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哪里?
——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
有着3.3万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南岛,是我国发展热带种植业、养殖业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一个宝岛。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海南岛540万人民要求更快的富裕起来,让宝岛在四化建设中象“明珠”一样闪闪发光。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打开宝岛富裕之门的“金钥匙”究竟在哪里?
不久前,记者随同国家科委、农委和科协组织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队来到海南岛,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的调查。
认真记取“两个失调”的教训
沿着环岛四通八达的公路,我们深入五指山区、胶林椰寨、集镇码头,到处可以听到和见到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宝岛开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然而,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前进中的经验教训也颇多颇深。目前海南岛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平衡失调,经济平衡也失调。
海南岛的生态平衡失调,已经成为近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呼吁的迫切问题。过去海南岛被称为“雨量充沛”的地方,现在雨量减少,水源减少,干旱在一些地区相当严重;岛上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水利效益下降;许多生物资源受到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大大缩小,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和害虫的天敌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森林植被遭受大面积的严重破坏。1956年的调查资料,全岛有热带天然林1,295万亩,现在仅剩496万亩,天然林的覆盖率从25.7%下降到9%。此外,人工林也遭到严重破坏。有关部门反映,近几年全岛的公路林大约有400多公里被砍光,国营岛西林场的6万亩木黄麻被偷砍75%,全岛最大的松涛水库,库区里原有水源林143万亩,现仅剩下3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6.2%下降到17.7%。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的同志说,五指山区过去是森林茂密的热带雨林区,现在许多地方已变成灌木区。
海南岛的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有目可睹。但是,对于这种破坏所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至今认识上没有统一,还在争论。因此,目前海南岛破坏森林的现象并没有制止,生态失调的问题正在日益加剧。如果对此不能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终有一日海南岛会沦为荒漠,这样的事在世界上并非没有先例。
“左”的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不仅对海南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而且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严重失调。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国家对海南岛的投资,从七十年代以后,都是按着重、农、轻的次序安排的。不仅如此,在农业投资中,农垦系统的投资比例很大,而林、牧、渔业等投资很少,使全岛的农业经济形成农垦较富,社队较穷的悬殊状态。从农业的内部结构看,1979年全岛农业总产值(不包括国营农场)为5.25亿元,其中林业产值占1.93%,牧业占10.43%,副业占9.88%,渔业占3.37%。这种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社队经济收入低,社员生活贫困。1980年全区农村人均分配69.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95元,比广东省平均低35元。地处五指山区的近70万黎、苗族同胞,生活水平更低。
事实说明,过去海南岛农、林、胶的发展都是“单打一”的经营,农业只抓粮食,林业只抓采伐,国营农场只抓种橡胶,结果造成“两个失调”,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今天,海南岛的开发建设面临一个“转向”的问题,“转向”的目的就是要实行“两个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平衡。
