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强调
各国要认真执行新海洋法公约
要求未履行公约国家立即停止开发深海海底资源
新华社蒙特哥湾12月7日电 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最后会议上,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强烈要求各国保证认真执行新的《海洋法公约》,要求维护他们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经济利益,他们还要求没有履行公约的国家立即停止开发深海海底资源的行径。
代表“七十七国集团”国家和拉丁美洲集团讲话的秘鲁代表阿方索·阿里亚斯·施赖贝尔说,“七十七国集团”认为,根据与公约正文和附件不一致的国家立法和多边协议而采取的任何关于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措施,“在国际上将是无效的,并将导致其他国家也采取保护它们利益的必要措施。”
墨西哥代表豪尔赫·卡斯特内德在发言中强调,沿海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管理和保护它们的海洋区资源的合法权利,是它们“对自己国家的自然资源充分行使主权的一部分。”
斐济代表萨特亚·南达强调说,对公约有选择地利用将是“不适当的和不能接受的”。
苏里南代表卢西恩说,苏里南告诫那些工业大国不要在公约以外建立有选择余地的采矿制度,从而在少数国家中瓜分资源丰富的海洋区。苏里南重申,沿海国家有权采取保护它们安全利益的措施,包括有权要求通过它们领海的外国船只事先通知并获得同意。
埃及代表艾哈迈德·伊斯马特·阿卜杜勒·马吉德说,公约必须有公平的解释,不能只成为“律师的乐园”。公约得以贯彻执行的真正保证就是要各国完全守信。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指出,印度尼西亚对某些工业国现在仍然要求别国作出更多的超出可能限度的让步感到遗憾。他强调说,“勘探和开发深海海底资源只有在公约规定的范围内才是合法的。”
象牙海岸海运部长拉明·法迪卡说,“海洋自由”主义一直是维护最强大海洋国家的控制权的工具。被用来保护最强大海洋国家的专有利益的“专属的海洋”概念,必须永远废除。


第7版()
专栏:

原则表示相互合作 具体问题互不相让
日美高级会议未能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新华社东京12月7日电 为解决日美贸易摩擦而举行的日美高级事务级会议,6日和7日在日本外务省举行。会议尽管强调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解决双方贸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这次会议是在日美之间经济和贸易摩擦日益深化的情况下召开的。日美高级事务级会议自去年9月份以来一直没有召开过。双方为了尽快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次又不得不走到会议桌上来。
会上,日美双方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已经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为了从世界性的萧条之中摆脱出来,日美双方的合作是重要的。美方认为,为了加强美日合作,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国家有必要控制正在抬头的保护贸易主义,而日本则应该毅然决然地采取开放市场的措施,实现牛肉和柑桔等商品的贸易自由化。对此,日方认为,美国应该采取现实的态度,“如果美国企图通过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日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日本是难以对付的”。
在7日的会议上,美国还警告日本说:“在尖端技术方面,日本如果不开放市场,美国就把日本产品排除出去。”这使日本政府在开放市场的问题上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会议还讨论了东西方贸易问题。在关于制裁苏联的措施问题上,日美双方一致确认要采取共同步调。
据美国商业部宣布,今年1至9月份,美国对日贸易赤字已达151.52亿美元,估计全年可达200亿美元。这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将占美国全部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一半左右。共同社在评论这次会议时说,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日本对美国开放市场的措施如果不彻底,将会受到更多的批评。而且,日本新任首相中曾根康弘将于明年1月访问美国,形势将迫使日本必须在首相访美之前作出决定。


