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扎根干旱山区的“红豆草”
——记女畜牧师王素香
本报记者 何懋绩
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山区,农历四月头上,乍暖还寒,通渭县申家山生产队种植的红豆草吐蕾显花了。那满山遍坡的绿叶红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分外鲜艳。社员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从沟底的村头涌向山坡,去观赏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宝贝草。在这欢喜的人群中,有一位花白头发、皮肤黧黑的女同志蹲在地头,把花蕾捧在手里,久久地观察,她那深邃的目光似乎在说:“打开干旱山区治穷致富的路子,这仅仅是开始……”她,就是这红豆草的播种者、在这里蹲点的甘肃省草原工作队畜牧师王素香。
在最贫穷的土地上扎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不久,长期遭受迫害的王素香终于获得“解放”。生活之路在她脚下重新展开,她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辱,家庭的安乐,而是自己孜孜以求而却被耽误了十几年的事业。本来嘛,年过55岁的她,完全可以留在生活条件比较舒适的城市,搞点室内研究,写点论文,甚至可以什么事都不干,等着退休;或者,若是想下去的话,一望无际的甘南草原、牛羊肥壮的河西走廊,水草丰美的岷山山区,都有他们草原工作队的试验基地,都有她用武之地。可是,出乎人们意料,她既不愿留在兰州,也不愿到条件较好的试验基地,却要求到中部干旱山区去开辟新点。那是我国最贫瘠的土地。
促使王素香作出这种选择的,是她对山区人民的深情。她是上海市崇明县人,解放初期毕业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五十年代,她曾多次随草原工作队考察过有“苦甲天下”之称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正当她试图把青春和才智献给这里的人民的时候,无情的政治风浪一下子把她卷进了急流漩涡,无休止的批判和斗争,使她的事业中断了。在十年动乱中,她更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多年来,她痛苦、迷惘,但对事业的眷恋从未止息。那纵横的沟壑、贫瘠的土地,经常在她眼前浮现;农民家的热炕头、咸韭菜,不时出现在梦境之中。因而,她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她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她看到,通渭的沟更深了,山更秃了,地更瘦了,人更穷了。在陇阳公社申家山生产队,她听社员说:1970年到1978年九年间,有四年粮食亩产不到70斤,最低的一年只有50斤,年年吃国家返销粮,社员已经二十多年没分过现金了。她见到的是:分布在一沟三面坡上的耕地支离破碎,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山上沟底光秃秃,瘦弱的牛羊伸着头费力地在没什么草的荒坡上啃来啃去。锅里愁,锅下也愁,没有烧的,老婆婆和小姑娘手握小铲,蹲在山坡地边挖取草根当柴烧。耳闻目睹这一切,作为畜牧草原工作者的王素香心如刀绞。“这里需要我,我的点应该选择在这里。”1979年春天,她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只身来到离兰州200多公里的申家山蹲点了。
打开了“突破口”
如何打开局面?突破口选在哪里?王素香下队之前,作过反复考虑:种树,好是好,可是至少要七、八年才有效果,群众等不及呀;兴修水平梯田,也是好办法,可是社员连眼前的日子都过不去,哪有余力进行如此繁重的劳动。她想,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走“种草兴牧、以牧促农”的路子,种草,可以先缓和“三料”(肥料、饲料、燃料)俱缺的矛盾,使恶性循环状态得到扭转,不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她也深知,再好的主意,最美丽的蓝图,没有群众的竭诚拥护,是不能实现的。因而她到队后,首先自己“示范”:请来几位同志,用拖拉机开出一片废弃多年的撂荒地,播下了200多亩红豆草、草木樨。粒粒草籽啊,不嫌弃干旱山区的土壤贫瘠,也不畏惧黄土高原恶劣的气候,很快发芽,破土而出。当种庄稼的地才初露绿色的时候,草地已绿茵如盖,浓密舒展的叶片竞相摄取大自然提供的光和热,制造有机物,使牲口能比往年提早一个月吃到青草了。立冬前后,农田早已地荒物尽,唯有草地仍然一片苍绿。这一年,申家山生产队收割了5万斤优质草料,牲口缺草的状况改善了,采集的草籽卖了80多元。更重要的是,一年试种,打开了申家山群众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咱申家山有路可走了。”王素香因势利导,大讲种草的好处,传播科学种草的知识。种草很快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1980年种了381亩,1981年种了418亩,今年又种了263亩。
