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些西方国家的群众集会示威
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在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三周年之际,一些西方国家的群众和居住在当地的阿富汗人举行示威游行和集会,抗议苏联军队继续占领阿富汗,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包括旅居美国的阿富汗人在内的300多人27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苏联侵占阿富汗,要求美国和其它国家支持阿富汗自由战士的斗争。旅居美国的阿富汗人代表还向苏联使馆递交一份宣言,紧急要求“苏联立即停止对阿富汗人民犯下的种族灭绝的暴行”,并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
同一天,大约400名美国人和居住在纽约的阿富汗人在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门口举行示威,要求苏联人“从阿富汗滚出去”。
在瑞士的日内瓦,大约150名瑞士人和阿富汗人27日在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大厦前举行集会,抗议苏联武装占领阿富汗,要求“苏联军队完全撤出阿富汗”。与此同时,设在日内瓦的“人道主义援助阿富汗委员会”还发起了为流落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的300万阿富汗难民募捐的运动。
在西德首都波恩,大约500名西德人和阿富汗人27日举行游行示威,抗议苏联军队继续占领阿富汗。同一天,西德北部城市汉堡的数百名群众也举行了类似的示威活动。
在法国首都巴黎,数百名群众26日前往苏联驻法使馆门前举行集会,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要求苏联军队立即从阿富汗撤出。
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150人27日在苏联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前举行示威。高呼“俄国人滚回去”的口号,要求“让阿富汗人决定自己的前途”。(附图片)
12月27日,居住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阿富汗人在苏联驻印度大使馆门前举行示威,强烈抗议苏军侵略阿富汗。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赵总理向穆罕默德五世墓献花圈
新华社拉巴特12月27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下午在摩洛哥装备大臣卡巴杰和外交国务秘书塔齐陪同下,前往穆罕默德五世墓献了花圈。
赵紫阳在墓前默哀一分钟后,参观了这个按照摩洛哥的艺术风格修建的陵墓。他接着在留言簿上写道:“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陛下为争取和巩固摩洛哥民族独立奋斗了终身,为发展中摩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缅怀他的功绩。”
献花圈时,赵紫阳总理的随行人员也在场。
(附图片)
12月27日,赵紫阳总理(左三)和摩洛哥首相布阿比德(右三)在首相府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抗议苏联武装占领阿富汗
数千名阿富汗难民在苏驻伊朗使馆前示威
新华社德黑兰12月27日电 在德黑兰的数千名阿富汗难民今天在苏联驻伊朗大使馆前举行示威,抗议苏联继续武装占领阿富汗。
示威者高举的标语牌上写着:“苏联侵略者从穆斯林的阿富汗滚出去!”以及谴责苏联侵略军在阿富汗村镇使用化学武器和燃烧弹等口号。
示威者最近通过决议说,英勇的阿富汗民族决不向苏联军事大国投降,他们要用自己的鲜血和枪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第6版()
专栏:

黎美以就撤军问题开始谈判
本报大马士革12月28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几个月来一直难产的黎巴嫩和以色列关于撤军问题的谈判,今天上午10点30分终于在贝鲁特南面的哈勒迪城举行首次会议。除黎以双方各由6人组成的代表团外,美国特使德雷珀作为“正式伙伴”参加了谈判。
由于这些天来黎巴嫩两派民兵在哈勒迪地区不断发生冲突,黎巴嫩政府对会议地点采取了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会场外军警云集,戒备森严,一开始就给会谈蒙上了紧张气氛。今天的谈判开始时举行了公开会议,随后转入秘密阶段。
在公开会议上,黎巴嫩首席谈判代表法塔勒重申了黎巴嫩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要求以色列执行安理会508号和509号决议,无条件从黎撤军。他强调这次谈判必须首先讨论撤军问题。他还指出,黎巴嫩不会采取有损于中东和平进程的任何行动,更不会做影响黎巴嫩在阿拉伯世界威信的事情。
以色列代表团团长基姆希在随后的发言中却闪烁其词,竭力为以入侵黎巴嫩辩护,声称以色列对谈判议程提出的重点是使双方“关系正常化”以及有关“安全问题”的安排,极力回避要害的撤军问题。
美国特使德雷珀在讲话中首先强调了以色列的安全,然后才要求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
据透露,今天的谈判是一次预备会议,讨论30日谈判的议程。根据黎以双方的协定,谈判将每周举行两次,分别在哈勒迪和以色列北部边界的谢莫纳镇举行。贝鲁特报纸报道说,在开始谈判前,黎巴嫩组成了以阿明·杰马耶勒总统为首、由瓦赞总理、萨利姆外长和撤军事务协调官托尼参加的紧急委员会,指导谈判事宜。一位黎巴嫩代表团成员说,“我们是诚心诚意地走向谈判桌,但是谈判将是困难和艰巨的”。
最近的情况表明,以色列一再给谈判设置障碍,提出种种无理的先决条件。它先则顽固要求谈判地点必须在它占领的耶路撒冷和黎巴嫩轮流举行;这一无理要求被迫放弃后,又片面坚持要在谈判中着重讨论所谓“关系正常化”、签订和平条约等政治问题,想把它发动侵略后占领的黎巴嫩半壁国土作为一张王牌,以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龙伯格表示,美国希望谈判能取得成功,以便使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使黎巴嫩中央政府在整个黎巴嫩主权领土内建立权威,并为确保以色列不再遭受越过边界的袭击作出安排”。显然,美国想把解决黎巴嫩问题作为进一步推行里根中东和平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从而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第6版()
专栏:

我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离任回国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7日电 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结束在美国的任期,于今天离开华盛顿回国。
前往机场为柴泽民大使送行的有美国国务院代表威廉·罗普,中国使馆公使林兆南和其他官员,以及许多美籍华人。
在离开美国之前,柴泽民大使分别拜会了美国副总统布什、国务卿舒尔茨、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克拉克和国防部长温伯格。柴泽民大使还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福特,以及蒙代尔、基辛格和万斯等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
柴泽民大使于17日在中国大使馆举行告别宴会。国防部长温伯格和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各界人士数百人,以及各国驻美使节出席了宴会。20日,一些台湾同胞也在纽约设宴,为柴泽民大使送行。


第6版()
专栏:

在马达加斯加工作的中国医生
用针刺疗法为群众治红眼病成功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12月28日电 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最近用针刺疗法治疗当地患者的红眼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红眼病是非洲流行性结膜炎,起源于西非,逐渐向东非蔓延,现在这种眼病的流行区已扩大到欧亚非三洲。它的传染性很强,凡与患者接触而不采取预防措施的人几乎很难幸免。
红眼病在马达加斯加流行是从1973年开始的。如果用一般抗菌素治疗,往往需要10至15天左右方能痊愈。中国援马医疗队在5月至7月间对103名患者试用针刺疗法,全部治愈,平均疗程缩短到4天多。


第6版()
专栏:

匈外长表示匈愿同中国发展关系
新华社布达佩斯12月25日电 匈牙利外交部长普雅24日在《匈牙利新闻报》上发表文章,表示匈牙利愿意同中国发展双边关系。
文章说:“从中共十二大的路线可以看出,中国领导正在致力于政治稳定和保障经济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发展。”
文章表示,匈牙利“在互利和考虑到各种利益的前提下,将一如既往地愿意同中国发展双边关系”。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首都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新华社贝鲁特12月28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一伙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今天乘坐一辆汽车袭击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西区的社会进步党总部,打死两名卫兵,肇事者逃之夭夭。
报纸指出,这一事件可能与黎巴嫩中部山区的紧张局势以及黎巴嫩同以色列开始撤军谈判有关。
社会进步党领导下的穆斯林德鲁兹族民兵最近同基督教民兵在中部山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造成多人伤亡。两派之间的冲突是在以色列今年夏季大举入侵黎巴嫩时,基督教民兵乘机进入德鲁兹族民兵多年控制的中部山区而引起的。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愿同埃及直接对话恢复两国关系
说排斥埃及是阿拉伯国家敌人要达到的目的
本报开罗12月28日专电 记者俞成秀、林皎明报道:埃及《金字塔报》今天发表该报特派记者组采访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长篇报道。阿齐兹对记者说:“把埃及排除在阿拉伯国家之外,从来是阿拉伯国家的敌人要达到的目的。但是,这一目的是不会达到的。”
他说:“我本人现在已经准备好在任何地点,在开罗或是在巴格达同阿里先生(埃及外交部长)或是加利(埃及外交国务部长)就恢复伊拉克同埃及的关系问题进行直接对话。”
阿齐兹副总理还援引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非斯会议上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我们认为戴维营协议只是埃及自己的事务,那么,阿拉伯与埃及恢复关系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阿齐兹还说,在穆巴拉克就任总统后,伊拉克继续从埃及购买的武器“比我们想的要多”。
他认为,伊拉克和埃及是阿拉伯民族的盾牌和利剑,他希望两国将采取一项“保卫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战略”。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并非开玩笑
论实力,黎巴嫩简直无法同以色列相比。据《华盛顿邮报》援引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说,“以色列现在是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因此,以色列能以武力霸占黎巴嫩大片的国土,并且至今赖着不走。
最近,迫于世界舆论压力,以色列当局向黎巴嫩提出了撤军条件,要求黎巴嫩“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同它签订所谓“安全协定”,否则,“以色列军队将自己承担这个责任”。
乍一听,这似乎是开玩笑。以色列的“安全”,必须由被以色列破坏了安全的黎巴嫩来保证,这就跟杀人者的安全应由被杀者来保证一样荒唐。然而,这竟然是今天出现在中东舞台上的事实。由此可以看到,霸权主义者的强权政治将把世界引向何方。 ·士芳·


