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老军垦的新起点
——记新疆石河子垦区总场党委书记郭宝珊
本报记者 兰学毅
石河子总场是新疆石河子垦区规模最大的一个农场,经营耕地25万亩。但是,从1968年到1978年,这个农场累计亏损1,862万元。
1978年冬天,44岁的郭宝珊来到这个场担任党委书记。靠什么打开新局面?16岁就跟随王震将军进疆屯垦戍边的“老军垦”郭宝珊首先感到的是:必须学习!如果只凭初中文化水平,只靠过去那套“春催种,秋抓收”的经营本领,是不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的。他决心拿出当年开发石河子的精神,开拓现代农业管理的“新绿洲”。
他花100多元钱,自费订阅了22种报纸杂志,今年增加到44种,内容涉及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科学普及、时事政策、政治理论、文学艺术,还订了《智力世界》和《祝你成才》这样“开化脑筋”的刊物。他作为一个有两万多名职工的现代化国营农场的党委书记,工作十分繁忙,但是,他每天早起晚睡,节日、假日也很少休息,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报、做笔记、剪贴资料。他每次外出开会或下基层工作,黑提包里总是鼓鼓地塞满待读的书报,有空就看几页。阅读,已成了他的嗜好。他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三年中,他已写了几厚本学习笔记。
“傍渠走路不愁渴”。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使这位“老军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过去农场管理常常是搞职工“大会战”、“连轴转”,拚人力,耗机械设备,效益却不高。郭宝珊提出向管理要经济效益,从改善管理入手,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1979年春,他同场领导一起,参照外地的经验,结合本场实际,订出了一套专业承包、联产奖惩的经济责任制;还制订了干部岗位责任制,在石河子垦区第一个改变了“大锅饭工资”。制度实行不久,社会上刮起一股批包产的“冷风”,场内也有人嚷着要“砸烂郭宝珊的‘橡皮圈’(即责任制)!”郭宝珊在党委扩大会上,热情洋溢地朗读报告文学《一个精灵的出现》;向机关干部推荐《任仲夷谈“包”》的文章。通过学习,坚定了大家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信念。现在,他们的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上级领导机关已予推广,远近的农场纷纷跑来取经。
郭宝珊一手抓改善管理,一手狠抓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地膜植棉,是一项增产效果明显的新技术,他到处热情地宣传,排除各种保守思想,加以推广。去年,这个场安排了3,000亩地膜植棉田,秋后皮棉亩产达到171斤,比普通棉田增产41%,增加利润100多元。今年,全场地膜植棉面积扩大到3.4万亩,是全疆农场中种得最多的一家。郭宝珊同农艺师们,给植棉连长讲课,把掌握的有关科技知识和国内外生产动态及时传播给生产人员。他们还在短时间内试制出地膜铺敷机等设备,使地膜工艺逐步趋于完善。今年6月上旬,自治区在这里召开了地膜植棉现场会。植棉能手们看到他们的棉田无不称赞。
在郭宝珊的带动下,石河子总场干部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形成风气。
1979年,郭宝珊来场的第二年,就扭转了这个农场连续十一年的亏损局面,盈利39.8万元;1980年,利润增加到434万元;1981年,农业产值、商品率、职工劳动生产率等11项经济指标,都创最高纪录,利润增至608万元,成为垦区盈利最多的一个农场。


第3版()
专栏:

榆林地区十万困难户开始摆脱贫困
今年人均口粮五百斤以上收入上百元
本报讯 一向低产、贫困的陕西省榆林地区,近年来发生了可喜变化。全区近10万户长期缺吃少穿的社员初步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
榆林地区长期处于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状态。1978年,人均分配只有46元,平均口粮只有380多斤。其中近10万个贫困户,分配水平比全区平均水平还低30%以上。1979年以来,这些队普遍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地区、县、社领导成员深入农村,注意对贫困户进行具体帮助。米脂县注意抓后进队和贫困的户,还表彰奖励了1,000多个由穷变富的富裕户,起到了引路作用。地委推广了他们的经验。由于扶贫致富政策落到了实处,10万个贫困户,今年人均口粮500斤以上,比1979年前增了一倍;人均收入上百元,比1979年前增加了两倍。横山县党岔公社杨口则大队,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员口粮只有200来斤,全大队23户、115人外流,被称为“外流村”。去年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面貌大变。今年全大队产万斤粮的有30户,前几年外流的困难户全部返回。


第3版()
专栏:

从回乡知青中选拔和培养人才
官亭公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本报讯 记者曹光晖、通讯员吴学然报道:湖南省临澧县官亭公社党委注意从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培养人才,促进了基层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官亭公社位于边远山区。这里工作长期后进,重要原因之一是干部队伍薄弱。过去,有的同志认为本社人才少,问题不好解决。公社党委到大队和生产队调查,看到本公社每年约有40多名高中毕业生回队务农,初中毕业生就更多了。问题是一些干部过去认为这些青年“读的书多,肚里怪多”,怕起用后不听话,又怕“嫩竹扁担挑不起重担”。公社党委组织各级干部学习、讨论,改变了部分同志对回乡知青的各种偏见。从1977年开始,他们通过中学和大队推荐、公社进行文化考察等办法,每年从高、初中回乡知青中挑出20多人,由公社党委成员分别带领,深入基层蹲点包队。培养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进行思想教育。党委成员经常和他们一起学习、谈心,鼓励他们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二是传教工作方法。对跟班蹲点的回乡知青,定期交任务,教工作方法,使他们逐步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传授生产技术。带领他们种试验田、高产田、种子田,有时还把他们集中到公社农科站进行技术培训。
经过这样一到三年的培养教育后,公社党委根据“择优使用”的原则,把选拔出来的优秀的回乡知青不断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
最近五年来,全社有47名回乡知青在大队和社办企业担任了领导成员,有29名被县人事部门录用,有6人在本公社担任了领导成员,还有一批在生产队担任队长和会计。
官亭公社从回乡知青中选拔和培养基层干部,使基层干部队伍发生了可喜变化。据统计,全社各大队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和管委会委员、各生产队长,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35岁和32岁,都比1976年下降了10岁左右。过去,在这些干部中很难找到几个中学毕业生,不少人甚至是文盲、半文盲;现在,具有高、初中文化水平的已达到50%以上。公社党委12名成员,平均年龄也由五年前的45岁下降到35岁,多数是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由于干部队伍年轻精悍,文化水平比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快,而且能身体力行。过去,一提起科学种田,一些干部就顾虑重重,不懂又不愿学;如今,干部带头学科学,新技术已比较容易推广。


第3版()
专栏:

放眼长远 培养人才
南石沟公社重视智力投资
本报讯 通讯员孙翔报道:山东省枣庄市南石沟公社针对本公社缺乏农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放眼长远,重视智力投资,自己举办了农技学习班培养各种农技人才。
1981年7月,公社利用旧库房,因陋就简,办起了一所学制为八个月、有九十名学员的农技学习班。从外地聘请了三名农艺师任教。学员采取本人申请,大队推荐,公社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了一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农业科技的青年。学习的课程有植物与植物生理、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家庭饲养以及林果等方面的知识。学员们密切结合当地农业技术实际学习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期毕业的90名学员,除30名分配到公社的各个服务公司外,都回生产队当农民技术员,加强了农技骨干力量,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南石沟公社今年又举办了第二期农技学习班,从报考大学和中专未被录取的考生中,择优录取了90名学员。公社十分重视学员的学习,发给每个学员每月10元的助学金,并逐步改善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此外,还选送了12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到山东农学院旁听大学本科课程,由公社负担学费。公社的同志说:“为农业培养人才,不能光顾眼前,要看到2000年。”


第3版()
专栏:

老有所养 安度晚年
梨树农村敬老院越办越好
本报讯 通讯员李洪泉、孙凤报道:吉林省梨树县28个公社,社社办起了敬老院,使600多名孤寡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梨树县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县委领导和县政府民政部门的同志多次下去调查,帮助公社解决资金、材料和选择地点等问题,使敬老院建设又快又好。目前,敬老院都是砖瓦房,加围墙;院内有花坛,室内有桌椅、茶具、壁橱;买了收音机、洗衣机,订了多种报刊;有17个敬老院还买了电视机。白山公社原有敬老院条件差,公社党委研究后,在四周环树的果园里建起新的敬老院,盖了30间砖瓦房。室内有厨房、餐厅、浴池、卫生间、游艺室等。
梨树县委把赡养孤寡老人看成是整个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全县从集体集资40多万元用于敬老院建设。各行各业都把尊敬和关心老人作为美德,文化部门给演戏,粮食部门给调剂粮食品种,商业部门在商品供应上优先照顾。老人们含着热泪说:“我们真是老来福!”