种草有了基础后,王素香不失时机地引导群众实施第二步方案——养畜。1980年冬天,她四出联系,为申家山引进了一批良种羊。为了保证羊只的质量,节省开支,她亲自坐敞篷车到400多公里外的天祝自治县松山牧场抓羊,并护送羊群回队。时值严冬,西北高原寒风呼啸,雪花飞扬。王素香怕社员没有护羊的经验,便爬上敞篷车箱,和羊挤在一起。风雪吹打了一天,傍晚到达申家山时,她简直成了“雪人”,前去迎接的社员们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全队羊只从1979年的77只发展到152只,大牲畜从29头增加到54头。
奔向新的目标
三年来,王素香和社员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一步一步把申家山引向治穷致富的道路。她播下的种子结出了希望之果:申家山“三料”俱缺的矛盾开始缓和,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有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粮食生产开始有所提高。去年,灾情严重,粮食产量不理想,但红豆草、草木樨长得很旺盛,草籽、畜牧业收入达到5,142元,平均每户184元。分红那天,申家山比过年过节还热闹。社员李发荣数着钞票,感慨地说:“1956年合作化初期,我分过100多元现金,自那以后一晃二十多年没分过钱,今天又分到现金了。为这,王老师(社员对王素香的亲切称呼)为我们吃了多大的苦啊。”社员们用分得的现金置农具,添口粮,有3户社员还娶上了儿媳妇。
王素香这时已五十八岁了,又黑又瘦,白发更多了,额上皱纹更深了。但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也没有忙于去整理自己的试验报告,她的目光转向新的目标:一是引导申家山社员实现第三步方案——草粮轮作,合理倒茬,达到以地养地的目的;二是把申家山的作法逐步推广到全县去。为此,她不停地奔波在通渭县的山岭小道上,鞋破了,顾不上修;尘土满面,顾不上洗,她时而俯身地头,察看红豆草的出苗生长情况,时而蹲在田间,给干部社员传授种草技术。如今,通渭县没有人不知道女畜牧师王素香的。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给王素香更大的鼓舞和鞭策。谈到今后的打算,她说:“我想做的与可能做的事远没有完成。我争取在三年内建成1万亩红豆草籽种基地,为逐步使红豆草遍及甘肃干旱荒山荒坡创造条件。再经过努力,在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初步建立起以红豆草为主的草粮轮作制,实现农牧结合为主的新型旱作有机农业结构。
一位诗歌作者曾对小草作过这样的描述:“假如我是一根小草,长在那山坡上,我就化作绿色的‘火’,‘烧’尽秃山的荒凉;我就用我所有的绿,把农家的牛儿喂养。”王素香不就象这样一株“小草”,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吗?(附图片)
王素香同志经常深入现场,研究红豆草的生长规律。这是她在观察红豆草花序的生长情况。
邓志政摄


第3版()
专栏:

事业·理想·情操
本报评论员
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向读者推荐这篇通讯。
年过半百的女畜牧师王素香,在遭受十多年磨难之后,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事,不是向人民伸手要什么东西,不是考虑怎样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也不是计较个人的荣辱和地位,而是要到“苦甲天下”的甘肃省通渭县农村去蹲点。那里人民的贫苦,绞痛了她的心:“这里需要我,我的点应该选择这里。”她本来可以留在大城市搞科研,写论文,也可以到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去蹲点,还可以退休,安度晚年。但是,这个生长在“鱼米之乡”的女同志,却只身来到最贫苦的申家山农民中间,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申家山农民,为甘肃干旱山区人民,设计、实施治穷致富的蓝图。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这就是我们党培养的一代知识分子忠于党的事业、热爱人民的形象。
目前,我国还有一小部分象甘肃中部干旱山区那样的地方,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治理方法又有失误,以至长期处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农民的温饱长期没有解决。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怀这些地区的人民,几乎年年都给他们送去大量救济粮、钱、物,干旱严重时,甚至还从数百公里外给他们送去饮用水。但是,救济毕竟不是治本的办法,如何适应和改造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把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才是对这些地方最根本的支援。这些地方的人民是殷切地希望科技工作者来带领他们向自然界斗争的。
王素香就是这样做的。她以满腔的热情,把科学知识带到贫苦的申家山,同这里的农民一道,探索把生态恶性循环逐步扭转为良性循环的办法,已经初步摸出了路子,总结出很好的经验。王素香把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成自己科研工作的课题,把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同农民群众的愿望联结在一起,这种精神是科学工作者最可贵的精神,这种理想是最美好最高尚的理想。
