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又一次惨重的失败
本报评论员
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激烈的辩论,11月29日以114票的压倒多数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重申前几届联大通过的有关决议坚持的原则,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撤出阿富汗,从而有力地粉碎了苏联企图阻挠通过这项决议的各种花招。这是苏联霸权主义在联合国讲坛上的又一次惨重的失败。
联大通过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已经是第四次了。但是苏联顽固拒绝执行决议,拒绝从阿富汗撤军。近一年来,它一面在外交上发动“和平攻势”,谈论所谓“政治解决”,一面在阿富汗加强军事部署,一再对阿富汗人民发动疯狂围剿。这说明它始终没有打消长期占领阿富汗,进而南下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霸权主义野心。阿富汗问题政治解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苏联按照历届联大的决议从阿富汗撤走它的全部军队以后,阿富汗人民才有可能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恢复阿富汗独立和不结盟的地位。苏联想用所谓“政治解决”取代从阿富汗撤军,这种伎俩是欺骗不了任何人的。
阿富汗人民的抵抗力量日益壮大,正给苏联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阿富汗已经成为苏联的一个沉重的包袱。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需要继续坚决支持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对苏联施加强大的压力,使联大有关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得以贯彻执行。
阿富汗是中国的邻邦,苏联入侵阿富汗,在中阿边界阿富汗一侧部署重兵,是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坚决支持阿富汗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为了使阿富汗人民的苦难早日得到解除,西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得到恢复,中国人民将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为实现联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6版()
专栏:

忆印度医疗队队长爱德华大夫
路易·艾黎
我在华东华南发起工合(注)运动后,于1939年初来到了重庆。我急于北上延安,以便了解工合运动在那里的开展情况。于是我去找办事干练的王炳南,看看他是否能对我的这次旅行提供些帮助,当时他是负责同八路军的联络工作的。王炳南热情地接待了我,他告诉我,几天以后,一支由印度国大党派遣的医疗队要从重庆去延安,如果我愿意和他们同行的话,他可以把我介绍给医疗队队长爱德华大夫。后来,他果然这样做了。和爱德华队长一见面,就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已届中年,身材高大,仪表堂堂,颇有大人物的风度。他热诚地邀请我和印度医疗队一道去延安。他解释说,他所率领的医疗队已在华南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大家都渴望为一支真正的战斗部队去服务。
1939年1月,在我们行将启程的时候,我来到医疗队下榻的加拿大驻重庆使馆,看到一辆漆有印度国大党纺轮标志的救护车和一辆装有药品和什物的卡车。但见一切装备停当,只待出发了。这时头戴皮帽的个子高高的印度医生们相继走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爱德华大夫。医疗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其成员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其中有一位甘地主义者,一位民族社会主义者和二位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人。至于爱德华大夫,他是尼赫鲁的亲戚,是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女士的舅父,又是一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老战士。由于他的努力和声望,才使得国大党支持他发起组织医疗队。他办事待人都很严格,但他和医疗队的每位医生在工作中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后来当他们在延安工作期满时,爱德华大夫同巴苏和柯棣华,还有一位从德国来华援助抗日的年轻医生汉斯·库尔特·米勒大夫一起,奔赴前线工作。他们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进入陕西省,最后来到了朱德将军在太行山的前线司令部。他们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然而,爱德华大夫的健康状况却不允许他在前线工作。于是他只好取道南下,到了河南省,恰好碰到我在那里搞工合运动,于是我们一道乘火车去西安。经过一段休息后,他先到宝鸡,后又乘汽车翻山越岭到达四川,他将从那里取道返回印度。他当时已极度疲劳,身体也不好,但他对旅途中的困苦毫无怨言。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印度也取得独立后,爱德华大夫又来到中国,住在北京饭店。我记得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我们在一起长谈过几次,也吃过几次饭。有一次当谈起过去在中国旅途中的情况时,我发现他对1939年那次从重庆到延安的三周旅途中的许多详情细节都还记得非常清楚。
爱德华大夫最后一次访华时已七十一岁,这次访问的结果是很不幸的。他当时身患肝癌,但在经过换血之后,他觉得自己尚有余力来完成一件他心爱的工作,他认为这件工作将有助于中印关系的发展。他计划写一本书,记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和他对新中国的观感。他问我是否可以帮他草拟一份提纲,以便他开始写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发挥,然后编印出版。我答应他我将尽力而为。我曾为该书的前两章写了一个提纲,然后拿着提纲到首都医院去看他。虽然他当时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但他还是仔细地读了我写的提纲,并笑着对我说:“写得好极了。等我体力稍稍恢复后,我就根据这个提纲来写作。”他让我把提纲放到他床头柜的抽屉里,还叮嘱我尽快去医院看他,以便我们能继续这一工作。
然而仅仅过了大约一两天,当我于1957年12月1日再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逝世后的遗容仍保留着生前那种刚毅和威严的神情。他的骨灰一半洒在印度恒河,另一半洒在中国黄河。白求恩大夫和柯棣华大夫的陵墓,以及爱德华大夫的纪念碑,都在石家庄。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和学生到这里来瞻仰学习他们的国际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
在关于爱德华大夫的讣告中这样写道:“马哈拉尔·爱德华大夫是印度民族运动的一位坚强战士和杰出的和平战士。他在1886年生于北方邦,早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曾任英国皇家外科学院会员。”在爱德华大夫的追悼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讲话中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伟大的印度人民及其杰出儿子爱德华博士给予中国人民的崇高和极其宝贵的支持。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回复周总理的慰问电时写道:“直到他临终的一刻,爱德华大夫毕生都是中国人民的热诚的朋友,他始终希望印中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爱德华大夫逝世时所住的病房,也是老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去世前住过的病房。当印度医疗队从香港去中国内地长沙时,孙博士的遗孀宋庆龄女士曾和何香凝女士一起参加了对医疗队的迎送活动。医疗队到长沙后隶属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后于9月底抵达武汉,他们在那里见到了好几位八路军领导人,包括周恩来、叶剑英和董必武等。此外,还见到了美国女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她建议他们到八路军战场去工作。那时,国民党的中央政府正在向西撤退,迁移到四川去。于是医疗队也随之西迁到宜昌。他们被分配到一所国民党陆军医院去工作,但在那里没有多少事情可做。不久,他们便乘船渡过三峡到了重庆,他们要在那里等着接收从公路运去的医疗队的救护车和卡车。
来到中国以后,医疗队的每位医生都取了个中国名字。爱德华大夫认为,应该在每个人原来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表示“中国”的“华”字。于是他的名字便成了爱德华,巴苏成了巴苏华,柯棣尼斯成了柯棣华,如此等等。爱德华至今仍活在每一个认识他的人的心中。他的名字象医疗队其他成员的名字一样仍在推动着中印友谊的伟大事业。因此我在他逝世多年后的今天写了这篇文章,来颂扬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者、著名的医生和富有才干的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正是他那种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使他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了。
(李桐连 译)
(注)工合系工业合作社的简称。1938年,艾黎同斯诺等人在中国各地发起创办工合,旨在通过工业合作化运动支援抗战。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南亚研究》1982年特刊《柯棣华》)(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联大第四次作出决议要求苏军立即撤出阿富汗
苏企图以“政治解决”为幌子霸占阿富汗的阴谋遭到失败
本报联合国11月29日专电 记者洪蓝报道: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在经过3天辩论,今天上午以114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46国联合提出的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的决议,重申支持阿富汗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和压力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政府和选择自己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这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三年来联大作出的第四个要求苏联撤军的决议。
这个决议,对苏联霸权主义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不满和严正谴责,表明苏联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
大会是围绕着“阿富汗的局势及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这一议程展开辩论的。共有5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
