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开展社会主义企业学的研究
童大林
近年来,日本、美国和西欧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把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发表了不少文章和资料,特别是日本,他们的企业非常强调经营,搞得有声有色,夸谓“誉满全球”。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方法和技术革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企业学。美国《时代》杂志曾对日本索尼公司所属一家二千职工的装配厂做了调查,发现那里的工人象给自己家里干活一样卖力。究其原因,认为是企业学起了作用。这门企业学为资本家赢得了更多的利润。
我国现有的几十万个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总机体的基本单位(所谓经济细胞)。它们的状况,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多年来,我们对这些企业不断进行整顿、改组联合和技术改造。近三年,又进行了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试验和推行经济责任制。在这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今,我们翻开每天的报刊,一眼就可以看到:一个个先进企业在兴起;一批批优秀的企业人才在涌现;企业里一项项经营管理方法的改进,技术、工艺、设备的创新,更是万紫千红,层出不穷。当然,我们的企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效益比较低,产需脱节,对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重视不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还有不少企业只管生产,不抓经营,不问市场,不搞研究与开发;有些企业货不对路,技术落后,亏损严重,等等。现在,我们有可能和必要来系统地研究有关企业的各种问题,逐步地形成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企业学,把我们对企业的领导、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企业,是指的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行各种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其中包括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合作企业、联合企业等等。
我们所研究的企业对象,包括各种大、中、小以及骨干的、重点的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企业,建筑企业,科研企业,咨询企业,等等。
当前,在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下,我们的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外剧烈的经济竞争——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资金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充满着创业的精神和创新的活力——生产物美价廉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进行重大的技术改造;推行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全体企业人员的积极性;造就新的各类经济、技术人才。同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上,围绕着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这个中心,学会运用符合经济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的各种经济手段,如劳动、工资、价格、利润、税收、信贷、专利等等。这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企业学的研究范围,不但是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也有企业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一系列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开展社会主义企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想有助于从经济战略、政策法令、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等方面把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搞活起来。
我们的研究方法,最好是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调查入手,看看这个企业,它的特色是什么,突出的经验是什么,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产生各种矛盾的症结何在,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为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企业结构进行了改组,组织了不同类型的经济联合体,这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考察研究。
研究社会主义企业学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指导下,同广大的企业职工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看来,这种研究既需要经济科学的知识,又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知识,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的综合学科。
必须特别提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学,绝对不能排斥资本主义企业那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相反地,只有认真吸收、消化它们中的好东西,抛弃其糟粕,我们社会主义企业学才能充实丰富起来。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也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力争达到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基本上要靠现有几十万个企业去实现。建立这一门新的社会主义企业学,如果对搞活、办好这几十万个企业能起一点促进作用,就算达到它的目的了。


第5版()
专栏:

鼓励把资金用于正途
沈立人
这几年来,在国民经济调整和初步改革的过程里,资金运动出现了新情况。国家财政收入有所下降,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预算外收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国营企业留用的资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资金,则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整个预算外收入,过去相当于预算内的20—30%,现在超过50%,已达600亿元左右。此外,银行的信贷资金,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上述情况,反映了资金过于分散。当然,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适当调整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或盈亏包干的数额。但是,即使调整了,地方、企业和某些部门的资金仍将是相当多的。这是因为,调整比例决不是走回头路,恢复过去统得太多、管得太死的老体制,而是要继续给地方、企业以一定的机动权和自主权,调动他们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因此,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安排好中央财政资金的前提下,结合安排地方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资金,把越来越多的各种资金有计划地引向国家急需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等项目上来。这不仅有利于把这些资金引向正途,防止使用的混乱,也有利于解决整个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保证战略重点的建设需要。
那么,这些资金应该引向哪些正途呢?根据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些资金的不同来源、性质和特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源和交通邮电的小型项目和配套项目。能源和交通邮电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只能主要用于重点项目,不可能包下来,还必须广泛动员其他资金分工合作。例如煤炭,中央开大井,各省开中井,县社开小井;水电,中央办大站,各省办中站,县社办小站;交通,中央的重点在铁路和跨省的航道、公路、港口,地方发展其他水陆运输。这样,就能扩大规模,加快进度,搞好配套,力争早见成效。
第二,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翻两番,原有企业要挑重担,它们能否胜任,关键又在于能否搞好以节能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方面,一定要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就财力说,主要不是靠财政拨款,而是靠企业自筹和其他方面的支持配合。首都钢铁公司实行经济责任制后,包括合理扩建在内的更新改造资金可以全部从利润留成中解决,不向国家伸手。各企业的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是个很大的数字,存入银行,在有关的领导机构统一调度下,分别轻重缓急,作好统筹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逐步满足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
第三,教育、科学和文化等智力投资。教育、科学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文化、体育、卫生等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办这些事业,同样要调动中央、地方、部门、企业乃至个人的积极性,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几年,不少省市从地方财政中拨款办教育,先富起来的一批社队从公共积累中支持学校、文化站、卫生院,都走到了前面。福建省委决定从明年起,地方财力主要用于智力投资,这是极有远见的。
第四,兴建住宅和公用设施,继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长期以来,建设中的“骨”“肉”比例失调,欠债累累。这几年还债,除了计划内尽量安排外,计划外也补充安排了不少。每年兴建城镇住宅几千万平方米,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各级地方和各类企业投资的。今后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还要更多地靠群策群力。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齐步走”,要鼓励条件好的地区、部门和企业、社队改善得快一些,解决得早一些。当然,从全局出发,要注意住宅标准不宜过高,占地要注意节约,其他公用设施要配套齐全。同时,近期内住宅投资也需要适当控制。
第五,条块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沿海各省、市有资金和技术,内地各省、自治区有资源,相互之间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于挖掘潜力,互相取长补短,加快发展。通过协作,现在已有一批厂矿开始建设和投入生产。例如水电、煤炭、化工等部与有关省市协作,增办了若干电站、煤矿和石油化工厂。有些省市的大企业、联合企业和农工商企业,积累较多,已到内地县社建起原材料基地和加工点,闯出了新路。现在的问题是,国家领导机关需要因势利导,加强这类协作的计划性,使它们不仅对局部而且对全局都有好处。
第六,其他适宜于地方、部门和企业举办的事情。我们国大人多,百事待办,都赖中央规划,难免有所疏漏;而给地方、部门和企业以一定的财力,则可因地因时制宜,举办那些需要和可能办成的事情。这几年,有的地区和部门在林、牧、渔业和食品、饲料、建筑材料工业等方面进行投资,弥补了国家投资的不足。国防工业搞民用品生产,大企业搞综合利用,有的社队搞农副产品粗加工,有的专业户、重点户搞养殖场,一般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要鼓励和保护这种积极性,千万不要有意无意地挫伤了它。
为了使分散于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资金有效地用于上述各种正途,亟需在正确的方针指导下,把财力、物力、人力的综合平衡列入计划工作的议事日程。江苏省的地方财力较大,预算外资金较多,他们试编综合财政计划,对预算内外收支、信贷收支、现金收支、公社财务收支(积累部分)等进行统筹安排,引导各类资金合理使用并相互协调衔接,促进了生产建设。看来,编制综合物资计划、综合基本建设计划、综合技术改造计划,加强宏观平衡,都要逐步跟上。同时,还要有一系列鼓励地方、部门、企业把资金用到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去的政策、措施和法令、制度,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实行中央和地方以及条块之间的适当分工,从根本上避免相互争原料、争市场的重复投资和重复生产的盲目性。


第5版()
专栏:

第二次企业管理国际讨论会
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欧洲管理论坛联合组织的第二次企业管理国际讨论会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西欧和美国、中东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企业家和学者以及我国的工业和企业的近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经济政策、长远发展目标以及技术引进和与外国的技术经济合作等问题作了发言。会议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交流了经验。
西欧等国的企业家和学者在会上的发言,引起我国代表的很大兴趣。
西欧代表的发言认为,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率,必须贯彻于生产的各个阶段。在产品开发与设计阶段,要努力提高产品功能,减轻重量,通过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来增加产品的型号品种。设计要优化,以利于制造,利于搬运。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新工艺,对生产设备要精心挑选,以减少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改进工艺装备以缩短机床调整时间;加强维修以减少设备停工台时,特别要重视对工序工和调整工的培训。此外还要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监督,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在制品储备,减少废次品损失。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要着眼于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产品质量要成为公司一级的指导思想,得到企业内各级机构的经常注意和重视。一个企业要以物美价廉取胜,不能用降低质量去换取降低成本。
西欧代表认为,对于“技术”,应理解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从研究开始直到销售所用的知识都属于技术的范畴。
通过应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来实现现代化,所花费的投资,比建立新厂要少得多。这里所说的新技术,既指先进的物质手段,也指掌握技术的才能,即包括硬件与软件。这方面包括:要研究怎样改进现有产品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生产能力,而使机器设备的投资尽可能少;怎样就地取材来解决原材料供应;怎样使工厂的生产的流程更加合理,生产方法更先进而经济;怎样改进现有设备来生产新品种。此外还要对企业现行的机构体制详加分析,为使各职能部门能提高效率,采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薄弱环节,而进行必要的机构改革。
怎样当好企业家?西欧代表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远见,并使全体职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要能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企业经营得好不好,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从创造的价值和利润,来衡量企业经营的效率;
从对未来的发展有无潜力,来衡量企业有没有活力;
从探索新的机会、新的市场和取得资源的能力,来衡量企业有没有应变的能力和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从对社会、对职工能否承担责任和使大家满意,来衡量企业办得是否得人心。
企业领导人要把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技术、财务、人事等,都装在心中,企业家应该是一个通才,而不是一个专才或偏才,他要从各种因素中权衡利弊得失来作出决策,并取得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
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没有出现新的重大发展。现在新的管理方法,不是发源于书斋,而是要到成功的企业中去寻找。
我国代表认为,通过国际讨论会这种形式,了解西方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些观点和动向,学习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渠道。
(潘承烈)