现在,广大农民都在期待着农业科技工作者到他们中间去,共同解决生产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希望更多的农牧业专家,工作在广大山区的科技工作者,象王素香那样,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到困难比较大的山区去,探索开发山区的路子,开创出建设山区的新局面。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
就改变牛奶供应办法答记者问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最近,《北京日报》记者就北京市牛奶产销情况和有关改变牛奶供应办法问题,走访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如下答复:
问:据我们了解,近几年来本市牛奶年年增产,为什么供应还是紧张?
答:牛奶确实年年增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市牛奶生产贯彻了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针,奶牛头数、牛奶产量、提供商品奶数量、鲜奶销售量,每年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1981年同1978年比较:奶牛头数从1.6万头增加到2.3万头,增长40%;成年乳牛从1万头增加到1.28万头,增长28%;牛奶产量从1.08亿斤增到1.51亿斤,增长40%;提供商品奶从1.03亿斤增到1.47亿斤,增长42%;城近郊区鲜奶销售量从0.73亿斤增到1.14亿斤,增长56%。去年,按提供的商品奶计算,每个城市人口占有26.6斤。今年1至9月份,提供商品奶1.25亿斤,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城近郊区销售鲜奶9,623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13.9%。目前,牛奶产、销都是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981年牛奶订户由1978年的20多万户增加到40万户。这几年,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对鲜奶和奶制品的需要量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1980年以来进入生育高峰,新生婴儿用奶急剧增长,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保证新生婴儿用奶成了一个急迫的问题。今年1至9月,全市新生婴儿13.8万名,预计全年为19万名,明年预测为21万名,其中属于城市户口的每年约10万名,绝大部分要吃牛奶。据计算,仅婴儿一年至少需要增供鲜奶2,700万斤,而今年只能增产1,700万斤,即使其他方面不考虑,新生婴儿用奶即缺少1,000万斤。婴儿用奶得不到保证,已引起强烈反映,群众纷纷来信,要求“疼疼孩子”,不断发生家长抱着孩子找领导要奶的情况。总之,已到了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问:对解决供需的矛盾,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牛奶的供求矛盾早已明显暴露出来,市里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抓生产,加速繁殖奶牛。近年来,在巩固提高国营牛奶生产的同时,发展了一批集体和社员户养奶牛;采取“见母犊就留,先留后选”等措施,积极扩大牛群。现在同1978年比较,集体奶牛场从11个发展到82个,集体和社员户养奶牛从900多头增加到3,800头。由于原有牛群基数较小,前两年每年增加奶牛2,000头左右,今年可能增加4,000头。但是,奶牛生产的周期很长,母牛犊要饲养27个月才能产奶。同时,每年还要淘汰一批丧失产奶能力的老牛。这样,近期内一年仅能纯增成年乳牛1,500头左右。因此,扩大牛群、增加产量,需要有一个过程。第二,从外地引进奶牛扩大牛群。一些兄弟省区给了我们一些支援。由于各地都在发展牛奶生产,能够支援我们的数量有限。第三,同外省、区联合,扩大奶源。去年以来,得到河北省临近地区牛场的支援,但数量有限,运输防腐问题较多。第四,减少奶制品和市场零售鲜奶。今年1至9月份的加工奶制品用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万斤。门市零售鲜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9万斤,现在供应订户的鲜奶,已占调到市内鲜奶总量的92%。有些奶制品(如炼乳),用的是不符合销鲜标准的牛奶,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工的。目前饮食店供应的热牛奶、酸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调入的奶粉做的,并不都是用的鲜奶。第五,在供应上也实行过减少订户供应天数的办法。为了保证婴儿用奶,曾经把成年人用奶的供应天数由30天减为25天,1981年又减为20天。现在,由于缺口太大,如果把成年人供奶压到10天,还是解决不了婴儿用奶。经过几种方法的比较,在牛奶增长远远跟不上需要增长的情况下,面对当前的困难问题,市政府派工作组作了调查,并进行试点之后,才决定实行。削减成年人用奶,重点保证婴儿,同时照顾一些必需用奶户的供应办法。
问:现在的供应办法有哪些改变,效果如何?
