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开锣戏就好
——看上海昆剧团演出的印象
蓝 翎
爱看戏曲的观众,大都养成了一种欣赏习惯和欣赏心理,不那么重视“开锣戏”,谓之“垫戏”,看不看无所谓,反正是无名演员的“一道汤”。所以,但凡有“垫戏”,台上开锣了,台下仍然乱轰轰地找座位。是否都是乘车晚点了?不见得。如果是好戏,恐怕早就坐齐了。这里也有观众心理学。
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同志率领的上海昆剧团这次来京演出,第一天的“开锣戏”是《挡马》。这是一出最普通的传统折子戏,昆曲有,京剧有,其他一些剧种也有,而且经常作为“开锣戏”上演。然而,上海昆剧团的《挡马》却不同一般,一开锣,就把观众“镇住”了。《挡马》是功夫戏,观众要看的正是演员的功夫。王芝泉饰的杨八姐,陈同申饰的焦光普,也真有功夫,有真功夫。干净利落的开打,造型精美的椅子功,使人眼花缭乱。只见焦光普倒地,不料杨八姐的宝剑却被踢出鞘飞空,露了手“绝招”。待两人误会已释,按常见演法,焦光普改充马童,翻筋斗下场,或者再加几个旋子。陈同申则不同,而是旋子加转体,又比一般演法高出一招。这里并无卖弄技巧,恰恰符合焦光普的高兴心理。
有的观众说,二十多年来还没有看过这样好的《挡马》。是否赞誉太过,难加比照。但是,我敢说,一出“开锣戏”就好,得到那样热烈的剧场效果,则是多年来所从未有过的。你不信吗?想去看可是看不着了,他们带的好剧目太多,连这出“开锣戏”也不返演。留点遗憾也是好的,至少有助于改变对“开锣戏”的轻视。
观众轻视“开锣戏”,正是对剧团拿“开锣戏”应付观众的惩罚,一报还一报。所以,要争取观众,必须“开锣戏”就好。“开锣戏”,“压轴戏”,不是由剧目本身决定次序的。过去戏评家常讲“戏保人”或“人保戏”,作为个别现象,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戏剧遗产的继承和积累,从剧目的积累讲是“戏保人”,剧本提供上演的基础,而从舞台艺术的积累讲,则最根本的是“人保戏”。有了人,有了好演员,有了与众不同的高水平的艺术创造,“开锣戏”也能变成杰作;没有人,没有好演员,老是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名戏,名家的拿手戏,流派的代表作,也能变成“一道汤”。未来的好剧本要作者去创作,已有的舞台艺术传统和未来的舞台艺术,非由杰出的演员来保和创造不可。再回头往远点想,如果不是俞振飞和“传”字辈的老艺术家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舞台上苦保昆曲,那么昆曲的衰败则不堪设想(这里不涉及北昆)。单纯“演戏的”保不住戏曲的舞台,只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历史责任感的戏曲艺术的真诚追求者,才能真正把戏曲舞台的传统牢牢保住,并向更高的境界推进。
如果说二十几年前浙江苏昆剧团进北京,以一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那么这次上海昆剧团的进京,则是以一大批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显示了粉碎“四人帮”后昆曲获得新生的繁荣局面。仅以笔者看了的几场演出的印象来说,不但“开锣戏”就好,而且,开锣,戏就好,每戏皆有新意或“绝招”。计镇华的《弹词》,没有太多的表演,一人独唱〔九转货郎儿〕,一曲一阵掌声,把《长生殿》作者洪昇所寄托的悲愤、感慨、凄切、苍凉之情,化为催人泪下的舞台声音。华文漪饰演的《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以诗情画意的梦幻,表现了对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理”的强烈反抗。比起当前舞台银幕上的“奶油小生”和“苹果花旦”们的浅薄、庸俗、无聊的表演,要高雅得多,深刻得多,这才真正体现了中国表演艺术追求美的传统。《烂柯山》里的崔氏,“贫穷难耐凄凉”,逼着朱买臣写休书改嫁,一旦朱买臣官居会稽太守,她又做起破镜重圆享荣华富贵的痴梦来。这是一个内心很复杂的性格化人物,是受了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她固然缺乏中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但也还不是“恶妇”。梁谷音演出了她的复杂性,所以让人产生的印象就不是单纯的憎恶或怜悯,觉得在那种社会条件下就有这么一种人,因而造成了“覆水难收”的悲剧效果。从《双下山》、《枯井案》等戏中,我以为刘异龙是不可多得的文丑;而《时迁偷鸡》里的武丑张铭荣,从他的过硬功夫看,倒可期望他向着已故的丑行名家叶盛章所达到的高峰攀登。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它曾经影响过不少剧种,也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有人把它看作红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完了自己。我以为这感叹未免有点消极。真要打比喻的话,它倒象个“长寿灯泡”,只要有充足的光源,是可以长期发出耀眼的光辉的。这光源不是别的,而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们的无穷的艺术潜力。上海昆剧团能够做到“开锣戏”就好;开锣,戏就好。那么,在还没有最后看完俞振飞的压轴戏《奇双会》以前,是不是可以不局限于具体剧目,而是从更广泛的范围加以考虑,向他们学习一些有益的经验呢?(附图片)
《挡马》剧照 王东摄


