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尽力帮助知识分子解除“后顾之忧”
本报评论员
从来自福州市的这篇报道中,我们看到,由于市委、市政府积极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知识分子解除“后顾之忧”,一些长期困扰广大知识分子和院校领导同志的“老大难”问题,有的迎刃而解了,有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这是党的十二大以来,各地传来的类似喜讯中新的一个,令人读后高兴、获益。
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医疗等部门,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的中心任务是按照国家计划,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医疗保健等活动,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研成果,为四化服务。长期以来,这些部门不得不同时承担许多本来应该由社会提供的生活服务事项,包括柴米油盐和子女入托、上学、就业,等等。这些常常给知识分子带来“后顾之忧”的问题,远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完全解决的,勉为其难,势必分散他们理应用于完成中心任务的时间和精力。由于许多实际问题长期不得解决,这些单位的党政领导也感到增添了许多压力和烦恼。在检查知识分子工作过程中,福州市党政负责同志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不是采取上推下卸的态度,也没有采取把每个教学、科研单位变成“自给自足”的“小社会”的做法,而是在市委和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说服和组织全市商业、交通、邮电、公安等部门的同志,从大局出发,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积极主动地为院校提供后勤服务。这种经验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早在建国初期,陈云同志就指出:“对技术人员要采取信任的态度,在物质上也应有必要的保证,不要使他们有家庭之累。”1978年,邓小平同志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表示愿当科学家们的“后勤部长”,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关怀。近几年来,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减少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已经作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应当承认,还有一些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有更多的党政领导能象福州市委和市政府那样,做到统一领导,全面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责,分工协作,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出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解除和减少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并由此进一步研究解决使教学、科研等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逐步社会化的问题,那么,这次全国性的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检查,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效果。


第3版()
专栏:

福州各行各业协力解决高校后勤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商业、交通、邮电、公安等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积极主动地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本报讯 记者蔡珪村报道: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福州市委、市政府于10月13日第二次召开部、委、办、局21个单位领导人座谈会,检查7月7日第一次座谈会为帮助高校解决后勤服务问题的计划落实情况。经过逐项检查,除个别短期内完不成仍在继续完成外,绝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福州市各行各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帮助在福州的5所大学,解决了五个方面的后勤服务问题。
第一,建立商业服务网点。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学院和福建中医学院等5所高校,提出在校内或校外附近设立商业网点的要求,市有关部门立即研究办法,着手解决。目前,除师大比较大的粮油、食品、水产、蔬菜、食杂、酱鱼等网点的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医大仍暂时采取每星期天送粮油到校供应外,多数的商业网点已经建立。福州大学的商业网点建立后,除每天早市供应外,还规定每星期二、四、六下午半天供应。早建成的商业网正在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充实货源,增加品种,有的还送货上门。地处远郊的农学院,要求将他们郊区副食品的供应标准,提高为市区的供应标准,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从7月中旬起就按市区的标准供应他们副食品。
第二,增设邮筒、铺路、延长班车时间。5所高校要求报刊信件直接送到教师住处。市邮政部门便同学校一起想办法,统一编号,增设邮筒信箱,及时把报刊信件送到。医大、中医学院提出在校内设立总机和增加外线线路,市电信局也及时做好了预算和器材准备,只等抽调人力安装。师大要求16路、20路公共汽车延长时间,已从每天下午6时延长至晚上9时;福大要求5路和14路公共汽车增加班次,现在每天增开6班高峰车,满足教职员的需要。师大门口一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横流的土质马路,市政府已拨款10万元,正在加紧备料,争取早日铺成柏油路面。
第三,保证高校基建用地。近年来,随着四化建设的需要,在福州征用土地已十分困难。市政府以发动社队开辟荒地补充的办法,保证高校的基建用地。市房管局对一部分暂时无房或住房困难的教职员工,先从市管公房中给以临时租用。
第四,消烟、除尘、排污,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同高校毗邻的一些工厂,因排烟、排气,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集有关单位研究解决。对有条件搬迁的就尽快搬迁,如仑山工具厂一个车间,已远离师大重建新车间,不久就可搬走。对暂时没有条件搬迁的,则从速采取技术措施。如同师大紧邻的福州印染厂目前没有条件搬迁,就采取了两项技术措施来消除污染:一、由市纺织局、环保办和印染厂共同筹资30万元建造了污水处理站;二、改造锅炉,安装消烟除尘设备。这两项措施一经完成,就可消除污染。
第五,做好治安工作,保证教学安全。市公安局积极配合高校搞好治安保卫工作。他们的工作是:一、建立公安派出所,加强同院校保卫科联系,共同做好内保工作;二、组织学校及附近的工厂、公社的纠察队,搞好治安联防;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警惕,防止和打击坏人的破坏活动。由于采取了这些有效措施,这5所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令人比较满意。
这五所高校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福州市各行各业齐心协力为我们服务,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为四化建设多培养人才。


