖“良心”、亵渎“道德”的可悲现象,从而揭露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残忍和金钱万能的罪恶本质。
六十年代前后,迪伦马特先后创作了《贵妇还乡》和《物理学家》,从此蜚声于世界剧坛。迪伦马特的作品有“怪诞”和“浪漫”色彩,但他的戏剧仍奠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北京人艺在舞台设计方面,没有采用西方舞台上出现的印象派或构成派的设计,全剧以黑幕为衬,道具为主,象征性地去点示环境,再加上电动转台的运用,使全剧衔接紧凑。
(韬)(附图片)
《贵妇还乡》剧照:朱琳饰克莱尔,周正饰伊尔。
苏德新摄


第5版()
专栏:文化知识

电视是谁发明的
张瑞荣
电视是英国的贝尔德发明的。
约翰·洛吉·贝尔德出生在英国苏格兰西部克莱德河岸的赫林斯巴勒。贝尔德幼时患有严重的肺病,但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满脑子宗教思想的父亲企图使贝尔德加入教会,继承父业。但贝尔德在1906年进入皇家技术学校,学习电子工程。在这段时间里,他学习了硒光电管原理,为后来发明机械电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贝尔德的电视研究工作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他没有资金,没有赞助人。他只能寻找一些零碎东西供实验之用:将旧茶叶箱改成放置东西的柜子,将旧帽箱盖子做成开着螺旋形小孔的圆盘,以编织针作轴心,将旧电扇马达作为发动机。尽管条件如此恶劣,但在贝尔德的不断努力下,第一个电视雏型终于在1925年10月2日诞生了。居住在贝尔德楼下的勤杂员威谦·泰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看电视的人。
真正的第一次电视公开表演,是1926年1月在伦敦举行的。出席观摩的有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和一名记者。1926年1月28日,《泰晤士报》首次报道了这一新闻,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1927年3月6日,《纽约时报》登了题为《电视——未来的展望》的文章。1931年9月,贝尔德应纽约市WMMM和MDJF电台的邀请来到美国,帮助他们建立了电视广播。10月18日晚,贝尔德第一次在电台与美国听众“见”面。但是,在纽约建立电视广播的申请却被美国联邦电讯委员会拒绝了。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播送电视节目,使用的就是贝尔德的机械电视。但是,四个月之后,他的机械电视系统被关闭。新的电子技术向他提出了严重挑战。1942年,他又研制成一个黑白电子摄像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种新型大荧光屏电视接收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准备表演他的新的电视接收机。但是,死神随着疾病而来,夺走了他的生命。
(摘自《大众电视》1982年第4期)


第5版()
专栏:

雨后〔水彩画〕 郑东坡


第5版()
专栏:

同年 海德光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