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周扬同志和朱光潜同志的两封信
今年10月,在祝贺朱光潜教授任教六十周年之际,周扬同志写了一封贺信。信中提到朱光潜同志1939年写信给他的往事。我们今天将这两封信在副刊发表,并借此对我国许多老年知识分子毕生爱国爱民、追求光明的心意表示敬意。
——副刊编者光潜同志:
“北大”为您举行任教六十年庆祝会,特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四十年前您曾给我一信,虽经“文化革命”之难尚犹未毁,信中亦足见您的思想发展的片鳞半爪,颇为珍贵,特复制一份,赠送您,以志我们之间的友谊。
此致敬礼!
周扬 十月十六日周扬先生:
你的十二月廿九日的信到本月十五日才由成都转到这里。假如它早到一个月,此刻我也许不在嘉定而到了延安和你们在一块了。
教部于去年十二月中发表程天放做川大校长,我素来不高兴和政客们在一起,尤其厌恶与程氏那个小组织的政客在一起。他到了校,我就离开了成都。
本来我早就有意思丢开学校行政职务,一则因为那种事太无聊,终日开会签杂货单吃应酬饭,什么事也做不出;二则因为我这一两年来思想经过很大的改变,觉得社会和我个人都须经过一番彻底的改革。延安回来的朋友我见过几位,关于叙述延安事业的书籍也见过几种,觉得那里还有一线生机。从去年秋天起,我就起了到延安的念头,所以写信给之琳其芳说明这个意思。我预料十一月底可以得到回信,不料等一天又是一天,渺无音息。我以为之琳和其芳也许觉得我去那里无用,所以离开川大后又应武大之约到嘉定教书。
你的信到了,你可想像到我的兴奋,但是也可想到我的懊丧。既然答应朋友们在这里帮忙,半途自然不好丢着走。同时,你知道我已是年过四十的人,暮气,已往那一套教育和习惯经验,以及家庭和朋友的关系都像一层又一层的重累压到肩上来,压得叫人不很容易翻身。你如果也已经过了中年,一定会了解我这种苦闷。我的朋友中间有这种苦闷而要挣扎翻身的人还不少。这是目前智识阶级中一个颇严重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总要找一个机会到延安来看看,希望今年暑假中可以成行,行前当再奉闻。
谢谢你招邀的厚意。我对于你们的工作十分同情,你大概能明瞭。将来有晤见的机会,再详谈一切。匆此,顺颂时礼
弟朱光潜 一月廿日


第8版()
专栏:

三峡情
荆其柱
兵书宝剑峡寄情
风说,昨夜里他驾轻云来过,
俯身山径,辨认着攀登者的脚窝;
水说,今晨他乘浪尖来过,
撩起江水,把宝剑一遍遍拭磨。
相传,当年他在这重病倒卧,
焦虑中,唯恐一生心血失落烟波,
于是抱病登山,放下兵书宝剑,
期待后世才子取下,整治山河……
人生哟,有痛苦就有憧憬,
道路哟,有障碍就有寄托,
峡口,浪高水急,雷褒雪沫,
千年来,民族的意愿在这里流着!
流进大地上每双晶亮的瞳仁,
流进后来者赤诚的心窝,
今天,听着那山风讲述的故事,
责任和重托,闪电般在胸中滚过!
不要说兵书宝剑在这里白白闲搁,
我们心里装着民族,装着祖国,
让云雾中的诸葛亮同我们一起出山吧,
看大江上下,如花似锦的城市和村落!
香溪
在浊黄的江流里,
你是奔来的翠玉;
在呼啸的旋涡里,
你是缓缓流动的静谧,
江风,微湿,款款吹过
捎来了你的香甜和蜜……
你的清秀,象她;
你的纤细,象她;
莫非,自打她的手镯不慎失落,
她的美也留给了你,
如今,你一头扑入大江,
也许,要在天海之间把她寻觅?
有人说,你是流不尽的昭君幽怨,
孰不知你天地般宽广的胸襟和豪气,
你涓涓水流孕育着奇异的伟力,
即使在北国,也能泛起涟漪;
你象一条五彩的绸带,
用血肉的经纬装点我们民族的情谊,
如晶似玉,芳香四溢……


