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峨眉山人
吴泰昌
10月的峨眉,象一壶鼎沸多时的开水突然冷息下来。炎夏盛暑过去了,秋意袭来。在阴雨蒙蒙的日子里,我们来到峨眉山脚下,抬头望去,似云,似雾,似烟,似气,模糊一片。这是个容易挑人思绪、引人遐想的所在。
同行的是一群中青年作家。有的熟悉,有的初识。平日读他们的作品,脑子里活跃着一连串人物,留存着一个又一个悬念。我读作品有点积习,总爱用自己的想象去联结作者和作品,有意给自己造就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有人说,欣赏文学作品就得有点模糊感。
我们兴致勃勃地爬行在崎岖陡峭的山道上。沿途说笑,不时住脚眺望远近的山景,偶尔从山的这边或那边,传来寺庙的钟声。走着,走着,望着同行的伙伴,我会禁不住失声笑起来。一身江南老农装束、脚着草鞋的高晓声,使人莫名其妙地想起他的那个“陈奂生”。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的山谷里,不由使人想到他的那篇关于高个子的女人和矮个子男人的近作,他才是高个子呢,还说别人!
这些只是眼前即兴收集起来的一些印象。而峨眉山在我的心里,却从来就是一个神秘的仙境。我用童年稚嫩的幻想去想象她,几十年后,当我第一次不远千里来到她的身边,我又渴求从她那里充实丰富我童年的想象。我的家乡属于长江下游平原,没有高山峻岭,离城五里,有座白纻山,李白的诗中好象提到过。每当春秋假日,少年好友,少不了结伴冶游。每次我们下山,都能遇见满载而归的樵夫,迈着稳健轻快的步子,哼着当地的山歌,松涛的呼啸声,常常使人听不清他们在哼些什么。
我想拾起童年的记忆,在上山的路上寻找樵夫。失望,失望,两天中没有遇见一个,不,遇见了,不止一个,但不是樵夫,是背夫,背的不是柴,是煤,不是满载下山,而是负重上山,一步,一步。
我是个意志薄弱者,没有勇气爬上3,000多米的顶峰——金顶,到1,000多米时,就同几位年老体弱者止步了,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从洪椿坪向上,是一路险途,能见到戏人甚至恶作剧的猴子。我和两位同伴,向前走一段,去迎迎将要从金顶胜利归返的伙伴,心想说不定还能见到逗乐的猴子,在成都时为猴子准备的食物还不曾打发,一直放在手提包里。渐渐听到了脚步声。走近了,才知道不是我们的伙伴,是两个背空篓筐的汉子,他们步履稳健轻快,使人想起家乡的樵夫。在洪椿坪庙子大门口,他们停下来小憩。一个年近六十,一个五十,额角都沁满着汗珠。他们是山下的社员,每天背130斤煤上金顶,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往返多年了。他们开玩笑说,几代猴子都认识他们了,从不打扰他们,向他们讨食。望着他们悠然抽烟的神情,健壮的气色,我脱口问道:每天这样上下,不累吗?那位年大的漫不经心地说:习惯了,跑熟了。另一位补充说:山上天天要烧煤。当他们启程下山时,暮色降临了。
晚上,我们这些从山顶下来的和从山下上来的全会聚在庙子里,没有一个不感到疲劳。我们用热水烫脚,美美地躺在洁净的客房里休息,回想。
在我未上山之前,甚至在北京,就听去过峨眉山的人说,山上用水,尤其是热水很不方便。但此行我们住过的几处,食用水都方便,因为山上有成堆的煤,有一个,一个,老年,中年,青年的背煤人。
次日清晨下山,将近十时来到一线天,这是峨眉山中风景极秀丽奇特的地方,瀑布直泻而下,山涧泉水汩汩,两岸险峰不绝,游人无不在此停脚观赏。我不由拿起自带的比俗称“傻瓜”略好的相机,当我对准镜头,反复寻找角度时,从远处,山下,稳健轻快地上来三个人,近了才知道,打头的二个,就是昨天傍晚分手的背夫,还是背的煤,多了一个年轻的,一点没少背。他们停步,用手棍支撑背篓,问我们累不累?我反问他们累不累,怎么这么早又上山?他们说:睡一觉就缓过来了,天凉了,山上要储备煤过冬。说罢,又拾级而上。我突然强烈地感到,他们才是这如画风景里的主人,猛然拿起相机,顾不得对焦距,将他们的背影摄下。
前些天报载,上峨眉山的汽车正式通车了,早上从峨眉县出发,到洗象池,走七八里地上金顶,下午返回。过去上金顶要爬二三天。真是现代化建设的好处,使更多中外游客,尤其是年老体弱者能有幸攀上祖国名山峨眉的顶峰。我下决心再去,一定要上金顶,看佛光。不过这样,也许见不到那负重而行的背煤人,那令人怀念、崇敬的峨眉山人啊,那怕是见见他们模糊的背影也是好的。
1982年11月于北京


