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理想·道路·人生观
——关于塑造当代青年形象的一个重要问题
仲呈祥
提要:准确地表现当代青年的理想信仰、探索道路和人生观念,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近几年来,许多作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来认识青年,塑造了不少胸怀远大理想、坚持正确道路、具有革命人生观的先进青年的典型形象。但是,在表现青年的理想、道路、人生观这个重要侧面上,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有的作品所肯定的理想信仰,不过是一种脱离社会革命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所肯定的探索道路,实际上是一条脱离人民群众的道路。作品对这样的理想、道路、人生观流露出欣赏之情,是不对的。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反映当代青年的生活历程,热情地塑造具有革命理想和科学的态度,有高尚的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先进青年形象,是新时期文学的光荣任务之一。这里想联系当前某些青年题材作品的得失,就塑造当代青年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如何描写他们的理想信仰、探索道路和人生观念,谈点粗浅看法。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特点。我们这一代青年,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他们是从十年动乱中走过来的。一方面,动乱的岁月,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有的青年信念动摇、思想消沉;另一方面,这也促使更多的青年观察人生,在思考中觉醒,在逆境中奋进。这一代青年又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新时期,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理想,在召唤着广大青年;另一方面,十年动乱的后遗症、旧思想和旧习惯势力以及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影响等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也必不可免地会给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道路,打上深刻的烙印。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环境,决定了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是,历史的进程清楚地表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的基调、生活道路的主流。因此,我们的作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青年,努力塑造出胸怀远大理想、坚持正确道路、具有革命人生观的先进青年典型,使广大青年能够从中看到自己这一代作为丑恶事物的埋葬者、历史道路的开拓者的坚实形象,从而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振奋精神,医治创伤,面对现状,扫除障碍,推动四化大业胜利前进。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读到了一些描写青年题材的好作品。这些作品,不少出自青年作家之手。青年作家作为当代青年之一员,其创作的准备期,与同代青年的命运、遭际相联系;其创作的发轫期,与同代青年的思考、觉醒相呼应。他们写同代青年,有切肤之感,真切动人。他们的笔触,较早反映的是动乱岁月里的青年生活。这方面,一些偏重于描写那时青年如何堕落、犯罪、受辱、自杀的以悲叹为基调的作品,虽然自有其意义,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或正在逐渐为人民所淡忘。而基调高昂、促人奋进的篇什,却至今仍在广大青年中传阅。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便是一例。小说塑造了柯碧舟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形象,生动地记录了他所度过的那段虽蹉跎流逝、但很有意义的岁月,真实地展示了他所走过的那条虽坎坷不平、但奋进向前的道路。他的理想,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在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上,在同生活中的消极面不断斗争中树立起来的。他因为父亲是“历史反革命”,下乡后纵然好好劳动,也仍然遭到血统论者的“白眼,蔑视,讥诮,甚至侮辱”。不平的待遇,使他一度消沉,丧失了理想。只有当他真正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后,他才看见了生活的希望和前途,懂得了人生的真正价值。邵大伯的教诲,拨亮了他灵魂里理想的火花,使他决心“把自己的青春,与祖国、与人民、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他同乡亲们一起,想方设法,卖竹造纸,为大队谋福利;四处奔走,自力更生,为大队安装小发电站。他感到,理想在召唤着他,未来在拥抱着他。他象一艘鼓满风帆的船,在逆境中奋进,为真理而战,为建设新农村而战。柯碧舟在与群众结合的道路上逐步树立远大理想的形象,拨动了广大有为青年的心弦,点燃了他们纵使在蹉跎岁月中也终未泯灭的理想之光。
