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农村好形势面前——安徽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许仲英
讲成果要注意事实依据
去年秋天,记者在皖东皖南采访,看到庄稼长势喜人,人们说1981年安徽省将获得建国以来少见的大丰收。11月初,安徽省农业厅和统计局根据各地市的预报,测定全省粮食总产357.48亿斤,比1980年增产66.7亿斤。当时全省阴雨连绵,皖南的晚稻,淮北的山芋还没有收,有些同志担心会受较大的损失,省委一再强调:讲成果要注意事实依据,不说过头话。
春节前,1981年生产的粮食到手了。这时记者又去安徽,在皖北和皖西等几个地区,见到农民手里有粮,特别是那些增产幅度大的地方,农民家中囤尖筐满,余粮不少。实行“双包”以后,农民收粮大都不过秤,用笆斗和箩筐估算产量,我们在一些农民家里,点着筐囤同他们核算产量,都是实物比说的多。农贸市场上,有相当多的粮食,肥西县集市上,要粮票的大米1角4分1斤,比国家牌价低2分。我们接触到的公社、区、县和地区,都有两个粮食数字:一个是留有余地的向上报,一个是实有数字。许多同志说,看来安徽1981年总产357亿斤,比1980年增产66亿多斤,比历史上产量最高的1979年增产37亿斤是有把握的,因为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去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不少同志不赞成前个时候一些人讲的,安徽的粮食多得“估不透”或“没有边”的说法。他们说省地掌握的统计数不十分精确,却是有根据的;虽然各级都留有余地,生产了多少粮食还是有边的,例如省里最近向上报粮食产量是357亿斤,下边实际有362亿斤,就是个边。我们应当记取1958年说过头话的教训。
并非“老生常谈”
实现丰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条经验是,党的三中全会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实行合乎群众心愿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并非“老生常谈”。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个真理不断得到新的证明。例如去年秋收季节阴雨近一个月,皖南的晚稻,淮北的山芋收获时损失不大,是出乎许多人预料的。皖南的农民说:“象以前‘大呼隆’的话,是会大损失的:晚稻割下来,不能脱粒,就垛起来,过几天里边一发热,不发霉也会生芽。现在我们分散管理了,割下来的稻子摊在田埂上,不发热也霉不了。”淮北收山芋的情形也类似。“大呼隆”时生产队收下大量山芋没法放,就赶紧擦片撒在地里晒干,遍地都是白花花的山芋片,遇雨收不迭,收了也不能保存,眼看着白糟踏了。去年农民种的山芋少了,收下来放在屋里一时也坏不了,用不着马上擦片晒干。农民们还把雨水泡着的山芋,从地里挖出来做成了粉条。五河县的同志说,如果不是搞了联产责任制,单他们一个县去年秋收就得损失2亿斤粮食。
多年来一直是安徽最贫困的泗(县)、五(河)、灵(璧)、固(镇)、定(远)、凤(阳)、嘉(山)等13个县,以及淮北中部砂礓地带和沿淮大河湾圩区,去年粮食增产的幅度最大。十三县产粮81亿斤,比前年增长26.5%,平均每县增产1.3亿斤,占全省增产总数的四分之一。以前这些地方很多耕地是不施肥的“卫生田”,单产不过百斤。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农民们竞相在承包的土地上多施肥、施好肥,消灭了“卫生田”,粮食产量成倍提高。这些地方过去的生产基数太低了,增产的潜力特别大,稍有投资就上来了。
符合群众心愿的生产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根本和最积极的因素——劳动者活跃起来了,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改善了。这就使广大农民的智慧和才能、土地的潜力和科学的作用都进一步地得到了发挥。称心如意的生产责任制所激发出来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可以改变客观生产条件,转化为物质力量。
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
同前几年相比,1981年安徽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了700万亩,产量增加两成多;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打破了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发展,因而农民的收入有显著增加。据有关方面计算,1981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达205元,比1980年增加50多元。
安徽省虽然有6,800多万亩可以种植粮食的耕地,可是,多年来一直背着农民饿肚子的包袱;多种粮食,以至多种山芋,把经济作物挤光,甚至去限制农民吃细粮,都不外乎是想解决4,000万农民吃饭问题。直到1978年安徽省委提出六条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一系列政策以后,这种状态才发生根本变化。1979年安徽省的粮食产量达到320亿斤,1980年虽然遭到全省性的涝灾,粮食产量仍然保持在300亿斤上下,从而甩掉了农民饿肚子的包袱,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取得了因地种植发展多种经营的主动权。去年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多种经营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农业总产值增长24.6%。
