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除弊兴利 造福于民
温江地区根治西河取得良效
本报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四川省温江地区大力整治西河,使这条为害多年的害河,得到治理和开发,变为一条益河。现在,用河水灌溉的面积已由原来的41万亩扩大到68万亩。人们还从乱石河滩上造良田7,660亩,旱地7,880亩,鱼塘652亩,植果木树182,200株,在河滩地上修建了厂房、学校、农场和部队营房等,建筑面积达880亩。
西河是川西平原的主要河流之一,它流经崇庆、大邑、新津三县,河岸总长112.5公里,河床占地面积大,历来水患严重,对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旧时有“有钱不买河边地,三年河东四年河西”的说法。过去多年来“春抗旱,夏防洪,秋排涝,冬岁修”,既劳民又伤财。1966年和1972年西河发大水,仅崇庆县沿河一带,就有378个生产队被淹,造成很大损失。
为了彻底根治,造福人民,从1975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温江地区行署作出整治西河的总体规划,带领三县人民成立治河专业队,并利用农闲搞群众性的短期突击,先从险要地段开始,逐步治理。七年来,修起了永久性的灰浆防洪堤坝96公里,完成了计划的85.6%。经过整治,提高了抗洪能力,减轻了洪水灾害威胁。去年四川发生特大洪水,西河两岸安然无恙。
现在,三县人民每年都要从西河取沙石七八万立方米做建筑材料,既疏通了河道,又增加了收入,使农村一大批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近几年来,崇庆县沿河社队在乱石河滩建石灰窑160座,水泥厂3个,沙石组11个,沙灰砖瓦厂6个,预制品厂5个,去年总产值达1,938万元,平均每亩河滩地产值597元,相当于农业大田每亩产值的3.65倍。沿河不少社队和社员利用西河走上了富裕道路。去年西江公社龙泉五队劳弱户杨登全靠西河沙石收入1,796元,加上其它副业,全家收入4,076元,人平509元,修了7间新房。


第2版()
专栏:短评

一举十得
治山治河,是防止水灾的一条根本措施。治山,这些年比较注意,而治河,却比较忽视。一些同志说,得先治山才能治河,这话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同时治也是可以的。今天本报发表的四川温江地区治河的新闻是很值得一读的。
经过治河,把害河变成了宝库,灾区变成了富地,实在太好了:
一、从根本上防止了多年为害的水灾;
二、扩大了大量的水田旱土;
三、扩大了鱼塘;
四、扩大了果木;
五、在不侵占耕地的条件下增加了公共建设;
六、增加了沙石的采集;
七、发展了石灰、水泥、砖瓦工业;
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大大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九、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城乡人民的收入;
十、把挖取沙石和疏浚河道结合起来,可逐步发展水运和其他水利事业。
除弊兴利,一举十得,好处实在多。有不少地方象温江地区那样,治了害河,如果其他苦于水灾为害的地方,都象温江等地区那样,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治理害河,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将会为人民创造出多么巨大的财富、带来多少幸福啊!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芦苇荡里出人才
——记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刘家华
俗话说:“人怕进柴山,牛怕进榨坊。”可是,湖北省监利县回乡知识青年刘家华,十年来甘愿在密不透风、苇叶如锯的芦苇荡里钻进钻出,为发展芦苇生产作出了贡献,被誉为“芦苇状元”。
1971年,刚满19岁的刘家华当上了一名管理芦苇生产的管洲员。他来到长江边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洲时,眼前除一个仅能栖身的小窝棚外,只有野茫茫的苇荡,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当他知道芦苇是造纸的好原料,经济价值很高以后,便心甘情愿当这个“管荒佬”。他经过深入观察,发现芦苇可以分出不少品种,各有其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
为了摸清芦苇害虫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及防治方法,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成天带着一把镰刀、一把铁锹和一些试管,在芦苇丛中钻进钻出。夏天,芦苇又高又密,柴洲上气温有时高达40多度;冬天,寒风刺骨,苇桩、苇枝如锥,他坚持在苇荡里解剖苇株,挖洞找虫,采集标本,摸索害虫的活动规律,观察害虫化蛹、羽化、孵化等过程,经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十年来,他跑遍了长100多公里、面积有8万多亩的柴洲,解剖了2万多株芦苇,挖了1万多斤芦苇根,采集了35种益、害虫的标本,积累了一批科研资料。他第一次发现一种叫“荻粉长角象”的芦苇害虫,并在国内首次发表了曲牙锯天牛危害芦苇的研究报告,编写了十多期芦苇虫情测报资料,初步掌握了30种芦苇害虫的防治方法。
前几年,柴洲上发现芦苇整株死亡,有人提议用飞机洒药杀虫。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荻蛀茎虫为害。这种虫孵化后不爬出叶鞘,飞机洒药和喷药都无济于事。他进行了用药杀荻蛀茎虫蛾子的试验,获得了成功,芦苇亩产增加200多斤,初步解决了这一多年来没攻克的难关。
刘家华自学成才,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并参加了《芦苇》一书的编写工作。去年又光荣地出席了团中央召开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先进团支部代表会。 本报记者 谢邦民


