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财政工作的若干问题
王丙乾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在本世纪末的近二十年内,使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宏伟目标是实事求是、能够达到的。但是,需要各行各业作出重大的努力。从财政工作来说,我们要认真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要在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财政收入有一个大的突破;二是要在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巩固地保持财政的基本平衡,直至达到完全的平衡,并逐步增加财政后备,为今后经济振兴积蓄力量;三是要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企业财务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进一步消除某些“吃大锅饭”的作法,尽快地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地方、部门、单位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财政工作就能由被动转为主动,新的局面就能打开,并得到巩固。为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来一个大的转变,把财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把财政工作重点转到促进生产、提高效益方面来
目前我国的财政状况正在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继1981年财政实现基本平衡之后,1982年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现在,财政收入下降的趋势已经停止,财政性的货币发行已基本上控制住,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多年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左”的错误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国家采取了许多调整措施,从全国来说,大部已经解决,经济上最困难的阶段已渡过,经济调整已取得显著进展。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今后财政工作必须有大的转变,除了继续控制和节约财政支出以外,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财政收入有一个较大的增加。
财政部门是一个综合部门,具有联系面广、反应灵敏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从政策、资金和工作上支持和促进生产的发展。过去财政部门在这方面搞“支、帮、促”,很受企业欢迎。这几年讲得少了,做得不够,需要切实加强。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分析经济动向,进行综合平衡,来促进短线产品和适销对路的轻纺产品增产,推动企业的改组联合,支持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促进增加花色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并疏通流通渠道,从而开辟财源,减少生产和流通中的积压浪费。财政部门不仅要搞好收支管理工作,而且要结合收支,研究经济问题和财税政策问题,积极扶持生产的发展,对该限制的加以限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广大财税干部都在这方面使劲,财政工作的面貌就会改观。
财政部门支持和促进生产,重点应当放在“内涵”方面,从技术改造中挖潜力,求效益,这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正如紫阳同志所说的,重大的技术进步,可以为国家生大财。因此,财政上一定要大力支持工业、农业、老厂、新厂的技术改造,促使企业把生产转到新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目前,国家财政通过拨款、折旧留用等方式,用于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的资金并不算少,每年的总数约有300亿元。另外,还有几家银行的贷款,近几年平均每年增加几十亿元。当前的问题是,用于技术改造的这些资金比较分散,而且大部分搞了“外延”,经济效益也比较差。如何管理和使用好这笔资金,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为今后经济振兴打好基础的大问题。根据过去的经验,这笔资金全部集中上来由国家支配,有很多弊病,全部下放给企业又太分散,办不成几件事。看来比较好的办法,仍然是由国家继续适当集中一部分按行业或重点项目进行改造,其余大部分交给企业支配,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但需要立一个法:集中的部分和企业留用的部分,除经国家批准的以外,都不准用于外延。否则,更改资金再加多少钱也不够用,而且会拉长基建战线,以小挤大,冲击重点建设。为使技术改造取得更好更快的进展,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支持科技、科研工作,让它们的成果能尽快应用到生产上,发挥实际作用。
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经济效益的高低和财政收入的增减,有很大的影响。就全国来说,目前企业财务管理较好的是少数,多数企业财务混乱,损失浪费严重,需要进行必要的整顿。在最近两三年内,各地财政部门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企业整顿,把整顿和加强企业财务工作认真抓出成效来。这项工作抓好了,就可以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可靠的基础。整顿企业财务,要在加强经济核算、加强基础工作、健全定员定额的同时,切实加强考核指标的管理,并在企业内部把考核指标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对生产建设单位的考核指标不少,但需要强调考核几个综合性指标,应重点抓好三个“率”,即企业资金收入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回收率,以便全面考核和反映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果。这三个率,要同企业留利结合起来,有奖有惩。前两个“率”,现在就有,问题是没有落实下去,认真进行考核;后一个率,各方面还不大重视,需要作出明确规定,认真去抓。据计算,如果前两个率都能达到历史的较好水平,一年约可增加上百亿元的税利,约可节约上百亿元的流动资金。要在企业内部把这些综合性指标落实下去。特别是那些对国民经济全局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型企业和重点企业,一定要象首钢那样,在企业内部分解成若干指标,与企业全部业务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结合在一起,层层落实,包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与分配挂钩,真正建立起经济责任制。
除了抓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以外,今后几年内,每个地区要有计划地抓一些重点县,把生产和收入搞上去,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当然,县里的生产,主要是搞那些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适销对路、不与大工业争原材料的生产事业,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要使财政收入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就要一手抓企业,一手抓县(市)财政,这样才能有可靠的基础。
适当集中财力,把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搞得更好