文学总是跟着生活前进的。四化建设的战鼓,催促许多青年作家自觉适应时代的需要,从“伤痕文学”中走出,把创作的主要视线,转向了描写四化建设中的青年生活。笃信“让别人去作生活的骄子吧,我们的使命却永远开拓”的青年作家陈建功,就是紧随生活的前进,切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在新作中提供新的青年形象的。他在短篇小说《飘逝的花头巾》(载《北京文学》1981年第6期)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昔日在逆境中奋进的青年,为什么有的在新形势下反而落伍了?青年奋斗的支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小说中的沈萍,在逆境中“不认熊,也不认命”,发愤攻读,考上了大学,但她奋斗的动力,不过是要“让人刮目相看”。所以,当她果真由边远小镇进入堂皇学府后,一方面,感到满足了;另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在“社会浊流”侵蚀下,又产生了新的“敏感和悲哀”——怕别人挖苦自己“土”,为自己与名人、教授无特殊关系而自卑。于是,她想方设法攀附名门,拚命“钻进那个小圈子里去”,以致锈蚀了灵魂,付出了少女的贞节。显然,她的吃亏,正在于奋斗的支点不对:不是为人民,为振兴中华,而是为个人,为虚荣。小说中的另一青年秦江,虽然先前在逆境中曾一度颓丧,但新生活的钟声敲醒了他。他从沈萍的悲剧中吸取了教训,决心象许多同学一样,“在振兴中华的激流中找到新的奋斗支点”。沈萍与秦江这两个形象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了当代青年的奋斗支点问题——实质上就是青年究竟要不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不要坚持无产阶级的人生观的根本政治方向问题。
如果说,陈建功笔下的秦江,对于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真正战胜“社会浊流”这一真理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蒋子龙笔下的解净——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载《当代》1981年第4期)里的女主人公,则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这位“文革牌”的新干部,世界原来在她眼中是单一的“红”色。十年动乱之后,她发生了“痛苦的思想裂变”,从“空对空的虚幻”世界落到了现实的大地上。她决心“从头学起”,重建人生信念。作为汽车队的副队长,她从实践中否定了那种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的所谓政治工作,而沉到基层,钻到群众中去,闯一条新路子。她拜群众为师,不但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开车,而且在“八卦图”的基础上制订了科学的“运输队经营管理考核标准”,真正由外行变成了内行,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群众的灵魂里,使涣散的车队大为改观。唯其如此,她既能在“社会浊流”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又能令众人服膺,“悄悄地在影响着她周围的人”——纠正了颇有才智,但玩世不恭的刘思佳的偏颇,启发了把享乐主义当作人生信条的叶芳,感化了精神高度空虚、流氓习气浓厚的何顺……。解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又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品格,正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启迪生活中的“思考的一代”懂得:脱离了人民群众四化建设的实践,闭门思考,没有出路;只有投身于人民群众建设四化的洪流中,思考社会,开拓人才,才有出路。
此外,受到广大青年欢迎的青年形象,还有徐怀中《西线轶事》里的刘毛妹,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里的郑志桐,周克芹《山月不知心里事》中的容儿以及电影《沙鸥》里的沙鸥,等等。这些青年形象塑造成功的共同经验证明:准确表现当代青年的理想信仰、探索道路和人生观念,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写好了这一重要侧面,才能充分体现先进的思想、时代的精神和历史的趋向。而“只有那些在强大而蓬勃的思想影响之下,只有能够满足时代迫切要求的文学倾向,才能得到灿烂的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无庸否认,当前某些作品对青年形象的塑造,也正是在这个重要侧面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为说明问题起见,这里想以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载《十月》1981年第1期)为例,作些分析。
这个作品,试图通过男女主人公李淮平和南珊,由“春”(十年动乱前的中学生活)的发萌,中经“夏”(十年内乱初的红卫兵运动)的狂热和“冬”(十年动乱中的下乡、当兵生活)的严寒,最后到“秋”(“四人帮”覆灭后)的成熟的全过程,来展示当代青年心灵的创伤和思想性格发展的轨迹,表现当代青年的理想信仰、探索道路和人生观念。这个立意,当然是好的。但是,读完小说,我们感到:李淮平和南珊,有幸在动乱中窥见了人生,却不幸在动乱中失去了系统学习的良机,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足、历史知识贫乏、群众观念淡薄。他们思考生活,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往往失之于偏激和片面——纵的方面,缺乏历史感,不自觉地重蹈前人覆辙;横的方面,群众观念差,看不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力。