第5版()
专栏:

深刻感人的《护照的秘密》
吴海
江西省上饶地区歌舞话剧团演出的五场儿童话剧《护照的秘密》(编剧黄克忠、刘继伟、蒋裕华),是一出感人的好戏。它以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巨大力量,强烈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大幕一拉开,观众们就被戏剧悬念紧紧地抓住了:姜医生大后天要出国,但护照突然不翼而飞了,秘密何在?剧本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把作品写成一个单纯“破案”的情节戏,而是透过护照事件,着力于写人物的思想冲突和感情纠葛。矛盾的一方姜医生是个有着精神创伤的人物。她认为中国“成了一个烂摊子,没什么希望了”,因而一心向往外国。她的儿子叶亮由于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幼稚、好奇,也巴望早一天到国外去,将来当一名科学家。而矛盾的另一方叶老师和叶莹、大旦、小旦却正相反,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红领巾,向往共产主义,因而对姜医生的思想、言行是不理解、不支持的。这样,就不仅在家庭内部激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在邻舍、朋友、同学之间也引出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这里,出国不出国,只不过是生活的现象,而爱国不爱国,有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是生活的本质,也是戏剧矛盾的焦点所在。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敏锐地捕捉了生活中的这一本质,深刻地开掘了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主题,艺术地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化在共产主义理想之中,是十分可贵的。
《护照的秘密》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敢于写情,善于写情。剧中夫妻情、母女情、母子情、父子情、兄妹情和朋友情溢于舞台。一条红领巾的深刻寓意,叶亮重新入队宣誓的场面处理和一张照片三次运用的细节描写,颇具匠心;充满儿童情趣和富于个性的表演,也受到观众好评。(附图片)
《护照的秘密》剧照
效伟摄


第5版()
专栏:

爱的颂歌
——《闪烁吧,繁星》观后
李庆成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闪烁吧,繁星》(编剧欧阳逸冰)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称赞。
这是一首爱的颂歌。全剧通过剧中人对试读生李大为的不同态度的冲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前在少年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宣传了一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要相互友爱、特别要爱孩子的思想。
剧中生动地塑造了陶老师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李大为、庄毅、胡金花等少年儿童的形象。陶老师为了帮助李大为进步,她主动说服其父李师傅改变对大为的粗暴态度,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帮助大为减轻家务劳动的队日活动,并劝说大为的继母要象亲妈妈一样地爱护大为。为了帮助胡金花改掉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的毛病,她和儿童文学工作者于涛一起,有意识地组织同学们在金花家排练《卖火柴的小女孩》,并同意金花扮演主角,从而使金花受到教育,改变了对大为的错误态度。为了把庄毅“什么都第一”的思想引上正路,她特意要他在“星星晚会”上讲《第一的故事》,引导他和同学们向我国古代无数“第一个”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学习。她还主动提出,要帮助被庄老师称为“小流氓”的孟三补习功课。陶老师就象母亲一样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并热心和耐心地帮助他们进步。
同时,剧作者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溺爱孩子的胡奶奶,粗暴对待孩子的李师傅和偏爱孩子的庄老师的形象。剧中生动地表明,孩子们身上的缺点都是与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关系的。
观看《闪烁吧,繁星》的演出,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使人们深深地懂得了爱的重要。正如剧中人物陶老师所说:“爱你的学生吧,爱你周围的亲人吧,因为我们有一个更崇高更伟大的爱!”
(附图片)《闪烁吧,繁星》剧照游振国摄


