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不许殴打辱骂教职工
今年以来,我校已发生两起校长、职工遭到殴打和辱骂的事件。
4月9日,待业青年王建民闯入我校,破坏运动会。校长一再劝阻,王建民不但不听,反而把校长的手咬坏、脸打肿,鲜血直流。他甚至持刀来校,扬言非把校长扎死不可。问题反映到光华路派出所、区公安分局、市公安局以及区、市教育局,都未得到及时彻底解决。以致又发生有人辱骂学校校长、殴打工友的事。
7月28日10时左右,住在学校西边的第一造纸厂工人李福(他经常闯入学校打水、洗衣、洗菜,有时只穿裤衩来校洗澡,嘴里还经常胡说一通)和他妻子不经允许就闯入学校打水。当他们抬水经大门口时,门卫李素珍说:“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来校弄水了。”李福当即大骂:“校长他妈×,不让我从学校接水管,非从学校打水不行!”李素珍说:“校长又不在,你骂他干嘛?”李福说:“我×他妈!我当着他的面也骂!”还骂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话。李素珍制止他,李福就动手打了李素珍的耳光。李素珍当时嘴、耳出血,眼睛充血,后经医生诊断为“脑震荡”。
河北保定市红星街小学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为什么保定市一再发生打教师事件
  红星街小学教职员工两次被打伤后,在当地多方投书申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打人凶手长期逍遥法外。
两年来,类似事件在保定市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不断发生。初步统计,一中、二中、八中、九中、十三中、河北农业大学等6所学校,两年来先后发生10起教职员工被打伤事件。记者前往调查之前,保定市第一中学又发生一起教师被严重打伤事件。
8月26日下午,市环境卫生所一队的4名清洁工人以清理垃圾为由,阻止一中修建学校围墙的正常施工。一中管后勤的姚树理老师一再和他们协商,并答应为清理垃圾提供方便,清洁工们却坚持让一中停止施工。双方交涉时,4名清洁工拉姚跟他们“找地方去讲理”,边拉边打。一中几位教师赶来相劝,也遭到毒打。另两名清洁工赶到现场,大喊一声“打!”也跟着大打出手(个别教师被迫还了手)。结果,两名教师重伤住院,一名教师伤口缝合后在家养伤。这一事件在保定市再次引起了轰动(7月21日上午,这个队的7名清洁工人,在裕华东路百货商场内打伤商场一名工作人员,使商场停业两个多小时)。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用几乎是祈求的声调对记者说:“我们没有过分的要求,只求能保证人身安全,让我们安心教课就行了。”
为什么打骂教师的事件在保定市一再发生呢?人们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公安部门中的某些人员麻木不仁。红星街小学与光华路派出所仅一墙之隔,这个学校教职工被打后,曾多次到派出所寻求保护,然而碰到的却是冷漠、敷衍与斥责。红星街小学校长被打后找到民警,最后竟被撵出派出所。7月28日再次发生打人事件后,红星街小学校长找到派出所指导员要求解决问题。指导员说:“我没时间,等有时间再说”;“别一有事就都向我这儿推,不然我就别活了。”派出所不管,红星街小学只好向区公安分局、市公安局申诉。几经奔走,区公安分局才决定立案调查。调查了十几天,只调查了三个证人。调查结束后,一直拖着不处理。直到9月7日记者去红星街小学采访的前一天,区公安分局才派人来匆匆将处理方案通知红星街小学领导。
——领导护短。一中教师被打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市委为此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联合调查组调查之后,建议对肇事者行政拘留10至15天。对此,肇事者所在单位环境卫生所及其上级领导机关市建委的个别负责人很不满意。他们不但不检查自己,反而多次指责公安部门偏袒教师,有人甚至下令打人者拒绝公安局的传唤。保定市主要负责同志指示要给主要肇事者张铁良党纪处分,他们也拒不执行。9月5日,市建委个别负责人当着调查组和市委领导同志的面,竟然一再为打人者开脱。环境卫生所的干部拒绝让打人者赔偿药费。
——处罚过轻。在保定市,教师遭打骂事件不断发生,这与对打人者处罚过轻不无关系。在红星街小学打人的两个人,一个只赔药费了事,一个被拘留10天。给一中三位教师造成那么大痛苦的打人者,实际仅给予5至15天的拘留处分。至于医药费,联合调查组居然两次提出:双方是“公对公”发生纠纷,因此药费应统由公家报销。对此,很多干部、教师气愤地说:“这简直是公开鼓励打人!”
河北省保定市打教师之风能不能制止?怎样制止?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李 渡


