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泰国外交部拒绝“万象会议”建议
越南妄图转移视线掩盖侵柬实质
新华社曼谷2月26日电 泰国外交部今天正式宣布拒绝所谓印支三方万象会议公报提出的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建议,并且指出,这些建议只不过是越南为了掩盖它用武力占领柬埔寨的实质。
这是泰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向报界散发一项声明中作出的表示。
泰国外交部的声明说,10天前发表的越南、老挝和韩桑林集团外交部长的万象会议公报,不过是“越南试图转移世界对直接影响东南亚和平、稳定根源的注意力”。
声明说,越南企图“把世界的注意力转移到由柬埔寨战争引起的泰柬边界不安宁和难民等问题,而不是考虑解决越南出兵侵略、占领柬埔寨这一根本问题”。
声明说:“众所周知,越南侵占柬埔寨,不仅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而且还造成其影响完全超出了区域范围的国际紧张局势,并危及到东南亚的和平与安全。因此,越南的建议只能说是应付由它造成的事态发展的最终结果,并试图掩盖一切问题的真正根源,即越南用武力占领柬埔寨。”
声明还指出,越南宣称,它必须把军队留在柬埔寨是因为存在着“中国威胁”。越南坚持这一说法,同时又要求和并非冲突一方的泰国来解决问题。“很明显,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是要将人引入迷途”。
声明说:“我们应当谋求一项全面的政治解决办法,而且为此而提出的谈判建议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


第6版()
专栏:

泰外长说西哈努克乔森潘会谈是成功的
向建立联合政府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新华社曼谷2月26日电 据泰国报纸今天报道,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昨天说,他认为,最近在北京举行的西哈努克亲王和乔森潘总理的会谈是成功的,是建立联合政府的一个步骤。西提在外交部对泰国记者说,北京会晤是向柬埔寨三方抵抗力量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迈出了有益的一步。西提在谈话中重申,他不认为越南、老挝和韩桑林政权“外长”会议对解决柬埔寨问题提出了有灵活性的建议。他说,这里面没有什么新东西。
他说,泰国欢迎任何国家提出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提议,只要这些提议附合联合国的决议。


第6版()
专栏:

宋双复电西哈努克
未表示同意举行三方会晤和何时来北京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高棉人民全国解放阵线主席、前柬埔寨王国首相宋双2月24日从巴黎发给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一份复电。西哈努克亲王2月22日曾致电宋双,以他自己和乔森潘的名义邀请宋双尽快到北京来举行柬埔寨三方抗越力量的会晤。
宋双的复电没有表示他同意举行三方会晤,而只是说,他在“完成了先前定下的约会活动以后”才能来北京。复电也没有说他什么时候来。
从中国外交部人士方面获悉,宋双的助手最近告诉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说,宋双在3月初以前不能到中国去。他没有涉及宋双将到北京参加三方会晤的问题。
乔森潘在2月20日就已到达北京。他同西哈努克亲王举行了两次会谈,达成了三点协议,并且作了补充说明。双方都一再表示希望宋双能够尽快地来北京会谈。乔森潘曾表明,由于在柬埔寨国内抗越战争等任务很多,他不可能在中国停留很久。
宋双的复电副本是西哈努克亲王今天送给新华社的。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从金边停电说起
最近金边经常连续整天停电,原因之一是苏联提供的燃料不足。
苏联支持越南侵柬,背上了双重包袱,既要“援助”越南,又要“援助”金边傀儡,给本来就困难的苏联经济增加了负担。难怪苏联去年对金边傀儡的“援助”“急剧减少”,而且1982年的“援助”将低于1981年。
苏联给金边傀儡的“援助”主要是粮食和石油。粮食是苏联自己也缺少的;至于石油,苏联已连续二年未达到生产指标。在金边的一个苏联外交人员说:“柬埔寨所缺的东西,我国人民也缺。”这倒是一句实话。
苏联一面支持越南侵略军赖在柬埔寨不走,一面也想扩大自己对金边傀儡的影响,所以它是轻易不会撒手的。问题是,它“援助”的柬伪,如同它“援助”的越南和喀布尔政权一样,都是无底洞。想在世界上到处伸手,却没有到处填无底洞的本钱,弄得小爪牙们缺吃少穿,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霸权主义者的日子看来实在不好过。
·修庆·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在诗梳风地区接连反击越军扫荡打死
打伤越军四百多人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报道,柬埔寨国民军和游击队最近在马德望省五号公路以南的诗梳风地区接连反击越军扫荡,打死打伤越军400余人,击毁越军坦克两辆和汽车一辆。
这家电台今天报道说,2月14日到19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崩拜打死打伤越军53人;在达斯达山打死打伤越军51人,击毁越军60迫击炮一门;在三伯伦山打死打伤越军30人。
在韦冯的战斗中,民柬部队打死打伤越军42人,缴获B—40和B—41火箭21枚、冲锋枪子弹540发、吊床15个和其他物资一批。民柬部队还在贡良击毁越军坦克一辆,摧毁越军营房两座。
另据报道,2月8日到13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反击越军扫荡的战斗中,打死打伤越军124人。2月9日,游击队袭击了丹布贝丹、丹桑格和咋格雷三个越军据点,打死打伤越军40人,击毁T—63型坦克一辆,摧毁越军一些营房和工事。