在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财政收入有较大突破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适当集中财力,把资金分配和使用搞得更好,保证经济建设中的三个战略重点的需要,并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在三个战略重点中,发展农业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农业本身的积累,但国家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援。能源和交通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的投资,在今后若干年内将是我们基本建设的重点。教育和科学是智力投资,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使这方面的支出继续有所增加。从全局来说,资金的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国家财力应适当地集中。有必要在收入分配关系上进一步研究规定一些大的政策杠子。例如,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要适当加以提高,能否从现在的25.9%逐步提高到28—30%。又比如,留给各类企业的收入,今后一个时期最好稳定在经过整顿以后的水平上,每年增长的利润收入,要坚持国家多得、企业少得的原则。再如,各种财政补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现在已达到30%以上,很难长期维持下去。要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结合价格、工资制度的改革,经过若干年的工作,分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把财政补贴的数额逐步降低到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当然,集中资金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有很强的政策性,一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办事,做到既要坚决改变资金过于分散的状况,适当地集中一部分资金,又要保障各方面应有的自主权,照顾到他们的实际需要。
在整个资金领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这两大资金,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年约有800亿元(包括预算外资金、银行信贷和国外借款用于这方面的投资),流动资金今年总的余额已达到3,000多亿元。管理好这些资金,将大大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这是讲究用财之道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从计划上控制建设规模,合理安排投资方向,根据社会需要安排生产,重视产品质量和适销对路外,在资金管理上也大有文章可做。
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渠道过多,管理不严,责任不清,经济效益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今后基建拨款和基建性贷款都应由建设银行统一办理,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按工程进度用款,发挥其监督职能。企业的更新改造资金要按国家指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使这笔钱真正用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上去,不得用于新建项目。技措性贷款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合理分工、分别发放。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各行业技术改造规划、生产定点和规定的额度发放贷款,监督使用。
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目前由财政银行两家管的办法,不利于充分发挥贷款、利息的杠杆作用。最好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起来,实行全额信贷,以便通过资金管理,促进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畅通流通渠道,加速资金和物资的周转。对现在库存的大量钢材和机电产品,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进行一次有效的处理。经审查核实后,有的可报废回炉,有的可改制利用,有的可调拨处理。今后企业必须切实搞好产供销和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不得一面处理积压,向财政银行报损,一面继续盲目采购与生产滞销积压商品,造成新的损失浪费。
上述两大资金都要继续推行有偿占用制度。我们设想,今后固定资产占用费的费率可以按投资回收期的要求来设计,以利于促使企业节约使用投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流动资金如不实行全额信贷,国拨资金也应征收占用费。由于国拨资金是交给企业长期周转使用的,其占用费的费率应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周转率。
除了做好以上工作以外,还要在资金领域中大力开源节流,狠反铺张浪费。这也是保证重点建设、巩固财政基本平衡的一项重大措施。现在各个领域里损失浪费都比较严重,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个大漏洞,每年不知要分散、漏掉多少钱,而且在政治上有腐蚀性,它败坏党风,腐蚀干部。我们一定要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同铺张浪费作坚决的斗争。要制定惩治严重损失浪费的法令。这样做,在经济上会取得很大收获,在政治上也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建立稳固的平衡的国家财政
建立一个稳固的、平衡的国家财政,是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要求,也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现在起,今后五年内,要争取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首先必须巩固地保持财政的基本平衡,并应在此基础上,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达到完全的平衡。财政不稳固、不平衡,不仅会影响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且也会影响政治上的安定团结。邓小平同志在1954年兼任财政部长的时候曾经提出,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上。他说:立国的政策应放在有力量应付外侮和应付万一。我们现在的财政是不稳固的,说不起大话的,经不起重大考验的,但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要花几年功夫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定的基础上,这就要逐年增加后备力量,要在各方面打点底子,逐年补一点,慢慢就足了。同那个时候相比,我们现在的财政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各方面的条件比那时好多了,但是同样面临着一个巩固财政收支平衡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尽一切努力消除赤字,做到收支平衡,而且还要逐步增加财政后备,为今后的经济振兴积蓄力量。
