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适应生产新情况 贷款面对千家万户
我国农村信贷资金周转快效益高
本报讯 记者高以诺报道:从中国农业银行最近在石家庄召开的农村信贷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农村存款和农贷发放连年大幅度增长,信贷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活跃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尽快治穷致富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从1979年到1981年,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的贷款共7,047.7亿元,平均每年累计发放达2,349亿元,资金回收率达96.8%。今年1至9月又累计发放2,053.8亿元,累计收回2011.1亿元,回收率达97.9%,资金周转越来越快,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各地农村金融部门适应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新情况,把贷款由面向社队变为面对千家万户,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村实行“双包”责任制,对推动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起了一定作用。据安徽、湖南等省调查,实行责任制后贷款户占总户数的60%以上。据农业银行总行统计,到今年8月底,对农村社员的贷款金额已达53.8亿元,比1978年同期增加4.3倍。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双包”户和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生产,促进了农村大好形势的发展。
各地在发放农业贷款时,还积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繁荣,取得综合经济效益。湖南沅江县地处洞庭湖畔,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原来一直搞单一抓粮食生产,农业贷款逐年增加,但资金使用效益差,资金“沉淀”越积越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布局的调整,银行及时调整贷款投向,积极支持社队利用丘陵、湖洲、水面,大力发展柑桔、芦苇、麻、养鱼等多种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从1979年到1981年累计发放贷款7,957万元,回收率达91.9%;粮食总产增长32.7%,出售农副产品总值增长一倍,集体分配的社员人均收入由80元增加到186元,农村存款增长4倍。
各地农村金融部门还注意由过去单纯支持生产环节,发展到支持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把生产前和生产后的各个环节有机地协调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山东聊城地区近年棉花获得大丰收,但加工力量严重不足,农业银行及时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631万元,支持完成了345万担棉花的加工任务,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员群众的好评。
适应农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各地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普及科学技术,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支持各地发挥生产优势,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辽宁昌图县农业银行改变春放秋收的习惯作法,在第四季度提前发放贷款660万元,支持社队及时购买磷肥,使之充分发酵,发挥了磷肥在增产中的关键作用。全县去年粮食总产达19亿斤,上交商品粮11亿斤。县委书记说:我县农业获得大丰收,农业银行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第2版()
专栏:

为农民尽快致富筹集资金
本报评论员
农村金融信贷工作是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杠杆,多年来在支持农业生产,扶助贫困农民,扩大商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广大农民信任和依靠的重要经济力量。当前,在农业战线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争取国家财政根本好转,对农业投资不可能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更多地筹集和更好地调剂农村资金,不断地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尽快致富,是农村金融部门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农村金融部门的这一任务,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一方面,农村中闲散资金的潜力很大。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农村存款额大幅度上升,改变了过去年年需要国家增加农贷指标的局面,为农业扩大再生产,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只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想方设法吸引农民存款,把闲散资金变成信贷资金,把部分消费资金变成生产资金,并且加快资金周转,不断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就可以聚成支农的巨大资金力量。另一方面,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养殖、种植、加工专业户的普遍涌现,农村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起来,迫切需要大量资金,使信贷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只要很好地利用信贷这一经济杠杆,把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并且注意统一安排和合理使用信贷资金、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以及个人自有资金,就会有力地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
做好农村信贷工作,首先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清除“左”的影响,适应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出现的形势,扩大信贷对象和范围。既要支持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又要支持社员户的分散经营;既要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又要扶持一般户和贫困户,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集体、轻个人的情况,使集体和个人都能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
其次,要更好地利用信贷杠杆,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方针,也是信贷工作必须依据的原则。在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协助社队和社员,在当地统一规划下,发挥优势,搞好山区、丘陵、草原、水面、滩涂的开发利用;支持农民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改善生产条件,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支持良种场、种畜场、园艺特产品场,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
信贷工作还要进一步改变只在生产环节上支持生产的习惯作法,努力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上支援农业,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迅速发展,在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上开展信贷工作,利用信贷资金支持商品生产的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基础建设;运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避免盲目性,使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使国家计划要求与市场调节协调起来。信贷工作能自觉地做到这些,必将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巨大的影响。
进一步发展农村信贷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就是说,要正确处理信贷资金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这就需要加强农村信贷的计划管理工作,认真按信贷的规律和特点发放贷款,以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作为贷与不贷的主要条件;要根据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周期和建设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和严格贷款管理,充分发挥信贷的促进作用和监督作用。
筹集、使用和管理农村资金,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要加强领导,要尊重农村金融部门的自主权,保证信贷资金的使用更加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更加符合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达到加速资金周转,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帮助农村尽快富裕起来的目的。