第7版()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中印经济增长的比较
《印度时报》10月16日刊登了该报记者迪利普·慕克吉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和印度的增长率》,摘要如下:
世界银行1982年提出的一份世界经济发展报告所列举的1980年的中国人均收入是290美元,印度的人均收入是240 美元。人们现在认为,这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是从1955年的160美元(以1980年的美元价值尺度来衡量)这个相同的基础上起步的。
这两个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幅员和它们的政策倾向都促使它们比较注重于自力更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免受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变化的影响。
当然,中国比印度要更好地利用了避免遭受上述不利影响的条件,中国在石油冲击前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就说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中国在减少人口增长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现在已经取得了较高的人均收入。
从全国的一系列研究中所取得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同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对成败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这方面,中国享有决定性的优势,它的有文化的人口占66%,而印度只有36%。
在中国,在适龄上中学的青少年中,入学的比例高达79%,而印度只有27%。然而,在接受高等教育的20—24岁的青年中,上大学的比例在印度是8%,而在中国只有1%。
由于中国在人力资源方面占有优势和它所奉行的种种政策,中国在消灭最贫穷的农村地区方面取得了某种成就。但是,还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然而,中国在消除饥饿与困难方面的经验比印度要好得多。
说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另一个标志是,中国1980年的人均寿命是64岁,而印度是52岁。鉴于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已急剧地下降,它显然向它的人民提供比较充裕的营养品。
鉴于中国在七十年代农业产量已增长了3.2%,而印度是1.9%,这两个国家在人均粮食产量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大不相同的。以1969—1971年为100计,中国1978—1980年的增长数字是116,而印度是101。就每人每天的热卡摄取量而言,中国人高出20%。
从对穷人是否能得到粮食这一点来看,更为重要不是粮食产量的总量,而是粮食的分配问题。印度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向全国的粮价适中的粮店供应粮食的,同这一制度相比,中国则强调保留一些储备粮,以便使公社以上的机构渡过难关。正如这份报告所说:“尽管国家最终保证了食品供应的可靠性,但是,它的直接干预是极小的。”
印度不仅在农业增长率方面停滞不前,在工业方面也是如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国工业的增长率都是印度的两倍。
这期间,印度的工业增长数字分别是5.4%和4.5%,而中国是11.2%和8.7%。然而,如果可以把出口结构用来作为一种衡量各工业部门发展水平的标志的话,印度在技术方面大概是占有优势的。
在印度1979年的工业品出口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占8%,其他制成品(不包括纺织品和服装)占33%。而中国的相应数字是3%和23%。所不同的是,中国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方面享有优势。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投资的水平不同。正如这份报告所指出,中国在1960年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3%用在了投资方面。而在1980年又提高到了31%。
这份报告说,从印度方面来看,它在1960年的投资比重是17%,而在八十年代已上升到了24%。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印度1980年的出口量占3%,而中国是占1%。
这份报告在展望八十年代的前景时说,由于中国农业供养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它的经济能力所能负担的程度,它已几乎不能再养活更多的人了,而预料今后十年里,中国的人口将增加一亿人。
印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是,其农业的前景还是比较有希望的,营养不良现象也可能会逐渐减少。如这份报告所说,最近的政策变化应当导致更为有效地利用制造业、电力和运输。然而,真正的挑战是,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人均收入没有增加。


第7版()
专栏:

美欧经济贸易战又起波澜争夺农产品市场斗争加剧
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6日电 在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经济贸易战中,最近在争夺农产品市场问题上又掀起了一场新的巨大风波。
战后,美国出口的农产品有一半输往西欧。但是欧洲共同体成立以后,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和实行共同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美国的出口利益。尽管如此,目前共同体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1980年,共同体的农产品进口占世界农产品进口的四分之一。农产品贸易逆差近290亿美元,其中对美国逆差达68亿美元。但是由于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西欧的农产品出口已从1973年占世界农产品出口的9.5%增加到1980年的11.1%,而美国在这一期间所占的比例却从19.8%下降到了18.9%。共同体的小麦出口过去十一年内翻了一番,达1,400万吨。家禽出口目前占世界出口市场的54%,而美国只占46%。
当前,美欧双方都面临着农产品大量过剩的问题。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双方争夺市场的斗争。美国一方面大量向苏联出售粮食,同时扬言要以低价向世界市场抛售粮食和奶制品。共同体最近则抢先决定向苏联出售25,000吨黄油,同时表示要提高一些农产品的进口税。今年以来它多次要求美国减少对西欧的农产品出口。此外,双方还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据美国估计,共同体对农业的补贴超过美国补贴额的40%,而共同体认为美国的补贴多于共同体的补贴。
美国农业部长布洛克最近威胁说,如果欧洲共同体坚持原有立场,美国将采取“更富于进攻性的”政策。西欧则不买帐,拒绝就放弃农产品出口补贴问题同美国谈判。最近在日内瓦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会议上,双方各持己见,形成僵局,使会议不欢而散。
现在,以国务卿舒尔茨为首的美国高级代表团将于12月10日来到布鲁塞尔,与共同体领导人举行谈判,防止农产品贸易上的严重分歧继续扩大,以至影响双方的政治关系。但是据估计,双方在农产品出口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可能会达成一些妥协,而在涉及作为共同体的根本农业政策的出口补贴问题则难以完全解决。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之间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根本分歧和斗争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第7版()
专栏:

拉普拉塔河流域国家外长会议强调拉美团结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巴西利亚消息:由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五国外长参加的第十三次拉普拉塔河流域国家外长会议,于本月6日至7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
玻利维亚外长贝拉尔德·多拉多认为,这次会议“对促进双边和多边的相互了解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在会上,各国外长普遍对泛美体系的现状表示关注。巴拉圭外长阿尔维托·诺格斯在会上发言时指出,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和其他合作组织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拉丁美洲团结强大和受人尊重”。乌拉圭外长阿尔维托·马埃索强调,在当前局势下拉美更需要团结一致。
在会议期间,五国外长还分别就发展双边关系和经济合作进行了会谈。玻利维亚和巴西就贷款和债务问题,并就铺设从玻利维亚到巴西长2,000公里的煤气管道一事进行了谈判。巴西总统菲格雷多向阿根廷外长拉纳里通报了美国总统里根最近访问巴西的情况,双方并就两国总统明年会晤达成了协议。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外长研究了共同关心的问题。
根据1969年签署的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上述五国外长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来研究本地区的合作计划等问题。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访兴建中的“卡拉奇出口加工区”
本报记者 史宗星 新华社记者 马 光
在卡拉奇新港——卡西姆港西北7公里处的荒滩上,正在兴建巴基斯坦第一个经济特区——卡拉奇出口加工区。
1979年3月,巴基斯坦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出口加工区,又在下一年2月成立了“出口加工区管理局”。这个加工区的第一期工程将耗资3.17亿卢比,占地200英亩,可容纳70多家各类工厂。第二期工程将扩建100英亩。此外还为加工区的进一步扩展保留了1,200英亩的空地。经过不到两年的紧张施工,目前第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了60%,明年6月可望全部完工。
我们驱车在加工区绕行一周,看到新铺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两旁还铺着绿茵茵的草皮,种着具有热带风光的椰子树。除了一座高大的水塔和几个变电站正在施工外,地下储水、输水工程、供电和供天然气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在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段上,有几家工厂的主体工程已开始修建,有的即将竣工。
陪我们参观的纳西姆先生,是“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的副经理,也是一位经济专家。他说,不论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是从巴基斯坦国内经济的现状来看,建立出口加工区都是一项有利的经济措施。一方面它可以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同时也能给本国人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为本国的原料、成品和半成品工业以及承包和服务业开辟新的市场,从而赚到较多的外汇。他说,现经批准由外国厂商兴建的28家工厂,其投资额共约1.375亿美元,开工后可使4,500人得到就业,巴基斯坦每年将从职工工资和运输、服务、管理费用中得到1.15亿美元外汇。如果这些企业就地采购巴基斯坦原料,外汇收入将会更多。
为了使出口加工区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巴基斯坦还制定了多项鼓励投资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
纳西姆先生还联系到巴基斯坦的经济情况,向我们解释了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背景原因。他说,近几年来,巴基斯坦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建设资金不足一直是个突出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巴基斯坦底子薄,而且还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巴基斯坦的出口很难有较大的增长。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巴基斯坦不得不较多依靠外国贷款和投资,从而背上了80多亿美元的外债。面对这种支付能力不强、外国投资者热情不高的形势,建立出口加工区是个好办法,因为外国投资者向出口加工区投资可以得到比向一般地区投资更为优惠的条件。所以他认为,巴基斯坦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一定要搞好,使它成为一个展示巴基斯坦人力和企业能力的“展览橱窗”。联邦政府对加工区的建设十分关注。今年8月,齐亚·哈克总统还亲自到这里视察,表示要为加工区的建设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工业生产继续下降
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7日电 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字,共同体今年9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这是自6月份以来连续第4个月下降。
统计局说,共同体第三季度的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其中西德下降了3.4%,丹麦下降了3.3%,意大利下降了2.5%,法国下降了1.9%。
统计局因此认为,共同体的工业生产现在又进入了新的衰退时期。