从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看,我们实现财政平衡,大体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财政资金分配过头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着力于紧缩开支,压缩收支差额。这种紧缩支出的办法,是必要的,但是是不得已的,采取这种办法达到的财政平衡是不巩固的。另一种途径是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从而增加收入,节约支出,以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并继续改善人民生活。这种平衡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础上,是巩固的,也是有后劲的。今后我们平衡财政收支,应当迅速过渡到以后一种途径为主,从开辟财源、增加收入中实现财政平衡。当然,我们强调平衡途径的转变,并不是不要严格控制和节约支出了。在今后工作中,仍然要坚持综合平衡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花钱多办事,防止不按计划和预算办事,搞过头分配。要合理分配资金和加强管理,把国家各方面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搞好预算内收支平衡的同时,要加强预算外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管理,并统一进行平衡。现在,各项预算外资金,实际上已成为国家的第二预算,起着“半边天”的作用。据统计,1981年总数已达620多亿元,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放在计划和预算之外,如果放任不管,必然会出现盲目建设,干扰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银行发放的基建性、技措性贷款,数额也越来越大,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搞了基本建设项目。因此,必须下力量把它管好用好。对预算外资金,要在政策不变,保护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合法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整顿和加强管理,使之同国家宏观经济的要求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今后对预算外资金要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纳入综合财政收支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除了经常性的开支外,要把这项资金引导到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来。对银行基建性和技措性贷款,也要加强计划管理,解决好投资方向问题。贷款要按计划办事,每年的贷款总额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不能增长过猛;要坚持贷款条件,没有经济效益和偿还能力的不贷款;银行发放贷款必须要求企业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时,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企业归还贷款,首先要用一部分自有资金来还,其余部分可用贷款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利润归还,不能吃老本;贷款项目没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和银行应当承担经济责任。各级财政银行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把好贷款的发放和还款的口子。
除了搞好国内资金的综合平衡以外,我们还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并进行统一平衡。根据这几年的经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关键在于:一是要规划好备选项目,拟定利用外资的计划;二是要做好每个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可行性研究;三是要安排好国内配套资金。这三件事,不仅我们财政部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而且随着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执行,地方利用外资进行建设的情况也逐渐多起来,各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也要注意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这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利用外资的财务审查、人民币资金配套、归还贷款的能力,以及资金的拨付、运用和使用效果等工作。总之,我们要同有关部门一道,努力做好上述这些工作,在利用外资上力争形成一个借款适度、建设加快、效益较高、按期偿还、财政收入能够大幅度增长的良性循环。
近期内财政改革要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财务体制和税收制度都进行了一些改革,总的说,方向是对的,效果是好的。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近期内财政方面的改革,要着重把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
一个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第一步,要完善企业利润留成制度,着重解决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考核指标和把它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与个人的问题。现在有四个考核指标(产量、质量、供货合同、利润),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只考核利润指标,不注意考核其他指标,助长了忽视品种质量、利大大干、利小小干的倾向。看来,可根据行业的不同情况,增加一些考核指标,以切实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第二步,要加速研究和实行征收国营企业所得税的制度,把目前企业利润的大部分改为所得税的形式上交。由于价格、生产条件的原因,有些企业的利润过大的,在征收所得税之前,加征一道收入调节税或者平衡税。征收所得税以后的利润,在不超过企业原有留利水平的原则下,根据行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上交国家和留给企业的收入比例,一定几年不变。这样做,既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也有利于克服目前存在的某些“吃大锅饭”的做法。
另一个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职工的关系问题。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们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完全是必要的。今后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从长远来说,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能离开生产发展水平,不能靠减少国家必不可少的建设资金。否则,势必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例如,今后农民收入的增加,应当依靠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再主要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也不能再靠降低征购派购基数和扩大议价范围。又如,今后职工平均收入的增加,应当依靠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收入的增长幅度,只能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对于这些基本的政策界限,我们做财政工作的同志,今后一定要注意掌握好。
再一个是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近期内只能小改小补,不宜作大的变动。待财政经济状况全面好转后,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把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改为以划分税种为主体,按税种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以确保中央和地方都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必须加速改革税收制度,进一步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促进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要对一些行业全面开征增值税。还要针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税收办法。
