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西非水塔”探奇
熊善梧
西非海岸的几内亚,巍巍青山,依依绿水,山水辉映,景色优美。特别是它的西北部,崎岖峻岭矗立,激流瀑布横飞,风景更是别具一格,这就是西非著名的水源地——福塔贾隆高原。人们称它是“西非水塔”。
据说,福塔贾隆是几内亚富拉语“河流之父”的意思,如今又被称为“西非水塔”,这是因为它在辽阔的西非平原上拔地而起,高插云天,俨然似塔;更因为它是西非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其中一些大河长达数千公里,流经好几个国家。可以说,“西非水塔”的水几乎浇灌着整个西非大地!
我曾不只一次地走访福塔贾隆高原,攀登这座气势磅礴的“西非水塔”。有一次是坐飞机上去的。从机舱俯瞰,只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林涛起伏,极为壮观。高原面积约七八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内亚全国总面积的将近三分之一。最高海拔1,500多米,群山平均高度在700米以上。从首都科纳克里坐飞机登上高原的几个省府,一般只需要一个来小时;如果从陆地上去,则是“崖谷峻隘,十里百折”,交通十分困难,但却能观赏沿途许多奇异的景物。
“水塔”底层的一大名胜,叫“新娘面纱”瀑布,离首都只有130公里。这诱人的“新娘面纱”,远看象是“布”,近看又似“纱”。原来,它由无数如丝的细流织成一幅透明的水纱,宽数丈,轻盈飘渺,从百丈悬崖飞下,落地无声,使人感到美妙而又神奇。这同“水塔”上其它瀑布那银蛇白练,声若雷鸣,珠花四溅的场面完全异趣。正因为它如此与“众”不同,所以游客不绝。
告别“新娘面纱”,继续沿公路而上,约100来公里,便到山城马木。这里已是“水塔”的腹地了。在这山城郊野的塞内加尔河水源区,又另有一番奇趣。我们是踏上乡间土路去寻找这片水源地的。穿过20多公里静悄悄的深山老林,正感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没想到汽车一个急转弯,竟把我们带进“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几内亚驻军的一个农场。两条小溪环抱着一片冲积平原。130公顷土地,一平如镜;正在收割的水稻金黄一色。农场负责人领我们在稻田里参观,掐着一把沉甸甸的稻穗对我们说:中国的水稻良种“金刚三十号”和“南京十一号”在这里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一些高产地块每公顷达到6吨左右。而这个“稻香村”,便是塞内加尔河的水源地。
从腹地到顶峰,也不过100来公里。柏油马路虽然是出色的,但坡度剧增弯更急。汽车在莽莽群山中穿梭回旋。那一道道峭壁迫入眼帘,有时只留给司机10来米的视野。爬过这段险峻的盘山公路,便到了“水塔”之巅的省府之一——达拉巴。这里是西非有名的避暑胜地。最低温度只有摄氏零上4度。年平均气温17度。在这烈日炎炎、终年酷热的西非确实是个难得的避暑地点。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达拉巴地区热带与亚热带风光并蓄,奇花异草争艳。既有热带原始森林的痕迹,又有人工营造的适于亚热带生长的枞树和松树林园。满山遍野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在雨季与旱季交替季节(每年九、十月),这儿的山景更奇异:一会儿乱云飞渡,奔雷骤雨;一会儿红日照山岗,云雾绕山腰;遇上大晴天,青山翠欲滴,群峰更雄伟!
福塔贾隆高原还是个天然动物园,这儿的稀有动物是河马与大象。至于野生动物有多少种,谁也说不清楚,我们透过车窗看到的就不下10多种。汽车前后,猴、獾、野兔和山鼠,常常成群结队,横行过道。一路上汽车压死这类动物的“交通事故”真是屡见不鲜。我们还偶尔见过蟒蛇和猩猩。猩猩身黑毛长,又粗又壮。密林深处遇上它,还真叫人有几分害怕哩!相反,它倒是不大怕你。见到汽车来了,它大摇大摆爬上树枝,瞪着大眼目送汽车远去。好象只有它才是这里的主人似的!