从全省看,除少数户以外,多数农民还并不富裕,实行联产责任制才一二年,把农民都说成钱多得已经花不出去了,不是事实。要多引导农民将增加的收入用在扩大再生产上,这才能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还应看到地多人少的地方,通过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发展多种种植,容易由穷变富,可是地少人多的地方这么做就受到限制。显然,要由穷变富,就要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安徽的水面,在东南诸省中首屈一指,山的面积也很多,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向大农业进军有广阔的前途。
卖农副产品难的问题
安徽去年农业丰收后的一个新问题,是一些增产幅度大的地方的农民卖粮难、卖农副产品难。
这些地方,农副产品比以前多了,但不是“过剩”了。从安徽全省看,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粮食刚700多斤,同五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差不多;种植面积单产400斤,与一些邻省相比还是低的。省里管财贸的同志说,不是没有力量收购增产的这些东西,问题是早一些时候没有预料到,滁县地区要卖12亿斤粮,霍丘、寿县、怀远、六安、肥西……好些县都要卖3亿斤粮,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大量吃返销粮的,省里原来的粮食调度平衡计划被打破了,重新组织粮食平衡调拨的工作没有赶上去。
“过剩”虽是一种假象,它却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商品率稍有提高以后,流通领域的工作就不适应了。这个问题早在1979年和1980年就在生猪问题上反映出来。1980年夏天,阜南县拉了十几汽车生猪去蚌埠出售,等候了三天三夜,好几汽车生猪死了,只好以每头10元的价钱卖给肥皂厂炼油。群众说:“生猪卖不出,养猪干什么!”那时的生猪也不是过剩,问题是流通不畅造成的。去年安徽的生猪存栏数下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方面的问题,确也起了“促退”作用。
安徽省农村实行“双包”以后,卖粮的户头增加了近20倍,粮站的许多同志,为了满足农民卖粮的要求,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客观情况表明,不少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制定的已经不适合今天情况的条条规定,仍束缚着很多干部,妨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在只是增产幅度大的一些地方流通方面的问题突出起来了,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普遍提高以后,问题又会怎样呢?看来改革不适应新情况的规章制度,搞好流通环节方面的工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计划指导,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多讲些辩证法
去年安徽省的自然气候相当好,但仍有插花灾。在大部分社队增产的同时,有小部分社队减产,就是一个生产队,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也是不平衡的。
阜阳地区110万亩耕地遭旱灾,农作物严重减产,有50万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发生了困难,少数地方社员有外流的。虽然群众也讲过“有了联产责任制,我们旱涝灾害都不怕”,事实也证明联产责任制搞得好的地方,小灾可以抗,中灾可以减少损失,但大灾还难以抵御,应当承认我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的。农田基本建设或作物种植趋利避害搞得好,可以抵御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年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淮北召开会议,研究布置了在实行“双包”责任制的新情况下,要加强抗灾斗争,继续进行以小型水利、沟渠、涵洞配套为主要项目的农田水利建设。
据省农业部门统计,近二十九年中,安徽有十九年曾遭受过全省性的旱涝灾害,局部的灾害年年都有。1978年遇到了全省性的旱灾,1980年又遇到了全省性的涝灾,这两年全省的粮食产量都下降了20多亿斤,灾重的地方损失就更大了。许多地县的领导干部总结去年丰收经验的时候,也在考虑今年会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灾又怎么办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安徽省委和许多地县委的同志,在丰收后的一派大好形势下,没有被一片叫好声所陶醉,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积极探讨新情况下的新问题,把上年的成果看作是今年继续前进的起点。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这种态度对继续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很有益处。