答:新办法保证婴儿天天有奶吃,按年龄定量供应。过去对婴儿用奶的供应办法是:两岁前每天供应1斤至1斤半,两岁后每天供应半斤,每月供应20天,没有停供期限。新办法改为:婴儿凭户口本订奶,1岁内每天供应1斤半,两岁内每天供应1斤,三岁内每天供应半斤,满三周岁以后停止供应。对发育不良需要继续用奶的幼儿,仍可适当续订。需要照顾的一些订奶户,主要是重病人、残废军人、病弱老人、高级知识分子、专业运动员、社会知名人士。考虑到这些订户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供应天数,也由过去的20天,改为30天。过去,在订奶退奶管理上漏洞很多,孩子大了,病人好了,老人去世了,没有及时停止供应,订户只增不减,结果该保证的保证不了。现在,要在实行新办法的基础上把订退管理制度健全起来。
新的办法从7月份开始,由点到面逐步实行。目前已有宣武、崇文、朝阳、丰台、石景山6个区实行了新办法,海淀区正在进行,东城、西城年底前搞完。
从实行的结果看,尽管新办法也有某些缺点,还有待完善和改进,但是已首先收到了确保婴儿用奶和适当保证需要照顾用户的明显效果。
宣武区从7月1日实行新办法以后,鲜奶日供应量由过去的4.32万斤减到3.15万斤,下降27%。减下的这部分奶主要用于陆续出生的婴儿。随着新生婴儿的增加,到10月中旬,这个区的日供应量又回升到3.8万斤。按前两个半月婴儿出生率计算,到年底,这部分奶就全部用于婴儿了。过去,这个区婴儿用奶量占总供应量的53%,现在占到83.5%,其它照顾对象占百分之十几。已经实行新办法的地方,婴儿的家长普遍满意,说,现在不用为孩子吃奶发愁了。老人也满意,有的说,“既想到孩子,又不忘老人,这个办法好。”有的说:“优先考虑下一代,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然,由于核减了成年人营养奶,也有些同志有意见。这里有两个情况还需要说明:一个是,婴儿是陆续出生的,事先不知道每天出生多少,因此做不到出生一个婴儿再相应核减几名成年人用奶。只能确定一个保证和照顾的范围,先把成年人用奶核减下来。再一个情况是,成年人用奶在同一时期核减下来,而婴儿是陆续出生的,在一定的时间内,牛奶会有些富裕。对这些富裕牛奶,一部分用于地区之间调剂余缺,一部分加工了奶粉。随着婴儿陆续出生,富裕的鲜奶也逐步都用上去了。如果不事先核减,到时才去保婴儿用奶是办不到的。
我们考虑,在牛奶产量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新的供应办法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当然,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比如宣传工作就做得不够,以致产生一些误解;有的规定手续还不完善,如病人的订奶手续就不明确,致使应该订奶的某些户没有及时订上奶,在有些环节上工作粗糙,有漏洞,甚至还会有走后门订奶等不正之风。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检查,不断改进,努力把供应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我们热切地欢迎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批评监督和帮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问:今后牛奶生产和供应的前景如何?