在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加强财政立法和财政监督工作。我们设想,在今后五年内首先要建立和健全预算、税收、财务方面的基本法规,其中有些条件已成熟的应尽快制订出来。
认真抓好财税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新时期的财政任务,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密切联系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地把财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目前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而在今后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过程中,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将陆续不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经常研究经济动向,提供经济信息,掌握变化情况,并相应地提出新的政策措施。比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问题,价格、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问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外资问题,目前在国内商业上已经出现的买方市场问题,等等,都和财政收支的分配和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系统地学习财政经济理论和党的财经政策,更加深入地研究实际问题,在这方面非下苦功夫不可。广大财政干部,特别是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局)两级的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面向基层,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总结经验,并与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水平,变被动为主动。总之,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改革,勇于实践,善于理财,善于管理,把财政工作做得更好。
打开财政工作的新局面,还必须认真抓好队伍建设,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财政工作继往开来的重大问题。全国现有财政税务干部约40万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约有200万人。总的来说,这支队伍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税、财会队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时期,近几年吸收的青年干部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政策水平低,业务生疏。原有干部也有个在新形势下重新学习的问题。近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培训干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今后要继续抓紧抓好。要加快财税干部培训基地的建设,创办干部进修学院,发展函授教育、电大业余教育,使职工教育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要努力办好现有中等和高等财经、财会学校,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要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我们财政干部队伍的状况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提高觉悟,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第5版()
专栏:

《一九八二年中国哲学年鉴》最近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九八二年中国哲学年鉴》,是我国解放以来第一本哲学专业年鉴。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哲学各学科学会(研究会)联合主办,哲学研究所负责编辑的。
《中国哲学年鉴》是一种专业的学术资料性的工具书。它的任务是反映上一年度哲学界重大事件和哲学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资料,以条目为基本形式,加上各种专题资料、图表、照片、统计数字,汇编成书,为哲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和宣传教育、出版部门的干部以及广大哲学爱好者提供一套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综合性资料。
由于本年鉴是第一本,所以内容更加丰富。在《哲学界概况》一栏里,系统地介绍了全国哲学界人员状况、哲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哲学系、哲学学术团体、哲学报刊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统计数字。这是一九八一年底由各有关方面提供的最新资料。
本年鉴的核心部分是介绍哲学界的进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哲学界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拨乱反正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与此同时,在解放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术研究逐步开展。这几年学术空气之浓厚,研究内容之广泛,学术争论之热烈,科研成果之丰硕,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哲学教学和宣传普及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绩。为了反映这一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年鉴在《研究进展》一栏里,用一百多个条目概括地介绍了哲学各学科一九七七——一九八一年发展的特点、动向和趋势,提出的新问题和各种不同的学术见解,研究的进展和获得的成果。在《新书选介》和《论文选介》两栏里,分别介绍了数十名著名专家近期发表的新论著和一批中青年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年鉴还收入了一九八一年哲学新书目和部分论文索引,供读者检索。在《哲学界动态》这一栏里,介绍了一九八一年八十多个哲学专业学术讨论会和各学会、研究机构、教学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另外还选登了近几年招考哲学研究生的试卷和一九八一年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近几年对外学术交流也很活跃,年鉴刊载了《一九七七——一九八一年对外学术交流大事记》。
为了让读者对建国以来哲学的历史发展有个粗略了解,本年鉴在附录里收入了一九四九——一九八○年《哲学大事记》,将哲学界的大事按时间顺序加以编排,大体反映出三十二年哲学界曲折发展的历程。附录还收入了《建国以来哲学重要争论简介》和《一九四九——一九八○年部分哲学书目》。上述三个资料互相补充,成为一体。这是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珍贵资料。(哲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