第3版()
专栏:

常熟中学结合学生思想
实际宣讲十二大精神
本报讯 江苏省常熟县中学针对学生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宣讲党的十二大精神。
他们针对学生缺乏历史知识的特点,着重宣讲党的历史功绩和十二大的历史地位,帮助学生了解在党领导下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巨大成就。团组织配合宣讲,让暑假期间到碧溪公社作社会调查的学生汇报农村大好形势,用耳闻目睹的事实歌颂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历史和现实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更加热爱党、信赖党。
他们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的情况,结合前途、理想教育,着重宣讲十二大确定的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明确青年学生肩负的历史重任。团组织配合宣讲,开展“二○○○年,我为祖国干什么”的讨论,鼓励学生把个人前途同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许多学生表示:“前十年要奋发读书,后十年为振兴中华作贡献”。现在全校有一百九十六名学生写了入团申请。
他们针对有些学生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的现象,结合反腐蚀教育和学雷锋、五讲四美活动,着重宣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远意义,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高识真伪、辨美丑的能力,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新学期以来,学校修订了文明公约,开展了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的竞赛活动,全校一百七十六个学雷锋小组积极开展了打扫校园、净化环境和为烈军属、孤独老人做好事、送温暖等活动。 瞿进达 金叙根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陈惠波受奖记
本报记者 魏亚南
太原重型机器厂高级工程师陈惠波,一人获得两项重大发明奖,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为佳话。
10月18日,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刚刚通过陈惠波一等奖项目
“二辊斜轧穿孔机斜轧曲线和复合曲线轧辊”的答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匆匆追出门外,向陈惠波问道:“无缝钢管穿轧机轧辊问题存在了近百年,是过去没有人能解决吗?”陈惠波回答:“那倒不是。比我水平高的人多的是,比起他们来,我只是更面向实际些罢了。”钱学森感慨地说:“是啊!许多科技工作者正是因为深入实际不够,聪明才智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生产中的问题也长期解决不了。”
钱学森的这番议论,不仅指出了科技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道出了陈惠波受奖的主要原因。
1974年,陈惠波从太原到上钢五厂作机械设备强力试验,了解到该厂二辊斜轧穿孔机存在着坯料咬入困难、管壁厚薄均匀性差和轧辊磨损快等毛病,影响无缝钢管产量和质量。他想,无缝钢管是钢中之宝,国家迫切需要这种钢材,要设法解决才是。从此,他便对过去并不熟悉的轧机着了迷。
这种轧机是国内外生产无缝钢管普遍使用的机器,一百年前由西德人曼尼斯曼设计,后来虽经国外一些专家多次改进,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机器反而越来越笨重复杂。陈惠波为了观察、研究的方便,租了套行李,住到上钢五厂单身宿舍里。他一连几个月,常在车间和工人一道操作,既当技术员,又当辅助工。他从轧辊的磨损现象中,发现机器的心脏设计上有毛病,大胆地提出要从原理上改制轧辊及机器的设想。这就等于向权威们发出了挑战。有人说他狂妄;有人为他担心。陈惠波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六七年时间,终于求出了轧辊最佳模式的方程,并据此设计制造出了新型轧辊。经上钢一厂、五厂工业试验和试生产,生产效率提高11.5%,产量增加10—15%,管壁内折废品减少一半。这次,获得了一等发明奖。他的二等发明奖“线接触矫正辊”,也是这样搞出来的。
10月24日,陈惠波同获一等奖项目的十几位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聚会。他向身边的陈景润问道:“您还在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攀登吧?”陈景润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羡慕地说:“你为国民经济建设直接作出了贡献,应该祝贺你。”陈惠波告诉他:“我在大学也是学理科的,没有基础科学我也很难搞出发明来。祝你在数学领域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陈惠波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学的是工程力学专业,在力学、数学等基础理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他的斜轧曲线和复合曲线轧辊的发明,正是基础理论科学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陈惠波坐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席台上,亲聆赵紫阳总理作《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的报告。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希望,召唤着科技工作者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目前,陈惠波正在从事一项更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第3版()
专栏:

对大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上海三好学生作考察报告
本报讯 记者肖关根报道:今年暑假,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和团市委联合组织全市大专院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代表共400多人,分成9个学习考察团,到陕西、北京、福建、广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学习历史,考察现状,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同学们通过考察,了解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半个多世纪来我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发生的变化。他们看到国家的希望,看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从而更加信赖党中央的领导,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每个分团都写出了多篇考察报告,随团录象组还摄制了《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延安考察散记》等六部录象片。
考察回来以后,不少分团在本校或到各大中学校巡回报告体会和放映录象片。在10月7日举行的第一次报告会上,有四位代表作了题为《希望之路就是奋斗之路》、《理想,在这里闪光》、《唐山行》和《在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等报告。这些报告形象生动,受到了听众的欢迎。


第3版()
专栏:

广西昭平县富罗公社瑶山大队小学副校长何锡金(汉族),为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家搬到瑶山定居,同这里的群众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是他在辅导瑶族学生书写。
本报记者 周家国摄


第3版()
专栏:

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
江林 王宗仁
张华的事迹象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大学的校园。在一代年轻人的脑海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他们在认真思考着: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新时期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其实,张华在生前已经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曾对杨晓军等同学多次说过:“我们不仅要在外表上象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道德上、知识上都是个大学生。”张华没有空喊口号,三年的大学生活,他就是用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撼不动的信念
张华迈进大学校门的1979年,正是我们党拨乱反正,人们思想异常活跃的历史转折关头。这时候,洪流滚滚,大浪淘沙。有的人激流勇进,有的人踯躅彷徨,有的人落伍沉沦。张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象一条小溪汇入了奔腾的大海,注入了新的生命,他没有彷徨,没有动摇。他跟着时代的激流前进。
一天,张华收到入伍前的几位好友来信,他们因为没考上大学,便悲观厌世。张华读罢信,心里象压了石头一样沉重,立即写了回信:“高考的失败,并不等于人生的失败。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暑假到了,张华特意拐了四五百里,专程找到那几个同学,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他和同学们谈理想、谈青年的责任和抱负。同学小侯被张华说得动了心。一天晚上,他和张华睡在一起,把自己的苦衷和愿望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原来,小侯的家长嫌他穿喇叭裤,留长发,蓄小胡子,整天不务正业逛大街,要将他赶出家门。张华便去做他父亲的工作,然后和他父亲一起对小侯进行热情的帮助。回校后,张华还惦着小侯和几位同学的进步,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多次给他们写信,还根据他们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寄去了十多本有关青年理想修养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鼓励他们上进。现在这几位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小侯取得了本单位技术考核三个项目的第一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根深才能叶茂。张华始终没有忘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他离开部队入学时,带着一个小木箱,装着满满的书,其中有《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党的基本知识问答》、《政治经济学基础》及青年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上学后,他用津贴费又新添了不少政治书籍。他由于长期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有的大学生对此不理解,把这些政策看作是“走回头路”。每次学习政治讨论会上,工厂奖金制和农村责任制是同学们争得最激烈的问题。张华虽然从理论上能说出个一二三,但一时还拿不出耳闻目睹的事实来。1980年暑假里,他专程走访了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工作的战友,装了一脑子素材,心里踏踏实实地回到了学校。他和同学们一起加班筹办了一期《赞家乡,颂祖国》的摄影书画展览。一幅幅照片、图画,以雄辩的事实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生动活泼的展览,吸引了大学生,也吸引了学校的教员、职工。
在伟大理想鼓舞下攻读
