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辽吉黑鲁晋皖滇黔各族人民热烈拥护新宪法
决心以新宪法为武器加速开创新局面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各族人民热烈拥护新宪法,争相学习新宪法,表示坚决维护和执行新宪法。他们指出,新宪法是保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根本法,是保障四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武器。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会主席赵石说,我们辽宁的八百二十六万职工在修改宪法时充分发表了意见,在执行宪法时决心当先锋。
蒋筑英生前工作单位——吉林省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学习新宪法、讨论新宪法时高兴地指出,国家在根本大法中确定了科学研究的地位,这对我们每一个从事科研的人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新宪法公布的喜讯传到大庆,油田职工欢欣鼓舞。大庆劳动模范、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的副总地质师叶得泉说,新宪法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这对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山东城乡人民热烈欢呼新宪法诞生。中共聊城地委书记张程震说,新宪法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实践检验、合乎我国国情、深受农民拥护的生产责任制,发展内容广泛的合作经济,以及给农民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等,写进了条文,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意愿。济南市市中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主任马伯良看到新宪法后激动地说:“个体劳动者的经营受到国家保护,写进了宪法,使我们个体户的心放到底了。”
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刘忠义说:新宪法确认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国家的依靠力量,我们农民坚决拥护。我们热忱地希望知识分子同农民结合,把科学技术普及到农村,到千家万户。
正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工会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500多名代表收听了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的新闻,进行了座谈讨论。他们一致指出,新宪法说出了我们工人阶级的心里话。
昆明机床厂广大干部职工看到新宪法后,立即展开学习。许多人高兴地表示,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新宪法,为实现十二大制订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作出新贡献。
新宪法的诞生给正在为实现党的十二大奋斗目标胜利进军的贵阳市各族人民极大的鼓舞。
最近受到中共贵阳市委表扬的好干部、贵阳第二玻璃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张润堂在学习新宪法后表示:今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


第3版()
专栏:

新宪法肯定了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
首都一批科学家学习座谈新宪法,表示以更高更严的要求,竭尽全力为国出力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日召开的学习讨论会上,科学技术工作者们一致指出,新宪法赋予知识分子以光荣和重任,知识分子要竭尽全力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无愧于国家、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主持了学习讨论会。一批科学技术工作者高兴地拿起当天刊登新宪法的报纸,边阅读边讨论。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新宪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我们科学技术工作者怎么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理事长杨显东说:读了新宪法,感到欢欣鼓舞,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身。我们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效率等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著名声学家汪德昭说,中国六百万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学习、宣传、遵守和维护新宪法,同时也应当经常问问自己:是否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作用?是否为人民作出贡献?许多人在发言中谈到,要向蒋筑英、罗健夫学习,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茅以升、宋健、沈其益、陈敏章、徐联仓等,也在学习讨论会上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高士其写了书面发言。


第3版()
专栏:

六部优秀长篇小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中国作家协会今天在这里宣布:六部优秀长篇小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这六部作品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著),《东方》(魏巍著),《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著),《将军吟》(莫应丰著),《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著),《芙蓉镇》(古华著)。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在弥留之际曾致函作家协会,捐赠人民币25万元,以奖励长篇小说的创作,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据此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将三年一度授予1977年以来发表的优秀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在评述获奖作品时说,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当前的变革和斗争,已成为长篇小说重要的题材和主题。六部得奖作品,描绘现实生活的有五部。冯牧说,作家可以任选自己所熟悉的各种题材,但是勇敢、正面地剖析社会中尖锐矛盾的作品,则是我们所提倡的和寻找的。他认为创作上出现的这一趋势,正是开创社会主义文学新局面的一个标志。