第6版()
专栏:摩洛哥通讯

恢复农业 发展经济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在摩洛哥的非斯呆了三天,却有两天半下雨,而且是滂沱大雨。从非斯乘车回拉巴特,一路上也是阴雨连绵。乍来的外国游人也许会把这看作恼人的天气,可是摩洛哥人却都喜形于色。因为,这预兆着明年农业的丰收。
农业,对于摩洛哥来说是经济命脉。摩洛哥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总值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正如一位摩洛哥朋友所说的,“只要农业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独立前,摩洛哥的农业是很落后的,生产效率极低,灌溉的土地很少。1956年摩洛哥独立以后,由于王国政府的重视,大抓水利建设和机械化,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截至1981年底已经建成了将近20个大型水库,灌溉面积达57.53万公顷,比独立前增长了近10倍。例如1979年完工的马希拉水库,是近期内建成的较大的水库,蓄水量为27.34亿立方米。为了统筹安排农作物的布局,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王国政府于1966年成立了农业地区开发办公室,下辖9个农业水利灌溉区。每个灌溉区都有配套的水利设施,机械化程度也较高。到灌溉区参观,但见水渠纵横,庄稼接天。那一大片一大片柑桔林、甘蔗林、葡萄、甜菜、水稻等等,一直延伸到遥远。
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的大旱灾,不仅对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沉重的打击,迄今仍使摩洛哥人谈“灾”色变。在烈日的炙晒下,成片的庄稼枯萎死去,河流干涸见底,大水库甚至连供应城市饮用水都困难。去年农业减产22%,其中粮食减产达53.6%。牲畜损失47%以上。影响所及,工业生产1981年下降了2%,国内生产总值降低了1.3%,对财政、外贸以及物价等方面也不免引起连锁反应。
面对炎炎赤日,脚踩干旱土地,摩洛哥举国上下行动起来,为战胜灾荒而斗争。哈桑国王召开了“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讨论会”,博采众议,决定继续大搞水利建设,进一步扩大水浇地范围。不仅修建大水库,也重视兴建中小型水利灌溉设施。计划到1990年,灌溉面积扩大到100万公顷。争取在旱灾年份能缩小受灾面积。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粮食、油料、糖料作物和棉花的收购价格;宣布延期归还农贷;免征农业税和农机进口税;对拖拉机和种子给予价格补贴;增加农村拨款等等,同时也注意扶植小农经济。在今年年初的春耕活动中,政府就从国营农场和有关生产单位抽调了2.3万多台拖拉机,帮助小农耕种土地。农业部负责人向我解释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就是要设法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除了农业外,摩洛哥王国政府还决定进一步开发磷酸盐,增加旅游和侨汇的收入。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加上今年2、3月间几场大雨,使久旱的土地湿润了,庄稼也长得很茂盛。粮食总产量估计超过350万吨。柑桔蔬菜可望丰收。摩洛哥王国政府计划部长杜伊里最近对记者表示,今年农业在经济和贸易活动中恢复了主导作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估计可达7%。这就为“恢复农业,发展经济”,实现重新制定的五年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附图片)
摩洛哥农业水利灌溉区一角。
柯月霖摄


