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怎样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7

继续解放思想 广开生产门路
中共河北廊坊地委第一书记 刘原生
党的十二大以来,廊坊地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的劲头更足,在这种形势下,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广开生产门路,引导农民继续前进。
党的十二大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民看到了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心里更踏实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今秋种麦,我们廊坊地区在干旱严重、水源匮乏的情况下,集体和社员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打了各种井近1万眼,比去年多种13万多亩小麦。9月份以来,主动到各级科技部门要资料、询问技术的社员,全地区就有2万多人次。很多人准备在种植业中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最近群众已购买和向商业部门订购的塑料薄膜,比今春的实际使用量增加50倍。专业户、重点户也有了新发展,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了。廊坊市南尖塔公社翟各庄大队共产党员崔玉泉家原有3头骡子、1辆胶轮车,爷仨搞运输,一年挣几千元。十二大召开以后,他又买了1头骡子、1辆胶轮车,干得更欢了。香河县石虎辛庄大队社员刘聚永,从1979年开始,利用冬闲扎苕帚,到今春共收入1万多元。听了传达十二大的文件,劳动致富的决心更大了,现在已买进价值5,000元的原料,计划全年扎苕帚,明年成为“万元户”。广大农民这种高涨的生产积极性,是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巨大动力。
在这样一个形势下,领导工作如何跟上去,怎样引导农民继续前进呢?从我们对一些县、社调查的情况看,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我们领导的指导思想还不够解放,没有很好帮助农民把生产门路打开有直接关系。所以,关键在抓好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广开生产门路这两条。
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方面,由于我们头脑里有“左”的影响,对“统”强调得多,认为“统”得越多,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分”则不够放手。在承包过程中,多是注意承包耕地、工副业和水利设施,而对林果、坑塘、沙荒等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所忽略,影响了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单一抓粮食的思想虽已基本扭转,但是眼界还不够宽。有些干部在考虑如何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时,只是单纯地从粮棉油的播种亩数和产量上想“翻番”,而从林、牧、副、渔等更广阔的生产领域挖潜力则想得不多。我们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又靠近京、津两大城市,走加工增值、综合利用的路子,潜力很大。可惜这一点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至今很多农副产品是产啥卖啥,作为初级产品出售,收益较少。再有一点是,支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发展专业户、重点户还抓得不够。这些都说明,我们对农林牧副渔、农工商统一安排,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意义还理解得不深刻。
当前,商品流通的主要问题是渠道不畅,而我们一些同志至今对农民从事经商贩运还看不惯,认为他们不务正业,搞中间剥削,有的还加以限制。事实上,他们对搞活农村经济,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起了不小的作用。以养鸡为例,全地区每年有上百万只鸡、几千万斤蛋,是通过商贩运销到大城市去的。三河县赵河沟公社于1980年底建起农商联合供销公司,两年时间,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1,300多万斤,增加收入45万元。象这样疏通流通渠道的好典型,我们尚未在全地区普遍推开。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基本建设再象过去那样搞大轰大嗡行不通了,一些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我们头脑里也有顾虑,总考虑劳力不好组织,补粮补款不好解决,对群众的积极性估计不足。香河县1978年建成一座40个流量的扬水站,到1980年春天,尚有一段主干渠的配套工程没有开挖,当时,县委下不了决心,工程拖了两年。今年春天,他们提出按受益社队由社员分摊义务工的办法修这段渠道,群众干得很积极。原计划上3,000人,实际上了4,700多人。过去搞同样的工程需国家和集体投资51万元,这次只开支9万元。工期原计划15天,结果10天就全部完成。事实证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是迫切要求改变生产条件的,只要我们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农田基本建设会比过去搞得更快更好。
我们在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也还很不适应群众的要求。主要问题是面对千家万户不够;对发展多种经营中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得不够;发挥农民中技术能手的作用不够。现在农村有许多技术能手,对农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只要我们注意因地、因业制宜地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就能够使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展开。
以上情况说明,我们思想不解放之处确实还有不少。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二大文件,带头清除“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同时,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鼓励农民广开生产门路,大胆地劳动致富,向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前进。


第4版()
专栏:

没收农民私人购买的汽车、拖拉机对吗?
《湖南日报》记者 傅卓然
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湖南省安化县梅城区农民私人共购置了手扶拖拉机92台,大中型拖拉机4台,汽车7辆,主要用于搞运输,增加个人收入。区里一些领导人看到农民搞运输,个人收入太多,认为大钱被少数人赚了,是在搞资本主义。今年4月,他们将全区所有私人购买的汽车、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等共103台,全部集中到区社封存。
尔后,由于买主意见很大,区里就把农机具收归集体,承包给个人经营,即由区社队分别与买主签订承包合同,规定一年向集体交纯利,一辆汽车最高的9,500元,最低的3,000元;一台大中型拖拉机最高的2,000元,低的1,500元;一台手扶拖拉机最高的1,000元,最低的300元。
承包合同还规定:承包期的前二三年还本,后四五年向集体上缴利润。承包期间,集体除按规定供应燃油指标外,不付任何开支,不负任何责任;承包期一满,机车归公(实际上是无偿归公,变相没收)。有的合同书上还写着:“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所有权永远归集体,买主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这样做的结果,引起了农民的反感。他们说:这是侵犯了社员私人利益,刮了新的“共产风”。社员买机车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信用社贷款,机车收归集体后,集体不拿出钱来为买主还账,而靠买主承包后再去抓收入偿还,这样等于社员贷款为集体买机车,并且负责偿还利息。
对梅城区没收农民私人购买的汽车、拖拉机的作法,安化县农机局、益阳地区农机局、益阳行署农办等单位是不赞成的。他们指出,这不符合党的政策,必须彻底纠正。安化县农机局还为这件事向安化县人民政府写了报告。梅城区委的负责人则认为,这个办法“对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有利”。还说什么:“如果说不符合上面精神,要把农机退给农民,至少要等兑现今年的承包合同后,不然,今后我们做事就没有威信了!”


第4版()
专栏:

农民为啥欢迎“背黑包”的人?
中共山西省潞城县委 申维辰
我县店上公社紧靠潞安矿务局和浊漳河,有煤有水,土法炼焦的条件很好,炼焦是当地农民一宗较大的副业收入。只是由于国营运输力量顾不过来,“卖焦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致使炼焦生产发展缓慢。
前些年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些被社员称为“背黑包”的人,专门从事焦炭长途贩运,给群众炼焦带来了方便。可是,有一些干部对“背黑包”的人就是看不惯,动不动就给他们戴一顶“投机倒把”的帽子,甚至还想找机会堵一下这个“漏洞”。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有人一直想取缔这种经营活动,却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为什么呢?因为生产需要。多年来的经验说明,“背黑包”的人活跃一下,焦炭生产就能发展一下,反之,生产就萎缩。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今年以来,“背黑包”的人又多起来了,店上公社的焦炭生产又趋兴旺。从事焦炭长途贩运的人,以每吨50元左右的价格买上社员炼出的焦炭(国家规定二等土焦炭出厂价52元),组织车辆长途运往外地推销,每吨可盈利20元左右。这样对炼焦炭的和从事贩运的都有利。
我认为,象“背黑包”的人这样,疏通渠道,联接产销,适应生产发展,弥补国家和集体流通渠道的不足,是搞活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如果取消他们的经营活动,或者把贩运活动限制在肩挑、车推和短途的范围内,那就不仅会堵死一条农民致富的门路,而且不能满足外地用户的需要,于国于民都很不利。
编后
随着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特别是专业户、重点户的不断出现,农民要卖的和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许多地方存在买难卖难、流通渠道死滞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个人或联合购置运输工具,从事自产自销、代销经销、短途长途贩运的商业活动,从中获取利润,增加收入。显然,这对活跃农村商品生产,是很有利的。只要不是违法搞投机倒把活动,就不能强加罪名,乱加限制。
把农民私人购买的运输工具无偿收归公有,原买主承包时还要还本付息,这实际是一种平调,是一种变相剥夺,完全违背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象梅城区这样从农民身上“拔毛”,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侵犯,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怎么去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有些同志在处理这一类事情时,常常把个人的所谓“威信”放在第一位,有时明知自己做错了事,违反了政策、法令,也不愿改正。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政策在执行人手中被歪曲了,而且拒不改正,执行政策的人的威信又从何谈起呢?