第2版()
专栏: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试行贷款合同制
本报讯 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沈阳市分行积极试行贷款合同制,大力支持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养殖业,既提高了信贷经济效益,又把“两户”生产和国家计划衔接起来。
农业银行沈阳市分行今年从农贷总指标中划出700万元用于支持“两户”的养殖业。头7个月发放给“两户”贷款550万元,比去年全年增加两倍多。这些贷款帮助5.4万户(次)养猪11万头、牛羊2.3万头(只)、鸡140万只,鱼1,300万尾等,促进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这个分行在给“两户”贷款中试行了合同制。过去有的贷款户接受了贷款和物资、技术支持,却把产品拿到自由市场出售,影响了国家收购任务完成。这个分行认识到过去只注重支持生产一面,忽视了与国家计划挂钩的重要一面。为了使“两户”的养殖业和国家计划衔接起来,他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把“两户”交售计划作为签订贷款合同的依据,不签订交售合同或者不完成交售计划的,不签订贷款合同,不贷款。另一种是签订多边合同,把国家计划直接纳入贷款合同。于洪区光辉所社把“两户”、生产队、畜牧办、食品收购站、银行联结起来,订立了五边合同,达到了“三满意、两有底”:一是国家计划落实,收购站满意;二是生产计划落实,便于管理,畜牧部门满意;三是加强了贷款管理,效果好,银行满意。生产队的派购、换购任务和交肥数量落实到户,生产队有底;“两户”的资金、物资、交售产品等有合同作保证,“两户”有底。


第2版()
专栏:

实行包干到户 狠抓科学种田
穷县平鲁一年翻身
本报讯 连续28年吃国家粮食1.4亿斤、花国家救济款628万元的出名穷县——山西省平鲁县,今年摘掉穷帽子了。全县产粮1.19亿斤,油料1,006万斤,不仅不再向国家伸手,还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00万斤、商品油150万斤。农民人均从集体分配收入达到133元,比1978年的20.1元,增加了5倍多。
今年春天,平鲁县的领导为了治穷致富,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农民的意愿,全县基本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二是狠抓科学种田和调整农作物布局;三是大力发展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措施落实,指导具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年初的计划。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访“西红柿大王”任忠宽
他无棚种植的西红柿,一年两熟,个大、肉多、无籽,春季提前上市半月到二十天,秋季可供应到元旦以后。
“霜降”已过,鲁西南田野里,只剩下没拔的棉柴。可是,我们站在单县城关镇赵花园生产队社员任忠宽责任田地头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片青枝绿叶的西红柿,棵棵结满硕大的果实,每棵有八九个。在西红柿地里,我们询问了老任种植西红柿的情况:他家今年春季种西红柿九分,收获15,000斤;秋季种西红柿四分,可收3,500斤。两季折合亩产2.5万多斤。春季已卖得款2,300多元,全年少说也能拿到3,000元。任忠宽种的西红柿,有的一棵结果十几斤、二十斤,最大的一个西红柿重1.85斤。老任指着地里正长着的西红柿说:“这么一小片西红柿地,收入3,000多元。靠科学种田,土地潜力大得很!过去一亩地收入还不到300元,现在我家承包4亩地,种西红柿、芹菜、粮食等,均拉起来,每亩地收入1,000多元。”
老任接着向我们介绍了无棚一年两季西红柿的特点:春季种的西红柿,在“芒种”前收获,比别人种的提前半月到二十天上市;秋季到“霜降”前后收获,能出售到元旦以后。改变西红柿的成熟期,上市时一早一晚,既供应了淡季市场需要,又提高了经济收益,每斤多卖三、四倍的价钱。任忠宽采用植物生长刺激素2—4D蘸花,使西红柿少长籽、多长肉,早熟、高产。老任说话间,顺手从棵上摘了个西红柿,足有斤把重,让我们品尝。我们掰开看,淡红色的柿肉,不见有籽,只有极少数比针尖还小的白点,大概就是原来的籽吧。吃起来,酸甜适度,味道很好。
任忠宽今年四十一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利用工余时间,自修完大学的一些有关课程。他为了改变西红柿的成熟期,做到一年收两季,查阅了许多科技资料,并走访过一些蔬菜生产先进单位和蔬菜科研单位。任忠宽勇于探索。有一年,他在收获过西红柿的地里发现了几棵西红柿苗,是当年落地西红柿的种籽长出来的,他就保留下来,注意观察。这几棵柿苗居然在“霜降”前结了几个青西红柿。他从这里受到启发,决心用改变成熟期的办法,找到在大田里一年种两季西红柿的栽培方法。
他在自留地里进行试种,秋季西红柿虽然长出果实,可是只能长到青熟期,酷霜就到来,摘下来的青西红柿,运到市场上卖不出去。任忠宽继续钻研,并向老农请教,又试验了用塑料薄膜覆盖,使青熟西红柿糖化变红的办法。如果想使西红柿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就把青熟西红柿放在屋里缸内加盖,可保存到春节时供应市场。
任忠宽在北方大田里一年两季西红柿的种植成功,为西红柿创高产,改变成熟期,适应市场需要,增加社员收入,闯出了一条新路,被人们誉为“西红柿大王”。
任忠宽是个热爱科学的人,也是个热心帮助社员致富的人。1979年他在大田里试验成功一年种植两季西红柿,第二年就在全生产队进行推广,并亲自指导社员种植。现在,赵花园生产队55户社员,几乎家家户户发了“西红柿”财。
(原载《大众日报》)