小说在表现他们时,看来作家对这类青年的上述弱点没有吃准吃透,缺乏清醒的认识,甚至有意无意地错把这些弱点当作优点加以褒扬,从而使整个作品的思想倾向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先看小说所肯定的理想信仰。李淮平和南珊思考的结果——“秋实”是什么呢?是追求一种“至善至美的人格”的理想,而达到了这种理想境界即具有这种人格的楷模,是南珊那曾当过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爷爷。南珊说:是爷爷“身上的沉着、渊博、深思、宽厚和乐观等美德”,使她“从那根深蒂固的自卑中解脱了出来”,决定了她的“发展方向”。李淮平对南珊爷爷的人格,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把十年动乱的祸根,一概归咎于人们缺乏追求这种“至善至美的人格”的理想。这是种什么理想呢?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脱离社会革命的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它并不是南珊们思考后的新发明,而是西方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早就鼓噪过的并已为历史证明了行不通的东西。为了追求这种理想,南珊宣称自己信仰宗教。她认为:宗教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充满了理智的信仰”。她沉醉于靠宗教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说自己“深深地爱着”上帝这个“虚幻的神灵”,因为人的“生命和命运都受过他仁慈的扶助”。身为共产党员的李淮平,也说什么南珊心中的信仰里“蕴藏着多少丰富的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底层,又贯穿着多么深沉的哲理”。难怪他们都把南岳长老尊为信仰弥坚的典范,看作是能为他们“指点另一个世界”的圣人。作品赞赏的这种理想和信仰,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当代青年来说,究竟是前进,还是倒退?是唯物,还是唯心?是真理,还是谬误?不是一清二楚的吗?
再看小说所肯定的探索道路。如前所述,既然李淮平和南珊追求的是一种脱离社会革命的自我道德完善,所以他们的探索道路实际上是一条脱离人民群众的道路。虽然,动乱的风浪从不同的角度冲击了他们,使他们从中领悟了人生的不少真谛。但他们总觉得世事浮沉,前途未卜,因而总是随遇而安,消极被动。在他们的心目中,好象只有社会对他们的不平,而没有自己作为当代青年所应对祖国和人民尽的社会职责;只有南珊爷爷、南岳长老一类超群的圣人,而没有同他们一起生活、工作的人民群众。他们口口声声斥责“庸夫俗子”,似乎人皆浑噩,唯我独清,把自己摆到了孤芳自赏、超然于群的境地。他们的心,离人民的心甚远。这种脱离人民的探索道路,是绝对没有出路的。长老欣赏他们,不足为怪,因为果真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站在前面向他们招手的正是这位长老。“既离民众,渐入颓唐”(《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看来,鲁迅的名言,并未为他们所记取。小说对他们的这条危险道路客观上流露的欣赏之情,是不对的。
总之,这篇小说在肯定当代青年应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念上,是存在严重失误的。指出这点,丝毫不意味着反对在作品中表现南珊式的有弱点的青年。相反,应当看到,这类青年的出现,是现实社会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它是当前那种轻视革命理论、脱离人民群众的错误思潮对青年一代影响的结果。批判和战胜这种错误思潮,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一代自觉抵制这种思潮,是思想战线包括文学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人民的作家,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塑造这类青年形象,褒其所长,贬其所短,以帮助青年从中得到教益和领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正确道路,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生活中这类青年的存在,并热情加以引导。但万勿偏爱他们的带根本性的弱点,一味肯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在肯定这篇小说的作者的创作才华和试图概括这类青年的主观努力时,更应当实事求是地对这种努力作出科学分析,严肃指出其得失,以利于创作的健康发展。


第5版()
专栏:

有益的探索
——读林志浩的《鲁迅传》
陈漱渝 李允经
鲁迅在生前说过:“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这幽默的语言,正表现了先生谦逊的美德。
但是,鲁迅是巍峨的崇山,是浩瀚的大海。象他这样的革命先驱、思想巨人和文学大师,即使自己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他立传,然而,崇敬他品德的、热爱他作品的、沿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前进的人们,都期望着有研究功力的同志来为他写几部切实的传记。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近年来鲁迅传记丰收的原因之一。
为了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不少对鲁迅素有研究的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就开始了《鲁迅传》的写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的有林志浩的《鲁迅传》、吴中杰的《鲁迅传》和其他一些鲁迅传记。即将出版的还有林非和刘再复合著的《鲁迅传》、朱正的《鲁迅传略》以及其他同志的著作。