第4版()
专栏:农村漫谈

大事与小事
——有感于《县委书记抓养猫》
小言
今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报道,题为《县委书记抓养猫》,说的是山西潞城县鼠害严重,唯独五里坡大队养猫治鼠,颇有成效。县委书记王正明建议县里把五里坡大队作为养猫基地,并且制定了全县养猫规划,发展养猫专业户,供给养猫饲料,允许出售小猫,把养猫当作一项副业来抓,终于基本控制了鼠害。这篇报道不长,使人感触颇深。
按说,作为县委书记,应该抓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大事;象养猫治鼠这类“小事”,可以让群众自己去办,或者让业务部门去管。但是,当某一件小事引起群众普遍犯愁的时候,那就成为值得领导注意的大事了。这几年,许多地方老鼠繁衍成灾,糟蹋粮食,毁坏衣物,传染疾病,群众叫苦不迭。王正明不以事小而不为,亲自抓养猫这件事,为群众解忧排难,实际上作了一件大好事。
对于大事与小事,也要辩证地去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大害常常是由小害发展而成的。少量老鼠,危害不大,但如果任其繁衍,就可能成灾。一只老鼠一年要吃掉不少粮食;如果一个大队、一个公社、一个县老鼠成千上万地繁殖,每年损失的粮食,数字是惊人的。县委书记抓养猫,是从鼠口夺粮,可以说是见微知著,不因小失大。
不同的社队,不同的情况,往往有不同的类似抓猫治鼠这样的“小事”,诸如卖农产品难,买工业品难,行路难,烧柴难,喝水难,等等,都与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需要解决。各级干部只要眼睛向下,体察民情,就会产生象王正明抓养猫治鼠那样的迫切感。只要不回避问题,不拖拉,一件件一桩桩地扎扎实实地去办,为群众兴利除弊,就一定能办出成效来,大有助于团结群众,发展农村的好形势。


第4版()
专栏:

靠千家万户农民饲养奶牛
洱源县邓川奶粉厂奶源充足
本报讯 记者刘远达报道: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县,素以养奶牛和生产奶制品闻名。这个县的邓川奶粉厂是个中型奶粉厂,去年年产奶粉、麦乳精等奶制品800多吨,今年头3个季度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31%。
按照一般情况,这样规模的奶粉厂总要有大牧场和奶牛场,可是这里既没有牧场,也没有奶牛场。他们生产奶粉的鲜奶从哪里来?奶粉厂的同志说:“来自千家万户。”
邓川一带坝区,江湖相连,水网密布,四处都有零星草地,几乎家家户户养奶牛,全县的13,000多头奶牛,大部分集中在这里。在田间小道、村头地角和河边沟旁,都能看到老人、小孩或妇女,牵着牛吃草,偶而也能看到青年人骑着自行车或拉着板车,到远处割青草喂牛。县委、县人民政府还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和帮助社员发展奶牛生产。所以,全县奶牛发展很快,现有奶牛比1975年增加1倍多,奶粉厂收购的鲜奶增加了6.5倍。几年中社员养奶牛得到了250万元的收入。
奶牛养在农家,千家万户的鲜奶怎样送进奶粉厂呢?原来他们定点设鲜奶收购站,农民把刚挤下的鲜奶按时交给奶站。收奶员在进行质量检查后,将收下的鲜奶装进特制的奶桶,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运走。
右所收奶站负责收280多户社员的鲜奶,旺季每天要收二千四五百斤奶,淡季收2,000斤左右。社员交了奶,就记在账上,奶粉厂月底来结账付款,如急需钱也可以预支。
在洱源县奶牛产区,有36个鲜奶收购站,40名收奶员,其中36人是奶粉厂聘请当地社员兼任的,每月给一定报酬。奶粉厂还派人轮流到各奶站检查收奶质量,协助解决收奶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奶粉厂对社员交来的鲜奶实行“包收”,有多少收多少,不搞“少了赶、多了砍”的办法。今年旺季,每天收鲜奶二十五六吨,而厂里的设备只能日处理20吨,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处理鲜奶,坚持把社员交来的鲜奶全部收下,使社员放心养牛。这几年,交给奶粉厂的鲜奶年年增加,近三年,全厂奶制品的产量每年增加30%以上。


第4版()
专栏:

切勿滥肆捕杀黄鼠狼
往年,一到立冬时节,有些人便开始大肆捕杀黄鼠狼,出售皮毛。黄鼠狼是鼠类的天敌之一,善钻鼠洞,比家猫捕鼠更胜一筹。一只黄鼠狼,一天如捕鼠两三只,一年就千只左右,堪称得上是“捕鼠能手”。假若按一只老鼠一年糟蹋2斤粮食推算,那么捕杀一只黄鼠狼,就等于白白丢掉2,000斤粮食,这就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皮毛的价值。还有些人认为“黄鼠狼是偷鸡吃的”,其实,它的主要食物是鼠类,其次是昆虫和小鸟等,偷鸡吃是极少数,不足百分之一。
现在,又至冬季,是猎取皮毛的“黄金季节”。希望在鼠害成灾的地方,把目光放远些,切莫只图眼下的小利益,而乱杀黄鼠狼。
袁望来


第4版()
专栏:

“捕蛇王”养蛇灭鼠
陈启海
一度鼠害猖獗的湖北省松滋县南海公社剑丰大队一带,近来鼠害大为减少。原来,是本地“捕蛇王”赵成武的一份功劳。今年以来,赵成武繁育了无毒食鼠蛇数千条,在方圆十数里内“组成”了一支不为人知的“捕鼠大军”。
赵成武,是一个有捕蛇绝技的普通社员。近几年,他以每年捕蛇收入过万元而被称为“捕蛇王”。
前两年,当地老鼠很多,糟蹋粮食,啃坏衣物,传染疾病,给群众生活造成不少损失。为什么老鼠这么多了呢?赵成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天敌锐减是一个重要原因,蛇正是老鼠的天敌之一。这位“捕蛇王”深感不安,决心只捕不食鼠的毒蛇,并大量繁育无毒食鼠蛇。
他在村子附近选择了近50个适于乌梢蛇生息的地点,放养种蛇,让它们自然繁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然繁殖成活率不到30%。于是,他把蛇蛋取回,放在家里的蛇场进行人工繁殖,让幼蛇长到能御敌后再放掉。幼蛇成活率达到100%。今年,他共繁育乌梢蛇3,000多条。
赵成武还到湖南和外县找回五六个食鼠量大、繁殖快的蛇种放到本地,并进行人工繁育。随着蛇的增加,老鼠明显减少了。


第4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谁知山边草 竟是世上宝
石旭初
1974年,美国有位植物学家到我国东北参观访问,偶然在山边见到一株开紫色花的野草,他如获至宝,珍藏起来。
这野草,名叫野生大豆。本世纪五十年代,大豆孢囊线虫病席卷美国,大豆生产濒临绝境。后来,得到了中国野生大豆,育种学家利用它培育出了抗病的大豆,美国的大豆生产才绝处逢生,并进入世界大豆主产国的行列。
千姿百态的野生植物,屈身于山泽泥淖,栖身在山边岩缝。它们自强不息,练就了一身傲霜斗雪、御旱防涝、抗虫驱病的高超本领。人称“鬼禾”的普通野生稻,枝叶匍匐,结籽不多,随熟随落。然而,它生命力极强,分蘖多而快,米质优,蛋白质含量高,病虫无法缠身。这些优良特性,是栽培稻难以媲美的,一旦作为遗传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就会诞生珍珠满穗的“绿色宝石”。获得国家科委1981年颁发的特等发明奖的杂交水稻培育者袁隆平等人,就是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野败,才一举育出杂交稻的。
野生植物不仅是杂交培育新品种珍贵的原始材料,而且对栽培植物的起源和演变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你可想知道,从野生小麦到栽培小麦,走过了多少坎坷的历程?现今生长在黄河故道的山羊草,可为你指点迷津。农学家研究得知,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采集食物时,发现一种生着一粒小麦的野生植物,籽粒香甜可口,于是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又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天然传粉,进化成二粒小麦。以后,二粒小麦又与粗山羊草通婚,得到的后代穗大、籽粒多。这才逐步演变成近代小麦的祖先——普通小麦。
五彩缤纷的绿色世界,有35万种植物,其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蔬菜、果木等栽培植物约有600多种。经我们祖先驯化的就有包括“五谷”在内的136种。我国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变异中心。北国南疆,大河上下,分布着千奇百怪的野生植物资源。它们和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一样,是国之瑰宝。令人忧虑的是,我国不少世上稀有的野生植物资源,由于缺乏保护,自生自灭,一旦灭绝,就不能失而复得。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救救野生植物资源!


第4版()
专栏:

壮观的潘家口水利工程
为解决天津、唐山用水而兴建的潘家口水利枢纽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接近完成。截止十一月中旬,已向唐山地区供水十六亿多立方米,结合供水发电三千七百万度,初步发挥了效益。明年即可开始向天津送水。
韩学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