第5版()
专栏:观戏一得

细中见戏
——看哈尔滨京剧团演出
刘守家 周 桓
熟悉戏的人都知道:“演戏容易,演人难”。单纯演戏,只不过把剧情叙述下来,给观众的印象不会很深;要做到引人入胜,使观众产生共鸣,就得把人物演出来。但是要想把人物演深,演出思想感情来,必须对所演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深刻的体察。这对演员来说,要求就更高了。看了哈尔滨京剧团的戏,的确觉得他们演出成功之处,就在于演得细致,演出了人物。这个团的主要演员云燕铭、张蓉华、高亚樵、韩慧梅等许多同志都做到了这一点。
京剧演员云燕铭向以演戏细腻著称,“演谁象谁,把人物演活了”。她声情并茂,以神传情,细致精湛。五十年代,她在中国京剧院工作时,主演获奖的《兵符记》、《双射雁》、《盗仙草》等戏,给首都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六十年代,她从首都来到松花江畔。1964年,她随哈尔滨京剧团来京参加全国第一届现代戏会演。在和梁一鸣、赵鸣华共同主演的《革命自有后来人》中,她扮演铁梅。那时她已年近四十,但仍演得稚气犹存,天真活泼,形象逼真。
如今云燕铭同志已年近六十,可她的艺术造诣也更深了。近日看到她演出的《打金枝》中的公主,在表现帝王家娇贵的金枝玉叶时,调动了更多的艺术手法。她在水袖的运用上有很多创造,无论单抖袖,交叉抖袖,转身双抖袖,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抖袖动作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容,表达出特定的心情,与人物的年龄、性格和谐统一。比如,公主要到皇宫告驸马的状时,她嗔怒宫娥没有顺着她的心赶紧前头引路,随着脸上的责怪神情,把手一垂,随之把水袖抖出。再如,她出场时用了斜侧身,斜着走慢步,伴以音调不强、尺寸较慢的唱,一副不可一世的娇、骄之气,立刻跃入观众眼里。公主在驸马面前表现盛气凌人,挺胸、高扬脸;在皇后面前撒娇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同时扬起右手,用手指曲伸的小动作招母亲近前来;站在父皇身边,以一只手扶在父亲肩上,扬起手指,先后拿四指、中指、食指,逐一敲点父亲的肩头。这就是戏曲界前辈总结出来的“戏者细也”,以极细小的动作,表现出了丰富的性格内容。云燕铭同志的“无细不成戏”是她艺术魅力的源泉。韩慧梅同志扮演的皇后,表现疼爱女儿的感情,眼神和面部表情十分确切。尤其她的嗓音甜润、清亮,音色优美动听,更为她演的人物增加光彩。
张蓉华同志是唱、做、念、打全面发展的演员。她在《吕布与貂蝉》中,前部扮演的貂蝉,突出其在“连环计”中的作用,以细微的柔媚赢得吕布的信任。后部扮演的吕布,突出其“骄”、“勇”,尽管武打中使出了摔叉、搬“朝天蹬”等繁难技巧,却时时注意结合人物的骄、勇。她在《扈家庄》中,不仅凭身段矫健、武技娴熟取胜,而且着重以细腻的感情、细小的面部表情表现扈三娘的骄傲之气。
武生演员高亚樵同志已年逾六十,但宝刀不老。他在《螺丝峪》中,扮演明朝大将徐鸣皋,只见他挥舞双锤,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右旋转,疾如流星,还能用腿顶、磕双锤等高难技巧,把武功技巧与人物刻画紧密结合,用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博得观众好评。高亚樵的锤功有独到之处,堪称一绝。
观看哈尔滨京剧团几场戏后,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受。他们演的老戏有新意,传统戏有独创。这个团既能发挥每个演员的艺术风格的特点,细中见戏,又严格要求艺术完整。严肃、认真、细致,是他们演出团的风格,也是他们的演出受到观众赞许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5版()
专栏:

全国少儿文化艺术委员会举行二次会议
对儿童剧优秀剧目和少儿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奖者发奖
本报讯 记者易凯报道: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最近在京举行。林默涵同志主持了会议。朱穆之、曾德林、周巍峙、张文松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还有严文井、胡德华、周鹏程等。
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罗英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她说,近两年来,我国少儿文艺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仅以1981年为例,全国出版的少儿读物,图书有2,520种,连环画有1,517种,期刊有44种,比1977年增加了11倍;全国共发行图书78,674万册,连环画70,839万册,期刊16,001万册,比1977年增加了3倍多。这一年,全国共拍摄少年儿童故事片9部、美术片32部、纪录片25本。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话剧、木偶、皮影、电视、广播节目数量增长很快,质量也有所提高。目前,全国各地专为少年儿童开办的图书馆有150个,阅览室有1,367个。
出席会议的有29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局负责同志及有关方面专家100余人。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和研究了今后的工作任务。会议还增补和调整了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成员。
会议期间,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还向1982年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南、北两片)优秀剧目和全国少年儿童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第5版()
专栏:文化动态