第6版()
专栏:新闻综述

越苏的“全面合作”和“国际分工”
苏联主管经济计划工作的部长会议副主席巴伊巴科夫最近到河内进行了一周访问。越南当局说,这次访问是“加强越苏全面合作的又一重要步骤”。
巴伊巴科夫是在2月18日抵达河内的。他是苏共中央书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任,算得上是克里姆林宫的一位实权人物。他到河内的第二天就同越南领导人举行了“工作会议”。越南方面参加的有部长会议主席范文同和他的3名副手素友、武志公、阮兰以及其他3名负责经济事务的高级官员。之后,巴伊巴科夫和越南负责计划工作的副总理阮兰又单独举行了一系列“工作会议”。据越通社报道:“双方讨论了有关加强越苏全面合作的问题,特别是在计划方面。”尽管会谈的细节未予披露,但是从越方参加会议的阵容可以看出,巴伊巴科夫的访问对河内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为原订于去年年底举行的越共五大不得不推迟于今年3月底召开,原因之一是由于苏联对越南的援助额不落实,越南的第三个五年计划
(1981—1985年)难产。目前越共五大会期临近,显然,巴伊巴科夫的这次访问,负有对越南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拍板定案的使命。
越南自侵柬反华以来,生产凋敝,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破产。尽管苏联的援助从平均每天约300万美元增加到约5、6百万美元,但是仍填不满越南这个“无底洞”,扭转不了越南经济形势的恶化。莫斯科把这种局面归咎于越南当局管理经济无能和对苏援物资的浪费,因而要求直接参与越南经济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去年9月,黎笋亲自到莫斯科同勃列日涅夫举行最高级会晤。在会谈中,苏联除答应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外,“双方预定要共同建设40项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工程”。所谓“共同建设”,一是搞联营,即由苏联提供设计、机器、设备作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派人直接参加企业的管理、监督和经营。二是苏联对越南的经济援助改为通过贸易方式进行,即越南在接受苏援时,要以增加对苏出口来抵偿。这样,苏联通过对越南的援助,把越南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仅在亚太地区捞到了战略上的最大好处,而且在经济上既可进一步加深对越南的控制,又可陆续收回以往的投资。
越南于1978年投靠苏联加入经互会以后,苏联领导人明确提出,要把一体化纲要的主要原则“推广到越南”。在苏联看来,越南具有独特的热带经济资源,可以成为它所缺乏的热带作物产品的“巨大提供者”;同时,越南又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经互会可“共同利用”。目前,河内和莫斯科的经济关系正在按着莫斯科的轨道行进。尽管越南国内物资、商品奇缺,但是它必须按照“国际分工”履行其“对大家庭的义务”,今年将大大增加农林海矿产品的输出。据河内公布的计划数字,越南今年的出口额将比去年增加45%,其中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增加62%,林产品增加60%,海产增加20%,矿产增加67%。出口品的大部分将运往苏联。越苏于2月中旬签订的一项合同规定,越南今年对苏出口的蔬菜和水果将比去年增加3倍多。同时,越南已经和正在把数以万计的劳工输往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以抵偿债务。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有些人认为,越苏之间出现了“裂痕”,主张“缓和对越南的压力”、“给越南以援助”使它减少对苏联的依赖。这种设想是不切实际的。越苏之间矛盾固然不少,但是在目前,它们各自出于战略的需要,必将加紧勾结,互相利用,继续在东南亚地区兴风作浪。越南《人民报》1月27日的一篇社论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我党在即将提交五大的文件草案中再次有力地重申,我党我国的国际路线和对外政策的基石是同苏联的全面合作。这是我们基本、长期的战略,是对我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具有生死存亡意义的问题。”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两伊争夺博斯坦的战斗进入第三周
双方军队在伊朗查扎贝要道激战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几天来,伊朗和伊拉克军队在伊朗胡齐斯坦省西部边境战略要镇博斯坦西北的查扎贝要道展开了激烈战斗。
查扎贝要道离两伊边界15公里。双方激烈争夺这个要道,是为了控制博斯坦。双方攻、守博斯坦战斗已进入第三周。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伊朗军队21日和22日先后击退伊拉克军队向查扎贝要道发起的四次进攻。目前,伊朗军队仍然坚守这个要道的入口处及其战略高地。在激战中,伊拉克军队伤亡650人,伊朗飞机还摧毁了伊拉克的一些军事设备。
据伊拉克发表的战报说,伊拉克军队23日在博斯坦地区的战斗中打死伊朗士兵61人。摧毁伊朗坦克两辆、装甲车一辆、卡车6辆、火炮一门、火药库5座和观察哨3个。在战斗中,伊拉克军队有19人被打死,两辆装甲车、4辆卡车和一门迫击炮被击毁。
据报道,由于目前这场战斗的重要性,伊朗议会议长兼霍梅尼在最高国防委员会的代表拉夫桑贾尼最近曾经前往前线进行视察。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最近也视察了前线。