尽快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得天独厚的潜力和优势。尽快把这种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是打开宝岛富裕之门的“金钥匙”。
在海南岛的琼海县,县委书记陈玉益谈到:“要使海南岛尽快富起来,必须正确处理450万(全岛农村人口数)和90万(国营农场职工数)的关系。”海南岛是我国发展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的基地。橡胶是“摇钱树”,但是,过去主要是靠国营农场一条腿走路,社队和农民手中很少。今后,海南岛仍然要大力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从指导方针和生产布局上,应坚持国营、民营两条腿走路,要多考虑社队和农民这一头。很多人提出,可否采取国社联营、利润分成的办法植胶,国营农场多从种苗、工具和技术上予以扶持和指导?这样做,社队的橡胶生产会很快发展起来,收入也会增加。
海南岛四面环海,渔业发展前途广阔。目前,这方面的优势不仅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近海水产资源受到破坏。许多专家认为,今后海南岛渔业生产的重点,应当从过去单一抓近海捕捞,转向以近海养殖为主,国家可适当多给些投资。
海南岛的森林再生能力是很强的。尽管现在破坏很严重,但恢复起来也不难。只要从“大家砍树”变成“大家种树、护树”,情况会很快好转起来。社队林场要大力发展,国营林场可以与社队联合保护、联合发展、联合经营林业。现在农民手中没有山林权,积极性受到挫伤。
当然,调动450万人民的积极性去发展生产,不能只靠国家的支持,关键是靠自己的努力,靠政策,靠科学,靠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海南岛一些县由穷变富,他们的经验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东方县是广东省出名的“三靠县”,近年来发生很大变化。1981年早造粮食总产达到3,900多万斤,比1980年同期总产增长97%。花生总产330万斤,增长42%。蔗糖历史上最高产量是1.3万吨,去年达到5万吨。全县定植橡胶3,900亩,超过解放以来全县植胶的总和。畜牧业发展也很快,有的公社一年增加耕牛1,000多头,户养最多的八九头。去年仅粮食、花生、甘蔗的收入,全县人均分配可达80元以上,比1979年人均32元增加一倍多。
“东方为什么亮了?”县委负责同志回答:两个字,一个是“调”,一个是“包”。“调”,就是调整农业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把过去“单打一”的经营,改为一手抓粮食,一手抓多种经营。粮食面积减少了,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过去,甘蔗的种植被撵上山、撵上坡,现在把它请下山请下坡,在田里安家落户,加强管理,结果大丰收。“包”,就是普遍实行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解决过去集体经济内部吃“大锅饭”,损失浪费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去年海南岛全区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人均分配比1980年显著增加,社员存款大幅度提高。干部和群众反映:“不怕暂时穷,就怕再折腾。”只要方针、政策对头,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大有希望。
领导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海南岛开发建设中,农、林、胶的矛盾,国营厂矿与社队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近年来更为突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之一,是领导体制上的弊端太多。目前,海南岛的行政和经济体制大致划分为五大块:中央和省属企业一块,农垦系统一块,黎族苗族自治州一块,汉区一块,海口市一块。中央和省属企业又分属不同系统的条条管理,如国营农场属农垦部管,石碌铁矿属冶金部管,三大盐场、三大港口、三大林场又各由省里归口领导,纵向的关系多,横向的关系少。遇到矛盾,往往互相扯皮,难予协调。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组织一个统一的适当集中的管理体制,加强领导,是海南岛加速开发建设的关键。否则,正确的方针、政策,合理的开发设计方案,也无法迅速奏效。海南的干部和群众普遍反映,要减少条条的垂直领导,精简块块上的重叠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比如,大家议论,是否可以将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党委和行署分别合并,改变目前各自分管的状况?中央和省属的部分企业,从有利于海南岛富裕起来这个大局出发,是否可以适当下放给地方,或把上交利润的较多部分留给地方?为了解决条块之间,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可否采取经济立法的办法,进行协调?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调查,妥善解决。
本报记者 欧庆林