刘宝全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京韵大鼓艺术家刘宝全(1869——1942),在继承前辈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创立京韵大鼓中影响最大最久的“刘派”,对京韵大鼓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贡献。最近,中国曲艺家协会与中国曲协北京、天津两地分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刘宝全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活动。
在举办的“京韵大鼓专场”演出中,有“刘派”的传人和京、津两地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青年演员等,表演了现代的和传统的京韵大鼓节目,受到首都观众热烈欢迎。同时还举办了座谈会。大家表示,要学习刘宝全的刻苦锻炼说唱基本功和革新精神,做到在艺术质量上精益求精,使京韵大鼓艺术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木 子)


第5版()
专栏:

“广陵书荟”
为了继承和发扬扬州曲艺的优良传统,推动曲艺创作和曲艺改革,第二届“广陵书荟”,最近在镇江市举行。参加这次书荟的有江苏省曲艺团、扬州市曲艺团、镇江市曲艺团、高邮县曲艺组和上海、南京、盐城、南通、淮阴、扬州、镇江等7个地区有扬州曲艺演出的县(市)的专业艺人。艺术形式主要有扬州评话、弦词、清曲等,还有新创作的现代书目和经过整理加工的优秀传统书目。演员中,有著名的老曲艺家,也有后起之秀。
(许莜方)


第5版()
专栏:

话剧《哥仨和媳妇们》来京演出
最近,青岛市话剧团在北京演出了反映计划生育的话剧《哥仨和媳妇们》(编剧代路、赵建国)。
依山傍海的桃花峪大队这几年逐渐富裕起来,村里的新媳妇多,孩子出生的也多了。身为生产大队长的大哥,只顾抓钱粮,不管计划生育,以至妻子怀上第三胎还全然不知;石匠老二虽然领了独生子女证,面对满屋家当,总想再生个传宗接代人;三弟的未婚妻刚刚到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上任,不料碰上的第一个工作对象,便是自己未来的大嫂。于是,错综复杂的矛盾便在哥仨和妯娌之间展开了。
编导者设计精巧,剧情真实感人,演员们的表演各具特色。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党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钱信忠等负责同志观看了首场演出。
(据新华社)


