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三河县小石各庄大队改进财务管理
搞好费用定额 提高经济效益
本报讯 通讯员舒希贵报道:河北省三河县小石各庄大队,通过制订生产费用定额,改进财务管理,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1年全大队总开支比上一年减少22%,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下降11.6%,每百元投资增值16.9元。去年因遭严重旱灾减产,总收入虽然减少,纯收入仍然比上一年增加两万多元,集体积累增加一万多元,人均分配水平由149元上升到163元。
他们实行费用定额,加强财务管理的经验如下:
——把查帐与群众讨论结合起来,保证定额合理。每搞一项定额,都先从帐本上查出过去实际开支数目,然后组织干部群众和有关懂行的人,一起讨论分析,力求把费用定额定得切实可行。如在制订大车费用时,就参照开支较少和较大的生产队的情况,听取车把式意见,将每辆车每年开支定为100元。这样,原来开支较大的生产队,每辆车可节约开支百元左右,车把式只要努力节支,也有节约奖可得。
——把节支和增收结合起来,保证费用定额不影响生产发展。凡压缩开支不影响产量和收入的,就尽量压缩。相反,通过增加开支可以取得更多的收入时,就毫不吝啬地增加投资。比如为充分利用人力、畜力,把一部分耕地由机耕改为畜耕,就节约机耕费近千元。又如为大幅度提高单产,1,000多亩畦埂玉米全部采用优良品种,开支增加到3,816元。
——把费用定额和有关制度结合起来,保证定额落实。这个大队实行粮、棉生产联产到劳,油料生产包产到户,林牧副业和各专业分别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制订费用定额以后,大队、生产队又分别和专业组、户、人,签订承包费用的经济合同,使生产责任制跟增收节支直接联系起来。社员们都尽量减少经济消耗,争取最大的经济效果。过去,由于财务管理吃“大锅饭”,社员对节支不关心,不少人施化肥,大坷垃小蛋往地里撒。现在,大家都把化肥整细,深施,盖土,压轧,防止挥发,提高肥效。
这个大队实行费用定额后,财务管理出现了新气象。过去,物资丢损现象严重,尤其是小农具,有人借、无人收,有人用、无人修,每个队每年购买和修理费开支都在千元以上。现在,各队都加强了物资管理,把小农具的费用包给了保管员,并且制订了物资借用制度,规定小农具磨损费和赔偿费。第三生产队去年小农具一件未丢,光购买和修理的费用就节约622元。过去,“队长花钱一句话,会计花钱笔尖画,保管花钱随便拿”。现在,干部花钱精打细算,不仅杜绝了乱开支现象,还处处搞经济核算。第二生产队为了节省化肥开支,办起了香油坊,派专人管理各户的人粪尿,去年用麻酱渣和大粪作追肥,节省化肥开支1,100元。


第2版()
专栏:短评

节支和增收并重
小石各庄大队从制订生产费用定额入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每百元钱的投资增值16.9%,保证了受灾减产之年纯收入增加,分配水平提高。这样的效益,说明整顿财务的路子走对了。
农村一些社队的财务管理混乱,大都表现为生产无定额,开支无计划,管理无制度,“队长花钱一句话,会计花钱笔尖画,保管花钱随便拿”。于是,耗损多,浪费大,成本高,增产不能增收。改变这种混乱状况,做到节支增收,只有扎扎实实地把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制订生产费用定额,就是财务基础工作之一。有了定额,再订立相应的制度,队干部、财务人员,以至社员群众,在管理和使用财务的时候,有数在胸,有章可循,就可以防止和杜绝乱支滥用的现象。
制订生产费用定额,不只是一个技术业务问题,不能由少数人关起门来做。要象小石各庄大队那样,以历年的开支作为依据,组织干部群众和内行一起研究,并把生产费用定额落实到生产和管理责任制中,和大家的利益紧扣起来,这就可能使定额合理,切实可行。否则,生产费用定额虽然列入财务制度中,也会流于形式。
整顿财务,制订定额,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并不只是为了堵住漏洞。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社队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应用也要如此。该省的必省,该用的必用,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就要适当增加投资投工。一句话,加强财务管理,节支和增收并重,才可以收到更大的经济实效。