“西非水塔”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这里是个天然牧场,盛产牛、羊,成为几内亚主要的肉食供应基地。由于“塔”上激流瀑布多,年平均降雨量将近两千毫米,因而使几内亚成为西非拥有最大水电潜力的国家。地下宝藏也很多,铝矾土矿和铁矿最富。
我们曾经走访过高原上许多山村农家,在一些偏僻的山村角落,竟不时听到人们用中国话喊“你好!”原来,这里曾留下中国医疗队队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的足迹。
更令人难忘的是,“西非水塔”之巅还留下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脚印。1964年1月,他和陈毅副总理访问几内亚时,在杜尔总统陪同下登上了高原著名的风景城市拉贝。三位领导人还在这里的一座圆包(典型的非洲式住房)前照了像。当我们站在这座圆包前时,大家争着摄影留念。是啊,中几两国人民的友谊,正象这“西非水塔”流出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千载留芳!(附图片)
几内亚山村小景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救救金字塔!
朱福铮
尼罗河畔的金字塔是举世驰名的建筑奇迹。几千年来,尽管岁月流逝、战祸兵燹、黄沙狂漫,那一座座方锥形的石塔却仍然巍然屹立于吉萨高原,犹如苍穹中不灭的星辰,闪烁着古代人类的聪明才智。古往今来,它们一直被视为地球上雄伟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万千游人。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帝王们的陵墓,里面藏有不计其数的文物珍宝,几千年来不断遭到劫掠、盗窃。古埃及法老们的大墓地被破坏的程度,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尽管墓室结构建得十分复杂,但仍未能防止盗墓者进入墓室。直到今天,这种盗墓活动仍时有发生。在1960年至1970年期间,每年都有价值相当于700万美元的历史文物被偷盗出来。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劫掠走了大量方尖碑和巨型雕塑,欧洲的考古学家们也采用种种手段将文物弄到手,就连那些到埃及来旅游的欧美游客也都试图弄走一块墓石作为纪念……凡此种种的破坏,使金字塔已遍体鳞伤。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是西德历史学家彼得·埃勒布拉赫在《救救金字塔!》一书中所披露的。此书最近已由法国罗贝尔·拉丰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了拍摄埃及的人种志影片,曾先后7次来到尼罗河流域,耳闻目睹,了解到有关金字塔古迹被劫掠、偷盗和破坏的详细情形。
材料丰富,情节生动,是本书一个特点。作者在书中写道,自公元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各大公司都在亚历山大港和开罗设立了办事机构,那些办事员靠非法的文物交易大发横财。此外,一些西方冒险家亦插足埃及,白手起家,盗窃文物。从开始时索居茅舍的穷汉一举变成了拥有豪华别墅的阔佬。那个时候,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体态瘦弱的欧洲贵妇在仆人们的带领下,穿过一条条狭窄的甬道,在大金字塔中行走着。她们身着宽大的连衣裙,一步步登上阴森森的墓室,墓室之中逸出来的恶臭,使她们情不自禁地把蘸有薰衣草香水的手帕捂在鼻子上。可是游玩之后,她们便将沿途弄到的古石、雕塑和护身符等文物带回旅店……
在这帮“古物猎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当时各列强驻埃及领事馆的官员。这些人任职期满回国时,往往腰缠万贯,阔气非凡。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在西方巨商面前,声嘶力竭、拍胸顿足地为非法猎取来的文物漫天要价。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会精心策划,用鸣礼炮欢迎富翁们到来,以此揭开文物交易的序幕。例如,一位法国驻卢克苏尔领事馆的领事邀请了几位巨商到他家吃阿拉伯式的宴席,席间突然传来了请求入内的钟声,此刻仆人跑进来说,有人在门口要出售刚刚发掘出来的文物。于是,领事急忙让仆人把那些人叫进来。面对那件件古物,大亨们心花怒放,在领事的建议下,贪婪地买下了实际上属于领事本人的文物。
近年来,为了制止盗窃文物的活动,埃及政府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作者写道,1976年正当3个西德游客用锯条从一块岩石上锯下一尊浮雕时,埃及巡警蓦然而至,那3个德国人受到了严厉惩罚。1978年2月,埃及旅游巡警抓获了一个企图把一尊塑象带出境的法国人热吉特。  1978年夏,彼得·埃勒布拉赫与摄制组在麦地内阿布拍摄一座陵墓时,曾亲眼看到一个日本游客趁着看守人员喝薄荷茶的机会,将雨伞柄偷偷地伸进铁栅栏里,试图把一个文物钩出来。为谨慎起见,那个游客环顾四周,目光恰好落在彼得身上。彼得微笑着连连摇头,日本人尴尬已极,赶紧缩回了雨伞,悻悻离去。
书中写道,仅1970年,埃及的饭店接待了4,574,000名外国旅游者。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旅游者都带上一件真正的文物出境,那将会使埃及的历史古迹遭受何等惨重的损失呀!