第6版()
专栏:资料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十月革命胜利后,当时分别成立的四个苏维埃共和国(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和南高加索联邦)及其它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列宁和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战,取得了战胜白卫匪帮和粉碎十四国武装干涉的胜利。苏维埃国家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和国家的防务,都需要使各个苏维埃共和国进一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统一的联盟国家。于是,根据列宁提出的各民族平等和自愿合作的原则,在列宁的亲自提议下,于1922年12月30日举行的第一次全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各共和国自愿联合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宣言和联盟条约,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联盟成立的宣言着重指出:“新的联盟国家将是早在1917年10月就已确立的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和兄弟合作原则的辉煌实现”,并规定“每个共和国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现有的以及今后产生的所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均可参加这一联盟”。
在此之后,1924年成立的乌兹别克、土库曼共和国,1929年成立的塔吉克共和国,1936年成立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共和国以及后来成立的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共和国相继加入了联盟。南高加索联邦也分成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个共和国。
苏联原有16个加盟共和国,1956年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因而现有15个加盟共和国,它们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乌克兰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哈萨克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阿塞拜疆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土库曼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
苏联有全联盟的国家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国家执行机关——苏联部长会议,同时,各加盟共和国也有自己的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有国徽、国旗,各加盟共和国也有自己的国徽、国旗。
·苑·


第6版()
专栏:

未来30年科学技术将有多大进展?
日本专家认为本世纪末人类将能征服癌症
本报东京12月28日专电 记者孙东民报道:未来三十年内,科学技术将有多大进展?日本科学技术厅以2,000多名各方面的专家为对象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到本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将会有重大的突破;在生命科学和医疗、能源和资源、通讯和情报三大领域,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今天,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都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日本科学技术厅27日发表的调查结果。这是十年前首次进行这种调查以来的第3次,该厅于去年年底和今年7月先后两次请2,000多名专家就今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课题以及完成的日期进行了预测。调查的内容涉及生命科学、能源资源、通讯情报、农林水产、生活、教育、宇宙、海洋等23个领域共800项课题。
约有90%的专家认为,在800项科研课题中,包括生命科学、医疗、能源、资源、通讯情报、宇航、地震预报在内的23项课题,应放在优先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专家们认为,到1999年,将发明“防止癌扩散的有效手段”,以及治疗胃癌、肺癌的“有效的化学疗法的药剂”,到2001年,“将可以预防癌症”。
在生命科学的领域,本世纪之内将出现人工疫苗、牛的人工多胎、培育新的动植物;在能源、资源方面,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将在1994年得到实际应用,1995年将出现“高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固化体的贮存管理技术”,1999年将发明“包括核燃料循环在内的快中子堆体系”。在通讯情报方面,本世纪末将对有关图像、数据等的处理系统实现标准化,不同型号的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办公室自动化机器之间可以自由通讯联络。在宇宙、交通、运输方面,本世纪末将出现时速为500公里的磁悬浮高速列车、原子能船;在人造卫星上利用自动遥控探测技术调查农林、水产、矿物资源,以及利用人造卫星为船舶导航。
此外,在地震预报方面,本世纪末将能在一个月内预报里氏震级6级以上的地震;1992年,在有毒气体、放射能等危险环境下作业时,将使用机器人操作,实现工厂无人化。
据日本报纸报道,这次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对科学技术关心的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几年来迅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微电子技术抱有更大的期待。日本科学技术厅将把这次调查结果反映到今后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中去。


第6版()
专栏:

美国医学科学家发现膀胱癌细胞生成原因
新华社伦敦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据此间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医学科学家最近在对人的膀胱癌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的原因。
人体细胞基因在结构上发生改变后会变成癌基因,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症。迄今科学家们已发现了十几种致癌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马里兰州贝赛斯达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小组在对膀胱癌进行的研究中,各自独立地发现了人体正常膀胱细胞的基因和膀胱癌细胞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确切差别。这种差别表现为组成基因的四千五百块化学构件即核苷酸中仅仅一块发生了改变。他们设法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基因切成小片,使它们互相杂交,从而寻找出功能不同即不能杂交的小片,进而对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找出不配对的单一核苷酸。由此造成的异常氨基酸看来使蛋白质分子的一端变硬,也许因此改变了它的催化特性。蛋白质本身似乎是附在质膜内表面上的一种酶。
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并不能普遍解释所有癌症形成的原因,也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了治愈癌症的方法。他们正在设法在其他这类致癌基因中寻找类似的致癌机制。但是,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可以当作一种试验性的癌症诊断方法,即检查可疑的膀胱肿瘤细胞的基因是否发生了这种变化,以便及早确诊治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