第6版()
专栏:

埃以外长承认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存在分歧
新华社开罗2月25日电 埃及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里和以色列外交部长沙米尔今天下午在这里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埃及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自治谈判以及其他问题上存在分歧。沙米尔22日到达开罗,同阿里就“双边关系、和平进程和巴勒斯坦自治谈判”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在会谈中,沙米尔提出巴勒斯坦人在不拥有主权的情况下“自己管理”的想法,拒绝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并认为“在约旦国的范围内”已存在着一个巴勒斯坦国。沙米尔还希望埃及和以色列共同签署一项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原则声明,把实质性的再讨论推迟到5年以后。阿里在会谈中拒绝签署这一声明,重申巴勒斯坦人有权参加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
阿里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埃及“坚持”自己的原则。“埃及和以色列都不能改变地图。约旦就是约旦。”他说,埃及和以色列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是由于双方“对戴维营协议理解不同”。他还承认,埃以双方在以色列全部撤出西奈之后在两国最终边界的一些地点的划分上存在着分歧。
两国外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还宣布,双方同意加强互访、促进两国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并商定一项关于以色列在埃及设立一个学术中心的议定书。
沙米尔在访问期间受到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总理毛希丁的接见。他已于今天晚上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
专栏:

最近,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举着标语牌上街游行,反对以色列的占领。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安理会决定向黎巴嫩增派维持和平部队
据新华社联合国2月2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以13票赞成、零票反对和两票弃权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向黎巴嫩南部增派1,000名维持和平部队以防止以色列的进一步入侵。这样,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人数将增至7,000人。