第7版()
专栏:

比利时大罢工 五省经济活动陷于停顿
本报布鲁塞尔12月7日专电 记者林军、姚立报道:比利时全国性跨行业大罢工,今天举行第二阶段的罢工活动。这次罢工中提出了“共同分摊工作”的口号,要求全面缩减工时,增雇青年工人。由于罢工,西福兰德、列日等五省的经济活动已陷入停顿状态。由比利时总工会和天主教工会联合发动的这次大罢工的第一阶段罢工活动,已于11月30日在安特卫普、那慕尔等四省举行。与此同时,比利时全国公共部门的公务人员除分别参加上述罢工活动外,还于6日单独罢工一天,抗议政府削减开支,降低公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比利时政府在调整经济政策时,曾于今年10月提出一项增加就业缩减工时的计划。按这项计划工人将减少工资收入2.7%,大企业的雇主则必须招收3%的新工人,中小企业增加1.3%工人。经过劳资双方谈判,工人同意减工资,同时提出了“分摊工作”、“让更多的人就业”的口号。但资本家却只同意降工资,而不同意缩减工时和招收新工人。资方单方面要求工人作出牺牲的顽固态度激怒了工人,导致了这次大罢工。工会表示,如果资方仍不接受工人的要求,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今年来,比利时的经济仍然处于严重衰退状态。为摆脱经济困境,比利时政府曾采取了一系列调整经济的措施,包括冻结工资和物价、货币贬值、增加出口、鼓励投资和增加就业等。
据报道,目前比利时的经济稍有恢复,12个月来出口增加9%,进口减少1.3%,7月份外贸有30多亿比利时法郎的顺差。但总的看,恶化了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改变企业继续破产,政府的赤字增加,失业人数逐月上升,今年10月份的失业率达到11.2%。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比利时政府希望劳资双方能够达成协议,使社会安定下来。现在看来,如果政府不能向资方施加压力,使劳资双方达成协议,这场工潮是难以平息的。


第7版()
专栏:

英科学家试验成功癌症诊断新法
新华社伦敦12月8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试验成功一种诊断早期癌症的新方法。
这种新的诊断方法是:将一种放射性化学物质和癌抗体的混合物注入待检查的病人体内。这种有放射性的癌抗体混合物即能在病人体内寻找癌细胞。24小时后,用人体扫描摄影装置就可发现病人是否有癌症病灶。这种新方法比目前所使用的人体扫描机能够发现更细小的肿瘤,从而可以及时治疗,增加病人生存的机会,同时由于这种方法诊断的精确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英国医学科学家已用这种方法对40名妇女进行卵巢癌、乳腺癌和肠癌检查,效果良好。他们认为,这一新的诊断方法是在癌症研究方面的一个进展。


第7版()
专栏:图片新闻

十二月七日,意大利一群领取抚恤金和养老金者在罗马威尼斯广场示威,抗议政府的紧缩措施,要求增加救济金。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