第2版()
专栏:通讯

“洪水窝”的新变化
——五河县农田基本建设纪事
本报记者 沈祖润 王礼贶
“怎么!‘洪水窝’今年大涝还大增产?”不久前在安徽省宿县地区召开的一个农业会议上,与会者听说五河县今年粮食总产达6.7亿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1年还增产1亿斤,不免感到意外。
五河县地处淮河及其四条支流的下游,地势低洼,被称为“洪水窝”。到1978年粮食总产不到3亿斤。1979年开始试行联产责任制,当年粮食总产破4亿斤。因此,不少农民认为“有了责任制,笃定能增产”,放松了农田基本建设。有的区、社干部考虑农民正休养生息,又怕犯“左”的错误,农田基本建设没有认真抓好。1980年夏,“天公”翻脸,暴雨成灾,当年粮食大减产。这场雨使不少干部、农民的头脑清醒了:“洪水窝”要增产保收,也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柳湖公社有两万多亩湖渍地。这里每年夏收总是多雨,收运麦子车马往往不能进地。1980年全公社烂在地里的麦子有180多万斤。去年秋种以后,17个村子的社员趁赶集来到公社,要求组织力量在湖渍地里修砂石路。公社党委成员到每个村子转了转,看到多数农户粮囤满了,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确实是群众的要求。于是,组织劳力开山、砸石、铺路,只用了27天,修了73里砂石路,还将全湖沟渠疏浚了一遍。今年夏收又赶上多雨天气,但抢收麦子时,车马、拖拉机都下了湖地,全公社小麦基本没受什么损失。
象柳湖社员这样主动要求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情况,在五河县到处都有。小圩区的“鸭子汪”,是一片有2.1万亩耕地的湖洼。1980年搞了大包干,夏粮平均亩产比上一年增加一倍。但麦收以后连降暴雨,因为没有排水沟,湖洼里一片白浪,秋季基本无收。洪水一退,沿湖127个生产队的队长去区里开会,都要求将“鸭子汪”改造成“稳产田”。大包干后能否将成千上万的劳力组织到统一规划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中去?区委领导带着任务难摊派,劳力难组织,占用耕地难调整,资金难筹集等问题,和有关公社的干部一起来到群众中商量办法。张村大队的社员说:“这不难,按前两年加固淮河大堤时的‘小段包工’责任制,演化演化就行。”这句话使区社干部受到启发,根据受益各方合理负担的原则,制订出了“任务包到户、定时间、定质量、定奖惩”的“一包三定”责任制。当年冬季一试行,效果非常好。原认为难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农民自筹资金4万多元,8,000多个劳力,两个冬春开挖了288里的沟渠,修筑了150里长的道路,并建筑了桥闸。今年七八月份,这里降雨300多毫米,但“鸭子汪”里无积水,全年粮食单产达800斤,比1980年增加一倍。
会战“鸭子汪”,给人们一个启示:只要建立施工责任制,跨社、跨队的大工程同样能搞好。今年汛期前,县里组织4个公社的部分大队加固龙潭湖大坝,原定上4,000人,施工两个月,结果上了8,000人,只用20天就完工了。这项工程1973年县里投资30万元没干起来,今年国家没花一分钱就干好了。