答:大力抓好今后的牛奶生产,是解决牛奶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过去,在大力发展国营牛场的同时,对于发展集体和社员户养奶牛抓得不力。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开始有了转变,集体户养牛1981年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今后,国营牛场主要是挖掘潜力,巩固提高,为发展奶牛事业起指导示范作用,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集体和农民户养牛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牛群,力争到1985年为社员户和集体牛场提供母牛犊和奶牛1万头。从资金、技术、配种、防疫、饲养管理等方面对集体和社员户养奶牛给予大力扶植。同时认真解决好牛奶收购、运输、加工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扩大调市商品奶源。同时还要继续积极繁育杂交奶牛。大力发展奶山羊。我们计划,到1985年,奶牛头数、成年乳牛头数、牛奶总产量、提供商品奶量,均将比1980年大幅度增长。随着产量的增加,本市牛奶供需矛盾可望逐步得到缓和。我们应当向群众说明目前确实存在着困难以及为克服困难采取的办法,在党的方针指引下,我们的前景是有希望的。


第3版()
专栏:

引导农民搞好劳动积累 重点提高经济效益
枣阳按农业区划安排农业基本建设
本报讯 记者袁定乾报道:湖北省枣阳县根据本县农业区划安排农业基本建设,今年完成的5,700多项建设项目,不仅受益面大,而且同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农民的劳动积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枣阳县多年来建设的一批水库、泵站等骨干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个县水资源有限,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半以上,分布又不平衡,不少地方田高水低,“水在河中流,人在岸上愁”,全县水利“死角”多达60万亩。过去由于家底不清,这个县曾不切实际地提出“枣北赶枣南,一人一亩田”的口号,把插秧面积扩大到百余万亩,不断抽水抗旱,生产成本增加,用水矛盾加剧,还挖了库存水源,使丰水年变成平水年,平水年变成干旱年。农民投资投劳加大,效果不好,积极性一度受到挫伤。
在全县农业区划告一段落后,农业基本建设应当如何搞?枣阳县委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认为农业基本建设必须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农业区划成果。全县有六大水系,其中三大水系治理较好,而枣南的熊河、琨河、滚河共有流域面积1,370平方公里,还有610平方公里承雨面积未开发利用,常年流走的水量约2亿立方米。农业区划提出,主要围绕这三条河兴建泵站,开发水资源,保证农业用水。在多种经营上,区划规定:东山宜果,南山宜茶,河滩适合发展桑蚕,岗地适合种烟麻。这也给农业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需要为治山治滩发展多种经营打下基础。据区划调查,全县还有冷浸田、内涝地14万亩,单产非常低,急需加以治理。
针对以上情况,去年冬天枣阳县委制定了包括建设电灌站、小水库,修建道路、渠道,改造冷浸田,建设水泥稻场、沼气,果树抽槽,成片造林等多种项目的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开始县委只规划建设泵站24处,各公社也只规划67处,而群众看到搞好水利有利于生产发展,踊跃集资、投工,结果今春共建成263处,装机容量相当于32年来所建中小型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使今年实插水稻面积由40万亩扩大到60万亩。全县其他项目也都完成很好,而且做到当年受益,最高峰时投入劳力16万多人。
今年秋收后,枣阳县普遍建立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农民为在承包土地上创造更多财富,迫切要求改变生产条件。有的社员说:“精耕细作你莫管,催种催收你莫管,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来管。”群众最担心的是在实行联产责任制以后,干部不管,不领导,他们的很多事情不好办。县委因势利导,早在七八月份就发动群众制订今冬明春农业基本建设规划。他们紧紧抓住能够扩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能力的一切农业建设,全面部署了山、水、田、林、路、电、井、场、沼、村的综合治理。在秋收后种麦前,许多社队都抓紧时机平田整地,修渠挖沟,降低地下水位,全县已初步改造了9万亩冷浸田。目前,枣阳县按照农业区划落实今冬明春进行的各种小型工程1.6万多处,开始陆续施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