第6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核能的和平利用
——访南斯拉夫第一座核电站
本报记者 黄炳钧
克尔什科本是斯洛文尼亚东部不那么出名的地方,由于这里建成了南斯拉夫第一座核电站而闻名于世。核电站的厂房座落在萨瓦河左岸,它那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似乎尽量要给人一种安全感。厂房前面的变电输电设施将核能转化成的电能输送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工业中心。电站四周是葡萄园和苹果园,可能是属于当地农工联合企业的。如果不是冬天,这里肯定是一片翠绿,甚至是果实累累的景象。
核电站的基石是铁托总统1974年12月1日奠定的。如果从那时算起到1981年10月2日发出第一度电,共花了八十多个月的时间。当然,筹建工作早在1964年就开始了,选定厂址,进行勘测,签订合同,最后在世界上招标。有美国、西德、瑞典的5家公司投标,最终选定由美国的威斯汀豪斯公司总承包。
按照协议,威斯汀豪斯公司负责设计,提供主要设备,负责土建和安装工程,总之,是要将一座完整的核电站交给南斯拉夫的投资者。虽是这样,南斯拉夫许多企业又从这家美国公司承包各种工程,包括全部基建和安装工程,还提供部分次要设备,占全部设备的15%。在总工程量中,由南斯拉夫施工的占69%。建设这座生产能力为632兆瓦的核电站,南斯拉夫共投资6亿多美元,而近70%的钱花在国内,30%多一点的钱花在国外。这大概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资金的48%用的是国外贷款,其余部分由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平均分担,发的电也由这两个共和国使用,包括电站的领导干部到操作人员都是一家一半。根据同一协议,两个共和国按相同原则将在克罗地亚的普莱瓦尔卡建设第二座核电站。
南斯拉夫决定建设核电站,利用核能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国内动力资源有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不足;二是估计到2000年电能的需要量约为1980年的4倍。因此,从长远来看,在继续建设传统的发电站的同时发展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方针。第一座核电站所以建在克尔什科,除了可以利用萨瓦河水作冷却用外,是因为它靠近两个共和国大量耗电的工业中心,而这一地区又缺乏其他动力资源。克尔什科核电站如开足马力,全年工作7,000小时的话,能生产44亿度电,这对满足这两个共和国的电力需要是有重要作用的。
为了使核电站能造福于人民,而不带来危害,南斯拉夫在核电站的设计和施工中,特别重视防护措施。用于购置防护设备的费用占整个设备费用的三分之一。由于南斯拉夫处在地震带,因此核电站建筑能经得住9级地震,反应堆部分的抗震程度则更高。早在1974年就在电站四周设立了10个观测站,记录各种数据,电站开工后将有关数据进行对照,严密注视空气、水源、沉降物、生物等方面的变化,以防止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故。
核电站全部职工420人,其中技术部门有275人,半数是工程师和技术员。从厂级技术领导干部到一般操作工人都在国内外经过几个阶段的培训和实习,最后经过共和国的国家委员会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参加工作。
今天在电站反应堆里填装的48吨铀—235是由美国提供的。但是,南斯拉夫在建电站的同时已着手在斯洛文尼亚的吉罗夫斯基·弗尔赫地区建设铀矿和加工厂。按计划,它们将于1983年投产,届时将每年开采12万吨矿石,提炼25吨铀,可供两座核电站使用。根据乐观的估计,到1985年克尔什科核电站将使用国产的核燃料。
第一座核电站的建成,揭开了南斯拉夫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的一页。现在南斯拉夫第二座核电站的筹建工作已经开始。到本世纪末,南斯拉夫希望有5—6座核电站,其发电能力为克尔什科电站的10倍。
南斯拉夫核电站一角(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印外交秘书无限期推迟访巴
巴基斯坦表示遗憾
本报伊斯兰堡2月26日专电 记者钟逢准报道: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在25日下午发表声明说,巴基斯坦政府对印度政府决定无限期推迟印度外交秘书沙梯原定于3月1日至4日对巴基斯坦的访问,表示遗憾。
据印度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印度政府作此决定是由于巴基斯坦代表不久前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及有争议的克什米尔问题。而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在声明中则说,巴基斯坦代表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发言没有新内容,而是有节制的重申了在西姆拉协议里由印巴双方所承认的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立场。
巴基斯坦前外交部长夏希1月底访问印度时,消除了一些误解,促进了双边关系。人们没有料到新的会谈未能举行。但目前双方都没有关闭继续谈判的大门。巴基斯坦发言人表示,希望沙梯的访问不久将能成行。