第5版()
专栏:新风集

二十多封感谢信的来历
徐州市王陵卫生队,有个25岁的掏粪女工,名叫黄克侠。她参加工作不过一年,可收到的感谢信,就有20多封。
她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赞扬呢?这还得先从两幢四层高的宿舍楼谈起。这两幢楼内,有16个旱厕所,象农村的茅坑一样,需要天天掏。就以每天掏一次计算(每周有两天是一天掏两次),上下往返,一共要迈384个台阶。黄克侠这个身体不很结实的女同志,却一声不响地从去年9月干到现在。尽管肩膀压肿了,两腿累酸了,大冬天头上直冒汗珠儿,她还是每天手提水桶,肩背粪箕,负重近百斤,一步一个台阶地上上下下……而且,这只是她全天工作的一部分。她每天要打扫的厕所,就有30多个。这样的工作态度,怎能不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呢?
一次,一个老农上厕所时,不慎将一张300元的现金提货支票掉进了粪坑,而且忘了地方,急得几乎哭起来。小黄当即安慰他说:“大爷,您别急,我帮您找。”她手拿木片,一个粪坑一个粪坑地寻找,终于找到了,又洗净、烘干,递到老人手里。老大爷掏出10元钱来,表示感谢。她却笑着推开,拉起粪车走了。老人回村之后,逢人便讲:“我时运好,碰上了一个女雷锋。”
还有,她在倾盆大雨中,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迷路的老大爷身上;为钱包被窃的农村妇女慷慨解囊;扶着急待分娩的孕妇进医院;替滑进粪坑的儿童洗脚;给上厕所的女病人系腰带……虽然这些人都与黄克侠无亲无故、素不相识,可她对他们却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体贴入微,而且不留自己的姓名。她这种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我问黄克侠:“有些人看不起掏粪工,你怎么偏偏选择了这个职业?”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这个职业哪里孬?徐州市那么大,都快80万人了,没有掏粪工,那将脏成啥样子?只要大家能有个干净地方学习、工作,俺清洁工脏点、累点,也算不了啥……”     江苏徐州市 胡存英


第5版()
专栏:

令人振奋
近读报纸,许多消息令人振奋,激人上进。《健康报》11月7日刊登的《乔副教授登门纠正误诊》的报道,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副教授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发现误诊,不怕丢面子,主动登门道歉,这种知错改错的精神,很值得提倡。现推荐给你报,望予转载。  
 四川重庆市中区朝天门饭店         钱德威


第5版()
专栏:读者推荐

乔副教授登门纠正误诊
9月20日,太原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李宝琳到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看病。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乔岱和李怀玉大夫给他作了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外面有一肿块。他们又让病人作了病理切片检查。时隔20天以后,患者拿着病理报告让乔副教授看结果。老乔当时正在紧张查房,接过病人的病理报告,又看了看病历记录,就下了“食道癌”的诊断。
查房结束后,乔副教授又翻出那位病人的病历记录查看。他想起20天前给这位病人作胃镜检查,初步认为食道外面的肿块不是食道癌;后来的病理切片也正常。他发现自己显然下错了诊断。他想,这一错,不知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多大的思想压力,当即给太原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打了电话,厂办公室的同志答应一定转告病人。老乔放下电话,又想,如果下午才转告病人,病人全家这顿中午饭就吃不好。于是,他又问清病人住址,骑上自行车在中午12点钟赶到了病人家里。他向病人及其全家承认了自己诊断错误,叫他们不要背思想包袱,并详细交代病人患的疾病以及治疗和注意事项。患者全家见年近六旬的老人,不顾年高体弱,不顾自己是一个副教授的面子,饿着肚子登门检讨,纠正错误,深受感动。他们说:从乔大夫的一举一动,看到了他的高尚医德。  李德元 陈治家