第8版()
专栏:

汉宫春
——看秦陵出土兵马俑
蔡若虹
一禁卫成行,有庶民眉目,武士戎装;扬威骏马,银蹄不越边疆;长戈紧握,是刚强,也是忠良;形象在,无容倾耳,泥胎会说兴亡。千古英姿重现,借高原黄土,故国陵场;君王未留宝座,独剩军防。星移物换,问何人,捉住流光;君不见,秦时明月,今宵犹照终南。
二总角男儿,想众多身世,黍麦人家;早年耕作,后操戎马生涯;勤劳双手,是烽烟,夺了桑麻;茅屋下,同窗兄弟,戈矛挨着犁铧。迢递风云历代,任高瓴演变,基础无差;长枪伴同小米,奠定中华。陵原举目,有雄浑,景色堪夸;看一抹,终南残雪,留连十里繁花!
一九八二年三月下旬在西安


第8版()
专栏:

回延安(外二首)
刘异云
一别延河四十年,时时梦里回延安。凤凰昂然展翅飞,宝塔巍巍头顶天。新栽青松凌空起,老槐香飘溢延园。毛周刘朱乘云去,延安精神代代传。旧貌新颜多变化,奔腾延水永向前。匆匆三日即将别,此行飞越万重山。访八路军办事处奔向光明过此庄,西湖秋菊正傲霜,当年哭尽千行泪,破涕高歌上战场。
过灞桥征途匆忙过灞桥,无心折柳寄娇娆。昂头忘唱阳关曲,要掀东南万丈潮。