第2版()
专栏: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长汀县健全基层领导班子
本报讯 福建省长汀县整顿和健全大队、生产队的领导班子,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长汀县农村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显著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有的社、队干部工作不力,没有很好进行领导,特别是对包干到户后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够妥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干部对政策有误解,情绪消极。有的生产队长说:“包干到户,各家耕种,队长没有权了;出工不用叫,化肥自己买,征购自己卖,队长没事干了。”有些队包干到户后,承包户不按规定交各项费用和提留,干部拿不到补贴,影响工作情绪,甚至不愿当干部。有一些干部怕包干到户变成分田单干,将来上级要追查责任,所以遇到问题撒手不管。还有一些队领导班子本来就不团结,包干到户之后,就干脆各种各的田,放弃领导。
长汀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研究了包干到户后出现的问题,决定把稳定大队、生产队领导班子作为完善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搞好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解决实际问题。宣成公社在健全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中,着重抓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落实人选、落实补贴、明确职责等四件事。通过学习使基层干部明确了四条原则:第一、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出发点;第二、包干到户是公有制下的分散经营,不是分田单干,承包者的责、权、利都与集体经济紧密联系;第三、保护集体财产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就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第四、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善于引导,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才能日趋完善,农业生产才能不断发展。放任自流,放弃领导是错误的。他们决定精简干部人数,大队、生产队干部的固定补贴,都根据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以计分方法评定,每半年评议一次。同时,确定了大队、生产队干部的主要职责。进行了这些工作以后,大队、生产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光荣感增强了。原来有些生产队长不干工作,现在积极性有所提高。工作较差的兰田、寨背等大队,干部对工作从不抓不管变为敢抓敢管,及时制止了迷信迎神活动,刹住了赌博歪风,处理了24户社员任意占地盖房问题。在长汀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到1981年12月止,全县已有43个大队改选了党支部,充实和加强了领导力量。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高风格的饲养员谢海金
本报通讯员 虞耀麟
江苏省无锡市郊区扬名公社卫星生产队队办猪场饲养员谢海金,去年交售肥猪402头,比前年增加116头。但年终结算,他的收入却比上年减少约1,0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几天,我来到卫星队的猪舍,见到老谢。他听了我的提问,微微一笑,说:“去年年初签订专业承包养猪合同时,我看到生产还有潜力,主动要求提高指标,降低养猪报酬,年终结算也就减少了些收入。”1980年,谢海金交售肥猪286头,加上养母猪、繁殖苗猪等等,年终按合同收入4,200多元。虽然,这一年他为城市人民提供了近3万斤猪肉,为生产队增加了上万元收入,按合同拿这么多报酬是合理的,可谢海金当时就感到指标低了,报酬高了,于是,在签订1981年的合同时,再次主动要求把产量指标提高到300头,而报酬则降为每头猪5个工。
谢海金善于学习,敢于探索。三年来,他在饲料上作了三方面的改革:把喂熟饲料改为喂糖化饲料、生饲料和混合饲料,并充分利用生产队的蔬菜边皮等下脚作饲料。他养猪基本上不用燃料,经济效益高。三年来,他的产量指标一直高于无锡市郊区其他集体猪场,每头猪的报酬水平一直低于其他集体猪场,去年为生产队增加纯收入10,000元。
在连续三年创造无锡市郊区养猪最好成绩的过程中,谢海金的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引我去看了他家即将竣工的新建楼房,上下前后6室,共约120平方米,钢门钢窗,宽敞明亮。谢海金最近刚出席了无锡市农业先进表彰大会。当我问这位市农业劳动模范新的一年有什么新打算时,他说:“我要求指标再比去年提高半倍,全年交售450头。”“能做到吗?”他回答说:“能!”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戈壁绿洲——香日德
本报记者 张万象 张荣大
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香日德河畔,一片绿洲十分招人喜爱。盛夏,周围是茫茫沙海,滚滚乱石,而这里的田野上却林网纵横,绿树成荫,清风习习,麦浪翻滚,一眼望去,好一派“戈壁江南”的大好风光。
香日德是青藏高原上一座古老的重镇。1956年,香日德农场在这里组建时,戈壁滩上只有几个零落的蒙古包,几间破土房,广阔的荒漠里孤零零地立着一棵红柳。至今,农场一个生产队所在地还叫“一棵树”,这个名字正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写照。
“开始,我们并不重视植树,是大自然教育了我们。”香日德农场的丁松懋同志告诉我们:建场初期,风沙频繁成灾,常常夜里帐篷被吹倒,大风起处,黄沙弥漫,连饭都做不成。建场第一年播种农作物2.6万亩,由于风沙为害,第二年播种面积就缩小到2.2万亩。1961年5月,一场狂风卷起漫天黄沙,转瞬间,1.4万亩绿油油的麦苗被黄沙吞没,人们心痛得流了泪。事实教育了大家:在戈壁滩上办农场,非植树造林不可。
1965年,一场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群众性活动在香日德农场开始了。农场西北面的风口是沙害的主要来源。林业队就在那里安营扎寨,顶着飞旋的黄沙,营造起一条长2,000米的青杨黑刺混交林带。他们还引水冲沙,驱赶沙丘。过去是沙进人退,现在是人进沙退。经过十多年努力,农场已有林木535万株,平均每人拥有林木700多株,林木覆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15%,林田路渠配套,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还建设起果园210亩,苹果、梨、杏、枸杞子等水果、药材在戈壁滩上安家落了户。
绿色的林带给香日德带来一系列显著变化,风沙危害减少,降水量增加,年蒸发量减少。粮食连年增产,林木、水果、药材等收入也逐年增多。盛夏时节,附近群众赶着马车,拉上全家老少到林业队去乘凉游玩。他们高兴地说:“这里真成了戈壁滩上的大公园了。”