珍贵的历史古迹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保护文物已成为各国公众舆论的共同呼声,这也是《救救金字塔!》一书的主题。为了拯救金字塔,彼得奋笔疾书,写就了这部揭露某些西方人贪得无厌地劫掠和破坏金字塔的专著,呼吁世人都来密切关注金字塔的命运。(附图片)
1900年,一群来到金字塔的欧美游客


第7版()
专栏:

雪山宝地南极洲
振中 晓辉
南极洲,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这里95%的面积覆盖着冰雪,拥有的冰占全世界总冰量的95%,最厚的冰层达4.8公里。这里已测到的地球最低自然温度为摄氏零下88度多;的确可称为地球的冰库,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
可是,南极洲也曾有过英姿焕发的年华。在远古时期,南极洲原是一片肥沃的绿洲,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鸟语花香,野兽嬉逐,是多种动物的自然乐园。
南极洲从充满生机的绿色大陆变成一片荒凉的冰雪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的科学家认为,大约在1亿年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和南极洲是连结在一起的,都是贡德瓦纳兰德陆地的一部分。当时海洋的暖流流经南美洲的西海岸,向南流去,给南极洲带来了温和的气候,近海水温达到10度左右,为生物生存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五千万年以前,地球出现变动,澳洲大陆板块分裂并开始漂移。大概又过了二千多万年,南美洲的地盘也开始分裂向北漂移,于是南极洲孤零地被南极环流所包围,暖流随之消失,加之极地强风把水表面的热量吹去,温度渐渐下降,植被开始消失,气候变冷,冰层出现并渐渐增多。年深月久,南极洲终于景色全非了。
现在的南极洲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比欧洲和大洋洲的陆地面积都大。由于气候异常寒冷,空气中几乎没有水分,全年降水量不到一英寸,是干旱的“不毛之地”。但这并不意味南极洲对人类没有用处,相反,这是一块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宝地,而且,它的存在对调节世界气候、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万物生存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这里冰雪的总蓄积量达3,000万立方公里,是地球的淡水冰库。这对缺乏淡水的世界各国来说,是十分吸引人的,不少科学家已在研究未来引用南极洲淡水的问题。
据调查,南极洲的动物资源也不少,有些耐寒动物是适应南极严寒环境的,正在这里传宗接代地生存下来。鸟类中以企鹅为数最多,成群的企鹅聚集海滩,是南极特有的动人景色。兽类中最常见的是海豹、海狮和海豚。海洋中鲸与磷虾最多,还有90多种鱼类。最大的鲸叫蓝鲸,身长30多米,体重160多吨。磷虾是南极最小的鱼类,有的只有几厘米长,但它们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有的科学家认为,在不减少磷虾资源的情况下,每年可以捕捞一亿吨,即比目前世界捕鱼量多一倍以上。
冰雪封冻的南极也是一个矿物资源繁多的宝库。现已查明的金属矿物层的范围达3,300多平方公里,品种220多个,金、银、铜、锡、铅、镍、铬、煤、石油、天然气等均很丰富,还有铀矿。南极的横断山脉大部分地段都蕴藏着煤和铁矿,其藏量为世界煤、铁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开采出来,足够全世界消费200年。
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极大陆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注意。现在有不少国家派出科学家长年驻守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南极洲的未来充满着魅力,一旦能够真正打开这个宝库,无疑是将为人类造福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沙漠的福音
南友
撒哈拉大沙漠正以每月零点八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展,有些地区,甚至达到每月三点二公里的速度。撒哈拉沙漠的不断扩展,日益成为非洲各国十分头痛的问题。为了防止沙漠悲剧性地继续向前推进,据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日法国《青年非洲》报道,苏丹自一九七七年以来作了种种尝试,现在找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一九七七年,苏丹从墨西哥引进了一种叫做“若若巴”的小灌木。这种小灌木的特点是它不仅能在干旱地区,而且能在沙漠中生长,甚至在其他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生长。苏丹将“若若巴”栽种在苏丹六个不同的地区,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其中一些“若若巴”在这里生长高达二点一五米,而这种“若若巴”在墨西哥的土地上每年只能长高三十厘米。显然,非洲的气候更适于这种植物生长。