第5版()
专栏:访问记

艰难而宽广的艺术道路
——访电视剧《蹉跎岁月》导演蔡晓晴
本报记者 丁 浪
《蹉跎岁月》是一部较好的电视剧,许多观众来信称赞这部电视剧真实感人,给人力量。
该剧导演蔡晓晴曾导演过《有一个青年》、《微笑》和《大地的深情》等电视剧。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拍摄这部电视剧时,她说:“我喜欢《蹉跎岁月》这部小说,它虽然写了十年动乱给青年一代带来的苦难,但更多的是写出了他们的思考、觉醒、奋进的精神境界,写出了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成了生活的强者。这就抓住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主流,基调是健康高昂的。蹉跎的岁月已经过去,但从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是一整代青年,把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不怕艰难的精神表现出来,对今天的青年仍有现实意义。”
蔡晓晴今年四十岁了,接近中年,但精力充沛,勤奋干练。《大地的深情》刚录制完,她立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蹉跎岁月》的筹备工作,到贵州找原作者叶辛改剧本。她同作者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要在剧中塑造出几个有血有肉的老“知青”形象,表现出岁月蹉跎志犹存的崇高境界。
作为导演,如何去体现这个意图呢?她认为,拍摄青年题材的作品,一定要从生活出发,真实可信。当然,首先要敢于接触现实,表现“蹉跎”,否则,就没有那个时代的气息,艺术就会失真;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写岁月的蹉跎上,而不着力去挖掘“志犹存”,那也就抓不住青年一代的主流,也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真,就没有艺术;不善不美同样也会毁灭艺术。因此,她不回避矛盾,通过毒打、塌房等场面,表现白麻皮、左定法以及一些流氓的无耻暴虐,表现柯碧舟、杜见春在磨盘重压下的绝望痛苦,愤不欲生。但剧的中心不在于此,导演通过细腻动人的手法,大力渲染生活中的积极面,把邵大山一家表现得那么朴实、善良和心地宽广。原著中邵玉蓉是被老虎咬死的,现改为救杜见春而死,更能展现这位山村姑娘的具有水晶般纯洁、明亮的美好心灵。在上海,杜见春母女之争那场戏表现得很尖锐,把矛盾引向深入。有人曾担心这样写会不会担风险?蔡晓晴认为,门第观念的影响至今尚未消除,写出来还是有意义的,不应回避现实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表现。她说:“对杜见春的母亲、哥哥,只要掌握好分寸,不把他们漫画化,言行得体,完全可以拍。”事实证明,这场戏效果是好的,使观众清楚地听到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为了达到真实可信的效果,蔡晓晴在塑造人物上注意从生活出发,要有血有肉的人,而不要简单地好就全好,坏就全坏的标签。比如象大山伯这样的好人,剧中用了不少场景表现他同情小柯,敢于把小柯抬到自己家里养伤,让女儿精心料理,但也细致地表现他决不肯要这样一个人当女婿,这样就显得入情入理。
蔡晓晴还善于发现演员,培养新人。萧雄过去演的大都是温柔娴静的角色,本人的性格就象《大地的深情》中的欧阳兰。导演发现她可塑性大,戏路宽,便选她演杜见春。
邵玉蓉的扮演者赵越,十九岁,去年的高中毕业生,尽管外貌比较合适,但要演这样重的戏,难度很大,连她从事半辈子艺术工作的父母都称赞“导演选她真胆大”。开始,小赵同郭旭新配戏很紧张,曾考虑过是否换人。但导演看中小赵表演朴实、自然,很少雕饰,加上本人虚心好学,相信她能演好。结果,在剧组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她把玉蓉演得纯朴、美丽。
郭旭新是空政话剧团演员,拍过电影,没有拍过电视剧。他活泼、开朗、健谈。这次导演选他演柯碧舟这个人物,他表演得含蓄、深沉。
这部电视剧受到观众的欢迎,但蔡晓晴感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的戏不够细,对话太多,对柯碧舟的性格特点表现得不够;邵玉蓉死后,杜见春同大山伯的感情应该表现得更深更亲,等等。她说:“我们正在总结,准备拍好下一部戏。”


第5版()
专栏:

彩色故事片《柯棣华大夫》
为了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河北电影制片厂最近拍摄了反映柯棣华当年在晋察冀生活、战斗的彩色故事片《柯棣华大夫》。这部影片的编剧是黄宗江,由维佳、苏凡、姜湘忱等导演,演员朱时茂扮演柯棣华大夫。
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领土被践踏,人民被屠杀,就在这关键时刻,印度人民向中国伸出了友谊之手,印度国民大会于一九三八年派遣了以爱德华为首的由五位大夫组成的医疗队来华援助,为抗日军民救死扶伤,为中印人民的友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五位大夫是:爱德华、木克华、巴苏华、卓克华,还有年轻的柯棣华。柯棣华一直留在中国,直到他积劳成疾逝世,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影片反映了柯棣华在我们的敌后根据地,以忘我的工作热忱为抗日军民救死扶伤的动人情景,刻画了柯棣华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成长过程和他的崇高品质,讴歌了柯棣华与中国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影片还表现了柯棣华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及他与我八路军女战士结为终生伴侣的场面。
(何江)
(附图片)
影片《柯棣华大夫》剧照左为朱时茂饰演的柯棣华。
(河北电影制片厂供稿)


第5版()
专栏:

北京人艺公演西德名剧《屠夫》
奥地利作家彼得·普列塞斯和西德作家乌尔利希·贝希尔共同创作的三幕悲喜剧《屠夫》,今年五月由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在北京演出,获得了观众的赞赏。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艺术交往,并满足首都广大观众的欣赏需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最近排演了这一名剧。在曼海姆民族剧院、西德和奥地利两个大使馆的热情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名剧的排演任务,现已在首都正式公演。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的两位院长彼德森和迈耶尔专程来京观看了演出。
北京人艺排演此剧时,在强调吸取曼海姆剧院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也做了些不同的处理:合并了某些场次,并恢复了他们演出时省略的“善意的谎言”这场戏,试图使剧情以及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交代。这个戏由田冲任导演。主角伯克勒由朱旭扮演,其他主要演员有金昭、米铁增、黄宗洛、周正、平原、郑榕、李源等。(伊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