我们常常想,写鲁迅先生的传记,恐怕应当是以作者长期独立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为基础,吸取数十年来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以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进程为经,以鲁迅的战斗历程和创作生涯为纬,深入伟人的心灵,加以表述。传记不但应当写出这个伟大人物的原貌,还应当使读者通过这个伟人看到一个时代,认识一种社会,进而去追求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以为林志浩同志的《鲁迅传》,在这方面是做了一些努力的。他在《后记》中说:“考虑到鲁迅的生平、作品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写法上,我力求把鲁迅的战斗历程、作品评述和思想发展三者结合起来,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较为具体的撰述。”读罢全书,可以使人感到他在写作实践中确实坚持了这样的探索。我们仅就《予在广州》这一章为例,略作评析。
这一章是写鲁迅在广州八个多月的一段战斗生活。这一时期,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高潮转入低潮,由胜利走向失败,作为“革命策源地”的广州,斗争异常复杂,风涛极为险恶。在这人地两生,险象已露的境遇中,鲁迅一面要对付戴季陶、孔祥熙、朱家骅等人的拉拢,同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同时又与中国共产党人陈延年、毕磊、应修人等接头联络。在中大他主持教务,少有余暇;在校外,又往返香港,频频讲演。在这“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鲁迅的思想也正处在一个除旧布新、剧烈斗争的时期。离奇和杂芜的现实、矛盾和复杂的思想,常常使他的文字也变得曲曲折折,难以把捉。……要从这纷繁的头绪中理出一个脉络,将各个侧面都交代得有条不紊,而又着重写出我们党对鲁迅思想发展的影响和鲁迅自身思想发展的轨迹来,又谈何容易!但是,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时间这个线索,因此,也就真正懂得应当在什么时候侧重交代史实,什么地方侧重分析那篇作品,什么时候应当回溯鲁迅先前对于马列主义的接触和学习,什么地方着重揭示他思想上飞跃发展的光辉历程。显然,作者在紧紧抓住时间线索的同时,又把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书简和作品以及有关回忆鲁迅的史料,进行了综合的研究,使之熔为一炉,从中提取精萃,这才落笔成文。因而在我们读完这一章文字之后,既看到了鲁迅在这一时期思想的质的变化和多方面的生活、战斗,又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情况和时代的面影,脉络清晰,有血有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写法并非仅此一章,而是贯穿全书的。惟其如此,全书有关时代背景的交代才成为和所叙的人事胶合为一体的笔墨,而不是游离于各章之外的冗长叙述。惟其如此,才比较好地做到了选材得当。也惟其如此,作者才能够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到伟人心灵的深处,从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提取出鲁迅思想和作品的某些精华。正因为这样,当我们通读林志浩这部新著的时候,便常常感到有一些较新颖的见解,在许多似曾相见的地方获得不少先前并不相识的东西。应当说,这些特色决不单单来自写法,假使对于鲁迅缺乏长期的独立的研究,便根本不可能驾驭这种写法。
一部《鲁迅传》,如果缺乏独立研究的基础,没有独特见解的闪光,是很容易变成一种资料长编的。作者摈弃了这种取巧的做法,而走着一条艰苦的研究的道路。因而,在对鲁迅诗歌、小说、杂文乃至思想的研讨方面,便多有自己的心得。
以前,为鲁迅立传的一些作者,往往喜欢多叙经历,多写事迹,多评小说而忽略杂文,因而也就难以对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有足够的描述和评价。这种偏颇和缺憾,本书作者是力求避免的。因而,他对后期的鲁迅,尤其是对杂文的介绍和评价,给予了足够的注意和浓重的笔墨。他通过对《答有恒先生》一文的开掘,阐述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对于《柔石作〈二月〉小引》一文的评介,使我们看到了鲁迅思想已经达到的共产主义的崭新高度;对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评析,显示了鲁迅昂扬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战斗艺术;而《玩具》一文的阐发,又突出了鲁迅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因而,这本《鲁迅传》的作者便能较好地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突现鲁迅伟大的人格,展示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的精神风貌。
当然,在我们肯定这部新作,赞赏它的种种特色的时候,并不是说它已经毫无缺点。例如:当今的读者,在了解一个伟大人物的时候,除了要知道他风涛滚滚的战斗一生之外,对于他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对于他对爱情和友谊的思考和态度,也往往想知道得更多一些。林著《鲁迅传》虽然在有关章节已有涉及,但由于写法和体例的局限,便难以在更多的章节中体现。又如:作者认为《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预言”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他在评价小说《祝福》时,强调了祥林嫂的反抗性等,在我们看来,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就总体而言,这本新著,是一部值得肯定的著作。