大多数代表同声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残酷镇压阿富汗人民的血腥罪行,有力地驳斥了苏联为其侵略行径制造的种种借口和辩解。代表们强调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西南亚局势紧张的根源,同时使西南亚地区“变成国际冲突的一个新的焦点”。苏联顽固地拒绝执行联大关于从阿富汗撤军的决议,是因为不肯轻易放弃它的南下战略计划。苏联的侵略行为,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特别是西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有些代表说,“一个军事强国入侵一个弱小邻国的这种情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目前值得人们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苏联为了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正在玩弄新的花招。它一方面企图利用国际上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来转移国际社会对阿富汗问题的注意力,使阿富汗问题冷却下来,搁在一边;另一方面大谈阿富汗的“政治解决”,企图用谈判和对话掩盖苏军对阿富汗的长期占领。苏联代表在大会上说什么“必须先保证停止外来侵略”,苏联才能考虑从阿富汗撤军。苏联的这个阴谋,立即受到许多代表的揭露和驳斥。代表们指出,任何政治解决的先决条件和唯一的正确途径是,苏联必须立即从阿富汗撤军,让阿富汗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和压力的情况下行使民族自决权,恢复阿富汗的独立和不结盟地位,同时让阿富汗难民安全的返回家园。
新西兰代表说得好:“不撤出苏联军队,就谈不上政治解决。国际社会决不接受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既成事实”。代表们还强调说,反映绝大多数会员国意志的联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应当毫不拖延地付诸实施,苏联拒绝执行联大决议,是对国际社会意志的侵犯,这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和允许的。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纪念“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一些国家领导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斗争
新华社联合国11月29日电 在今天联合国举行的纪念“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特别会议上,发言者纷纷谴责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罪行,要求早日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联合国行使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主席马桑姆巴·萨雷在宣布大会开始时说,过去几个月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这些事实比以往更突出地表明,现在更迫切需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他强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巴勒斯坦人民在他们自己独立的国家里行使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并且保证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安全。
本届联大主席霍拉伊·伊姆雷在发言中指出,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进一步的暴力行动和流血事件,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就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巴勒斯坦人民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国际和平与安全就将进一步受到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发言时要求以色列军队从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走,承认该地区所有国家和平生活的权利,包括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给会议的信中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的行为,并且指出,美国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助长了它的顽固性。他要求必须坚决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建立在该组织领导下的独立国家的权利。会上还宣读了中国、斯里兰卡、塞内加尔、马耳他和其它一些国家领导人发来的表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电报。
据新华社平壤11月30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11月28日就“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打电报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重申朝鲜人民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
电报说,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日益巨大的支持和声援。电报说,朝鲜人民坚定不移地站在巴勒斯坦人民一边,直至他们为实现包括自决和建立独立国家权利在内的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据新华社科伦坡11月29日电 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说,承认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包括自决权和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是公正和持久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基础。
贾亚瓦德纳今天在打给“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会的电报中说,以色列撤出所有被它占领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领土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先决条件。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突尼斯、伊拉克和塞内加尔领导人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之际,分别通过打电报或发表讲话,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占领区巴勒斯坦人举行示威
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30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昨天举行示威游行,纪念“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抗议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
在纳布卢斯和拉马拉,示威者高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旗帜,高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万岁”等口号,并向以色列军车投掷石块。以色列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示威者,造成多人受伤。另外,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和加利利等地学校关门,商人罢市,抗议以色列的非法占领。以色列当局宣布在纳布卢斯、拉马拉、萨赫宁、哈利勒、耶路撒冷和阿拉巴等地实行戒严,并逮捕了许多巴勒斯坦示威者。
另据报道,苏丹首都喀土穆昨天举行群众集会,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喀土穆代表贾迈勒·阿拉法特在集会上发表讲话说:“在收复我们家园的目标得到实现之前,我们决不放下武器。”