第3版()
专栏: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记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庄严通过新宪法
本报记者 金凤
1982年12月4日。初冬的北京,天宇澄清,寒风凛冽。宏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内,锦壁生辉,温暖如春。高大椭圆形的天花板下,几百盏华灯齐放,宛如满天璀璨的繁星。镶嵌在大厅两侧的水银灯发射出耀眼的光彩。三千多位人民代表满怀喜悦兴奋的心情,从容走进人民大会堂内。他们代表着我国的十亿人民,来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
三千多张印着汉、蒙、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六种文字的粉红色的表决票发到代表手中。他们郑重地在这庄严的表决票上写下自己的意见,一个个庄重地走过宽宏的人大会议厅,把表决票分别投入印有国徽的30个鲜红的投票箱内。上海代表、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正好生病,由两个人扶着赶来投票。八十多岁的史良,坐着轮椅赶来投票。还有一些年老体弱的代表在医院或家中分散投票。这不是普通的一票。这一票,代表着全国人民的神圣意志,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代表们兴奋地说,这是投的祖国繁荣兴盛的昌盛票,保证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幸福票啊!
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此刻,时间似乎凝缩了。代表们不禁会想起这部新宪法的修订和审议的情况。
这次宪法的修改经过了两年又两个月的紧张、细致、慎重、周到的工作。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经过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讨论。据统计,全国有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这是十亿人民直接参加管理国家大事的宝贵实践。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也许都是空前的,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贵州省的人大代表在会上反映,仅仅贵州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省份,就组织了有46,200多名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参加的2,286次座谈会。在全国该召开了多少次讨论宪法的会议啊。成千上万条宝贵的意见汇集到了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们对宪法修改草案又作了一次全面修改,提交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到会的三千多名代表严肃认真地履行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责,代表十亿人民行使了管理国家大事、审议和确立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利。
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华侨、台湾和港澳地区的代表都在会上踊跃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到新宪法保障了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地区、民族、阶层、团体的利益,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他们深深感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新宪法的灵魂,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确定的。
怎样才能做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呢?参加宪法修改工作的上海代表、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宪法规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说,新宪法扩大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多职权,人大常委会真正成为常驻代表,能有效地代表人民实施立法权和监督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包括人民依照法律规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还规定国营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还有,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新宪法的这些规定,都确保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胡绳还说,人民代表不应当只是一种荣誉职务,而应当是人民的政治活动家,懂得天下大事,通晓法律知识,有能力代表全国人民行使立法职能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北京代表李何林和其他许多代表都建议要加强人民代表的活动,加强代表和选民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真正做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制定以后,代表们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非常关心它的实施和稳定性的问题。有的代表希望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同志在主席团的会议上说,宪法规定了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很难设想有比它更权威的机构。全国人大一年只能开一次会,所以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都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设立6个专门委员会。凡是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认为有违反宪法的问题,可以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去研究。违宪的,人大常委委员可以提出来,代表也可以来信检举,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单位也可以检举,由人大常委会交专门委员会去研究。另外,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也有这样的责任。人大常委会如果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行使得不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撤销,也可以变动,还可以撤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则由选举单位监督。如果有个别代表搞得不好,原选举单位也可以撤换他。总之,对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追究。
至于宪法的稳定性问题,中国著名的法家韩非曾说:“法莫如一而固”,“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明智地认识到法的稳定的重要性。北京的代表们想起分组审议宪法修改草案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和他们一起讨论时发表的许多重要意见。彭真同志说:“宪法能不能稳定实施,取决于它的内容是否正确。1975年的宪法稳定不下来,因为它的内容有许多是错误的,人民不赞成。1978年的宪法也不能适应客观情况,所以需要修改。这次制定的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三十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经过两年又两个月的紧张的修改工作,经过了全民讨论,又经过这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内容切合实际,符合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相信一定能稳定下来。当然,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个别条文可能修改,补充,但基本内容不会推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条能改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条能改吗?还有,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武装力量、干部、群众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一条也不能改。既然这样,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宪法好,都要求它能稳定下来,谁来推翻呢?我看大致能稳定下来。”有的代表说,就怕出现干扰,再走曲折的弯路,最好能保证顺顺当当地实施。彭真同志笑着说:“没有一点干扰不可能。十亿人口的中国,难道不会有几个害群之马?事物总是在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中前进的。不要出现大的干扰就是了。保证在哪里?宪法掌握在十亿人民手里,是最可靠的保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严峻考验,十亿人民提高了政治警惕性和鉴别能力,有了对付坏人坏事的经验。宪法的权力放在十亿人民手里,有可能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大的干扰。”有的代表又说,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出现1954年宪法被实际上废止的情况。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十分重要。彭真同志说:“这一点,在起草宪法时就考虑过了。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包括共产党、任何个人包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这一条,在历次宪法中都是没有的,正是汲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也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章和宪法的精神是一致的。所有共产党员真正成为遵守宪法的模范,养成习惯,国家大事就好办了。归根到底,人民的意志决定了国家生活的进程。天安门事件不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十亿人民制定宪法,宪法又把十亿人民武装起来,人民掌握了宪法,就会变成伟大的物质力量。任何野心家再想篡夺国家的最高权力,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北京代表、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郑天翔也谈到,执政党如果不能执行宪法,宪法必然是一纸空文。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的。共产党员遵守宪法,就是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违反宪法就是违反党中央,反对宪法就是反对党。共产党员服从宪法与全党服从中央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宪法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中央的政策和主张。宪法正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融合在一起。
许多代表还谈到宪法制定以后,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使广大人民学会运用宪法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的锐利武器,自己掌握国家的命运,和各种破坏宪法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今后一定要依法办事,以法治国,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生活得到切实的保障。
这部新宪法的确是来之不易啊,代表们回想起新宪法制订和这些天审议和讨论的情况,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代表们投票以后,监票人当众打开票箱,计票人计算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结果,向执行主席报告。
大会执行主席习仲勋庄严宣布:应到代表3,141人,实到代表3,040人,表决结果,3,037票同意通过新宪法,3票弃权。按宪法修改程序,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通过,新宪法就在法律上生效,会后由大会主席团公布实施。这时,会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热烈的掌声。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拍摄下这一历史的镜头。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难的奋斗,终于制定并通过了安邦治国的总章程。全国人民可以相信,可以放心,我们的国家必将沿着新宪法规定的航道,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