“若若巴”的根扎得很深,在种下去的最初几个星期内,它的根部每天能生长二点五厘米,这不仅使它能向深广处伸展去吸取水分,而且还有固定沙土等作用,从而防止沙荒的不断侵袭。此外,“若若巴”的种子含有丰富的植物油,可作为润滑油、搽发油以及药用等工业的原料。“若若巴”给沙漠带来了福音。


第7版()
专栏:

“生存主义”风行美国
肖 尘
在美国各种社会思潮中,近年来“生存主义”迅速流行。据报道,从加利福尼亚州山区的山顶到马里兰州海滨的沙丘,成千上万的“生存主义者”正在囤积物资,建立秘密藏身处、购置武器和防核扩散器材,以对付人为的灾难和自然灾害。这种惶惶然的忙乱景象,美国一家报纸称之为“末日热”。
“生存主义”,也叫“退却主义”或“未来主义”。它是一种对未来失望、恐惧,对政府失去信心的产物。其主要信条是:在美国国力日衰、处理各种重大危机的能力大大降低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核大战、经济崩溃或特大自然灾害,美国社会结构势必濒于解体,人们只能依靠自己求得生存。用“生存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梅尔·塔潘的话来说,就是“在危急中要使自己有一个退避的安全之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期间,“生存主义者”大量储存燃料;此后美元贬值,他们又纷纷收藏黄金;1979年伊朗国王下台和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后,他们就开始大量购买枪支弹药,建造避难所;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后,对自然灾害的恐惧顿使“生存主义者”的队伍激增。
美国报刊通常把“生存主义者”分为“温和派”和“强硬派”。“温和派”认为美国将出现严重经济萧条,并可能由此引起社会动乱。当前,他们主张趁早购买钻石、珠宝和黄金,进行不动产投资,并在秘密地点大量储备各种生活必需品,以防不测。“强硬派”则预言,美国社会在一次大危机中将出现大规模的、也许持续五年之久的暴乱。因此他们鼓吹走“武装自保”的道路。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一户居民藏枪达17支之多,即是一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生存主义者”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工事。
“生存主义”的风行,也给资本家大开了生财之道。各种“生存公司”应运而生,成为所谓“八十年代的工业”。它们生产并出售便于储藏的冻干食品、饮用水净化器、防毒面具、小型应急发电机等等。各种专门报道“坏消息”和讲授“生存之道”的报告也纷纷出笼。“生存训练中心”和“武器训练中心”亦广为开设,生意还是十分兴隆。(附图片)
生存公司新产品
江 帆画


第7版()
专栏:

墨西哥玉米饼机器
刘玉树
旅居墨西哥,吃到一种过去罕见的薄饼,有点象在北京包烤鸭吃的饼子,香喷喷的,脆嫩可口。听友人介绍,原来这是玉米面饼子,不禁使我大为惊异。
玉米本被列为粗粮,一向不受人们宠爱,可是,墨西哥玉米却遇到“知音”,被一种新式的玉米饼机器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俱佳的食品,从而身价倍增,受到人们喜爱。
现在,墨西哥研制成了从浸泡、磨面到制作薄饼的一整套设备,实现了玉米加工机械化。我们看见,玉米饼机器体积不大,宽不到1米,长4米多,制作速度有每小时60公斤、120公斤和220公斤三种。由于占地面积小,可安装在一般的粮店或食品商店里。制饼时,先把玉米粒放入开水中,投入少量生石灰,拌匀后浸泡约2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磨面,这种面韧性大、细腻。再把玉米面在机器上和匀,制成饼,经过烘烤,就成了可食的薄饼。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之一,玉米是墨西哥人民的主食。这个国家在粗粮细作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他们制作玉米饼的机器由于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已销行美国南部、拉丁美洲各国,并远销法国、日本。
玉米也是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主要作物之一,但是我们食用玉米的方法还不够多。我想,如能学习墨西哥的经验,使玉米广逢知音,不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