第2版()
专栏:

引导干部社员实事求是地分析本队情况
河湃大队因地制宜完善责任制
本报讯 通讯员韩志远、吴国胜报道:山西省潞城县店上公社河湃大队,近两年来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经济收入连年上升,各项工作走在全社、全县的前面。可是,今年有些干部和社员,看到全社不少队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干部轻松,社员自由,就稳不住了,也要求今年搞大包干。少数人一哄哄,弄得大伙也没有了主意,不知该怎么办好。
在这里蹲点的公社党委书记张美珍,觉得这个大队搞大包干责任制不妥当。他在这里工作已三年多,情况是了解的,他对于少数人要求大包干,没有简单地说不行,而是考虑如何说明情况,正确引导大家自觉自愿地选择适合本队生产力水平的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党员、干部会和群众会上,张美珍和大家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本队情况:这个大队地处漳河岸边,水利条件好,人多地少,工副业收入不少。这两年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后,社员精耕细作,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潜力,即使搞大包干,粮食生产也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现有水利条件的发挥却要受到影响,弄不好还会减产。再说这个大队周围的厂矿单位多,全大队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靠为这些厂矿搞大宗的长年性的劳务项目。如火车站煤场装卸队,就占用全队76名强壮劳力。如果搞了大包干,人人分地,装卸队就难维持。装卸队一解散,丢掉这项骨干副业,全大队一年就要少收入15万元,大队1,300余人,人均要少收入100多元。若是搞了大包干,劳力都拴在土地上,各种集体副业都会受影响,实际上是拣芝麻、扔西瓜。
张美珍语重心长地说:“实行生产责任制是为了增产增收,使大家的日子更富一点,而不是光图个干部轻闲,社员自由,更不能不顾当地情况赶风头。”
话不说不明,灯不拨不亮。原来主张大包干的少数干部、社员,听了张美珍具体分析情况后,思想顿开,感到大包干确实不合本队的实际,还是因地制宜实行专业承包好。
经过民主讨论,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统一了思想认识,确定在稳定原来责任制的基础上,作一些调整和完善,把旱地以口粮田形式包给社员,其它项目仍以投标办法进行专业承包。新年一过,社员纷纷到队里签定各自承包项目的合同书,心情舒畅地投入各自承包的生产活动。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鹌鹑养殖业在四川农村兴起
鹌鹑养殖业正在四川部分农村兴起,开始成为这里集体和个人一项重要的副业。
鹌鹑体形似鸡雏,头小尾秃,周围羽毛都有白色羽干纹,以谷类和杂草种子为食。它的肉、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远在春秋战国时期,鹌鹑的肉、蛋就作为名贵的肴馔出现在宫廷宴会上。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附图片)
幼鹌鹑出壳,饲养四十二天,便可生蛋。每只鹌鹑,年平均可产蛋二百八十到四百个。
四川省温江县玉石公社养殖场积极培育、繁殖种鹌鹑,以满足社员发展鹌鹑养殖业的需要。


第2版()
专栏:

猫头鹰群栖商丘市
有关部门分析可能与鼠害有关,呼吁保护益鸟
本报讯 通讯员肖照强、胡新华报道: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河南省商丘市内和郊区出现大批猫头鹰群栖现象,多时上千只。它们白天三五成群栖息在高大的桐树冠上,夜晚四处猎食。清晨,在马路上、大树下,常常可见死鼠残骸。现在,仍有数十只猫头鹰停留在市中心的商丘行署院内。
猫头鹰集群活动,引起商丘市社会上种种不同反映。有的说是“不祥之兆”,怕有灾难降临;有的视猫头鹰为医治头晕、头疼的“灵丹妙药”,四处猎取到集市上高价出售;有的以捕猎为乐,任意加以伤害。当地有关部门正在宣传和呼吁保护益鸟,严禁捕猎。
据当地农业科研和环境保护部门观察和分析,这次猫头鹰集群飞迁豫东繁华市区,是罕见的现象,可能与近年来商丘一带田鼠猖獗、家鼠成灾有密切关系,因为猫头鹰是一种随捕食食物的变化而迁徙的留鸟。至于猫头鹰究竟有无药用价值,据当地一些老中医说:“并无科学根据和临床经验。”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猫头鹰是益鸟
据《普通动物学》、《中国动物志》、《农业益鸟的保护与招引》、《动物之夜》等书记载,猫头鹰又名鸮,属鸟纲鸮形目,趾爪锐利,听觉灵敏,飞动无声,是一种夜行性猛禽。主要猎取啮齿类动物(如鼠、兔等)为食,由于它的迁徙活动主要以捕食食物的变化为转移,所以是一种留鸟。
据记载,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可捕捉1,000多只田鼠,一天最多能捕捉二、三十只。从发展生产、保护生态平衡这个角度来说,保护猫头鹰的正常活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对益鸟,特别是对这些成群迁徙的“捕鼠能手”,要认真加以保护,严禁捕猎。


第2版()
专栏:短评

要善于引导