第8版()
专栏:

小河的微笑
赵翼如
江南古城。一排排带阁楼的房子,密密匝匝地蹲伏在古河两岸。河道被挤成了一条比小胡同还窄的水巷。从高处望下去,水巷如同一根搁在地上的曲尺。一座弓腰驼背的石孔小桥跨在河汊上。水流淙淙作响——那是一个世纪的声音。不过,是上一个世纪。我爷爷的爷爷就住在这儿。
小河,无名的河!
我伏在后楼的窗口凝思。水波一圈一圈地阔大开来,是小河在向我微笑?我眼前浮起了一张由笑纹的圆弧构成的脸……
我把目光投向对岸的窗口。窗里,闪过一个弯曲的背影。是他,驼子老爹!
透过窗玻璃,能看见小猫咪大胆地睡在他的床头,把身子蜷得象只鼓肚子花瓶。他呢,掀开被窝,慷慨地收容!一只灰翅雀儿跳到他的手腕上,撒娇般地吱吱喳喳,跟他厮熟得象亲人。他,如今还在做捏动物玩具的手艺么?
当年,这个捏糖玩艺儿的驼背老人,总是挑着一副晃晃悠悠的担子,在小河的石桥旁摆下个摊摊。一团团橡皮泥样的糖糊糊,在他手里转眼就被捏成有趣的玩艺儿——鬼头鬼脑的狐狸,正咬着耳朵说“悄悄话”的一对小猴;还有神话里那带翅膀的兽,长飞鸟脑袋的人等。可好玩啦!孩子们一到小摊摊跟前,简直抬不动腿了。只想伸手去抚摸,去捕捉,去亲一亲那可爱的“小鸡”“小鸭”……驼子老爹呢,总是让每一个来到小摊摊前的孩子,都带着快乐的微笑回去。
他似乎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引起孩子的笑声。他的担子上,挂着把自制的破二胡。有时小孩儿缠他唱一个什么,他真的会扯起破锣般的嗓门,套用“金陵塔”的江南小调,即兴自编一个《快乐的小兔子》。
更迷人的,是他肚子里有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篓子。什么小耗子的旅行见闻啦,蚂蚁皇后的奇遇啦,他每捏出一个动物玩具,都会带出一个童话般的故事。“这是山喜鹊。晓得??山喜鹊可没良心,它尾巴长,讨了媳妇忘了娘……”直听得我们呀,都愣了神儿!对着那糖玩艺,常常咂嘴舔舌咽口水。急人的是,瘪瘪的口袋里总也抠不出几个小钱。而驼子老爹有时小气巴巴的,少半个铜子也不行!气得我背地里给他编了段顺口溜:“炮筒鼻子豌豆眼,鸭脖子弯背猴儿脸……”他听了,操起一把竹扫帚,作出一副吓唬我的姿势,却笑着,并不真来追赶我。
真的,驼子老爹很丑,又挺脏。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就变了形,皱皱巴巴地挂在那里,裤腿一直扎进宽口鞋里,有时从裤脚窟窿中露出膝头也满不在乎。他的脸,象一块被风雨侵蚀得裂纹斑斑的岩石,只是那永远嘻开的嘴,使裂纹都弯成了圆弧形的笑纹。我每次从后楼窗口远远望去,蹲在小河边摆摊的驼子老爹,活象是一段歪歪扭扭、疙疙瘩瘩的树桩。
不知从哪天开始,周围的一切突然僵固了——平常看见的笑脸不见了。脸上都垂下了挂着一层霜的门帘。生活,从明丽的暖色一下子跌入凄寒的冷色。我忽然成了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象只受伤的鸟儿,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哭泣。
“小哭包,看谁陪你来了?”
浑浊的声音从窗缝里流了进来。我抬起头,看见一个驼着的背。昏暗里,他把几个动物玩具塞给我。同时,又引来一个欢乐的叫声——“咪噢、咪噢。”是那只被我打过的小花猫!它怯生生地瞭了我一眼,便高高兴兴地在地上打了个滚儿。稍停,又偎到我跟前,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我,用爪子一下一下挠我的前胸……
“跟它玩吧,它不会记恨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和它还是表兄弟哩”。
我笑了。
我舔了舔糖玩具。真甜哟,这“小狗”正在朝我傻笑哪。我舍不得嚼它了——我不愿再碰碎这点可怜的微笑。
其实,驼子老爹当时的处境也够惨的,手艺饭是混不成了。他当了鞋匠。借着小窗户投射进屋的昏暗光线,他从早到晚弓腰驼背地缝补那些破烂不堪的鞋子,背更加驼了。然而,生活的磨盘能压弯他的背,却抽不掉他那根快乐的筋。即便是停下手中活儿的小小间歇,他也会在对窗悄悄招呼我:“小哭包,看这个——哦,用烟纸叠的小鸟儿。拉一拉翘起的尾巴。两个翅膀也跟着一扇一扇呢。他想以此来换取我难得的一笑。我看着他善良的眼睛和咧开的嘴,顿觉周围僵固的一切化开了,生活的灰调子里跳跃出一缕晨光。