第5版()
专栏:读者论坛

科学小品要注意科学性
近几年来,一些报刊发表的某些科学小品,由于缺乏科学性,失真之处甚多,引起了许多读者的不满。
早些时候,某报发表了关于“吃蚂蚁”的文章。本来文中尚有商讨余地,是作为“争鸣”意见发表出来的,不料一些报刊竞相转载,结果,把“吃蚂蚁”说成“可以治病”,无病也能“延年益寿”。后来,又有人发表文章,说那是吃不得的,并举例说,某单位某同志等数人照报上讲的吃法吃了蚂蚁,结果闹出了毛病,而这种病又是医学史上罕见,目前尚无法治疗的。
好险!
最近,又在《科学画报》第10期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茶水表面的一层薄薄的飘浮物,原是茶叶的绒毫,或是茶叶表面粘上的无毒的尘土杂物等,一般尚可饮用,不会影响健康。可是,10月25日的《广西日报》摘登的《知识与生活》杂志的文章,却说茶水表面的飘浮物是霉菌的“浮尸”,吃不得的。强调要把头遍茶倒掉重泡才可饮用。究竟谁是谁非?真叫人无所适从。……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科学小品,有不少内容是谈医疗卫生、饮食营养、保健强身之类的,撰稿、审稿稍有不慎,登出来,便可能铸成大错,后果不堪设想。
我是热心阅读科学小品的,希望报刊能更多地刊登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但更希望作者和编者多多注意这类文章的科学性。
广西宾阳高中          文 一


第5版()
专栏:立此存照

渔家恼
——浙江省余杭农村所见
隋禅 摄
江南是鱼米之乡,这里是鱼死之乡。白花花死鱼一片,什么人看了能不触目惊心!
水源污染给渔家带来了大烦恼。有人提供的背景数字是:去年全县死亡成鱼40多万斤,今年鱼类损失已超过100万斤。
任凭这样下去吗?还是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办事?
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水清鱼跃,让渔家恼变成渔家乐?     
                ——编者附语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生产班组的报纸不能砍掉
今年以来,很多工厂将生产班组的报纸砍掉了!
据说,这些单位砍掉报纸的“理由”是为了“节约开支”。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工厂订阅报纸,用工会经费订阅,这是早有规定的,无须行政开支。离奇的是,有些单位大处不算小处算,浪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可以毫不吝惜,对订阅报纸却是“精打细算”,心疼得很!报纸是职工的“精神食粮”,也是工人的“良师益友”。大凡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人,不可一日不读报。尤其是党的十二大以来,工人们更是希望每天能看到报纸,以便学习和贯彻十二大精神,可是却难以看到报纸!
生产班组订报看报,是形势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也是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能砍掉。   北京电表厂技术资料室 赵广信


第5版()
专栏:毖后录

鬼神不可信 有病早求医
今年7月30日上午,我公社卫生院山头分院郭克荷医生的五岁的儿子贱根死了。人们为郭克荷惋惜,更因他的妻子求神弄鬼、坑害亲生儿子的行为而愤慨。
郭克荷之妻是个农村妇女。今年3月间,她丢掉生产、家务不管,而去当什么“花小姐”,整日里唱“仙歌”,诉“仙情”,疯疯癫癫。7月25日上午,郭贱根不慎从他哥哥头上栽到地上,摔晕过去,醒来后哭喊着脑壳痛。闻讯归来的郭克荷要给儿子检查治疗,“花小姐”竟不许检查。她又唱又跳,叫嚷:“我是‘花小姐’担保崽平安无事。”一连几天,小贱根哭叫声不止。郭克荷见儿子病情恶化,便将他背到公社医院抢救。但“花小姐”尾随到医院,不准给儿子打针吃药。她买来香、烛和爆竹,并下跪向“神仙”悔罪,折腾得孩子病情更加严重。小贱根终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
儿子死后,“花小姐”没有痛哭,还逼着丈夫买爆竹,烧纸钱,跪地膜拜。悲愤填膺的郭克荷忍无可忍,当众训斥了装神弄鬼、害死儿子的妻子,并沉痛地告诫乡亲们说:“鬼神不可信,有病早求医!”  江西吉水县醪桥公社 王荣斌