第2版()
专栏:农村简讯
农村简讯
海南农垦局
提前完成干胶任务
海南农垦局已于十月三十日,超额百分之四提前完成了今年干胶生产任务,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二十六点七,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林师舜)
顺德塘鱼
总产一亿多斤
广东顺德县是我国淡水养鱼产量最多的县。今年推广和普及了优质鱼种、增加了精饵料、加强鱼病防治工作三项技术措施,在鱼塘面积没有扩大的情况下,鱼产量显著增加。一至十月,全县塘鱼上市量达八千五百一十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二点六;预计到年底清塘后,总产量可达一亿三千万斤。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沅江县积极扶持专业户重点户
今年“两户”生产的商品率一般可达80%左右
本报讯 记者刘见初报道:湖南省沅江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今年“两户”生产的商品率一般可达80%左右。
沅江县去年普遍建立了“双包”生产责任制。随着社员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力有了剩余,纷纷开辟门路,从事多种专业项目的生产。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发展商品生产,并针对有的户怕政策变等思想顾虑,反复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鼓励他们敢于致富,说明劳动致富符合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县里各经济部门积极帮助专业户、重点户解决资金、种苗、器材等具体困难。
为了帮助“两户”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县科委、科协与农业部门配合,组织他们交流经验,进行技术培训,还在农村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传播专业技术。


第2版()
专栏:

宜春地区一批专业户获“劳动致富光荣证”
据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省宜春地委、行署最近联合召开了全区专业户、重点户代表经验交流会议,表彰了一批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行家里手,向200多户专业户、重点户颁发了“劳动致富光荣证”。通过参加会议的专业户代表向大会介绍经验和下去巡回报告,大大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第2版()
专栏:

两百亩河滩田该种什么?
湖北省英山县委宣传部 段仲谋
“全国翻两番,英山怎么办?”11月中旬,湖北省英山县委在研究具体措施时,有位负责同志提出:将石镇公社的200亩河滩田,由种粮食改为栽桑树。另一部分同志不同意这个意见。究竟这200亩河滩田该种什么?县委专门展开了一次讨论。
英山是个山区县。近两年来,不少社队发展桑、茶尝到了甜头,1982年的蚕茧生产,已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提出将河滩田改种桑树的同志说:英山要翻番,粮食没指望,这么些年粮食生产一直时上时下;而蚕茧生产在1970年前年产仅四五万斤,十二年就增长了40倍。他们算了一笔帐:这200亩河滩田,沙层厚,怕干旱,好的年景每亩也只收粮四五百斤,一共才产粮10万斤,价值1万多元;假如改为栽桑,按1亩养1张蚕子、年产茧100斤算,可出茧2万多斤,价值4万多元,何乐而不为呢?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认为:英山山多,不利于发展粮食生产,却适宜种桑栽茶。但是,英山本来人多田少,抓紧粮食生产,无论在当前,还是长远,都是正确的。桑蚕也要发展,但发展桑蚕切不可把眼睛盯在这些平畈田上。平畈田土质差,可以改造;怕干旱,应该积极想办法改变生产条件。发展粮食生产不是没“指望”,而是大有潜力可挖。
县长邱惠轩在发言中算了一笔帐:全县有山林地146万多亩,其中荒花山就有72万多亩。如果拿出一半来栽上桑、茶、果树,变成经济林,再加上“四边”栽桑,发展桑蚕的潜力还是不小。
到底改还是不改?县委书记郑国武让大家联系几年来处理粮食生产与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教训,广泛地发表意见。过去,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英山一些地方毁林开荒,砍桑挖茶,虽然粮食生产一时上去了点,但破坏了水土保持,失去了山区的优势;后来,又有些地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松了粮食生产,在好田好地上种茶栽桑,致使农民吃粮紧张。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发展多种经营要向荒山坡进军,向科学技术进军;发展粮食生产要在改造生产条件、狠抓麦类、稻谷良种化等方面下功夫。结论是200亩河滩田不能改栽桑树。
英山县委的同志围绕着200亩河滩地该种什么这件事,联系实际,深入进行讨论,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这样的讨论值得提倡。
现在,各地都在讨论农业如何翻番的问题。在讨论中出现人们的认识不一致,是正常现象。为了统一认识,很有必要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切忌少数人说了算。只有高度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才能制定出进一步开创农业新局面的正确规划。