我的心灵,也因此而没有被冻结。
月亮升起来了。小河缀满珍珠,仿佛一条闪光的银链。我头一回发现它竟有这么美!过去,我视力的障碍又在哪里呢?
周围的一切渐渐沉睡了。小河还不肯休憩片刻,依然不停地流呀,流。它究竟流向何处?我曾沿着河道追寻。我在郊野的渠道里发现了它的足迹。它走过之处,野花野草笑了——一种新的生命力,在向它们的细根流去,又一直升到叶子尖上。花草感到土地里有了生命的温暖,便发出悠然自得的咂嘴声……小河哟,原来你只求给绿色的生命带来欢笑!
此刻,小河还在唱着甜蜜的歌,默默地为星月、树木和沉睡的阁楼献舞。在不断闪耀的波光里,我分明看到了一颗跳动着的没有老化的明亮的心!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是“轻”不是“清”
王天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人绝句精华》有张旭《山中留客》一诗。其第二句“莫为清阴便拟归”,“清”字,应为“轻”。
张旭的原诗是“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此诗,写约友游山,天色渐变,客人怕下雨,提议归去。张旭讲了山中气候的特点,劝说他不要中途回家,留下继续观赏雨中奇景。这里的“轻阴”是天色稍微有点阴暗的意思。
张旭的朋友浏览“山光物态”,忽因天气转晴,败兴而提议回家,于情理不合,此其一。张旭诗的第三句中用了“纵使”二字,既然已经“清”阴,何必还要“纵使”,此其二。
从这个讹错,使人联想到目前出版物中的一些错谬。刊古诗尚如此,其它书籍的校对工作更值得注意。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漫话《北京古籍丛书》
赵洛
由北京古籍出版社编辑的《北京古籍丛书》已出版。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记述地方史地的地志书,述说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等,采摭较广,比统一格式的县志、州志有较多的写作自由,包含更多的内容。
1959年,邓拓同志任北京市委书记,曾建议北京编印北京地方志的古籍。从1960年出版《长安客话》以来,到现在已经陆续出版《帝京景物略》、《宛署杂记》、《宸垣识略》,《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明宫史》、《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日下旧闻考》、《清代北京竹枝词》、《天府广记》、《北京风物杂咏》等等二十二种。
丛书有的辑录有关北京悠久建都历史的记载。周初始封于蓟,为诸侯国燕都,慕容氏又尝都燕,辽称南京,金改中都,元建大都,明、清叫北京。
丛书有的详细记述北京作为京都独特尊崇的建筑面貌,所谓前朝后市之规,左庙右社之制;千门万户,布列有序;九门洞开,辇路如弦等。
《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和皇城建置情况,如内府二十四个衙门,我们能够从今天保存的街道名称如司礼监、惜薪司、织染局、西什库、石作等等找到当时内府监、司、局、库、作等繁多的机构。《日下旧闻考》更详细记录了北京的宫室、官署、坛庙、苑囿等等。这些处所现在大都成为人民的游览场所,如苑囿包括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今香山公园)等等。所以这些书为旅游工作者、文物工作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第8版()
专栏:

渡口 〔套色木刻〕    丁立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