第5版()
专栏:文艺新花

两代人的共同职责
——中篇小说《职责》读后
马立诚
陈中冀《职责》(载《当代》1981年第3期),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中篇小说。作品以记者郭路生的爱情生活作为布局的主线,深入展开了新老两代革命者在十年动乱中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们的希望、痛苦和欢乐,以及两代人共同的历史“职责”。小说在主题开掘和人物刻画上都有一定的特色。
郭路生,是小说着力塑造的当代青年的新人形象。他受报社委托,前去A市调查市委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搞不正之风的情况,到那里以后,发现这个干部正是父亲的老战友、自己未来的岳父罗大山。小说围绕这个矛盾展开了故事情节。作品把现实和历史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描写了血气方刚的郭路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坎坷经历,并且用浓墨重彩渲染了他与罗大山父女在十年动乱中建立起来的生死与共的情谊。十年前,当郭路生公开向“中央文革小组”宣战因而遭到“四人帮”爪牙通缉的时候,正在挨斗的罗大山冒着被造反派打死的危险,把他隐藏在自己家中。在避难期间,他发了高烧,是罗大山的独生女儿玲玲爬冰卧雪,跋涉30里路给他捡来了山里红……现在,罗大山却成了自己的调查对象,郭路生能撕破情面、坚持原则吗?这位青年记者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善于察觉林彪、“四人帮”肆虐时期一切假恶丑的故态复萌,并把与这些毒菌进行斗争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正是郭路生最可宝贵的性格。当他遭到罗大山父女的误解甚至唾骂的时候,他向罗大山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沉痛:“我就怕,假如有一天它(指报纸)又净用虚假的报道来混乱人们的视听,群众必定又会不爱看报,甚至扯碎它……”正是这样的信念,鼓舞郭路生战胜了感情的羁绊,与罗大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郭路生正直无私的品格,说明了在当代优秀青年身上,真正流淌着革命先辈的热血。
这部作品的新意,主要表现在老干部罗大山形象的塑造上。小说对罗大山犯错误的描写,突破了有些作品所设计的“复职以后革命意志衰退”的一般化的模式。罗大山是一个意志旺盛、颇想有所作为的干部。但是他所面临的是一个被权力角逐和派性斗争污染了的生活面。各种势力的利害关系和“文化大革命”中积累的宿怨缠结成一张无形之网,束缚着他的手脚。这个网的每个结都是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满足不了谁的利益都不行。动不动就合伙起哄,挤你,叫你站不住脚……”这种状态使罗大山很难迈开步子。他上任伊始,曾下决心与这些拉拉扯扯的不正之风进行不容情的斗争。郭路生曾亲眼看见罗大山把一个送礼的干部从家里撵出去。当时罗大山还对他说过这样的话:“抓清查工作,必须处处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你稍稍软一点,就会落进泥坑里去呀……”但是,天长日久的巨大压力——“工作上给你泡汤圆,让你什么工作也推不动,让你后院着火,尽出纰漏……”——终于迫使罗大山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了。他为了照顾“本系统内部”的积极性,利用职权“开后门”,搞了个“移花接木”。把应当安排在市公安局的政法干校毕业生分配到农村,而将这些名额给了干部子弟和“关系户”……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做法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成了反对派整他的口实。小说的这些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它牵动着读者的心,使人们不得不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矛盾进行深入的思考。
罗大山被撤职了。然而,小说并没有到此结束。它随着罗大山重新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掀开了新的一页,涌现了新的波澜。正象交响乐临近结尾的高潮一样,作者在第九、十两章,为完成罗大山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写下了有力的一笔。在穿越了雷霆风暴之后,这个老共产党员的翅膀并没有折断。他悟出了生活中一些深刻的东西,他擦去了心灵上的灰尘。他到北京养病时对郭路生说:“我这次下台也有好处……交了不少新朋友,有买菜排队时认识的,有在公园下棋认识的……他们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面”,“……听了群众的那些反映,我更感到内疚”,“我现在虽然没有职务,但还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纠正不正之风出点力。”他打消了依靠老战友的人情回去工作的念头,他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他和郭路生的心灵沟通了。他从郭路生的身上,看到了我们党的革命事业继往开来的希望:“路生,我对自己更有信心,对你们青年人也更有信心。”“……你对我都不留情面,我怎么能不对你们这一代人更有信心?”两代革命者在斗争中找到了共同点。人们现在常常谈论“代沟”。的确,从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年事已高的人和年纪较轻的人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甚至服饰爱好方面都存在着差距。但是,人们常常容易忽略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两代人除了因年代层次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之外,他们还共同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肩负着共同的历史的“职责”。因而,他们的思想感情,也有彼此激励、互相融会的一面。这一点,正是小说所开拓的主题。