第3版()
专栏:

根据人民代表的提案
启东县积极发展畜禽配合饲料
本报讯 通讯员陈明山报道:江苏启东县人民政府及县粮食局,今年根据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13名代表联合提出要求生产配合饲料的提案,积极采取措施,发展配合饲料生产。他们经过实地调查和与有关部门协商,安排了34.5万元资金,用于建造配合饲料车间,并抓紧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生产配合饲料的工厂很快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4个。原有生产配合饲料的两个工厂的生产能力也比过去有所增强。今年1至10月底,全县共生产猪和鸡食用的配合饲料2,419万多斤,比去年全年增长1.6倍。目前,启东县正在建造一个规模较大的配合饲料厂。


第3版()
专栏:图片新闻

农民邱庆照一家
河北省新河县南杜兴大队社员邱庆照一家,搞多种经营走上了致富道路,三年时间甩掉了穷帽子,成了全县有名的富裕户。最近被评为邢台地区“劳动致富光荣”的家庭。邱庆照是32口人的大家庭的总管,有务农、养鱼、养畜、打猎等多种技能,仅养鱼一项,三年收入19,700元,向集体提交10,500元,自己收入9,200元。农业加副业,预计今年总收入可达23,600元,人均740元。
近年来,他家不仅还清了债,还盖了房、添置了摩托车、电视机等。《邢台日报》记者 马文林本报记者王东邱庆照喂着三头骡子。这是他在为骡子梳洗。邱庆照一家承包七十亩地,今年麦苗长势不错。妇女们在进行农田管理。邱庆照的两个儿子学会了养鱼,今年,他们承包的鱼塘又获丰收。图为他们在捕捞。


第3版()
专栏:

青河县畜牧业经济效益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积极发展商品畜,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今年全县牲畜总增率达到66%;出栏率达到60%;牲畜的商品率达到37.7%;现有牲畜中,适龄生产母畜占68%以上,在全国牧区名列前茅。其中适龄母畜在畜群中的比例和牲畜总增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去年,这个县每个牧民平均提供商品牛羊肉237斤,今年,全县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畜又比去年多一万多头。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农村通讯

“驴吉普”跑得更欢了
本报记者 段存章
一辆满载废瓶、废铁、杂骨的毛驴车在辽宁省昌康公路上“嘀嘀哒哒”地欢跑。赶车的老头甩着“叭叭”的响鞭,哼着东北的“二人转”。
“老头,你的车跑得好欢呀!”
“赶赶路,多拉一趟嘛!——哈哈。”
这位“驴吉普”的驾驶员名叫周风祥,63岁,是辽宁省昌图县大四家公社南窑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今年春天,他看到村里社员生活富了,喝酒剩下的瓶子,杀猪宰羊扔下的骨头,没人收购。他买回一头灰色毛驴,一辆小车,拴起“驴吉普”,沿村串户收购废酒瓶、碎铁、麻绳、罐头盒、杂骨、猪毛、废纸、塑料布。
开市生意兴隆。周老汉先在本村本社本县收购,后又扩展到100多里远的康平、法库和内蒙古等地。买卖不大,作用不小,一个月就把几千斤的废品从乡村运到城里,他自己收入100多元。
一阵冷风吹来。有人说:“周老头想发家,离开集体跑买卖,总有一天吃不开!”周老汉赶车提心吊胆,干几天停几天,别人问挣多少钱也吞吞吐吐不敢说。
今年9月的一天,队长来到周老汉家里说:“队里取消了对你赶车的限制,你放心大胆地跑车吧。咱队社员已有人拴起四轮‘驴吉普’,你跟大伙赛赛吧!”周老汉连夜缝补了4条麻袋,修理了两个柳条筐,加到车子上,准备多多的收,快快的卖。
他家小院里成了废品收购站。从前,收回的废品锁在一间小屋里。现在,屋里的废品搬到院里存放了,东墙下一堆废铁,西墙下一堆杂骨,院中垒起的废酒瓶就有1,000多个。周老汉起早贪黑,忙个不停。


第3版()
专栏:

野生大熊猫产仔记
9月下旬,一只大熊猫出现在四川宝兴县泥巴沟。消息传来,立即引起蜂桶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关注。23日,保护区的青年工作人员高华康赶到泥巴沟,不料,大熊猫已钻进树洞了。这是一个直径约四十厘米的杉树洞,从树洞周围的齿痕看,显而易见是它选中这个产房以后而自行扩大的。这天,雌熊猫整天在洞内转来转去,不时发出“哼、哼”的声音,原来它即将临盆了。
24日下午三时十七分,洞内传出“咕,咕”叫声,一个新生命出世了。高华康很想去看看这位母亲料理幼仔的情况,可是,远了看不清,靠近些,又有几分怕。
25日,他躲藏在巨树一侧,从上往里窥看。原来那树洞内径有一百多厘米,洞内似浅锅底,里面垫有枯木碎屑、杜鹃叶、竹叶等。那初生的小东西,连尾在内,不过五寸长,粉红色身体上,长有白色胎绒毛,很象刚生下来的兔崽。它颤动着身子不断发出“咕,咕”叫声。雌熊猫双腿坐地,背靠树壁,长长的身躯弯成九十度,正用前肢把幼仔抱在腹上吃奶。只见幼仔在母腹上蠕动。每天吃奶七到九次。幼仔吃奶以后,雌熊猫把头俯下,用嘴和前掌合作,把幼仔抱得肚腹朝天,然后舔它的肛门,把粪便吃掉。大熊猫这种清便方式,高华康还是头一次看见。从长时间观察中知道,幼仔整天生活在母亲肚腹上面,当它挪动着快要跌下去时,大熊猫才用前肢把它弄回到肚皮的中部。大熊猫要翻身的时候,才把幼仔暂时放在“浅锅底”上。四天以后,幼仔的肩、耳、眼圈开始显出黑色。这只雌熊猫在产后四天里,改变了爱活动的习性,整天呆在产洞里,对不远处采伐林木的各种音响,也置之不理。四天以后,大熊猫才出洞,但是只在周围找些东西吃。八天以后,它恢复了正常习性,出洞觅食,一次要三小时左右。
为了观察好大熊猫第一次远出觅食和活动,高华康爬上一棵离洞口五六米远的野杉。这只熊猫出洞前先将半身伸出洞外观察片刻,随着退回洞内在幼仔身上舔一遍,然后出洞。出来第一件事是在洞旁屙屎,然后迅速地往丛林下面水边窜去,最后在竹林中选一块地方,坐下来吃东西。一小时后它又活动起来,边走边吃。吃罢,开始一天的戏耍活动。
这就是大熊猫的产后洞外活动状况。
大熊猫外出期间,幼仔一声不叫地静躺在洞内,等待母归。10月19日下午六时左右,大熊猫出洞后走出一百米,这是离洞最远的一次。高华康见它离开很远,就从隐蔽处出来奔到洞口,把手伸入洞内,不料刚触到幼仔的身体,它便“哇、哇”大叫起来,似乎是在抽动反抗。看来这幼仔很敏感,能察觉出人手不是母体。
小高见大熊猫没有转回来,便提上录音机来到洞口,再次触摸幼仔,把它的叫声录了下来。然后,抓住幼仔后颈,拎出洞来观看。这小东西,还没有睁眼,捉在手里约有两市斤重、近八寸长,毛色已长得黑白分明。嘴筒如小狗。本想拍照,因天色太暗,无闪光灯,只好作罢。
离大熊猫产洞不到五十米就是采伐区,油锯声、倒树声和叫喊声交织在一起。树洞前不时有人来参观这产仔的熊猫。10月21日到23日,人们又在离产洞三十米处架设高空运输线一根。24日,大熊猫大概是受不了这种干扰,突然带着刚满月的幼仔不辞而别了。
这未睁眼的幼仔,如何被母亲携入山林?能否生存?怎样生存?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保护区领导决定把这一研究项目继续下去,尽力追寻它们的下落。
戴善奎 邵力肃 郑汝成 石闵丽(附图片)
图为高华康正作抵近观察


第3版()
专栏:农村简讯

农村简讯
通江银耳增百分之九十
驰名中外的四川通江银耳今年获得大丰收,到十一月底止,全县已产银耳十万多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处大巴山区的通江县出产的银耳,以朵大、肉厚、胶质重著称。
鸡西科委栽培天麻成功
黑龙江省鸡西市科委农业科今年人工栽培南方珍贵药材天麻获得成功,最近他们采收天麻十四斤三两九钱,其中最大的一株重达三两半。过去,他们曾几次引种南方天麻,都因气候不适应和栽培不得法而告失败。
泰和乌骨鸡产量翻一番
江西省泰和县著名特产“泰和鸡”今年十月份以前已发展到十九万四千多只,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泰和鸡”又名“乌骨鸡”,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种鸡具有凤冠、绿耳、白丝毛、乌皮、乌肉、乌骨等特点,肉质鲜嫩,有滋补作用,是妇科名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也是中外驰名的肉用鸡和观赏鸡。(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