第6版()
专栏:

中曾根表示对华政策不变
将继续致力于日中友好发展经济合作
新华社东京11月30日电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今天下午在首相官邸接见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时表示,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日中友好,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
接见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中曾根首相在回顾了日本上届内阁发展日中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后说:“内阁交替了,但日本对中国的政策不变。我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日中友好,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曾根还和宋之光共同回顾了他从1954年以来3次访问中国所结下的友好情谊。最后中曾根特别强调说:“希望务必向贵国政府和贵国朋友转达我的心意,日中两国今后应该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发展经济合作。”


第6版()
专栏:

我人大代表团结束对菲访问回国
比拉塔总理会见彭冲副委员长
新华社马尼拉11月29日电 菲律宾总理塞萨尔·比拉塔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比拉塔指出,菲律宾和中国是十分亲密的友好邻邦。他说:“我们两国都需要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感到,中国对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赞扬中国的经济稳步和健康地发展,并对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他还对中国运动员在第九届亚运会上的出色成绩表示祝贺。
彭冲说,中国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和安定。中菲两国的友好关系对于维护东南亚的和平是重要的。他表示希望中菲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
彭冲邀请比拉塔总理在他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比拉塔接受了这一邀请。
据新华社马尼拉11月30日电 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结束对菲律宾访问,今天下午离开这里回国。
彭冲副委员长在启程前,拜会了菲律宾临时国民议会议长克鲁维·马卡林塔尔。
前往马尼拉国际机场送行的有克鲁维·马卡林塔尔议长和雷耶斯·埃德蒙多国务部长。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莫燕忠也到机场送行。
中国人大代表团在对菲律宾的6天访问期间,访问了一些农业、工业和教育项目,其中包括巴丹出口加工区、马克班地热工程和在洛斯巴诺斯的菲律宾大学。
彭冲副委员长于29日晚举行了告别宴会。马卡林塔尔议长和比拉塔总理出席了宴会。彭冲在宴会上说,他和菲律宾领导人的会晤有助于中菲双方的相互了解。他还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两国领导人经常会晤和交换意见是十分重要的。马卡林塔尔议长致辞说,中国新的对外政策将使本地区进入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阶段。


第6版()
专栏:

阿曼新闻大臣强调海湾摆脱大国争端
新华社马斯喀特11月28日电 阿曼苏丹国新闻大臣阿卜杜·阿齐兹·拉瓦斯今天在接见新华社记者时说,阿曼政府历来主张,阿拉伯半岛和红海地区应摆脱大国争端和外国势力的影响。
他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和对安哥拉的干涉,指出苏联的影响已经构成了对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的威胁。
拉瓦斯在谈到海湾合作委员会成立的意义时指出,这个组织的成立,有助于实现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有助于使我们这一地区摆脱国际争端。
在谈到埃及重返阿拉伯队伍的问题时,拉瓦斯说,阿曼认为,埃及必须回到阿拉伯大家庭中来。没有埃及,阿拉伯人民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阿拉伯人民,埃及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拉瓦斯还赞扬阿曼苏丹国同民主也门一个月前签署的关系正常化的协定,认为这有助于使本地区摆脱大国争端。他希望两国在协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关系。
拉瓦斯在谈话中赞扬中国和阿曼的关系。
他还说:“中国同阿拉伯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中国和我们同属第三世界,这使我们感到温暖。”


第6版()
专栏:最后消息

最后消息
本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里根11月30日启程前往巴西,开始对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4国的访问。这是里根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访问拉丁美洲国家。白宫官员说,里根总统这次为期5天的访问,“是为了重申美国要加强同西半球邻邦的关系”,并且广泛讨论国际经济和贸易方面的问题。
本报讯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1月30日抵达新德里,对印度进行两天的访问。
据报道,穆巴拉克将同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和外交部长拉奥举行会谈,讨论中东和平问题以及明年3月在新德里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问题。
本报讯 伦敦唐宁街10号撒切尔夫人首相官邸11月30日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有一人受轻伤。据伦敦警察厅说,爆炸可能是由一件装有炸弹的信件或包裹送到首相官邸而造成的。首相当时不在爆炸地点附近。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庆祝独立七十周年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据阿通社报道,阿尔巴尼亚各界群众28日在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的城市——发罗拉——举行集会,庆祝阿尔巴尼亚独立七十周年。
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查尔查尼在庆祝会上发表了讲话。
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主席团新任主席阿利雅等出席了庆祝会。


第6版()
专栏: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雅穆克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群众不久前举行示威游行,谴责以色列侵略军入侵黎巴嫩的野蛮行径。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