罗大山的女儿罗玲玲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十年动乱中,她和郭路生经历了共同的苦难并且建立了纯真的爱情。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她似乎“看透了”政治风云,变成了一个“实惠派”。她对郭路生的行为不理解,她一心向往的,只是温暖富裕的小家庭……这些描写反映了当前一部分青年的思想状态。小说结尾写了她的觉醒,表现了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过,她的转变显得生硬了一些。


第5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茅盾最后一部著作《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在逝世之前,全力以赴写出的文学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册,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在垂危时还要纸笔想写下去的也就是这本书。原计划从他的幼年写起直写到开国。因作者逝世,手稿只写到三十年代,待整理的口述稿则到解放前夕。这些整理工作还未做完,所以先出版上册。上册内容多半曾在《新文学史料》刊物上发表过,涉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五卅大罢工、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国共合作破裂等等重要的政治与文学方面的事件,还包括一些未发表的部分(如关于个人生活部分),是一本从事文学工作和近代史研究的人有价值的参考书。(任雯)


第5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当代作家自选丛书
《当代作家自选丛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一年出版的有《峻青小说选》、《李准小说选》、《孙犁小说选》。一九八二年将有《秦兆阳小说选》、《茹志鹃小说选》、《李纳小说选》、《孟伟哉小说选》等问世,并将继续编辑出版当代著名作家的自选集。这套丛书附有作家小传,作家自己谈创作,并有名画家的插图。 (徐靖)


第5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周立波小说选》
著名作家周立波同志的短篇小说别具风格,一向为读者所喜爱。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周立波小说选》,收有作者从三十年代到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小说三十多篇,是一个较完整的选本。集子里的作品,有的写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的狱中生活,有的写延安时期的火热斗争,更多的是反映解放后工农兵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动人业绩和精神面貌的。作品的人物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语言幽默而富有情趣。 (湘艺)


第5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美学论丛》
《美学论丛》第三辑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遗产为主要内容。对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有三篇论文:《〈经济学—哲学手稿〉初探》、《〈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试论“人的本质异化”》。另外,还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其它经典著作的文章:《浅述马克思论古希腊艺术的不朽魅力》、《恩格斯论歌德》、《从美学的“改革”到美学的“毁灭”》。
(王仲)


第5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民间文学季刊《楚风》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湖南分会主编的《楚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湖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大量的革命故事、传说和红色歌谣。湖南又古为楚邦。“唯楚有词又有风”,自古以来就产生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民族传说和诗歌。《楚风》的诞生,将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出湖南这块民间文学丰饶土地的面貌,推动湖南的民间文学进一步发展。(朱日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