第2版()
专栏:

农产品加工业不能盲目发展
北京 刘福合 李希荣 赵毓
党的十二大提出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后,许多地区和基层单位都在研究制订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多数地区和单位都能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把规划订得既积极又稳妥。但少数地方和单位拟订的规划,带有盲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势头。如有的地方制订的近期规划,竟在农、林、牧、副、渔等产品总产量增长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设想出了农业总产值翻番的方案,唯一的根据,就是计划在几年之内,建成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加工比重。至于建厂投产后的原料来源、技术措施、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及产品销路等问题,都没有很好加以考虑,做出相应的规划。
我们认为,在原料产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完全必要的,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翻番),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取决于农产品加工比重的大小。但是,各地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时,需要切实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目前利益,还要考虑长远利益;不但要注意本部门产值的增长,还要注重全社会的经济效果;不但要看建厂前后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还要预测今后的市场变化,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工厂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产品能够质优价廉,适销对路。忽视这些条件,盲目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难以取得预想的经济效果的。
如果在同一时间里,许多县、社、队一轰而起,都来发展自己的农产品加工业,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重复建设,其结果就会使整个国家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农村加工业本身,也会出现加工能力与原料生产能力失调,使设备利用率降低,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巨大浪费。这是曾经有过教训的。这样,不但一些地方的发展规划会遇到困难,还可能影响全局。


第2版()
专栏:

多开一扇门形势更喜人
山西省闻喜县石门公社 党委副书记 田水旺
城市的公共汽车有两扇门,旅客虽多,一二分钟即可上车;相反,农村的公共汽车只设一扇门,上车速度就慢多了。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我看也可以从这一对比中得到启发。
我们公社是个山区。一万四千亩耕地既瘠薄,又零碎,人均不到二亩。经过多年的改造,亩产也只有四百多斤。粮食生产今后肯定还能增长,但要大发展,那是很困难的。这是我们公社相当一部分人对农业翻番摇头摆手的依据。但是,把眼界放宽一点,再开一扇门,把那四万多亩荒山、荒沟、荒滩承包给社员,每户平均就有地三十亩。这里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荒山可以长栽树,短育条,长短结合,当年就受益;荒山还有取之不尽的干鲜饲草,是发展牛、羊、兔等畜禽的条件,只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致富门路还是很多的。以每户栽山楂树
一百株计算,十五年后株产一百斤,就可收入四千元。显然,多开一扇门,形势更喜人,到那时,摇头摆手的人,在事实面前也会点头拍手了。


第2版()
专栏:

带领农民科学种田的农艺师
福建省仙游县农业局副局长、农艺师王元炎(右二)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建立挂钩点、挂钩户和举办培训班等办法,向蔗农推广科学种蔗技术,提高甘蔗单产。新华社记者 顾新生摄


第2版()
专栏:

浙江省玉环县传统名果“楚门文旦”获得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长近两成。
这是解放塘农场职工正在收摘“楚门文旦”。
李云千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