为了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各地采取的具体作法可以不同,但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如何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指导,里面大有文章。潞城店上公社党委书记张美珍同志,帮助河湃大队从本队的实际出发完善责任制,就是善于引导的一例。
河湃大队的少数干部社员,看到周围有的队实行了大包干,也想这么做。张美珍同志没有简单地因为是少数人的意见而加以否定,也没有因周围不少队实行大包干而加以肯定,而是和干部群众反复讨论,分析本队的情况,研究利弊得失。他们分析了本队农副业生产的状况和其他条件,最后确定选择适宜本队情况的专业承包责任制。这样充分走群众路线,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说服力,完善责任制的工作就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大家满意。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统则统,宜包则包,一直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和应坚持的原则。可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误解和片面的指导,有些地方曾一度出现过“一阵风”“一刀切”的作法,不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推行这种或那种责任制形式,有的不让群众采用他们乐意采用的责任制。当前,这种情况虽然已经减少,但在完善生产责任制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群众满意,还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那些起步比较晚的地方,在干部群众的思想酝酿不充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急忙忙推行某种责任制形式,不顾集体的经济基础,宜统的不统,甚至简单地一分完事。这种情况是值得注意的。
完善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在于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当前,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是群众比较满意的责任制形式,随着生产的发展,也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基层干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循善诱,不断引导群众前进,正确处理统与包的关系,在搞好包的同时,加强统一管理。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无籽瓜果多美好
范良智
吃无籽的柑桔、西瓜、葡萄以及香蕉的时候,不必担心籽核硌牙,也无需费力滤出硬物,全部精力都可以用来品尝它们的滋味。它们为什么没有种籽?这个问题谈起来还是满有趣的哩!
先说无籽温州蜜桔。它的来历有个故事:离现在五百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智慧的日本和尚,来到我国浙江天台山进香。他见温州一带的柑桔个大籽少味道好,便带一些回日本,将种籽播种到自己的家乡鹿儿岛村。几年以后,小树结出金灿灿的果实。智慧和尚欣然采摘试尝,无意中发现有棵树上的桔子没有籽。他高兴万分,便把那棵桔树的枝条嫁接到别的桔树上,时间长了,无核蜜桔便大批出现,并传到日本国外,有些则回到它的故土温州。
本来有籽的柑桔,变得没有籽了,在栽培学上称作“变异”现象。温州蜜桔由于花朵内雄蕊发育不正常,花粉干瘪,落在雌蕊柱头上不起授粉作用,所以不能结籽。幸亏子房内能够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能使子房长大成果。
无籽西瓜也是变异而成的吗?不,它是科学家巧夺天工之作。
在每种植物的细胞核里,“染色体”的数目相对不变,而且都是双数,叫二倍体植物,进行有性繁殖时,“染色体”双双配对,正常结籽。西瓜的“染色体”是22个。1939年,日本育种家木原,试用秋水仙碱溶液滴西瓜幼苗,使“染色体”成倍增加,由22个变为44个。由于“染色体”为双数,仍能正常结籽,科学家称它为四倍体西瓜。然后将四倍体西瓜籽与普通的二倍体西瓜籽种在一起,进行杂交,结出的瓜籽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既不是22个,也不是44个,而是33个,叫三倍体西瓜。这种瓜籽长出来的瓜秧,因染色体不成双数,进行有性繁殖时,不能双双配对,所以不育,于是结出了无籽西瓜。
至于无籽葡萄,除了天然形成的以外,多数是使用赤霉素等刺激素分别在葡萄开花前、开花后对果穗进行处理的结果。
有趣的数那香蕉。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山边溪旁讲经传道时,由于肚饿难忍,便摘下香蕉充饥,吃后顿觉心明眼亮,智慧倍增,终成如来佛祖,所以香蕉在国外又有“智慧之果”的别名。它本来就是三倍体植物,无须人们改变、加工,只能结出无籽果实。无籽瓜果是美好的,我们应当借助科学手段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无籽瓜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