第2版()
专栏:

搞好农田水利,实行科学种田,力争今年收成胜去年
怀远县农村备耕生产一片繁忙
据新华社合肥电 新华社记者王礼贶、沈祖润报道:春节前后,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呈现出忙着年饭,不忘田畈的繁忙景象:田野里,男女社员顶着寒风,挥锹挖渠;大路上,成队社员肩挑车拉新买的化肥;村子里,家家忙着积冬肥、换良种。全县干部、社员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力争今年收成胜去年。
怀远县已连续三年夺得农业丰收。在大丰收的喜悦之中,不少同志对“今年怎么上”考虑不多;还有的认为“有了责任制,笃定能增产”。针对这种自满松劲情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干部引导全县干部、群众以清醒的头脑分析了农业形势,怀远县这三年主要是靠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夺得了丰收;但本县地势低洼,易涝怕渍,加上农田基本建设较差,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还不能稳产。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各区、社纷纷表示:反骄破满防松劲,变冬闲为冬忙,做好夺取今年更大丰收的准备。
各地都把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夺丰收的第一仗来打。去年秋后,各区、社发动群众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秋种一结束,全县15万劳动力上了工地,有683处工程先后破土,开挖渠道,修建涵闸,清除河障,加固堤防。到1月中旬,已完工458处。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区、社就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作为今年继续增产的主攻方向。县农业部门和各区、社,年初就发动群众重新制订农作物茬口安排计划,落实到田块;派人到外地串换良种;最近,全县63个公社已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进一步向农民推广新技术。农村的辅助劳动力也闲不住了,纷纷投入冬季积肥,到1月中旬,全县已积各种农家肥、土杂肥64万多方,超过往年。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土地被水冲毁以后
山西省陵川县六泉公社石家坡等3个大队的300亩沟坝地,去年一次山洪暴发,被一水冲光。事情发生后,社员发了愁,说丢了“金娃娃”、“命根子”可怎么办?于是,他们急忙找大队党支部书记,又去找公社干部。看大集体还是不是有靠头。
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冲毁的土地到底修不修?靠谁来修?单家独户没有回天之力,谁也修复不了承包的地。经过干部群众一番议论、筹划,决定联合造地,由公社党委副书记董有林担任联合造地的总指挥。按各队受益大小摊派劳力,以每户社员受益多少筹集资金,并很快组成作业组。这样一来,有300多名强壮劳力投入了起石垒坝的造地工程,只一个多月就把计划修筑的58条、全长3,820米的石坝大部完成。今年春耕下种前,这300亩地将分别还给原承包的农户耕种。 王生明
从丢地、造地到还地,在六泉公社石家坡等三个大队发生的这件事,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在承包土地以后,还是要依靠集体,他们还是把自己紧紧和集体结合在一起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社队干部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注意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有谁以为农民包干了,就只热衷于一家一户干,这不符合实际;以为农民包干了,干部可以撒手不管,也是不对的。
这件事说明,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民还是热爱集体,渴望干部正确领导的;他们反对的是搞平均主义和“瞎指挥”。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和社队干部,要理解农民的思想和要求,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发展着的形势。


第2版()
专栏:

江西省景德镇市郊竟成公社水产专业队,利用荒废的低洼地,开挖精养鱼池,发展养鱼业,去年产鲜鱼二十四万斤。图为社员在捕鱼。
本报记者 王绍业摄


第2版()
专栏:

高密度 多品种
株洲市因水制宜发展渔业
本报讯 通讯员朱付石、钟斌光报道:湖南省株洲市去年鲜鱼总产近五万担,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二,即使在很难有鱼上市的夏秋两季,也有味道鲜美的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等鱼类上市。这是他们因水制宜采取高密度、多品种混养的结果。
株洲市渔场有七百多亩成鱼水面。前年搞了七十八口网箱,面积达三亩多,产鱼八百多担,亩产达二万四千斤。这使大家看到,利用城郊水肥的优势,实行高密度养鱼是大有可为的。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使他们的经验在全市普遍开花结果。以往,全市只注意放养中上层水位的鱼类,而底层水位浮游生物多、残渣养料多,是“岳鲤”、尼罗罗非鱼等底层鱼类最好的食料。从去年起,他们注意较大面积的放养这些鱼种,使全市鱼类品种由五种增加到十三种。


第2版()
专栏:

把社员的生产活动和国家计划更好地结合起来
凤冈县农村普遍签订承包合同
据新华社贵阳电 贵州省凤冈县在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以后,为把国家计划和社员的生产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在农村推行和完善农业生产合同制。目前,全县44个公社、2,368个生产队,绝大多数都签订了1982年的生产合同。
去年入冬以来,凤冈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回顾总结推行合同制以来的经验教训,看到了合同制在加强党对农业的领导,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夺取农业丰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便从各级党政部门抽出5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帮助各社队抓好1982年生产承包合同的签订工作。合同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到社员户之间逐级签订。他们还对往年实行合同制中出现的问题,逐一作了改进,使合同制日臻完善。往年签订合同只规定社员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把承包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
凤冈县普遍签订合同以后,社员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目前,全县近11万亩油菜和3万亩小麦,已普遍锄草追肥两次,长势比往年好;烤烟育苗面积和质量也超过往年;春耕生产尚未到来,许多农家已备足了农具、肥料和良种。


第2版()
专栏:

徐州地区供销部门
及早备足春耕物资
本报讯 江苏省徐州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供销部门及早准备春耕生产急需农用物资,支援农村夺取今年新丰收。据1月中旬统计:全区已备化肥比去年同期增长8%,已调运入库的各种农药和喷雾器具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左右。中小农具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对《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一文的反应
去年12月8日本报二版刊登了《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一文后,先后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对李金耀包山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现选出三封,摘要刊登于下。 ——编者
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读完《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的报道,我对报道中的主人公那种新时代的愚公精神肃然起敬。54岁的农民李金耀,独自承包1,200亩大荒山,经过三年艰苦奋斗,使昔日的大荒山面貌一新。可是少数干部对这件事却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说这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有雇工剥削之嫌。这使我心中颇感不公,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我认为,一些同志所以对此作出非议,主要是多年来被“左”的框子紧箍着脑袋,有人至今还突不破。李金耀包山办林是做了一件大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好事,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既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更无雇工剥削可言。为什么这样讲?理由如下:
一、李金耀包山办林,是和大队、生产队签订了承包合同的,土地仍然姓“公”,收入也绝大部分归公。在公有的土地上,为国家和集体兴办林业,社会主义方向没有变。
二、从李金耀包山办林的动机和效果,从现实情况到将来的发展,都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而是出于社会主义的事业心,对国家对集体大有好处。过去马山长期荒芜,社员们没从中得到好处,却年年要分担管理费。如今,大荒山变成了满目苍翠的大青山,国家和集体年年可以得到收益。而且随着山上数十万树木逐步成材,集体财富将源源而来。
三、由于所有制没有变,土地公有,林场职工们实质上都是为社会主义劳动,只是经营管理办法不同罢了。李金耀对职工要求严格,有聘用权和辞退权,实际上是代表集体,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利,根本谈不上雇工剥削。从本质上说,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先进的工业管理方式进行农村山林建设的一个大胆的可喜的尝试。
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号召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是一件大事。栽树容易成活难,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力求种多种活种好,并把植树造林工作长期抓紧,坚持下去。在这里,李金耀的胆识和办法实在值得好好借鉴学习。我们不仅不应该对此说三道四,而且应该大大褒扬。
解放军某部干部 朱渊元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党的领导作用哪里去了?
读了你报去年12月8日第二版《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的报道,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供参考。
一、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或干脆说摆脱了党的领导,农村就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不是吗?盍尾公社莲井大队的马山,十多年来,“社员们没有从这座山上得到好处,却年年要分担管理费,大队干部束手无策”;而既无文化,又是个贫苦农民的李金耀,承包荒山后不久,山上就“满目苍翠,栽满了各式各样的作物”,“面貌为之一新”。与这座马山一路之隔的另一个大队的一座荒山(这个大队党支部没有让农民承包,置于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之下),“那里还是满山衰草,树木稀疏”。很明显,这是说没有党支部的领导,面貌就“为之一新”,有了党支部的领导,马山就“一片荒芜”。
二、“能人”只能为自己逞能,不能为集体施展才能。没有搞承包责任制,李金耀是社员,搞了承包责任制,他也是社员。由于过去是为集体干的,“才能”不得施展,今天为自己干,就浑身来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高,缺乏共产主义的精神境界。“责任制”不是生产发展的“灵丹妙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人们的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才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老是“单干”、“承包”,何以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何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试问,“能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是可以更好地得到全面施展吗? 江苏省南通地区计委 高宝璋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李金耀承包荒山办法好
我国山地面积广,气候适宜,发展林业资源条件具备。但是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吃“大锅饭”,只顾砍伐,不图种植,使本来不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能不能尽快扭转这种困难局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从李金耀包山就看到了希望,他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现在农村正在推行责任田,还应加上一个责任山。山林责任制落实后,还应有一套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的法令。对那些植树造林有方,效果显著的典型(如李金耀),国家应给予适当的奖赏。有了这些措施,我国林业生产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 湖南湘潭 李自良


第2版()
专栏:

云南玉溪县城关公社郑井大队实行承包到劳责任制后,大家既分工又协作。这是社员们给小麦施肥,齐心夺丰产。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