第8版()
专栏: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希望之光
舒展
最近看了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意》,感到很有一股激动人心的力量。影片深刻地描绘了在十年动乱当时那种卑劣、龌龊以折磨好人为快乐的冷风之中,人间仍然有同情、友爱、扶助的暖意,象希望之光,在善良的人们心头闪烁。
即令在那七斗八斗、斗、斗、斗的年月,现实生活何尝没有希望之光?云南京剧团的十余名同志,从1958年就开始对失去爱子的胡淑贞,悄悄地进行定期接济达二十多年。直到去年才在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中被人们发现。
救危扶困、以助人为乐而又不事张扬,不希望任何报偿的这种美德,古已有之,不过历史上记载的只是义侠仁儒匹夫烈女的故事。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这种美德就发展为全社会的高尚风气了,其中虽遭残破,但并未泯灭,经过拨乱反正又渐渐发扬起来了。单就今年以来出现的张华、周怡、蒋凤英、邵小利、陈燕飞……就可以看到这种美德发出了何等耀眼的光辉!
在火光、洪水、危难、险情面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抢救非亲非故的被难者,这如果平日是一个庸庸碌碌患得患失的人,在几秒钟的关键时候,顷刻作出见义勇为的抉择,恐怕是很难的吧?
人的一生中,见危而壮举毕竟不如平平常常需要你进行扶困的时候多。令人欣慰的是,不图名利、默默无闻、隐名埋姓的活雷锋,在近两年又纷纷回到了人间。您看:
《玫瑰表姐你在哪里?》(见1981年10月13日和1982年5月24日《南方日报》)
《不知姓名的好姐姐,你在哪里?》(1982年6月6日《北京日报》)
《林森呵,你在哪里?》(1982年4月22日《合肥晚报》)
恕不一一列举。直到现在,北京的那个好姐姐、合肥的林森,仍未找到。玫瑰表姐也是在多方设法下才寻觅到的。
耐人寻味的是,当玫瑰表姐扶困济难的事迹公布以后,有个粤岚云(实为几个青年的化名)写信请问报社:有这样的好人吗?是不是捞取政治资本呀?这几位自称是南方游子的青年还派代表从广州跑到云浮硫铁矿去求见,印象是“令人费解”,没有肯定的结论。于是再派代表访玫瑰表姐,直到利用一个偶然机会偷看到玫瑰表姐的日记时,看破红尘、玩世不恭的一群游子的这个代表才从心眼里折服了。回来之后,他们成立了一个小组,上街搞卫生、为人义务修车、打气、补衣服,还决心同玫瑰表姐开展作好事比赛呢。鼓起对民风好转持怀疑态度者的信心的风帆的,是象玫瑰表姐那样的遍布全国的五十多万个学雷锋小组和青年服务队。
青年的风貌象征我们民族风貌的青春与未来。久违了的雷锋精神,又在千千万万青年的心头复活了——这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之光。让更多的粤岚云醒悟振奋起来吧!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平妖堂和《平妖传》
史树青
读雷梦水同志的《近代学人室名琐记》(本刊1982年9月24日),谈到马廉先生“平妖堂”和“不登大雅文库”的得名由来,使我联想到四十年前马廉先生一部分藏书在北京散出时,得到的钱玄同先生为马廉先生所书“平妖堂”和“不登大雅之堂”两分斋额墨迹。
“不登大雅之堂”额为楷隶,极近汉简书体。“平妖堂”则为金文书体,上款“隅卿兄教”,下款“疑古玄同,十又八年三月十又八日书于急就庼”,十又八年为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这在钱先生遗墨中是极为罕见的。
约在1950年,“不登大雅之堂”额,赠吴晓铃同志,而“平妖堂”额则仍由我保存。
关于《平妖传》一书,马廉原藏本正名为《三遂平妖传》,罗贯中作,明万历间王慎修刻本,全书共四卷,二十回,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而雷梦水同志所说原书为二十四回,显然是误记了。《三遂平妖传》是写宋代贝州(今河北清河)王则、永儿夫妇起义,文彦博得三遂(马遂、李遂和由蛋子和尚化身的诸葛遂志)之力进行镇压,书中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凶暴和军队中的腐朽状况。
马廉先生原藏的《三遂平妖传》现为海内孤本,从未印行出版。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即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付印,除对原文进行标点分段外,书中还选印了本书的书影和插图若干幅。此书整理出版的目的,主要是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一部重要的新资料。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这样的年鉴好
顾峰
近年来,全国性的各类年鉴相继出版,一省范围内编印专科年鉴却很少见。广东省戏剧研究室先后编印了一九八○年、一九八一年《广东省戏剧年鉴》,无疑是个创举。尤为难得的是,在所谓“戏剧危机”的议论声中,出现了卷帙浩繁、内容充实的地方戏剧年鉴,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本《年鉴》分为大事记、剧目一览、剧论摘要、剧评选刊、剧史辑录、广东省戏剧在港澳和海外、演出动态、剧团与剧场、书刊诗词影片、文章索引等十大栏目。“演出动态”和“剧团与剧场”介绍了剧团演出情况,并且评述了省内各剧团的组织状况和主要演员、音乐、舞美人员及创作情况。
这本年鉴立足本省,也照顾到全国和海外。尤其对广东戏剧在港澳和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演出情况,以及香港和日本学者对粤剧的研究都作了详述,并富有地区特点。可算是广东戏剧的
“百科全书”。这种年鉴虽是地方戏剧资料的辑录,日后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史料,如果各省戏剧研究单位都象广东省那样,作一些细致的研究准备工作,将来要编写《中国戏曲志》,则会水到渠成。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文化建设之需要,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戏曲戏剧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发展我们民族的戏剧艺术。


第8版()
专栏:

水上人家〔木刻〕  张京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