第2版()
专栏:

南宁附近高峰林场长期遭哄抢制止不住
武鸣县某些干部目无法纪亟待处理
编者按:高峰国营林场被哄抢,长期制止不住,关键的问题在哪里?武鸣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领导机关对哄抢事件持何态度?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人们期待着早日得到答案。
本报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峰林场国有林木近年来被大量哄抢破坏,损失严重,一直未得到制止。
高峰林场是广西地区新兴的林业基地。全场共营造有松、杉树林47万亩。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林场,近几年来却连续遭到严重破坏。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临近武鸣县太平公社的林区,仅这一带遭到破坏的林木就有5,700多亩,损失林木蓄积量6,900多立方米。林场护林人员经常受到围攻、谩骂、驱赶。今年4月1日,武鸣县太平公社林渌大队第二生产队竟有人到爱沙分场张贴大字报,公然发出《通告》,勒令分场管理人员撤离林区,由该生产队接管经营。5月21日又组织了30多人,手持刀斧、锄头,冲到分场闹事,哄抢活鱼一万多尾,扬长而去。更为严重的是,今年4月和6月上旬,武鸣县太平公社社队企业办公室和该公社的文溪大队,同贵大队的第二生产队,分别雇请外地民工多批共90余人,公然在爱沙分场的林区安营扎寨,抢割松脂,并且还安装柴油机,带动圆盘锯,明目张胆地盗伐了林场大量成材林木,就地加工出售。这类严重事件至今还没有处理。
从1980年以来,高峰林场多次要求武鸣县和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制止盗伐现象,却未得到有力支持,滥伐和哄抢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一些人借口山林权纠纷,无视国家法律,强砍、侵占国有林;而有些领导干部,也以“纠纷”难解决为名,放任不管。个别人玩弄种种手法,并得到上级机关一些人的公开支持、纵容和包庇,肆意对林场进行蚕食、瓜分,争夺林木。今年5月15日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哄抢和侵占国家财产的决定》下达以后,太平公社的一些人仍肆无忌惮地继续哄抢木材。更有甚者,今年7月21日该公社竟以“管委会”的名义,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所谓《通知》,要自治区“责令”高峰林场爱沙分场、延河分场“停止砍伐和运输木材”。
武鸣县太平公社哄抢高峰林场国有林木的不法事件至今仍然继续不断。高峰林场曾向上级有关部门打过40次报告,《广西日报》曾两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至今没有解决。呼吁有关领导部门立即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刹住歪风。 李求实


第2版()
专栏:短讯集锦

短讯集锦
宿县农田林网效益显著
本报讯 安徽省宿县213万亩耕地,已有170多万亩建成了农田林网,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较快,今年小麦比1981年多收16,632万斤。养羊业也迅速发展,比1970年增长一倍多。
海峰大队办夜校
本报讯 江苏省东台县海峰大队为农科户办夜校,既按课本系统讲授农技基础知识,又结合农时讲解生产中急需掌握的应用技术,赢得农科户好评。
崂山县保护南迁候鸟
本报讯 山东省崂山县人民政府,九月上旬召集会议,研究保护南迁候鸟工作,同时建立一支由二十人组成的护鸟队伍,每天上山制止捕鸟。