第2版()
专栏:

甘肃省武威县在大搞水利建设的同时,精心规划林、渠、路的建设,全县农村基本上出现了林带纵横,渠道交错的面貌。图为通往祁连山区南营水库的渠道林带。
本报记者 李生才摄


第2版()
专栏:

我们欢迎这样的科技人员
我场今年1月从国外引进几百只獭兔种兔,在隔离检疫期间因下痢而大批死亡。正当有全群覆灭的时刻,我们向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求援。2月2日该所派董亚芳同志携带血清和疫苗赶到现场,经她确诊、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挽救了病兔。当时董亚芳的爱人要出国,家有两个小孩需要照管,她毅然摆脱家务,全神贯注投入抢救和防治。她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们很受感动。我们欢迎这样的科研人员。
北京獭兔良种场 于洪林 靳朝晖


第2版()
专栏:

图为江西瑞金县壬田公社农科人员许道发(右三),向社员讲早稻栽培技术。本报记者 王绍业摄


第2版()
专栏:

我国农业通过对外交往
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新华社北京电 我国农业在对外交往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发展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阶段。
最近农业部提供的情况表明了这个变化:我国农业部门同世界上五大洲的八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经济技术合作成了互访和讨论的中心。三年来,我国同十二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部门间农业科技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世界上现有十三个国际农业科研中心,我国已同其中七个科研中心发展了技术合作和交流。除了继续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联系外,我国近年又参加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粮食理事会等组织。在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加强了农作物种子、苗木、种畜、种禽和天敌资源的引进工作。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三年来已从十八个国家进口了一部分必要的农牧业机械、设备和科研、教学仪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牧业生产和科研、教学水平。援外工作出现了新的形势。加强了农业援外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本着有出有进,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始承担收费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


第2版()
专栏:

真打实凿
——记张家口地委对坝上经济建设方针的探讨
本报记者 齐志文
河北张家口地区坝上经济建设方针的争论,已非一朝一夕。在“左”的影响下,这场争论持续了廿多年。三中全会以后,原来地委的主要领导人仍在“左”的漩涡中不能自拔,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在1979年、1980年虽然又争论过两次,也未获解决。
这个题目,摆到了新调来的地委第一书记张曙光同志面前。他到任后,没有被文件埋住,也没有被会议圈住,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找钥匙、寻答案。
张家口去年是多雪的冬天,有个县19座大山冰封了12座。三九头上,张曙光到河北最北边的县城康保县的一个小村庄搞调查。他趟过雪窝,进了农民的家,探畜棚,看粮仓,炕头谈天,槽边问话,一户一棚走访。听农民谈论:“单一经营,越搞越穷,大搞林牧,越搞越富”、“远搞林,近搞牧,起步搞好羊鸡兔,引路要靠重点户。”等等。张曙光到张家口地区半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访问过68个公社,214家农民。地委一把手到下边去搞调查研究,带动了全区地、县、社各级领导干部,也纷纷朝下走。
畜牧业原本是塞外的主业。坝上地势开阔,草美水丰,是得天独厚的好牧场。群众又有搞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和经验,坝上兴牧是富裕之路。这里的经济建设方针本应从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国家需要和群众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确定。但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将口外高寒地带的牧区同关内平原的农区一样看待,硬要将这里变成“塞外粮仓”,一次又一次地开荒种粮。专员曹恒忱同志在张家口工作已近40年,坝上经济建设方针的争论他每次都参加。他和一些同志分析以往的教训,归结了三条:一、不按实际情况办事,主观臆断,不顾效益;二、不和群众商量,瞎指挥;三、生搬硬套外地作法。以1975年开荒为例,省里某领导人来坝上转游一圈,不分青红皂白,认为草滩地质肥沃,硬让开滩种粮,地区成立开荒指挥部,调集拖拉机昼夜嘟嘟响。张北县原有280万亩草滩,几经折腾只剩下47万亩。粮食生产搞广种薄收,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群众生活困难。生态系统失调,树少不能挡风,草少不能固沙,“黄沙滚滚满天来”,北京城的栗钙土就是从坝上刮来的,对首都自然环境是个威胁。草原沙化、碱化,牲畜减少,个头变小,畜牧业生产因饲草不足,年年造成严重损失。通过总结,张家口地委决心记取过去沉痛的教训,摆脱“左”的影响,扭转经济上的被动局面,发展畜牧业。这是因为:一、坝上自然条件不适合种粮食,而宜植树、种草。二、在坝上发展畜牧业,能将长达半年的冬天利用起来,一年365天日日有用,男女老少都能动手,可以更好地开发家庭创造财富的巨大资源。三、畜牧业投资少,周期短,收益多,为国家贡献大。四、肉毛皮奶蛋多种加工可多次增值,农民的收入能大幅度提高。
关系地区全局的大政方针,初步确定了,但是科学根据足不足?能不能站住脚跟?地委为慎重起见,特意邀请中国林业科学院、农业部畜牧总局、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来张家口帮助研究。专家们从气候、土地资源和从牧林农的内在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论证,认为发展畜牧业是对坝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挥,也是对大自然的保护,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从恶性循环中解脱,符合百万人民的心愿。专家们还站在全国的高度评议: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平均亩产百把斤的风沙干旱地带,从抓草、抓林、抓牧入手,才能逐步改变现状。这些论说,为在坝上想干一番事业的同志鼓了劲,打了气。
旧的生态平衡已被破坏,发展畜牧业,就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退耕还草,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事实证明,改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但不会减产,还会增加粮食。牛羊兔以草食为主,不需要很多粮食作饲料,牲畜多了还可为农业提供役畜、粪肥和资金。尚义县哈拉沟公社三公地大队队长介绍经验说,这个大队从前年开始对现有8,000亩草场封育,陆续退耕种草2,000亩。今年养羊1,700只,比前年增加一倍半。耕地面积减少,好地相应集中,过去三分之二是“卫生田”,而今畜多肥多,集中施用,提高了地力,去年粮食增加20万斤,做到自给有余。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的。沽源县小河子公社大量开荒,“帮忙田”占40%,亩产长期达不到百斤,人均收入在50元。去年种牧草1,000亩,牧业收入增加,三年两灾,减产并不减收入,人均收入达到120元。康保县二号卜公社利用余下的20%草滩养兔,去年交售9万只,每人增加收入13元。他们一比较,觉着坝上发展畜牧业,条件允许,经济合算,国家需要,群众欢迎。
地、县、社上千名干部、300名技术人员历时4个月,访问了3,000个生产队、两万农户,从四面八方了解坝上的历史,分析坝上的自然现状,经反复研究,制定了“林(草)牧农结合,以牧为主”的经济建设方针。地委第二书记陈义堂同志在介绍新方针时,讲了三者的内在联系:以林防风,以草保土;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牧促农,以农养牧,三业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一业为主,多业发展。
“以往失误,就在于常扭秧歌,这次我们决心用打夯的办法真打实凿。”副专员韩直飞同志向记者解释具体措施时很有信心地这样说。他们有了一个比较长的战略目标,还拟定了一个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积极进取的具体措施。鉴于坝上连年灾害,群众的家底空,眼下还不能放松粮食生产,需要狠抓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强调“宜”字,一个公社或队,是宜牧、宜林、还是宜农,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康保县是试点县,县委书记郑安礼同志说:各社队情况不同,步子大小不一。一些缺粮社队,为少给国家加负担,今年仍以农为主,先搞粮食,力争自给自足,为向牧业转变作好物质准备;去年减产的轻灾区,先搞以牧为主的试点,典型引路;农业收成好的社队,有计划地退耕植树、种草,养牛养羊,积累经验;粮食充裕的社队,退耕还草的步子可以大些。
张家口地区坝上经济建设方针实现后,京、津等大城市的牛羊肉供应将不限量或少限量,口外的皮张在国外市场占的地盘会更大,塞外群众的生活会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