第6版()
专栏: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要求土地权
本报讯 布里斯班消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土著居民利用今年10月将在州首府举行英联邦运动会的时机,正展开要求得到土地证的斗争。
昆士兰州有土著居民4.6万多人,其中70%生活在占该州面积1.8%的土地上。土著居民抱怨他们的土地使用权无法律保障,要求州政府发给土地证。
著名的土著发言人查尔斯·帕金斯声称,如果要求在10月前得不到满足,5,000名土著居民和成千上万的白人支持者将阻止这次运动会。他警告说,当心发生“澳大利亚种族史上最严重的流血斗争”。他们还计划派两名代表前往非洲,要求英联邦中的非洲国家抵制这次运动会以支持他们的行动。
昆士兰当局已警告说,示威者将“受到严厉打击”。州警察部长威胁说,帕金斯如果在这个州再讲话,就要逮捕他。
历史上,澳大利亚许多土地都是土著居民经营的。欧洲人的入侵使土著居民从30万降到1969年的16.1万。多年来,土著居民一直要求归还土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承认他们领有传统所占土地的权利。
现在,联邦政府正在与州政府谈判。土著事务部长说,必须给土著居民使用土地的证件。


第6版()
专栏:

葡萄牙总统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里斯本2月24日电 葡萄牙共和国总统拉马略·埃亚内斯今日在总统府贝兰宫接见了中国驻葡萄牙大使杨琪良,并同他就发展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

比利时国王参观中国珍宝展览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25日电 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今天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郑为之陪同下,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珍宝展览。
中国珍宝展览共展出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907年的文物珍品133件。自1月21日开幕以来,至今已接待观众10万多人。
比利时王后法比奥拉于1月24日参观了展览。


第6版()
专栏:

巴巴多斯总督观看山东艺术家小组演出
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布里奇顿消息:由邢雁率领的中国山东艺术家小组20日晚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举行首场演出。
巴巴多斯总督戴顿·沃德和夫人观看了演出。演出前他们亲切地接见了艺术小组的领导人。
山东艺术家小组是19日抵达布里奇顿的,它将在这个国家访问10天。


第6版()
专栏:

我动画片《三个和尚》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据新华社波恩2月23日电 中国动画片《三个和尚》在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电影比赛中荣获柏林银熊奖。
动画片《三个和尚》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在电影节期间,这部片子共上映5场,每次放映时,观众笑声朗朗,掌声不断。电影节一位工作人员散场后说:“很少见到这么风趣,富有幽默感的好短片。”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加拉加斯行动纲领
问:2月26日报载南南会议闭幕的新闻中提到加拉加斯行动纲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吴 斯
答:《加拉加斯行动纲领》是指1981年5月,七十七国集团在加拉加斯召开的高级会议上通过的一项有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行动纲领。
这项《纲领》强调“需要采取坚决行动以保证在一定时限内具体、协调和统一地执行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方案”。针对发达国家想借南南合作推卸北方责任的意图,《纲领》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能替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合作,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代替或减轻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和承诺”。
发展中国家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意在改革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增加第三世界经济实力,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
《纲领》还对贸易、技术、粮食和农业、能源、原料、金融、工业化和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南南合作问题提出了较前更详细的建议,并对一些政策性指导原则作了补充。 ·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