第5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制止迷信活动对国家文物的破坏
一些地方的少数人搞迷信活动,严重损害了国家文物。例如我省邯郸市北响堂石窟,是北齐至明代约一千年间陆续开凿的大型石窟寺,内有精美的石壁刻经及大小佛像3,400余尊等珍贵文物,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的宝库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来,由于管理不善,有的人任意在佛像脚下焚纸、烧香、点蜡烛,少数搞恶作剧的青年,还往佛像嘴里、鼻孔里点放纸烟,致使几十尊异常精美的石雕像烧坏了腿脚衣裤,熏坏了面目口鼻,更多的则被熏成黑黄一团。一个煤矿工人听信“巫婆”、“神汉”胡说,为给儿子治病,用油漆、金粉、彩色等,涂污了这里的6尊大佛、12尊小佛及部分佛座、窟檐柱等,严重污损了国家珍贵文物,也误了他儿子的病。
再以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为例,这个山水秀丽、每年接待几十万国内外游客的胜地,也遭到搞迷信的人的破坏,他们将历史碑刻毁雕成粗陋的“仙姑”像,并在风景优美的冲要“宝地”建造所谓“仙姑庙”,诱人化纸、烧香。
希望有关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迷信活动损坏文物,并对肇事者和玩忽职守者追究责任。 河北 冀文


第5版()
专栏:爱林护林

笔杆粗的小树也未能幸免
陕西汉阴县西部山区,原来是“抬头不见天,出门不打伞”的茂密森林。山上盛产桃、板栗、李子、柿子等果品,以及天麻、黄连等名贵药材,还有木耳等,给人造福很多。
这些年来,这里乱砍滥伐成风,使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太平公社卞家沟,从山口至十五里深处的山岗上,大小树木已被砍伐一空。现在,每天还有人上山乱砍,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每逢工厂、学校节假日,情况就更严重,大树、小树被一扫而光,就连笔杆粗细的小树,也不能幸免。我大概统计了一下,仅卞家沟一处,每天平均有四十多人进山,平均每担柴最少损坏八十多株小树,就是说,每天要有三千多株小树受损。          陕西汉阴驻军 王波


第5版()
专栏:爱林护林

公路两边的树该谁管?
山东昌(乐)大(家洼)公路(南起昌乐城火车站,北至寿光县的大家洼盐场)两边的杨柳树,经常遭到乱砍滥伐。去年被人用锯割、斧砍了二百八十多棵,今年又被人盗伐了一百九十多棵,都无人过问。寿光县境内从郭营村到周疃庄一段,长约十华里,二十多年来两边一直无人栽树,至今光秃秃。群众纷纷议论:公路两边的树,砍也没人管,栽也没人管,到底该谁管?    山东寿光县 袁殿富


第5版()
专栏:答复反应

为防噪音,限制开工时间
你报10月30日第五版刊登题为《别再让我们‘睡’在机器上了!》的来信,反映我市向东纺织厂噪声污染、危害居民问题。市长王化成同志当即批示我局和南岗区政府调查处理。
我局对向东纺织厂的噪声,曾做过多次监测,均超过国家标准。但由于这个厂是一个小型的集体企业,要治理噪声污染确实存在着资金上的困难。经与市纺织工业局商量,并经市政府批准,对这个厂采取晚间(晚6时至次日早6时)不准开机生产的办法,解决夜间噪声污染问题。    黑龙江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


第5版()
专栏:街谈巷议

茶余饭后何处去?
前不久,在和一些工人同志闲谈中了解到,许多职工常常因为茶余饭后无处可去而感到苦恼。业余时间活动场地太少,图书阅览室更少,有些人只好在晚饭后蹲在马路边上打扑克、下象棋。有时上百人聚在一起,很不好。
1966年以前,我们这里有职工俱乐部、职工活动站,仅鞍山市铁西永乐、共和地区就有这样的活动场所五六处。当时的鞍钢耐运职工俱乐部的活动站,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类室、乒乓球室、游艺室等,人们到这里可以凭职工证,交少量租金,借阅各种图书、报纸,可以到游艺室参加各种活动。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棋类比赛、灯谜、游艺晚会,逢年过节,有的业余剧团还来演出。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陶冶精神,学到有益的知识,所以许多人(包括退休工人、学生等)都愿到这里来。后来,这个活动站改为医院卫生所,职工俱乐部也几乎成了专业电影院。
希望有关方面想一想:怎样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利用好现有的每一个职工俱乐部,让它名副其实地为职工服务,就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辽宁鞍山市修配服务工业公司        刘铁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