第2版()
专栏:

京郊养鱼大有潜力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养鱼业的启示
本报记者 刘时平 欧庆林 张平力
一股新的养鱼热,正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些社队蓬勃兴起。他们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方针,四年之中,没有占用耕地,增加养鱼水面上千亩,产量比1976年增加了二倍多。在原国家水产总局和市水产局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去冬今春,他们更进一步有计划地建设商品鱼基地,已新挖规格化优质渔塘800多亩,可望有更多活鱼供应首都市场。
朝阳区近几年发展养鱼的实践,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北京郊区能不能大力发展淡水养鱼?改善首都吃鱼难的状况有没有希望?
近几年,北京连续干旱缺水,有人认为,发展淡水养鱼条件不足,“油水”不大。其实京郊适宜养鱼的水面并不少,也有养鱼条件。拿朝阳区来说,南、北地面河流很多,中有热电厂循环水系。他们充分引用这些河流的指标水,城市生活废水,同时还打了一些电井,这是条件之一。全区5亩以上的废坑塘、废窑坑、旧河道、旧水库址和不宜耕种的低洼易涝地,总计面积2,500多亩,这些地方经过改造和建设,都可养鱼,这是条件之二。大城市郊区,人、畜、禽粪便和食品加工废水、生活废水等,都可供鱼塘肥水,还有大量菜叶、树叶、稻草、水葫芦等青粗饲料,这是条件之三。
至于说到“油水”,朝阳区1978年养鱼总收入是22万多元,1981年增加到53万元,可见京郊养鱼的“油水”也是不少的。金盏公社长店四队利用村里一块废坑养鱼,连续二年亩产超千斤,仅此一项去年使全队80名劳动力人均增加收入44.6元。
朝阳区发展养鱼,也走过弯路。如今出现了新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生产责任制,调动了渔民的积极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搞了责任制以后,使区内大片分散闲置的坑塘由死变活,变废为宝。楼梓庄公社东窑大队把11亩荒坑包给13户,其中赵德贵家承包的一亩小坑,去年春天放一龄鱼种,10月间捕鱼800多斤,收入700多元。去年,朝阳区有一半以上的鱼场实行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养鱼水面占全区的80%,而总产量却占全区的91.3%。
朝阳区规定,凡是新开渔塘,一要有发展养鱼的自然条件,不占用耕地;二要有规划、有措施;三要提倡自力更生,不向上伸手,不坐等投资。坚持这三条,新渔塘建设速度快,质量好,花钱省,投产早,经济效益好。洼里公社渔场去年新开的渔塘,今年平均亩产400斤以上。1975年以前,这个区新开渔塘到第三年才能见效,而去冬今春开了772亩规格化渔塘,今年都养了鱼,到年底可产成鱼15万斤,大鱼种225万尾。
朝阳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充分证明京郊养鱼大有可为。北京市所属区、县,可以利用改造的养鱼坑塘、水面不少,如果都能象朝阳区那样抓渔,首都市场上每年增加几百万斤鲜活鱼是不成问题的。
支持社队建设一批商品鱼基地。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对淡水养鱼的发展限制多,扶持少。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依靠社队自己的力量进行,国家也要给予适当扶助。
还要打通销售渠道。朝阳区的社队渔场,一般都距市区较近。从塘里打出活鱼,很快就能运到市区任何一处菜市场。但目前鲜活鱼进城还很困难。比如:市郊社队送菜的汽车可以进城,同一辆汽车,装上活鱼就不准进城了;活鱼由商业部门收购可以进城。由社队自销则很难进城,到头来由商业部门“包”进城的鲜活鱼并不多。所以朝阳区的同志说:“我们现在不愁养鱼,可是愁卖鱼。”朝阳区现在只能在近郊二环路以外设点,或由社队自己挂钩出售,不能在市内的几大菜市场销售。一方面是市场上很少见到鲜活鱼,居民吃鱼难;一方面有鱼进不了城,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妥善解决。(附图片)
朝阳区洼里公社渔场。 本报记者 高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