象许多同龄人一样,张华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走过曲折的路,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十年浩劫中,当到处都在批“白专道路”,交“白卷”被作为英雄吹捧的时候,张华在乌苏里江边饶河县上中学。他在离家4里多地的小南山上,给自己开辟了两个学习的地方:一个是山脚下的破碉堡;另一个是在山腰的凹处,平整了一块“巴掌地”,用石头垒起一个小桌,他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跑步到那去学习。平时就在石桌前读书写字,如遇到刮风下雨、寒冬腊月,他就进碉堡去学习。1975年,张华高中毕业后来到农场,仍然坚持学习文化,劳动之余,有计划地复习中学各门功课。1977年入伍后,他又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订学习计划。部队领导被他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决心培养这个爱学习的青年,连续两年推荐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但他都落了榜。张华没有气馁,他说:“两次考试虽然没有被录取,但打开了我的眼界,为我以后的理想、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1979年8月,终于在沈阳部队某部参加高考的人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第四军医大学。
上大学后,要学几十门课程,他感到很吃力。开始,考试成绩大都是六七十分。张华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攻读各门课程。他是革命军人委员会副主任,还要拿出很多时间做社会工作。张华多么需要时间呀,可是时间不会多给他一分一秒。他下决心,让时间听从自己的安排。
学习的时间安排得象一张绷紧的弓弦。张华获得时间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专心致志”,提高各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二是把休息娱乐的时间“搭”进去。他常常告诫自己:学习是党交给的任务,人民供养一个大学生多么不容易。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必须准备好知识和力量。”一次,张华作为主力队员参加西安市高校篮球赛,正赶上要进行生理小测验。按学校规定,运动员可以不参加测验。张华想,考试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和督促,他坚持参加测验。为了多少弥补一点因比赛而失去的时间,他争取了一个“特殊照顾”——熄灯后到队部活动室学习一小时。篮球赛刚一结束,张华就走进生理课考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张华的各门功课的成绩提高很快,绝大部分功课得八十多分,有的九十多分。
张华的学习兴趣很广泛。他利用各种方式博采知识,增加见闻,开阔视野。他从小学起就是运动场上的“健将”,曾经获得饶河县乒乓球单打冠军。他担任队长的篮球队,是全县的“硬骨头”,不少队都败在他们手下。他出席了地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并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他喜欢阅读文艺作品,也爱在业余时间朗读诗歌,有时还自己写点文章。去年年底,他买了一架照相机,给他自己和同学们拍摄了不少学习、生活小照。今年3月中队布置的“精神文明月剪影”中的照片,很多都是他用自己的胶卷和相机拍摄的。
雷锋精神在他身上闪光
张华看过电影《不拘小节的人》以后,写下了这样的观后感:“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风尚被林彪、‘四人帮’糟蹋得不成体统,公共场所没有秩序,人与人之间没有礼貌,国家财产任意破坏,雷锋精神远走高飞……我们这代青年人应该为转变这个现象而努力。”
张华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对同志,他象春天般的温暖。
今年5月,中队举行班与班之间篮球比赛,张华担任球赛的裁判。比赛中,他错判了一个球,一个运动员当即把球踢到张华的肚子上,球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只见张华用手捂着肚子,紧皱着眉头,显然他被打痛了。目睹这一情景的同学都责怪那个运动员太不象话。然而,张华扫了一眼周围的观众,一声哨响,说了句:“咱们继续赛球吧!”又在场上跑来跑去地忙碌着。球赛结束后,张华主动找这位同学谈心,却吃了一个“闭门羹”。有的同学说:“何必呢,自找苦吃。”张华说:“球是我错判了,不找他谈心,我心里不安。”这位同学终于为张华的诚恳态度所感动,与他重归于好。
张华也勇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有一次,张华和同学小韩上街,看到南门外围着一群人在看打架,人越围越多,几乎阻塞了交通。张华说:“咱们过去劝一劝。”小韩说:“算了,这种人惹了他们要吃亏的!咱们最好离远点,别掺和进去。”张华说:“大家都不管,都站着看,绕道走,怎么能解决问题呢?!”他拉着小韩,冲进人群,用劲推开了两个正在打架的人,平息了这场纠纷。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两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张华马上提高了警惕,他发现其中一个人的手伸进了一位老工人的口袋时,立即上前抓住了这只肮脏的手。老工人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解放军,要不,我这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满车的乘客,也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张华是严格遵守纪律的自觉战士。今年初春的一天,他和一位同学外出回来时,走到离驻地5里路的地方,发现离归队的时间只差15分钟,到车站乘车已经来不及,那位同学说:“就迟到这一次吧,反正是晚上,领导也不一定能发现。”张华说:“遵守纪律不是做样子给领导看的,它是一个战士应该具备的品德,不能设想,一个平时稀稀拉拉的人可以担负起四化建设的重担来。咱俩来一个短途赛,一定要按时归队。”说罢,两人跑起来。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队部销假时,距归队时间还有两分钟。
张华象大哥哥一样关心着他周围的每一个同学,把心窝里的温暖送给他们。最使同学们感动的是他让荣誉的事。张华在每一次年终嘉奖和评选“三好”的时候,都把荣誉让给其他同学。同学杜振波曾专门找到张华,批评他这样做太傻了,“该得的还是要得,评上了,也不影响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张华笑着说:“我是个党员,又是老兵,应该多鼓励别的同学,我总觉得,评上别人,比评上自己好。”
1982年7月11日上午,张华同志为抢救掏粪落池的社员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四岁。同学们给他冲洗了脸上的粪污,他的面容是那么安详,还带着微微的笑容。他在下到粪池的一刹那,也许并没有想到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象他在农场劳动时,拦住惊牛救了一位女青年;就象他过去在公共汽车上掏出手绢,给一位呕吐的老大娘擦嘴;就象他在暑假里跳进洪水中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张华,当代优秀的大学生,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


返回顶部