第5版()
专栏:简讯

简讯
△《管理和管理现代化名词解释》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较为广泛地收集了各阶段工业企业管理的常用名词术语,并且着重于从实际应用出发,以我国工业企业管理为主,以现代管理科学为主。此书采用了文字叙述与图示、计算公式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胡凡)
△国外环境经济问题讨论会于十二月十八日在广州召开。
△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所著《官场病》(帕金森定律),最近已由三联书店翻译出版。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一章 做好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第三节 国有生产企业的管理(上)
生产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基本要求
在一个企业中聚集着许多职工,他们及其家属在生活上就会有许多问题,企业的行政领导人当然应该关心和尽可能帮助解决,但大都应由社会有关部门来解决。例如由市政建设部门、民政公安部门或社会服务行业乃至社会团体等来解决。在企业内部有工会、青年和妇女等群众组织,它们对企业的工作有很大的作用,但不是企业管理的机构。现在尽管事实上有不少事都由企业包下来,但是国有生产企业管理还是应该有它特定的任务和范围,那就是组织、指挥、协调生产企业范围内人们在共同劳动中的生产活动。它一方面使劳动者能够以适当的方式组织起来,共同使用属于国家的生产资料,按照不同产品的不同性质和技术要求及其规律性进行劳动,另一方面使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互相配合,结合成为集体的力量。为了完成生产企业管理任务,在企业管理的范围内还包括制定与上述管理职能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建立管理机构等等。
按照上面所说的范围,我们可以说对社会主义国有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合理地组织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计划得以实现,保证企业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生产经营任务。企业的管理就是围绕经营来进行的,人们常常把经营和管理连在一起讲,或者把经营包括在管理的概念之中,就是因为管理和经营有这样一种关系的缘故。
生产企业的管理内容
生产企业的管理内容很多,可以列举如下:
(一)生产管理。包括(1)做好生产过程的组织,按照生产特点、生产类型确定合理的工序,在空间上合理布置生产设施,在时间上使各阶段、各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不断,在各个生产环节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生产;(2)根据生产周期、批量等特点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产品定额等标准,制定生产作业计划。
(二)计划管理。包括编制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经营计划,组织供产销一体综合计划的全面执行,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协调和调查。
(三)技术管理。包括发展新产品与改进老产品的设计、试制的管理,工艺设计的管理,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技术后方的组织,技术文件的管理,等等。
(四)设备管理。为了保证机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和提高机器设备的效能,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要求按照操作规程合理使用,做好机器设备检查、修理、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机器设备的验收、登记、保管、报废、更新、改进等工作。
(五)质量管理。包括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和检查改善产品质量措施计划的执行,对生产的全过程中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和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
(六)劳动管理。包括劳动定额和定员的确定,劳动力的配备和轮班的组织,完善劳动组织健全企业各种岗位的经济责任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加强劳动纪律,做好劳动报酬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七)物资管理。包括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制定物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仓库管理,等等。
(八)成本管理。包括编制和组织执行成本计划,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
(九)财务管理。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资金的管理,企业盈利的管理,企业财务计划的编制和组织执行,健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及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及权限,执行财经纪律,等等。
此外,各项专业管理,都须以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为前提。这些基础工作包括原始记录、统计、计量、数据、表报以及各种信息处理等项工作,这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以重视。尤其在目前,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权威的生产和管理的指挥系统与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建立权威的生产和管理的指挥系统,这是搞好企业管理很重要的一条。
企业生产和管理指挥系统,包括厂长(经理)、副厂长(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职能科室,以及车间主任、工段长和班组长及其相互间的职责关系。厂长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总指挥,企业法人的代表,副厂长是厂长的助手;总工程师等是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职能科室是厂长的办事机构;车间主任等是执行厂长命令的基层单位的指挥人员。建立、健全以厂长为首的有权威的指挥系统,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的保证。
权威的指挥系统不仅建立在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之上,还要依靠它的指挥的科学性。这里所说的科学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整个指挥系统是按照科学的原理组织起来的(指挥系统如何组织起来现在已经成了一门科学),二是指挥工作本身也必须是科学的。只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指挥都具有科学性,才能保证指挥系统长期地保持它的权威性。
在企业中建立有权威的生产和管理指挥系统,与在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发挥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是相辅相成的。职工直接参与管理,是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企业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职工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权在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企业领导人在作出决策之前,就应该广泛地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职工群众还可以行使他们的监督权。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我国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职工代表大会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等重大问题有审议权,而且对涉及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对制定、修改和废除全厂性的重要规章制度有决定权;对管理干部有监督权,建议任命、处分权或选举、罢免权。厂长由职代会选举产生或由上级任命的,既要对国家负责,也要对全体职工负责。组织“三结合”小组也是实际起作用的一种民主管理形式。搞好民主管理不仅不削弱指挥系统的权威性,而且使它的权威更有群众基础。
本章执笔:晓亮 唐丰义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35期)(三十一)


第5版()
专栏:

《四库全书总目》重版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开始,集中大批人力物力,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对乾隆以前的我国古代图书典籍作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和整理,并按传统的图书四部分类法编排。《四库全书》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十多年前,中华书局曾将《四库全书总目》的杭州本断句影印,并附了书名及著作者姓名索引。现应学术界的要求重新影印。(秦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